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0|回复: 8

[转帖]探访徐傅霖故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6 04: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抵达下车镇,正是早晨,境内薄雾轻飘,秋风细吹,让人感觉到丝丝寒凉,行走在乡村的机耕道上,举目望去,依稀可见两旁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几幢青砖灰瓦的平房,虽然看不清进出的人影,但隐隐传来人语声,鸡鸣狗吠,因了飘缈的烟雾,仿如进入了梦境。随着薄雾慢慢飘散,终于看清了屋背后那连绵起伏的九连山脉,一直延伸到辽远的天幕下,浩莽得亘古无边。脚下的路突然拐了一个大弯,走过去蓦然看见路中间竖立着一座水泥门,上面的横匾落款是“石含村”。难道说,笔者此时踏足的土地就是民国时期中国政坛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徐傅霖的故园么? <br/>&nbsp;&nbsp;出生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的徐傅霖(字梦岩),毕业于京师法政学堂,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士,工诗能文,主张法治,著有《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梦岩诗文集》等。其性格刚烈,富民族思想,是爱国爱民的进步人士。早期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工作,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担任广东省咨议局议员,期间,因强烈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而被通缉;民国七年,出任广东高等审判厅厅长,民国十年任司法部部长;其后组建中国民主社会党,创办《国家社会报》,发动海外侨胞支持抗战,参加修订宪法,决策中枢,并于1948年、1955年与蒋介石、李宗仁竞选总统、副总统,1958年病逝于台湾…… <br/>&nbsp;&nbsp;那么就沿着阡陌的小路去探访徐傅霖的故居吧。 <br/>&nbsp;&nbsp;一幢深灰色的古院在一片金黄的稻浪尽头的土墩上屹立着,像一位垂垂暮年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大地上,看时光在眼前飞逝,经受岁月的沧桑变化。屋前是一口圆形的大池塘,塘水平静得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阳光正好从屋背后照射过来,落在水面上映出了沧桑老屋的倒影。从池塘边的小径绕过去,沿着一条麻石嵌成的古道拾级而上,一会儿就走进了朝东而开的大门,木架构筑的院门显得简陋和古朴,静谧中透着几许威严,横梁上的牌匾书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下为公”。它诠释了徐傅霖无私、赤诚的爱国爱民情怀。整幢房子双层石砖木结构,两边除了建有四座角楼,还对称地建着相连的两排房屋,共53间2000平方米。中间正大门两边,立着两根圆柱顶撑着瓦檐下的木梁,而圆柱上有一幅门联清晰可见:世承高士芳薇衍文明种簇翕顺家庭永怀旧德,门挹遥天佳气对辉烂星云光华日月丕焕新猷,横批:氵利&nbsp;东小筑。走进正门是三个大堂,前边两个厅堂用于议事、会友、喜庆设宴,后边则用于祭祀,现供奉着徐氏列祖列宗的灵牌。站在厅堂仰望栋梁,但见中堂横梁上挂着“亦政堂”牌匾,据说是时任总统的黎元洪得知徐宅落成,特题匾相赠以示祝贺的。 <br/>&nbsp;&nbsp;拐过一条过路巷,通道的尽头就是徐傅霖当年居住的地方。共有两间,一间为卧室,一间为客厅。卧室约为15平方米,没有摆设任何家具,空空荡荡,只有细细的阳光透过瓦缝和石窗形成斑驳交错的光圈冷冷地泻落在黑色的斑驳陆离的墙上,不时闪动着来回游离。此时,笔者就站在当年徐傅霖一定站过的石窗前,遥望着瓦蓝的天空,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只大鹰,张开宽大的翅膀努力盘旋,俯视着大地,它矫健的体姿,以及无畏孤独和寂寞而执着飞翔的本性深深地触动着人的灵魂。想必,当年站在石窗前的徐傅霖一定看见过天空中飞翔的鹰,灵魂受到了巨大的触动和鼓舞。面对军阀混战,政权更迭,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爱国忧民的徐傅霖不知有多少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无法安然入睡,从硬床板上爬起来,披一件单薄的外衣,坐于案头前执笔疾书。后来,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事业,离开故园,四处奔走呼号,最终客死异乡。 <br/>&nbsp;&nbsp;走出故居,站在田埂上回首凝望,经受了千百遍风雨洗礼的老屋依然安静执着地屹立在大地上,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耐心等待远方的儿女回归故园。</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在和平如果有条件者,希望拍到徐老的故居让大家看看。</font></p><p><font size="4">去年曾已想去溜达溜达。</font></p>
发表于 2006-12-26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也说:“看到好贴一定要顶!”
