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懿zi

[客家祖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丘(qiu)</p><p>闽、粤、台丘姓家族所共奉的始祖是宋朝时由河南固始(今潢川县)到福建莆田岩头乡开基的丘休秀(宋仁宗景元年为进士),他是三千年前丘氏得姓始祖穆的第五十六世裔孙。但据资料记载,穆的第五十世裔孙,即丘休秀上溯到第六世祖的,笔朱、笔元、笔高已分居南丰、石城、石碧(宁化)、上杭等处,入闽时间大约是后梁,也可能是最早入闽的丘姓了。 </p><p>&nbsp;&nbsp;&nbsp;&nbsp;除了闽、粤、台丘姓共奉的始祖丘休秀,南方各地丘姓家族还有一个重要的系统,就是[三郎公]宗派。 </p><p>&nbsp;&nbsp;&nbsp;&nbsp;三郎公叫丘法言,是宋太宗、真宗年间(公元976-1003年)到福建汀州宁化县石碧丘家坊开基地的,他的后裔遍布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 </p><p>&nbsp;&nbsp;&nbsp;&nbsp;丘法言有三个儿子:三四郎、三五郎和三六郎,其中三四郎和三六郎的后裔大多迁到广东潮州或梅县的西洋丙村。三五郎的后裔特别繁盛,也散居最广,他有十个儿子,从伯一郎到伯十郎(三、六、八郎早故失调),其后裔在金兵之乱时纷纷迁居上杭,后裔继迁龙岩、诏安、广东的始兴、英德、大埔、梅县、镇平、陆丰、饶平、惠阳等地。三五郎是在宁化石碧乡丘家老家去世的。后来,那些流传到上杭的裔孙,曾把他的遗骸迁葬于上杭大拨黄岩卉的屏风岭,并在上杭城内建立祠堂,奉三五郎为始祖。 </p><p>&nbsp;&nbsp;&nbsp;&nbsp;三五郎传到第六世的六十郎是开基广东镇平的始祖,他的后裔在蕉岭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房,其中传自白泥湖长房丘孔思的第十八世丘创画龙点睛,渡海去台在新竹的北埔开墓二房的丘志象等四人开基屏东县长治乡,去台开基的还有四房的丘进文等七人,西房希学公派的丘景岳(后裔居新竹、桃国),东房希质公派的丘福全等人,台湾著名爱国志士丘逢甲,便是这个支派的嗣裔。 </p><p>&nbsp;&nbsp;&nbsp;&nbsp;历史上,丘、[邱]是同属一姓,邱字为什么多了耳朵?这是皇帝[避讳]所致,公元1725年,清代雍正皇帝有感于孔子名丘]先师孔子至圣,理应回避]便下了一道圣谕,禁以丘字为地名,姓氏,凡系丘字均添加耳朵为邱字,到了辛亥革命时,清王朝被推翻,爱国志士丘逢甲立刻想起被清朝皇帝改掉的姓氏,便呼呈各地宗亲[把耳朵拿掉]恢复丘姓,许多人纷纷复姓为丘,但由于历史的条件,不少人仍保留了邱并绵延了下来,这样应有了[丘]、[邱]姓氏之分。 </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秦(qin)</p><p>秦姓在大陆是第七十八大姓,在台湾,秦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西周时期,相传,西周孝王时候,有一个名叫“非子”的人善于饲养良马,曾奉命在桃林一带养马,后来因功被分封在秦谷(今天水西南),他的后代便在秦谷一带发展。传至秦庄公时,由秦谷东迁大丘(今陕西兴平东南)。秦庄公以后,非子的后代又有许多次迁徙,直到秦孝公时候才在咸阳定居。非子的后人,就有的以封地名“秦”为姓。因此,秦姓起源于秦朝的王室之姓,嬴姓。 发展和演变:除了上述一支秦姓以外,秦姓还有一些是西周王室后代。史书上说,鲁国有贵族被封于秦邑(今河南范阳)。此后,他的子孙也以“秦”为姓氏。此外,汉代有罗马帝国的商人和使者来中国经商,那时候,中国称罗马为 “大秦”,“大秦”国的人有的定居中原,他们的子孙就以“秦”为姓。秦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天水,太原发展成为望族。世称天水望,太原望。 </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钱(qian)</p><p>钱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位,但是在今天的大陆钱姓是第八十九大姓,而在台湾钱姓是第一百大姓。在『百家姓』中,钱为什么能排名第二呢?因为,据说『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地区一位名儒写的,在宋朝尚未建立时,这里已有吴越国,国主叫钱□。传至钱□时,归顺宋朝,那位名儒将“钱”列在百家姓第二位,表示不忘故国。远祖始于上古,人称“人瑞”的彭祖,他是陆终的儿子,颛顼的玄孙,也就是黄帝的后裔。他有一个后代叫“ 彭孚”,在周代时,作“钱府上士”的官职(负责管理钱财的调度),这是一个重要官职,他的后代于是就以“钱”为姓。因此,钱姓来源于彭姓。发展和演变:钱姓发源于下邳,但是,由于钱姓来源于彭姓,钱氏也把彭城作为郡望之一。此外,钱姓在吴兴也逐渐形成望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也成为钱姓的郡望之一。 </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丁(ding)</p><p>丁氏源自五支,炎帝后裔居多。