注 册 登录
和平社区 返回首页

闲言碎语 https://hyhp.net/?55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怀念青山

已有 478 次阅读2009-10-19 10:33 |

怀念青山

 

家乡那偏僻的小山村,虽是三面环山,然而没有山青水秀,没有绿树掩映。只有零零散散的小山包,有些秃,有些孤,有些土里土气,既不险峻也不奇丽。与五十年前的青山绿水简直不敢比拟。

村中那条小溪,不是雨季没有多少水流,只有汨汨的细流,像一个严重缺乏营养的母亲那将干涸的乳汁,村民在浣洗衣物都在小溪的拐弯小潭处掏个沙坑凑合着洗。遇到干旱季节,小溪就断流了,河床里露出裹满青苔的黑褐色鹅卵石。没有水的滋润,村里人就特别烦躁和容易上火。吵架的声音也就显得粗犷和沙哑,而且都因为田的灌溉问题从村头吵到村尾。男人们脸红脖子粗地扎着马步,把锄头往地上一顿,挽起袖子像比武打雷台似地要决死一战。女的就尖着嗓音,拍打着大腿唾沫四溅,喊出最恶毒、最刻薄的咒语呐喊助威。因争水伤人的事时有发生。缺水的地方之所以会使人变得野蛮、粗俗和这一切对骂、打斗皆因为一个“水”字。上屋村的人把小溪一拦坝,引水上田。中心村的人就来气,也把小溪一堵,又把上屋村的坝堤捅个洞,下屋村的人被一截再截,河床都白了,还拦坝做啥?干脆就一夜间把两条堤坝全扒开,溪中的蓄水就像水库决堤似的直泻而下,流下的水被引进了下屋村的田,水流下来了,再也无法倒流回去,惟一的办法只有吵,只有骂,只有打,只有每村都选拔、培养、推荐出几个野蛮、有力、粗犷的汉子和尖刻、泼辣的村妇来争取和轮流看护拦水的堤坝。

家乡的人居历史已无法考证,但先祖的定居历史可以推测不会少于500年以上。村中很多小地名都与树、与水有关。如燕山井、井水窝、担水坑、大茶坑、松树排、松山埂、杉树排、杉树窝、梅子坑、竹头窝、樟树窝、丹竹麻坑、老树坑等。可以想象,漫山遍野的松、杉、杂树一株株、一片片铺天盖地,祥云紫气般覆盖着整个村庄,景色是何等壮观,因为树多才成排,成窝。这些以树定名的排呀,窝呀不是天造地设,而是先人根据树林成林的特点命名的。现在这些以树木定名的地标名存实亡。这些景观,今天的村民是无福无缘看到和享受到的。不难想象它的过去曾是青山绿水,良田阡陌,富庶祥和。我屋子背面就叫杉树排,这该是当年杉树最集中最茂盛的地方了。不然,怎配叫做杉树排。小时候,还能见到一丛丛低矮的杉树苗(树头新芽),绿油油的很茂盛,可惜长出米把高就被人们连叶带枝地齐刷刷地砍下当柴火、做豆角篱、围菜园。但杉树很倔强,特有生命力,不久又一簇簇地钻出来。只因屡生屡砍,终归没有长大成材,长成气候,长成景观,也仅是秃山而已,干旱而已,浮躁上火而已,打打吵吵而已。

听长辈说,村内东从井水窝、石人排到老树坑,西从杉树排到老树坑,以前山上全是水桶般粗的松、杉、杂树。绵延数公里,村中的小溪就是从老树坑的密林里流出来的。小溪清澈见底,常年淌水哗哗,小溪两旁依山傍水住着几百户人家,常有人到小溪里捉鱼打虾。当时,然段、下段、罗卜林、下龙段的良田为一等田,结出的稻谷颗粒饱满,米质软香。门喜叔公躲日本就把哇哇叫的孩子丢在大茶坑的林子里躲过一劫。可惜,在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的时候把树砍光了,到学大寨时修大寨田连小树苗也挖了。烧砖、烧瓦砍窑柴,介瓦桷都向山进军。这树,这村子被折腾光了,折腾穷了……

我非常神往长辈们向我描述的那山村的美丽景色,并陡生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惋惜。那些漫山遍野的杉树呀,松树呀,曾给我们这个山村带来园林式风景,带来水上的滋润,田地的肥沃,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我常怀念家乡的青山,梦见家乡的村子里所有的山色再现松树排、杉树窝,绿树成片,小溪流水哗哗,蓝天白云,炊烟袅袅,良田阡陌,鸡犬相闻,鹅鸭成群,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富庶祥和的田园风光。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16 10:31 , Processed in 0.0177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