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0 21: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在批语中写道:
此件即刻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很好一个文件,值得认真一读,可以大开眼界。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经济战线上如此,军事战线上也完全应当如此。反对这条路线的人们如果不能说服我们,他们就应当接受这条路线。“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走进死胡同,请问有什么出路呢?
毛泽东
6月17日晚,周谷城应邀来到菊香书屋,毛泽东一见他就说:
“问题移到了《人民日报》上,讨论可能展开。”
周谷城说:
“我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连在一块儿讲,却又把它们严格划分,恐怕不易有人信。”
毛泽东挥了一下手,用夹杂着英语的话风趣地说:
“formal-logic本来就是formal的,要把它同辩证法混同,甚至改成辩证法,是不可能的。它是一门独立学问,大家都要学一学。”
周谷城见毛泽东如此说,连连点头,便倡议道:
“对,中学高年班、大学初年班学一点是很好的。只怕教得不得法,学不到手。”
毛泽东对此表示赞同,他说:
“懂不懂,当然也有人感觉是个问题。但入了门,学了一点,自己在生活实践中要用,总会搞通的。”
6月1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集了一次会议,讨论钢产量问题。
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陈云在不久后的8月21日是这样说的:“6月19号晚上开各大区协作会议以前,主席在北京游泳池召集中央一些同志,王鹤寿也参加了。主席问他,去年是五百三,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王鹤寿说,好吧!布置一下看。第二天他就布置了。所以,是6月19号才决定搞一千一。”
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会议上讲话说: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6月22日,毛泽东将中央冶金部党组6月21日关于华东协作区产钢计划的报告及冶金部关于1962年主要冶金产品的规划批给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印发。
冶金部在这一报告中说,华东协作区(不包括山东)将在1958年产钢400万吨,1959年为800万吨。
毛泽东在批语中写道:
“只要1962年达到6000万吨钢,超过美国就不难了。”
毛泽东又将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6月17日的报告批给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印发。
薄一波在报告中说:195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除电力外,都将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
毛泽东将报告的题目改成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两年超过英国》,并在批语中写道:
“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两年到3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接着,毛泽东还将农业部6月11日的报告批给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印发。他把题目改为《农业大有希望》,并在批语中写道:
“粮食、钢铁、机械是3件最重要的事。有了这3件,别的也就会有了。3件中,粮食及其它农产品是第一件重要的事,我们应当十分注意农业问题。”
6月24日,毛泽东在转发青海省委关于平叛问题报告的批语中写道:
“西藏要准备对付那里的可能的全局叛乱。乱子越大越好。只要西藏反动派敢于发动全局叛乱,那里的劳动人民就可以早日获得解放,毫无疑义。”
195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37周年的日子。这天凌晨,毛泽东放下手头的工作,准备休息了。他照例要浏览一下全国各地的主要报纸。6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了这篇通讯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真是天大的好事啊!全国所有的疫区如果都这样那该多好啊!别小看这种小虫子,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灭了血吸虫病,我看了高兴啊!”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是睡意全无,诗兴大发,他从桌前的藤椅上站起身来,在屋子里头来回踱着步子。许久,他上了床,半躺半坐,斜靠着枕头,用铅笔在纸上涂涂写写,哼来哼去,终于吟就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并在前面写有小序云:
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忆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题目为《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这篇重头文章。
原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经设想将农村的乡、社两级合而为一,工农商学兵什么都管,使之将来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本来,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只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者的初步构思,并未形成为一个成熟的意见;也没有提交到中共中央会议上去讨论的意思。可是陈伯达听风就是雨,立即撰写了这篇文章,竟然擅自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这篇文章首次宣称:中国已经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道路。
7月1日这一天,陈伯达又跑到北京大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7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的讲演,再次透露了毛泽东构想的公社思想。他说:
“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7月1日,毛泽东办公室工作人员持函来到北京图书馆,为毛泽东及他的秘书张经武、田家英3人办理借书证。
原来,北京图书馆决定在1958年夏季换发新借书证,毛泽东知道后,便叫秘书也给他办一个。秘书说:
“您要借书,写个条子叫人家送来不就行了,干嘛非要办借书证呀?”
毛泽东听了很不高兴,他严肃地说:
“正因为我的身份不同,所以更要按规矩办事,不能搞特殊。”
秘书见毛泽东这样认真,只得派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图书馆,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严格地履行了办证手续,交纳工本费4角5分。他们还说,以后将由专人来借还图书。图书馆职工十分高兴,他们特意把毛泽东的借书证编为第一号。
北京图书馆领导人由此受到启发,他们决定为纪念建党37周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由高级人员组成的特别小组,为中央其他领导人刘**、周**、朱德、陈云、邓**等人也办理了借书证。
7月2日下午4点25分,天气特别热,毛泽东游泳后上了岸,张木奇帮助他擦身子。毛泽东问道:
“听说河北最近旱了?”
张木奇说:
“旱得利害。”
“前几天不是下雨了吗?”
“零星小雨,不顶事。”
毛泽东望着耀眼的天空,皱起眉头,说:
“雨总是要下的嘛。今天不下,明天不下,一个星期再不下透雨,老天爷就该罢官了!”
张木奇后来回忆起此事,仍然不解地说:“你说神不神?今天不下,明天不下,7月6号一声雷响,把我从床上震起来。好么,整个华北地区下了一场透雨。老天爷也怕毛主席罢他的官呐!”
