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3-2-15 22:24 编辑
活动一:
展览时间:2013年2月6日至2月15日(正月初十结束)
地 点:广东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活动二:
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游园活动,有精美礼品。(略)
时 间:2013年2月10日 正月初一
地 点: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活动三:
新曲水流觞——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首届诗书画雅集笔会
宗 旨:继古人书画,修已身学养 。
以艺会友,宣扬生活正能量。
时间:2013年2月12日 正月初三 地 点: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联系电话(河源号):13068593792(新曲水流觞接待室)
“兰亭丝竹 群贤高会”——艺术同好之向往也。 岁逢癸已,时值新春,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诚邀各路方家、良朋挚友、艺术同仁齐聚梅园书屋。
欲觅故友新朋,寻古意新声;开心抒怀,挥毫畅志,击节同乐,共赞和谐。
怀古念旧,修身怡情。现代生活,需要宣扬正能量,今效古人以诗、书、画、曲雅集会友,不亦悦乎。特邀请您的光临!
笔会流程:
一、8:30-9:00 签到,相互认识,欣赏深圳平湖书画学会作品。
二、9:30 首届梅园书屋诗书画现场笔会开始。
三、11:00 展示诗书画作品,相互交流探讨,展名家风采。
四、12:00 合照留念,笔会结束。
五、12:30 用餐,拟用城市读书会模式,自愿为原则,品尝彭镇客属祖传正宗肉丸菜粉、牛腩菜粉等美食,费用AA制。彭寨古镇美食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跟我学汉语》等栏目有特别专题报道。)或冷热饮自助餐。
六、下午各名书画家、诗人自助游和平历史、人文民俗等文化。
七、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单位对此次活动给予各方面支持与赞助,谢谢! 八、赞助条件待议。注意:
(1)、本次活动免费;
(2)、重寻古意,亦可身穿古装赴会;
(3)、本次活动茶水、笔、墨、纸、砚等由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提供,可自带毛笔;
(4)、A路线粤赣高速:河源市区—和平县合水出口—粮溪镇—彭寨古镇华表敦头(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高速车程2个半小时。 B线路国道:河源市区经205国道---东源县船塘黄龙岩风景区---林寨古村旅游区---彭寨华表敦头(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国道车程3个半小时。 (5)、自助游线路推荐: 1、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距广东省著名古村、十大最美乡村“林寨古村”,约10分钟车程。 2、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距和平县“天上人间温泉度假村”约40分钟车程。 3、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距和平下车镇新隆村“徐氏一门三进士”、民国名人徐傅霖先生故居,车程约40分钟。
附: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历史渊源:
梅园书屋:地处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敦厚围村(现在的广东和平彭寨华表敦头村),梅园书屋是明清时期和、河连及周边的江西、福建省、市、县镇的学子及和平曾氏宗圣公后代的启蒙劝学之所,在这里成就了许多的学者名流,文人雅士。清康熙云南布政使司曾际平、雍正举人曾震登、嘉庆举人曾光祖、古田知县曾凤仪、顺德教谕曾熙平、高州府吴川学教谕曾升平、道光贡生曾广具、长乐训导曾树舂等名贤,据说都曾在这里寒窗苦读,最后鲤跃龙门,平步青云。为此,梅园书屋声名远扬。 梅园书屋是梅园公十数代先祖后嗣:曾济、曾守政、曾传、曾继武(梅园公高太祖):字连居,性介工诗,乐观山水,书塾讲业。;曾 爱(梅园公太祖);字德宇,舌耕为业。;曾官大(梅园公高祖):字腾捷,明崇祯元年拔贡选四川崇庆州判、江南通判。;曾 巽(梅园公曾祖父):字象震,邑优庠(xiang)生。邑侯讳思穆旌匾云:“凤毛济美”。;曾伴禹(梅园公祖父):字大辅,前清广东名儒,辅公性方介寡合,历修祖文,不求闻达,吟咏自适。繁山川草木,风云变态,一寓于诗,以掏写胸臆。七游罗浮山遇黄真人于飞云顶,送竹叶符七十二叶以示仙迹。著有《溪襄杂稿》四卷,《课儿便览》三卷,晚自号“熙朝逸叟”,晚年课孙克常(梅园公),振起儒林。曾云:“小克子,绕膝二十年,大父赏述,高祖学行,耳熟已久,再考流风余韵之可据者,约略而传之。曾永琳(梅园公父亲):字琳玉,舌耕为业,惠州祖祠进有牌位。);曾克常,字敦五,号梅园,出仕广州府龙门县儒学;曾铨祖(梅园公三子)皇清恩赐登仕郎,字惟義,号戆斋。善诗文,精楷书、行草,舌耕为业。;曾南仪,字景象,别号燕轩。皇清恩赐登仕郎,惠州府名儒,酷爱诗书,通书画,舌耕为业,晚年课孙教子,著有《燕轩杂记》。等等都在此执教。时至清朝,因曾氏宗圣公70世孙梅园公(名:克常,字:敦五;别号:梅园),从小随祖父曾伴禹在该书屋读书学习,秉承家学,在书屋执教耕读,振者五十余年,振起儒林,因而梅园公将先祖兴建的书院更名为:梅园书屋。 梅园书屋建于明朝中叶,为梅园公先祖敦厚围村(敦头村)开基主宗圣公59派嗣孙孟荣公,在敦头村(敦厚围村)朝南方向兴建的书屋。
明中末时期曾继武、曾官大、曾巽等数位贤达执教在此,书院名声隆起,明时县令讳思穆,赠旌匾:“凤毛济美”。
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据辅公所记,贼寇据和邑七个月,房屋书院,腾公书史,悉遇寇焚,后在伴禹公主持重新建。
清乾隆年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原书院更名为:梅园书屋。
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梅园书屋学生,顺德教谕曾熙平为梅园公作像赞。
清嘉庆六年(1801年)广东学政万承风,旌赠匾题为:“第一儒林”。县主 师保元、张俭赠:“名德流徽”。
清嘉庆十年(1805年)“梅园书屋”改为“梅园公祠”,后为纪念梅园公从事教育五十余年,振起儒林的功德。书院教育移至安贞居楼内的“燕轩”从事启蒙劝学之所,执教人曾景象(公)。恩赐登仕郎曾兴祖躬刻梅园公遗训朱漆木雕对联一副:“何问士农一寸光阴须惜,不分商贾半毫机巧莫为”。
清嘉庆?年夏(18?年夏)梅园书屋入仕的学生高州府吴川学教谕曾升平,为梅园公撰写《家梅园老师小传》留世。
清咸丰五年乙卯岁(公元1855年),太平天国翟火姑部窜至彭寨,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再次遭焚毁。后在曾景象(公)等主持重新修建,并留三根书屋内的主梁以警视后人。
民国初期由于敦头村人口增多,在“梅园书屋”正门前加建两进。
建国后,梅园书屋改为扫盲夜校,生产队办公场所,“破四旧、土改、大跃进、文革“等运动中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内陈设诸多文物遭到破坏丢失。
梅园书屋,距今560多年,是宗圣公曾参后裔曾氏支系十数代人在教育中文化的积淀,历经各时代洗礼,多次重建、扩建,至今旧貌尚存。据族中长者回忆道:在民国时期,每逢节日乡里宗亲,和梅园公学生、后辈都携带果品前来梅园书屋拜祭梅园公。在《广东通志》、《惠州府志》、《广州府志》、《广州府龙门县志》、《和平县志》、《惠州府乾隆、嘉庆、同治民国曾氏旧谱》等文史中均有梅园书屋传记、梅园公的事迹记载。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承载着一方的人文和教育的升华及表述。由于时代变迁,历史总是在无奈地磨灭和淘汰文化的积淀。可喜的是,时代总让后来人在破坏和遗忘中反思,让人去检点行为,宝贵存留。梅园书屋架构尚在,值得维护,更应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