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14|回复: 37

和平县民间传说故事大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7 0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本帖文章皆转自河源新闻网,感谢这些文章的作者,我们搜集整理了这么多动听的民间传说故事!


                             盆山的传说
                                       
                                    ——叶亚被搜集整理

    在和平县彭寨镇的北面有一座山,远远望去,如一个盆子,当地人叫它为盆山。盆山何以得名?民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彭寨住着一户姓马的长工。这天一早,小马来到山边,看见这里有一块草地,草地里的青草嫩嫩的。小马就放下担子割草,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大担。

    次日,小马又来到山边这块草地,他惊奇地发现,昨天刚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青嫩翠绿的青草。小马不管三七二十一,放下担子又割起来,割完一装,恰好又是一大担。他看见着这块土地黑得出油,心里想,土壤这么肥沃,要是开垦出来,种上庄稼,收成一定很好。于是,第三天,他带着锄头去山边开垦这块草地。当翻土翻到草地中央时,挖出了一个旧木盆,便顺手拿回家去。回到家里,小马把做长工积攒多年的一些铜钱放进旧木盆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下。翌日清晨,小马一觉醒来,满屋金光闪闪,他仔细打量,惊奇地发现,昨天放进旧木盆的铜钱,如今变成了满盆金子。小马心里想:这个旧木盆,莫非是人们常说的“聚宝盆”。小马看着这惹人喜爱的金子,想起自己受苦时得到乡亲们的照顾,于是他把这些金子分发给穷苦的乡亲们。

    小马得“聚宝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百姓都知道了。财主知道这件事后,就带领一帮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来到小马家,不问青红皂白,便说这个旧木盆是小马从他家偷来的。财主不但抢走了旧木盆,而且还把小马打得遍体鳞伤。财主把旧木盆抢到手后,当天夜里就把十多枚铜钱放进旧木盆里,第二天,旧木盆里的铜钱果然变成了许多金子。贪得无厌的财主为了得到更多的金子,偷偷地请来木匠工,把旧木盆加大加高。木匠走后,财主一边往木盆里放铜钱,一边嚷嚷:“我要发财,我要金山!”话没说完,旧木盆“轰”的一声腾空而起,重重地落到财主家的屋顶上,随着一声闷响,旧木盆瞬间变成一座山,把财主压在山底下。后来人们将此山称为“盆山”。

[ 本帖最后由 大井头 于 2009-8-27 00: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墩仙人嶂的传说
                                                        —— 凌方宁搜集整理

       和平县贝墩有一座山叫仙人嶂。此山峰峦叠翠,流水潺潺。山顶上,有两池清泉,清澈见底,饮之甘甜。清泉旁筑有神灵庙舍,有许多人前来烧香拜神,祈求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尤其称奇的是满山遍野的黑石头,奇形怪状,似牛似马,似狗似猪,似鸡似鸭……栩栩如生。特别是山顶的鸡公石和山腰间的磨浆石,更称一绝。鸡公石,像一只大公鸡,高高站在主峰的山顶上,昂首挺立,有“雄鸡一唱天下白”之势。贴耳敲击此石,隐隐约约可听到金属般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磨浆石分上下两层,在中间夹缝处附着白色物体,就像正在转动着的磨盘,磨出的浆液慢慢往下流滴真是鬼斧神工!
      仙人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几千年前,天上有神仙赶着黑猪来到这座山,正自山上往下走,走到山腰,迎面走来一位年迈的樵夫,仙人上前问道:“老伯,你看见我的黑猪在走吗?”因为那些黑猪乃仙间之物,凡人肉眼是无法看见的,樵夫回答说:“我没看见黑猪,只看见满山的石头自上往下移动。”话音刚落,只看见满山红光闪闪,云蒸霞蔚。稍顷,红光散去,山绿草清,樵夫面前的神仙不见了,只留下满山遍野奇形怪状的黑石头和仙人升天时留下的足印。从此,足印变成了两个天然水池,长年清泉甘甜,滋润着满山草木。满山的石头中,最为叫绝的便是鸡公石和磨浆石,形神兼备。游人登山赏石,注目凝视,甚感逼真。
      仙人嶂之名亦出此而来。从此见墩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因有仙人留下的两池清泉和磨浆石,贝墩豆腐嫩滑可口,贝墩米酒醇香俱佳,享誉全县乃至东江流域。鸡公石也给贝墩人民带来了吉祥,六畜兴旺,人气鼎盛。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明亮的传说
                                          ——凌小毛 搜集整理