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p><p>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p><p>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p><p>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p><p>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p><p>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p><p>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p><p>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p><p>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p><p>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p><p>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邓(deng)</p><p>邓攸是我国民间熟悉的人物,每年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有在门上插艾,以示敬老和避邪这个习俗便是邓攸当年一段感人的事迹而来的贼就出在宁化石壁。 </p><p>&nbsp;&nbsp;&nbsp;&nbsp;相传,晋惠帝时(公元二九0年),曾任吴都太守的邓攸,因八王战乱,相随百姓南渡逃难。一天,赵石勒的乱兵逼近,邓攸晓得没法带一子一侄幼儿逃命,征得妻子同意,把自己亲生儿子丢弃路旁,而带侄子逃走。不久,邓攸在宁化的石壁都,又曾义救一整个乡村老百姓的命,这些人于乱事平定后分散到各地,为了感念邓攸的救命之恩,每年端午节,都在自家门上插艾草,表示永久不忘,嗣后,一千六百多年来,人们一直相继沿用了这个习俗。 </p><p>&nbsp;&nbsp;&nbsp;&nbsp;邓攸由于把自己的儿子丢弃,便没有后代,现在南方各地的邓代,是传自其侄绥景,他是邓姓得姓始祖曼的第五十八世后裔。到八十九世的邓大猷(宋朝的钦点御前待卫),生有三个儿子,老大邓简被赵家皇帝招为附马,邓简生邓俊,邓佐,(十三朗)和邓俦,这三个人是此后闽奥及台湾等地邓姓的主要传世之祖。其中,[次房邓佐,居宁化石壁都禾口村,传于邓午],后裔每秒衍各地,邓午是自得姓始祖曼的第九十二世后裔。 </p><p>&nbsp;&nbsp;&nbsp;&nbsp;邓氏得姓始祖曼是 周第十四代群主祖丁的幼子,第十五代的武丁继位后,把他的叔叔曼封在邓国,曼的子孙以国为氏而开创了邓姓,其历史超过三千三百年。当时的邓国在河南省的邓县,邓姓子孙的根,无不源于此 </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池(chi)</p><p>池姓以居为氏 望出河南西平池氏,是由于其祖先居住于池边,而得姓。《风俗通》所说的:“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述的:“以居为姓也,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仲侯鱼”,即为明证。 </p><p>  这个一向显得族不繁人不多的姓氏,大致是出现距今2000多年以前秦、汉之际的河南陈留地方。据说,后来在同省的西平县,池姓的人家一直很多,这就是《姓氏考略》一书所说的:“陈留有池氏,秦丞相池子华是,望出西平。” </p><p>  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池氏,经过长时期的辗转播迁,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于最南方的福建、广东、以及云南等地。 </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褚(chu)</p><p>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褚姓起源有三:一、春秋时,宋共公之子段,字子石受封于褚地,由于品德高尚,被人尊为“褚师”,他的后代子孙以“褚师 ”称号为荣,于是,就都以“褚”为姓。二、春秋时,有一种管理市场的官吏叫“褚师”,于是后代有人以官名为姓,也用“褚”姓。三、姓氏起源上说,古代有一个地方叫“褚”,居住在那里的人,就以地名“褚”为姓。发展和演变:宋国是商朝王室的后裔,因此,“褚”姓可以说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同时,宋国封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因此,褚姓的起源是在河南。褚姓郡望河南。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陈(chen)</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td id="fontzoom" valign="top" colspan="2" height="30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p>陈姓传入福建有二大宗派,一是传自公元六七六年跟随杨鹰将军陈政到福建的陈元光,陈政去世后,陈元光代领你众镇抚南疆,政绩斐然,福建民间念他开拓之功,便尊称他为[开漳圣王]二是传自南北朝时陈朝皇帝的陈氏[南朝派]。八闽宁化的陈姓即为陈朝皇室的[南朝派]。 </p><p>&nbsp;&nbsp;&nbsp;&nbsp;陈朝皇室世家如何入闽,又如何落籍于宁化呢? </p><p>&nbsp;&nbsp;&nbsp;&nbsp;陈宣帝陈项生有四十二子(分王者三十一人),宣都王叔明]于祯明三年(公元五八九年)带子志铉入闽。