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0|回复: 0

[和平杂谈] 口述历史:中国•墩头蓝历史故事实录(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6 19: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江第一儒林 于 2016-7-6 20:37 编辑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古村落、和平县新八景之一、和平墩头儒林民俗村:中国•墩头蓝~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系列历史文化遗产区


口述历史:中国•墩头蓝历史故事实录(部分)









  

    《“墩头蓝”之乡•真诚所至》

口   述:曾凡染

整   理:曾春雷  

采集时间:2007年5月劳动节长假

地 点:墩头村老屋围民国知名书画家曾玉辉故居



    和平县彭寨华表墩头村自明朝初中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墩头村是家家户户从事耕、织、染、踹布技艺的大型专业传统村落,在耕织染踹坊间也流传诸多故事,录墩头郎曾凡染口述这样一则故事:

  

   据村里老一辈所传,梅园老师经常要到嘉应州一带讲学。在乾隆三十五年,梅园老师在到嘉应州途中某地,见到路途中有踹布坊在踹布,梅园老师走前弯腰细看、琢磨,与自己家墩头村梅园书屋织染的布艺相比较,当地布料厚薄相当、也好看。虽经常到当地讲学,踹布坊主人家也认识梅园老师,但是在梅园老师与坊主谈及想出学徒费,让其子来这边学习踹布工艺时,踹布坊主人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

  

    在当时保守思想的情况下,手艺活就是一家一屋人的饭碗,都是不外传的。


    梅园老师每每讲学,不知多少回主动去跟踹布坊主人说这个事情,但是不管梅园老师出多少费用,踹布坊主人都不愿意教这门手工艺。后来梅园老师历尽周折,找了当地有名望的人去跟这个踹布坊主人商量,看要什么条件才能教。踹布坊主人知道梅园老师文章写得好,又有当地有名望的人帮衬说话,最后商议决定梅园老师学徒费照付,并请梅园老师为他们家写几篇家史文章,就这样,梅园老师才得以让其二十多岁的宠子曾兴祖、曾协祖及其族兄,到嘉应州学习踹布(踏布)技术。踹布工艺的传入,几经技术改良,让墩头村生产的“墩头蓝”布料变的更加精致,色泽光润,逐渐成为和平本地富有特色的布料。


     嘉庆十年,梅园老师所教各姓学生与墩头村曾姓后人凑钱出资修建好纪念梅园老师的场所“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曾兴祖、曾协祖兄弟偕各房男丁在梅园书屋建耕织染踹作坊,集中传授织布、耕布、染布、踹布技术,后辈以布为货,事从商贾,收益颇丰, 逐买田置屋,并邀请嘉应州织布染坊师傅到墩头村新起的大屋“崇德第”交流耕、织、染、踹技术。自清嘉庆、民国、解放前期,墩头村常邀请嘉应州等地织染师傅到“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敦厚围)”、“崇德第”大屋内交流耕、织、染、踹工艺,将以“墩头蓝”为特色的墩头村明清传统耕织染踹技艺•墩头蓝布艺,推向荣耀的顶峰。

    “墩头蓝”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广泛的应用,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是东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传统布艺之一,也是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


   《“墩头蓝”之乡•奇俗异事》



口述:曾凡度

整理:曾春雷

采集时间:2010年7月暑假


地点:墩头村老屋围墩头村染布坊内


     “墩头蓝”的染料,从山野中摘回,在用特定的工序制作出来,后有墩头郎引至菜园种植,为墩头染制墩头蓝时所用。


     染料起缸,是“蓝草”种植、收割、染料发酵后的一道有神秘色彩的一道染料制作工序, 因为“墩头蓝”成品衣料的鲜艳和耐新,染料发酵起缸是重要的一环。 在墩头村织染作坊,自明清、民国,织染作坊的传统都是传男不传女,男耕男织。而在打纱筒、 纺棉、蓝草种植、收割、染料发酵起缸等工序中,染料发酵起缸一定要墩头媳妇起缸,才是好染料。墩头郎起缸的全部染料都有问题、坏的,不能用于染布,这点在墩头村织染作坊间是一个奇俗异事,至今仍被口口相传。




《“墩头蓝”之乡•德布一方》



口述:曾凡染

整理:曾春雷

采集时间:2009年清明


地 点:墩头村敦厚围清末•民国广东知名书画家曾镜如故居


    “《一匹“墩头蓝”救下一条命》是一个近代的故事 ” , 曾凡染继续说:“ 还是在解放前......,”


     他面带笑容说:“ 华表石陂头村的曾光汉,是其时韶关国民军一个连长,有一年回老家彭寨探亲,当时有墩头村几个族兄弟曾庆利、曾庆政等7个少年小伙要随曾光汉一起,到韶关应征当兵;到韶关后,入伍被安排到后勤在厨房做伙头兵。”
   