    相传,河明亮以前叫“河呜浓”。两岸石壁崎岖,滩陡流急,浪声震耳。而两岸深山林密,且多生山,周围群众为求生存,到深山砍柴砍竹者甚多。砍柴者多带冷饭过午,镜灯备黑。
    且说山南有一贪心李某,虽已到而立之年,仍无妻室,父辈家产被挥霍怠尽,只好靠进山砍柴卖木,以渡生计。且说有一天,他砍柴回家,路经崩山嶂时,突然发现半山竹丛中,藏有密室,便放下柴担,走进密室,顿见满室黄金,李某看得眼花缭乱,东摸摸,西看看,恨不得通通搬回家中,置良田、娶美妻,吃鱼吃肉、穿绸着缎。但因是打柴,况又是热天,只穿裤衩,没有什么可以盛东西的。只靠两手拿一两块,又划不来,不如回家去,拿箩筐来,挑一担回去……转身欲走,可又想,这地方山大林密,况且又是黄昏,怕折回时不认得路。于是,他挥刀将这金室附近的竹尾砍掉,这样,远远一看,便知所在。但又转念一想,等会转回来天都已漆黑了,又往何处寻找?对!将镜灯点着,往竹尾一挂,不是再远也看得见吗!因此,他将镜灯点着,挂在室口的竹尾上,便急急忙忙回家取箩筐去了。
    当他挑着箩筐,准备回到崩山嶂挑黄金时,走到半途一看,傻呆了──不知何故,整条河道灯火通明,再也辨不出哪盏灯才是自己所挂的,再寻找被自己砍去竹尾的竹林,岂料满山的竹子都是断了尾的,再也无法找到藏黄金的密室了。
    由此,“河呜浓”改名为“河明亮”了,至今崩山嶂的竹尾还是断的。不信,大家可去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连山下的“铁扇关门”传说
                                                —— 凌新南 搜集整理        
    九连山,亘横粤赣边界数县,素以雄伟巍峨著称。在九连山东麓,距和平县贝墩镇西南约3公里处,有一景颇为壮观,名叫铁扇关门。因为和平通往龙川、兴宁、五华等县的公路干线贯穿其中,这里成为一个天然要隘。凡经过铁扇关门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铁扇关门,又名 峰里,古称仁智径。《和平县志》载:“……石山相对壁立,中隔贝溪,排列如门。”从和平县城乘车可以直达铁扇关门。这里风景雄奇、俊秀。公路左边石崖,礁石突兀,险象环生;公路右边石崖,险峻峭拔,耸立对峙,鬼斧神工,关隘天成。
    左边石崖,半壁裂缝处,有一株铁干虬枝的古松。雄傲苍穹。古松旁边,有一个大石窟。相传古时,观音娘娘与铁关将军曾在关中比武较量,观音娘娘因体力不支,纵身一跃,跳进石窟里。后来,人们依稀可见石窟内观音娘娘端坐其中的偶像。据说,右边石崖,半腰有一巨大石块 ,上面有铁关将军写的诗文,说谁能读出诗文,石块自动打开口子,并有三坛银子涌出。可惜,那巨大石块在修筑和平至贝墩这条公路时已炸毁,仅在民间留下一个神奇的传说。
    沿着左边石崖侧面斜坡,登上石崖,鸟瞰雄伟壮观的铁扇关门,令人心旷神怡。清代有一举子春闱赴试,经过铁扇关门,赋诗赞曰:“危岩夹峙鬼神惊,流急礁多吼巨鸣。岚霭深深疑绝路,峰回滩转又槎横。”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花毓秀的传说
                                  ——黄仁胜 搜集整理