到第二十一世,陈氏家庭共聚三千九百余口,旌赐义门,世遭大乱,各自逃窜,义门派散处九州[魁公带家口九十七人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妻刘氏生子五,长昆,次化,三嵩,四岳,五峰。其后世迁闽南各处,各成派系。昆、仑二公之裔,迁闽南;嵩公之裔,迁永定和广东大埔两县为多;岳公之裔,迁大埔百福坪,及曲江、和平两县;峰公之裔,迁广东蕉岭、梅县。综上所述,一千年来,这支陈氏子孙自陈朝国都所在的南京,先迁徒到湖北宜宾,再从宜宾而江西高安,从江西高安而福建泉州,然后分散,其中魁公陈参琬落籍宁化(八十世的魁公排行老六,他共有九兄弟,长灏入苏州,次角入嫠州,三越入杭州,四鸣入孝州,五逵入广州,七章入泉州,八成入衢州,九峙入抚州),广东大埔的后裔,又分支自宁化……而于最后渡海去台湾继续发展。陈姓的得姓始祖 满,本姓 , 死后溢号为胡,所以又称胡满。他的父亲阏你是三千一百多年前周国 满的[陶]正之官,周武王伐纣兴周,阏你功劳很大,武王就把女儿太姬许配给他,生子满,封于陈邑, 满在河南淮阳开创了陈国,成为陈氏得姓始祖,这个地方便是普天下陈姓的根源。</p></td></tr><tr><td align="right" colspan="2" td=""></td></tr></tbody></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常(chang)</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td id="fontzoom" valign="top" colspan="2" height="30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p>常姓历史悠久异常。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似乎相当不少,有一位占月的常仪,还有一位曾经被任命为大司空的常先。因此,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常姓应该是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的,历史悠久异常。</p><p>《姓氏考略》上就是这样说的:“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当出此”。此外,唐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通志氏族略》也指出:“黄帝臣常先之后。”可见得常姓的出现于古远黄帝时代是被许多学者所普遍采认的。</p><p>被后世认为最正确的常氏出处,是《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二书所同时记载的:“卫康叔支孙封常邑,因氏焉。”卫是春秋时代的 一个诸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当时卫国所拥有的土地,是现在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跟周室的其他诸侯比较起来,卫国的寿祚还特别的长,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的漫长八、九百年,眼看许多曾经赫赫不可一世的诸侯纷纷被灭,而卫国仍然屹立不移,连那位号称统<br/>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没有能够动摇他们,一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国亡。</p><p>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而我国的常姓,正是当时卫国所封出去的一个采邑,其始祖则为卫康叔的孙子。因此,推算起来,卫康叔既然是周武王的兄弟,则常姓自然也是源自最为神气的周文王姬姓了。他们跟后世姓卫的人士,同时还应该是同一血脉的人,因为卫康叔的后裔,后来在国亡之后也曾以国为氏而姓卫。</p><p>卫国被秦二世所灭,是在大约2200年以前的事,则我国常姓的出现,自也在这个时候。这个姓氏出现之后,很快地出人头地,在稍后的汉朝初年,便已由一位叫作常惠的太原人士,光耀门庭。</p><p>常惠的成名,跟著名的持节牧羊的苏武一样是由于追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而始终持节不屈。他是在汉武帝时走的,获释返国已经到了汉昭帝的朝代,就被拜为光禄大夫,荣耀异常。后来班固作《汉书》,并且特别为他列传,指出:“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名垂史册。</p><p>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我国常姓主要有太原、平原两望族,太原即今山西太原,平原为今山东一带,并且繁衍滋长为当地的望族。这种情形,只要看历代常姓名人的出身地方,就不难了解了。</p><p>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在唐朝以前还算是一处荆蛮之地,人烟不多,教化亦未行。到了大约1200年以前唐德宗建中年间,由于出了一位叫作常衮的贤士,才把这种情况逐渐地改变了。在他的苦心教化之下,“荆蛮”之人也慢慢地知书懂礼,全盘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闽、粤之地,自此不再被人视为未开化的落后地区,而逐渐地有人愿意向南播迁,造成了中华民族在南方的繁荣滋长。