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很正常,物极必反,久旱必雨,只不过是一个偶然的巧合罢了。
7月6日晚,毛泽东约周谷城谈话,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在告别时,毛泽东勉励周谷城为繁荣学术而努力工作,他说:
“我建议你最好把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所讲的逻辑,每一个人的,都给写一篇或几篇说明介绍的文章,从古到今,来它个系统的叙述。把所有的逻辑书,不论是新的旧的,过去的现在的,一律搜齐,印成大部丛书,在前面写几句按语式的话,作为导言。”
周谷城当即表示说:
“鼓起干劲,力争上游。”
毛泽东说:
“干劲要鼓足喏!”
周谷城遂将“起”字改为“足”,又重复了一遍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1958年7月的一天,海政歌剧团的刘芙蓉在周末舞会上见到了毛泽东。舞间休息时,刘芙蓉见毛泽东抽烟抽得很凶,一支接一支,就说:
“主席,听说烟里有尼古丁呢!”
“嗯。”毛泽东不在意,又猛吸一口。刘芙蓉又说:
“那,对肺可不好呀,您别抽了,好吗?”
“哈哈哈……”毛泽东收住笑,说:“你这个小鬼头是别有用心呐,我这烟可抽了几十年啦,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嘛。戒不了,戒不了,这辈子戒不了啰!”
也是在7月的一天,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第一次把男朋友孔令华领回到菊香书屋。
此前,李敏在寒假到上海时,曾经对妈妈提起过这事。贺子珍说:
“你要跟爸爸商量,他同意的我也同意。”
李敏回到北京后,并没有马上把妈妈的话告诉爸爸,后来时间长了,她也就给忘了。临到快要放暑假了,李敏在一个周末回到家里,才给爸爸讲了她和同学孔令华谈恋爱的事情。毛泽东一听说女儿在恋爱,就关切地问道:
“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那里工作?”
“这,这,我没有问过。他也没有说过。”
李敏为难地如实回答。毛泽东微笑着说:
“家长干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交朋友呢?”
“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家长干吗?”
李敏有点不理解。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
“还是要问一问。了解情况嘛!”
此时的孔令华同样也受到了父亲的责备。当他将和李敏谈恋爱的事告诉爸爸孔从洲的时候,孔从洲立即责备儿子说:
“你和毛主席的女儿恋爱,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事先告诉我们呢?”
孔令华说:
“她姓李叫李敏,我怎么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何况她回家坐的是公共汽车,生活上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殊,更不清楚她的家庭背景。现在关系明确了,知道了这层关系也就告诉你们了。”
后来,李敏见到孔令华,把爸爸的意思告诉了他,两个人都笑了。孔令华就把自己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敏。李敏可记不了那么多,回家就把大概情况告诉了爸爸。毛泽东笑着说:
“噢,小孔的父亲是孔从洲将军。我熟悉,我熟悉。”
“那您……您同意嘛?”
李敏小声问,毛泽东微笑着说:
“好,好。”
且说这一天毛泽东见孔令华来了,就放下手中的书,示意让两个孩子坐在他身旁。服务员端上茶,就退出去了。
毛泽东上下打量着孔令华。孔令华第一次见毛泽东,本来就有些紧张,让毛泽东这么一看,看得他更不自在了。毛泽东看过来,看过去,又扭过头看看自己的女儿,笑了。李敏也会心地笑了。在毛泽东眼里,自己的娇娃是个漂亮的女儿,当然会找一个帅气、漂亮的男友啦!孔令华很帅气,也很漂亮,但似乎眼睛让人觉得小了点。毛泽东这一笑,就像老师改考卷一样:答案全对了,如果字再写得漂亮点,就是十全十美了。
这个暑假,李敏高中已经毕业,马上就要升大学了。江青为了让孔令华帮助李敏复习功课,准备升学考试,让孔令华第一次住进了中南海,住在毛泽东的书房里。毛泽东关照他们,既要好好复习功课,又要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不要为了升学搞垮身体。江青也对孔令华说:
“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孩子,跟他们都一样。”
不久,在高考结束之后,李敏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毛泽东对李敏说:
“你们的事,是个大事,我同意了,还要征得你妈妈的同意。如果你妈妈没得意见,你就跟小孔去见他的父母。俗话说,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哩!我的娇娃不丑,更要见公婆。”
于是,李敏就和孔令华乘车到了南昌,把爸爸的话原原本本转告了妈妈。贺子珍说:
“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李敏在妈妈那里住了几天,贺子珍尽管舍不得让女儿走,但她知道毛泽东已经为女儿安排了行程,就让他们尽快乘车到沈阳去了。
沈阳高级炮校校长孔从洲和夫人高高兴兴地接待了李敏,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她,爱护她。
欲知毛泽东大女儿的婚事如何办理?待以后慢慢向读者诸君交代。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1958年6月与留苏毕业归国后的王鹤滨的一段对话,很值得一读。在这段对话中,毛泽东的4次提问,特别是他那两句像小孩子提问似的“还有吗?还有吗”的话语和神态,表明了他对了解苏联的真实状况是多么的渴望,而王鹤滨的报告也正是毛泽东急切需要知道的重要情报。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毛泽东为什么会在中国提出防修反修这一个继续革命的重大课题了,也不难理解在建国70多年后的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一朝土崩瓦解了。
君知否?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是一个多么值得人们深思的沉痛教训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