    “五花毓秀”曾经是和平县八景之一,它地处大坝镇革命老区半坑村海拔1077米的铁新鼎之峰峦中。

    “五花毓秀”原叫五花嶂,是佛徒诵经的寺庙、尼姑吃斋的庵堂,相传因观音娘娘巡游至此而赞誉指点,才改称“五花毓秀”,使之远近闻名,成为和平一处美景胜地。

    相传很早以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观音娘娘巡游至五花嶂上空,俯身观此地,重峦叠嶂,高耸入云,松涛翻滚,翠竹掀浪,飞瀑流泉,雾气升涌,绵云如海,由卵石铺成弯曲的登山之路,似一条腾云驾雾的青龙活灵活现。这秀丽的美景吸引住观音娘娘,她化作一老妇降落该庙一侧的横排路上,想实地探察此地。正遇一个老和尚(相传这和尚是主持,姓王名叫河清),就问他:“这地方叫什么名?”和尚很有礼貌地告诉她,叫“五花嶂”。观音娘娘听罢赞叹说:“五花毓静,风光秀丽,好一个五花毓秀圣地。”说毕,观音娘娘谢过和尚准备走时,看见和尚用嘴吹小纸筒,想点火抽烟,却老是吹不着有点心急的样子时,观音娘娘就往和尚身后山边石板一指,石板中间裂了一条小缝,一股清风扑面吹来,即叫和尚将纸筒放到石缝边上去能点着火。和尚躬身一试,果真灵验,甚喜,待转身谢老妇时,她已乘莲花座驾祥云飘远了。和尚又惊又喜,方知刚才说话的老妇是观音娘娘。

    目送观音娘娘走后,老和尚十分激动地将他巧遇神仙之事讲给众僧及尼姑听,并将“五花嶂”寺牌子改挂“五花毓秀”的横匾,在庙堂内隆重安座敬奉观音娘娘塑像神位。此消息很快传开,使来此烧香敬神者众,那时香火甚盛。后来,仙赞五花毓秀美景之事传至县衙,县令即派人前往实堪,果真风光秀丽,风洞神奇,地显灵气,游人甚多,故将“五花毓秀”选为和平八景之一,载入史册,传颂至今。

发表于 2009-8-27 0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头:来个牵牛下海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石的传说

                               —— 曹志文 搜集

    五指山东面的山顶上,矗立着两个酷似羊角的巨石,名叫羊石。羊石的前面有一个十多平方米的石室,室中安设“石古大王”神位,石室侧面建有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神宫(解放后已拆除);神宫前面有一个二、三平方米的平台,平台上生长着两株高大的白果树,雄树开花而雌树结果;平台的下面有一石洞,可通石室,石洞中常有“石燕”飞出飞入,构成一个天然奇景。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王爷仙的仙人,想把上陵改变成为“水流东甲”的富贵之地,以适应建立府城的山川气势,于是就把远方的两个大石点化成两个“黑羊”,叫石古大王赶来堵塞上陵北流的水口。石古大王便照着办了,赶着两只黑羊向上陵走去,走到五指山南麓的时候,觉得口渴了,便到一个深坑去找水喝,但等他喝了水赶回来时,那石羊却不见了。他忙向前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偶尔向地下一看,发现田边的一个大石上面有羊的脚印(现在还可看见),知道黑羊是从山坡上走去了。但当他正要拔腿上山找羊时,忽然一个衣着讲究的老婆婆向前走来,石古大王就忙跑到她面前请问:“老太婆,你看见有两只黑羊在这里绕过吗?”老太婆却皮笑肉不笑地说:“哪里有什么黑羊、白羊,我只看见有两只大石头爬上山去了!”石古大王一听,就知天机已被识破,无法挽救了,一气之下,他把赶羊的两条鞭往空中一抛,就快步向山上跑去。他走到山顶举目向前一看,啊!两只黑羊霎时变成了两个大石矗立在山顶上。接着,两条竹鞭子也从高空上飘飘悠悠落在两个大石旁,变成两棵茁壮的白果树。现在羊石仍然屹立在高峰的绝顶之上,它和苍翠挺拔的白果树构成了永远供人们观赏的羊石奇景。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天蜡的传说
                                  ——曹志文 搜集

    岑江乡,在上岑公路入境处,有一座海拔450多米的石山,山顶上有一块呈盘形的畦地,酷似古时人们用的油灯盏盘。传说古时候,每天晚上这个灯盏西北边缘的一点,会发出强烈的火光,把岑江上村和中村都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天亮时,又会自然熄灭。因为它正处在岑江乡的东方,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东天蜡”。

传说,古时东江河每年都有三艘油船被风浪打翻,船里的油全倒入东江河,再流入地下河,这条地下河又恰巧流经岑江东天蜡的地底下,那些油就从地下像泉水一样渗上“灯盏”里来,供东天蜡点灯。在若干年以后,一天晚上有个贪心的人,悄悄地爬上山顶偷取了一罐油,第二天晚上东天蜡就不再放出光亮了。可是那个“灯盏”直到今天还依然存留在山顶上供人观赏。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塘仙泉井的传说
                                 ——陈仰天 搜集整理