</p><p>另外,在宋代之时,还出现过一支新加入的常氏,那就是《通志氏族略》所指的:“恒氏,避宋讳改为常。”恒氏,根据《世本》的记载,是楚大夫恒惠公之后,这位恒惠公的后裔,不是姓恒,就是姓常,而且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东海一带,所以有一部分常氏,跟恒氏实际上是一家人,不宜联姻。</p><p>明代是常氏大露锋芒的时期,论起当代的常氏名人,仅仅一位垂名千古的大将常遇春,便足以叫后世的子孙傲视人前了。</p><p>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曾经从安徽一路打到顺天,凭着这份彪炳的汗马功劳,后来常遇春在朝廷的显赫,是不难想像的,他累任中书、右丞相,并被封为鄂国公,开平王,可谓实至名归。这位赶走蒙古人,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名将,据传生平沉毅果敢,善抚士卒,不习书史,而用兵往往与古代的兵法相合。他并自言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在军中又有“常十万”的尊号。?<br/></p></td></tr><tr><td align="right" colspan="2" td=""></td></tr></tbody></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客家姓氏---蔡(cai)</p><p>关于蔡氏的姓氏来源,历来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而肯定的记载,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子孙以国为氏,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望出济阳,蔡、祭,古通用。” </p><p>  《性纂》上也指出:“周、蔡叔度既死,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焉。” </p><p>  另外,还有一项明代的归震川《华亭蔡氏新谱序》,把蔡氏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为清楚。该序文是这样记载的:“蔡之先出于周文王,而蔡叔度,武王之同母弟,以武庚之乱迁,其子胡,能改行,率德驯善,周公举以为鲁卿土,复封之蔡,尚书,蔡仲之命是也。今蔡州有蔡城,其后平侯徙居今新蔡,昭侯徙州来,今寿州也,后二十六年灭于楚。” </p><p>  由上述的记载,有关蔡氏的来源便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了。他们在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现在河南省的上蔡县一带,传到蔡平侯的时候,其他被野心勃勃的楚国所夺,就随着平王东迁,被改封于现有的河南省新蔡县。到了昭侯之时,楚国“阴魂不散”又动脑筋到蔡国的头上,他们不得已,只好又迁徙到下蔡,也就是现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地方。不过,他们对楚国一让再让,却仍然不能使楚国“感动”,最后还是难逃被强楚所灭的命运。于是,曾经在周朝初年一度掀起满天风云的蔡国,自此在历史上消失,而他们的后裔,却世代繁衍,同时表现卓越出色,终于成为了一个族大人众的著名姓氏。 </p><p>  蔡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当得上“杰出卓越”四个字而无愧。汉代的数百年间,蔡氏的表现更加不得了,造纸的蔡伦,至孝的蔡顺,以及定六经文字的蔡邕,都是在历史上闪耀着无比光华的名字。他们的大名,千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更早已深入民心。 </p><p>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位宦官,由于有才学而深受皇帝的器重,后来并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所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其制作方法依照《本草纲目》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汉和帝时,桂阳蔡伦始采树皮,故帛、鱼网、麻缯,煮烂造纸,天下乃通用之。” </p><p>  蔡邕在当时名望的崇高,真可以说是如日之中天,《后汉书》还记载有他的另一段故事说,当董卓当了汉献帝的司空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曾经强迫他出来做官,并且“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虽然不是好人,后来在王允诛董卓之后,他甚至被连累而冤枉死于狱中,但当时蔡邕的响亮声誉,却已足令后世子孙引以自豪自傲。 </p><p>  “文姬归汉“的女主角蔡文姬,则是蔡邕的女儿,她在离别胡夫及胡子时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和她当着曹操的面诵忆所读四百余篇坟籍的故事,一样的有名。</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9 01:27 , Processed in 0.02061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