     停下来吸口烟,曾凡染的思绪一开,话题回到了当年:“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军队并没想象的那么好过,半年后这些彭寨墩头村出来的少年兵,还是觉得自己在家乡生活好,强烈的想着要回和平家乡,但身在军队哪有说进就进,说出就出的道理?后来,一班人想到连长曾光汉,是同乡,是自己人,又是族兄,这些少年兵就去找他。”


    曾凡染说:“  事关命运,曾光汉连长见七个自己从家乡带出来的少年小伙,由于时世变换,战事对国民党日益不利,他二个多月来都锁紧眉头,思来想去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帮着这几个少年小伙送出兵营,莫要看着这些可爱家乡少年,在此葬送美好的人生呢,他在日思夜想,在计划着这件事。”


   “又一月过去......” 曾凡染在款款而述 :“ 军队需要运军粮,这事正好落在连长曾光汉负责,他就有意安排墩头村的这几个少年小伙前去运军粮,并嘱咐:这次安排你们去惠州府运军用粮食,去了就别回军营了,十几头马匹就是你们返回故乡的盘缠,你们都直接转回老家和平彭寨去吧!”


    松了一口气,曾凡染好象身临其境,歇歇后,喝了一口茶,每每谈到这样的故事,他总是如此让人期望。


     曾凡染说道 :“ 经过一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六位墩头少年先返回到和平县彭寨墩头村时,都是衣襟烂褛、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家人十分痛心。但其中有一个叫石政古的少年没有回来”


     曾凡染接着说:“ 墩头媳妇见自己的小孩没有回来,更是坐寝难安,自他们去韶关后, 整天念经敬佛,吃素祈福,每天行走到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正门处,边念着经,手拿佛珠 、香纸,边呼唤着“石政古”的名字,祈其平安,早日回家(本地俗称喊魂,是客家人流传一种风俗,认为人被吓了或者远出门未归,在村口呼其名字,早晚坚持呼唤,就可以将亲人召 唤回来)。”


    曾凡染又说:“奇迹出现在几个星期后,出现在这位信佛的墩头媳妇面前的“政古”这个 小伙,红光满面,上下一新,手里提着的是从军队带回的毯子、棉袄等军靴、衣着。让信佛墩头媳妇喜出望外,惊讶万分。”


   “事后,村里人问起“政古”其中的情形,为什么与其一起的6个族兄回来时面黄肌瘦,骨 瘦如柴,衣襟烂衫,而你是截然不同?政古说:我们走出韶关后,十几匹马卖了一部分钱, 一部分路上一起花着玩了,一部分几个人分开做了路途伙食,他们直接返回。我选择去了惠州府城,一路上将钱也用光了,在想回和平时想到可以在东江乘船返回,就去了东江沿岸,但是没钱坐不上船。几天后被一走商船的船家认出,问我是不是彭寨墩头村从事布料生意曾宪宋之子,我口口相对,没想到符合口吻。所以船家让我坐他的船,把我拉到龙川,我从龙川步回林寨,转回彭寨的家。在船里十多天的时间,船家好生照顾,在船里每日好吃好睡,还听船家讲一些跟家父交情的事,说家父每次去到他们那边做布料生意时,都送他喜欢的布匹。”


    曾凡染淡淡一笑:“这一事,也曾常听父亲说起,出于感恩,后辈出门做布料生意时,将自己亲手所制作的上等“墩头蓝”布匹送给船家,做为回报谢恩之礼,传承美德 ”。

      



付:《“墩头蓝”之乡•德布一方》文中人物照片:




(墩头蓝之乡明清传统布艺传承人墩头郎曾宪宋先生之肖像:名宪宋 ,字元昌,生于光绪丙戍年。随父曾镜如熟读四书五经,习诗文书画。青年尊父命弃文从商,精于耕织及珠算,能诗文,擅狩猎,逝于1973年。因其妻信佛,在彭镇流传有诸多遗闻轶事……)








(墩头蓝之乡曾宪宋长子:名石政古,现用名曾庆政,字江石(民国1928年12月~2006年11月)儿童时期参加地下党工作,高小毕业后坚持随大伯曾玉辉习书画、诗文。少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因军阀混乱在曾光汉连长的帮助下设法逃出虎口…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在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戴高帽上街游行,在革命老战士东纵支队林镜秋、曾辉等同仁帮助下获救。后返乡务农,整日以“敦头蓝织染布艺”为伴,日耕夜织身处大山里的田园生活,远离动荡…一匹布织完也是四人帮粉碎的日子到来,1980年随着改革的春风,摘掉了反革命高帽。平反后任职于和平县外贸局工作,1997年离休。2006年11月因病医治无效离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21 07:51 , Processed in 0.0148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