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489|回复: 31

和平上陵百龙村将军山发现和尚墓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 08: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天哥 于 2014-5-2 08:26 编辑

和平上陵百龙村将军山发现和尚墓群
2014年春节前,和平县上陵镇百龙村将军山观音殿主持向源、有果两位女尼,法事之余,她们在山顶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和尚塔,塔墓碑文却是这样写道:皇 清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秋月吉旦  清圆寂师祖公讳上方下福一位老和尚塔  阳上孝徒孙严纲、层孙宏潜,远孙弥洪、弥浩,玄孙满莲、满逃 仝祀。后来她们乘兴满山搜寻,竟然在周边又发现四座和尚塔墓,
在殿侧山坡上有一座古墓,坟头脱落,遗有墓碑一方,由于地势向阳,碑内十分清新,字体清淅完好,墓碑上方横额镌刻有“山川永秀”四个大字,立碑上款是:清乾隆三十五年冬月吉立,中间碑文:圆寂师祖上法下化老上人之塔,下方落款是:孙方振曾孙广殊仝祀。
第三座年代较近,碑体却十分清新,上款是:中华民国八年己未岁秋吉立,中间正文:圆寂恩师上宏下富老和尚一位之墓,落款是:阳刹徒弥昌,阳刹孙满禄,阳刹曾孙本荣,玄孙觉华仝祀。
第三座坟墓上方横额是:山清水秀,上款: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岁夏吉立,中间碑文:圆寂师公上满下禄老和尚一位觉云塔墓,落款是:阳刹徒曾孙有明,有安仝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将军山集资筹建主殿(观音殿)、天王殿(弥勒殿)、藏经阁、半山瀑布(放生池)、观音池、山门、开山祖师塔院(多宝佛塔)、山下牌坊、停车场等。目前己由香港爱心人士邹曼华女士担任将军山寺筹建小组组长,观音殿正由湖北大冶市殷祖园林仿古建筑工程公司建筑,于2013年重阳节竣工落成。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工时岀土有大量文物,有九层和尚陶塔、有门槛、石臼、石碓、青砖、瓷碗、油壶、油灯、石香炉、汉白玉香炉、石磨、石墩、磨钎石等古代佛教日常生活用品,将军山有着太多的神奇,目前己吸引四方信众前来礼拜,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五一”假日,笔者携友前往将军山礼拜,原本天气预报说有特大暴雨,可我们登山时却是丽日蓝天,春风拂脸,在山下,毛竹路径景色幽幽,我连拍了几张照片,当走入佛堂山门,远远看着有一幅“深山藏寺庙”的美景,可当我开机时却怎么都开不了,我是隔夜充足电源,这就奇怪了,后来随行的叶叔说:“可能你尚未烧香,神明先不让你拍”,我豁然开朗,赶紧走上观音坛前烧香跪拜,礼仪一结束,相机开启自如,这让我真感到神明的魅力,于是我小心栩栩虔诚地拍好每一张照片。
神奇的将军山让我度过一个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发表于 2014-5-2 0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不像~
发表于 2014-5-2 0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天哥,还有什么民间故事,继续分享啊~~
发表于 2014-5-2 0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那两本书都看完了!而且看了好多遍~~
发表于 2014-5-2 0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天哥 发表于 2014-5-2 08:16
2014年“五一”假日,笔者携友前往将军山礼拜,原本天气预报说有特大暴雨,可我们登山时却是丽日蓝天,春风 ...

有这么神奇呀,阿天哥-----------------------
发表于 2014-5-2 1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维修在线 于 2014-5-2 10:15 编辑

造假原来可以这样?
一:弱弱的问一下:水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清代乾隆年间有水泥浇的碑,然后刻的字吗?
二:稍稍了解一下历史吧,请问一下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我无知还是大神太超前,中国民国的石碑居然出现解放后简化的“国”字,太搞笑了!
挖掘历史可以,但不能创造历史,退一步来说,创造历史可以,但要有点水平吧!文盲装作有文化,确实很可怕!

点评

一:俾石,上陵有专人做这个的,不是水泥,二:将军山的传说小时候听老人讲过,有没有事实,无从考证,希望阿天哥能解开一些  发表于 2015-7-13 11:49
疑问可以,别有装文化。  发表于 2014-5-2 11:27
发表于 2014-5-2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修在线 发表于 2014-5-2 10:08
造假原来可以这样?
一:弱弱的问一下:水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清代乾隆年间有水泥浇的碑,然后刻的字吗? ...

没文化不可怕,最怕装有文化!首先,那不是水泥,是一种石,做碑或者砚。
请看下面:

“国”字的演变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到周代晚期(亦有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國”。
   “國”字的大“囗” 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 “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说文》说:“國,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國”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
    后汉时简化的“囯”,“囗”中从“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意,封建色彩很浓。
    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
    武则天即位后曾以“囗”中加“武”及“囶”、“圀”取代“国”字。还出现“囻”,以及“囗”中加“众”、加“戈”、加“土”、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
    以上各种“国”字的表意视觉功能与哲理意趣均较繁体字“國”所不及。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将“國”简化为“国”,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11 22:33 , Processed in 0.0174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