发表于 2006-12-26 17: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有机会也去看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4-15 0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真相的“<strong>探访徐傅霖故居”图片同阅,效果更佳!</strong>
发表于 2007-4-16 0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那么近都没有去过啊</p><p></p>
发表于 2007-4-17 0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虽素未涉足徐傅林的故居,但透过真相的镜头和huangds120精采文笔,已领略八九,日后若有机会一定寻踪而至,谢了!</p>
发表于 2009-10-8 22: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傅霖(1879-1958)留学日本,学士。字梦岩,笔名半梅,广东和平人。光绪举人,早年入循州丰湖书院学习。后入京师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05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当选为广东咨议局议员。1912年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1914年先在上海创办《中华新报》,后加入黄兴组织的“欧式研究会”。1915年任云南护国军都督府顾问。1916年夏与张继、林森等组织益友社任文牍处主任,后与李根源等在北京成立政学会。1917年出席广州非常国会。1919年任广东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兼大理院院长。1928年与张君劢等筹组国家社会党。1932年加入中国国家社会党,在上海参与组织“国难救济会”。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至香港,创办《国家社会报》。1941年去新加坡,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回国。1946年协助君 劢起草政协宪法草案,同年当选为民社党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194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48年当选为“行宪”国大主席团成员,并被提名为副总统侯选人,后被聘为总统府顾问。1949年10月去香港,次年去台湾。1953年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4年在台湾当局“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上被推为“总统”候选人。1955年当选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著有《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读史随笔》、《梦岩诗文集》。
发表于 2009-10-8 22: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浰东小筑,它的创建者为近代名人徐傅霖。徐傅霖,字梦岩,邑人尊称其为“梦公”,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村人,生于1874年,前清秀才,京师政法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京都政法大学。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曾任临时国会议员,众议院议员。1915年任上海《正谊》杂志、《新中华》杂志编辑。参与发起组织共和维持会,反对袁世凯称帝。曾创办《中华新报》,任主笔。1916年后,任国会议员、大理院院长。曾任国民参议员,国府委员,国大代表,总统府咨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专政和不抵抗主义,主张抗日。1932年参与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当选为第三届中央常委。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冬接替张君劢之职,任党魁(中国民主社会党由“国家社会党”和海外之“民主宪政党”合并而成,1946年8月15日成立于上海。创始人张君劢不担任主席,由徐傅霖代理),民社党作为那个时代的中间党派,是国共两大势力之外具有中间政治倾向的党派、社团群体集合而成的一种社会力量。这种政治力量萌发于20世纪30年代,抗战全面爆发为这种力量的集结、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们在参与一系列政治活动的同时迅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走向的第三种力量。
1948年3月在国民政府竞选总统时,身为民社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徐傅霖与李宗仁、孙科、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六人为副总统候选人参加副总统竞选,徐傅霖得214票。1946年后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1954年在台湾以民社党党魁身份又与蒋介石在台湾竞选总统,仅得48票。虽然两次落败,但也足见徐傅霖济身中国政坛的勇气与抱负。徐傅霖1958年逝世于台北,终年84岁。
    想不到在这大山怀抱的穷乡僻壤中,会走出一个与民国历史有着紧密联系的人物,这段鲜为人知的近代史与名人足迹,吸引着我作一探究。
   “浰东小筑”座落在下车镇石含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1年),建成于民国十年(1921年)。该建筑纵东向西,依山傍水,面宽三门五间42米,进深三间42米,四角建有防御碉楼,因此,也俗称为“四角楼”。该楼青砖墙,木架梁,硬山顶。抖门和正门门框均采用青石材料,上嵌青石匾,正门和抖门前各有两条石柱承檀。房梁上浮雕着镀金漆的游龙及花卉图案。整座大楼充满文人的书卷味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抖门上的匾额“浰东小筑”和对联为时任国民政府农林总长谷钟秀亲笔题写;正门上的匾额“高士旧家”和对联,“扩鸿图以迪前光务遵祖敬宗一派渊源溯东海,谋燕羽而治后裔勉积功累千秋世泽衍南州”,以及二厅石柱“爱兹绕屋溪山俯察仰观寄傲有堂伴绿野,志在济时霖雨先优后乐赋闲何日慰苍生”。屏风上书“文明进步”四字,上厅木匾书“亦政堂”则均为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亲笔所题。
     一座民居能有这么多名人政客题字题联,实属罕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7 17:49 , Processed in 0.01691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