    据说,马塘本名清水塘,因天上常有神仙到这里饮马,后来就改称为马塘。

从前,天上的仙女听众神说他们常常到马塘那个地方去饮马,看见那里风光秀美,恰似世外桃源,逗得她们心往神驰,于是偷偷下凡到清水塘里洗澡戏水,任意嬉戏。她们去得多了,见识也广了,渐渐地为马塘村民的纯朴、民俗的淳美所动,天真的七妹竟然任性地留在马塘不肯回去,她与村民一起耕稻养蚕,与姑娘们针织绣花,在丫髻嶂梳头,在鱼潭江綄纱,在东门头牧鹅,在松树林采花,日子过得十分快活。七妹是王母娘娘的小女,聪明令俐,能说会道,深得父母溺爱。后来,被王母娘娘察觉,于是怒气冲冲地下凡寻七妹问罪。七妹百般分辩马塘的诸多好处,死活不肯上天。王母娘娘不相信马塘村有如此魅力,能吸住天上的神仙,于是她想亲身试一试真假。当她来到马塘村外看见有人走来,她就变成一病残叫化婆子,昏死在狭颈路边,那急匆走来的人是马塘坳亚钵婆,因媳妇生了一个胖孙孙,按当地风俗要送黄姜酒给娘家报喜讯。亚钵婆看见一老婆婆横卧路边,她马上停步,只见那婆婆口燥舌干,面无血色,赶紧将她抱起来,看着这荒山野岭一无行人帮忙,又无山泉溪流,就随手将酒壶的黄酒给老婆婆喝,“咕噜”、咕噜”一壶酒被她喝个精光,终于苏醒过来,老婆婆深深地感谢亚钵婆,面带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你的酒给我喝光了,弄得你探亲不成。”亚钵婆说:“没关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家添了新秀才,也是感谢神明才有今日。”老婆婆听得高兴,心想七妹说的一点不假,就问亚钵婆的酒壶可肯给她,钵婆爽快地递了过去,老婆婆随手往山沟里丢了过去,口中念念有词,霎时,山沟中现出了一口冒喷着酒气的甜水井,老婆婆口中吐出真言:“马塘、马塘,万世兴旺,人杰地灵,粮丰牛壮。”说完飘然而去。钵婆知道遇上了神仙,马上跪地三拜,多谢神明施福。后来,王母娘娘恩准仙女们可常到井中戏水,每逢月白稀之夜,路过的人都能听到仙女们的笑声。一传十,十传百,马塘仙泉井的美名就传开了。

久而久之,人们将这座梅花落地山称为仙人障,将这眼甜水井称为仙泉井。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鲤鱼石的传说
                                    ——王 豪 搜集整理

    很久很久以前,热水镇新洞河两岸草木兴旺,风平浪静,两岸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夏天,天公发怒,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大雨,把百姓的田园、房屋全都淹没了。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有两个像鲤鱼一样的大石头卧在河滩上,但人们没怎么注意它。白天人们忙着把冲垮的田地和房屋修好,可一到晚上,又是洪水汹涌、水灾成患。贫民百姓受尽了苦头,再也无法生活下去,纷纷准备离乡背井,寻求生路。

    后来,有一天,村头出现了一位白发长老,他指着河滩上两个像鲤鱼一样的大石头告诉村民们说:“这是两个鲤鱼精,白天变成石,夜间显原形,兴风作浪,残害人间,它们从大江逆水而上,看这里风景迷人,山清水秀,便想淹没这里的众生灵,把这一带变成汪洋大海,供他们享用。”

    “那该怎么办才好?”众乡亲央求老者指点迷津。长老取出一根铁钎,告诉大家该如何如何之后,忽然不见了。人们顿然醒悟,那老者是神仙所变,是到人间拯救苍生的。

    到了夜晚,人们拿着铁钎,按照仙人的指点,在鲤鱼的骨脊部位,齐腰凿了一行窟窿,把两个妖怪的骨髓都漏尽了。从此,人们终于得到了安宁。

    因为受到神仙的赐教,人们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那位老仙人,新洞又叫仙洞。两个鲤鱼石的其中一个,后被雷电击碎,剩下一些碎石在河滩上。如今,只存的一个还在潭中,露出水面半个石身,当年凿的痕迹仍然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17 09:11 , Processed in 0.0172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