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毛泽东大传——253 第253章 “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3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是不是就很伟大了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要经过50年即10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话说1954年4月19日,毛泽东任命周**为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任命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 是日晚,毛泽东召集刘**、周**、陈云、彭德怀、邓**,研究日内瓦会议问题。 这天深夜,周**接到毛泽东打来的电话,询问他身体如何,出发的准备怎么样了?周**说明了情况后,又说: “主席,我明天就要率领代表团去日内瓦了,主席还有什么指示吗?” 毛泽东爽朗地笑着说: “指示那倒没有,我想在瀛台涵元殿楼以茶代酒,为你送行。” 周**说: “主席那么忙,送行就不必了。” 毛泽东说: “我想请你来瀛台,主要是想请你放松一下,你一直很累,为了出席日内瓦会议更是日夜操劳,到了会上斗争更激烈,会更忙更累。你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礼记云:‘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你这个人哪,只会工作,不会休息。” 周**听毛泽东如此一番话,感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赶紧说: “谢谢主席对我的关心,我一定注意劳逸结合。” 毛泽东说: “当然啦,这次日内瓦会议对我们国家,对世界和平关系都很大,你的担子很重,把会议开好,开出成果,这是头等大事。关于日内瓦会议,中央已经批准了你提出的方针,并且已经授命你全权负责,没有特殊的事,也不必请示中央,或者请示了中央也不必等批复。 朝鲜战争,我们是逼着鸭子上架,现在的印度支那战争还在进行,我们要给予大力的支援,负担很重。当然这是为了印支人民的解放事业,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可是我们国家从鸦片战争以来,屡遭外国侵略,战祸不断,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急需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日内瓦会议能够达成一些协议,使朝鲜的和平得以巩固,印度支那战争能够停止下来,哪怕是停它一段时间也好。 有人误以为我们是好战的。其实,我们最不希望再打仗,而最需要的是和平,是最爱和平的。我们代表团要高举和平的旗帜,协商的旗帜。为了和平,我们可以做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 周**已经领会了毛泽东的意图,他见时间已经不早了,就说: “主席说得好,我们是要和平的,不要战争。国际国内都迫切需要和平,这是中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我一定努力去做,尽可能争取达成一个和平的协议。时间不早了,主席该休息了。” 毛泽东说: “那好吧,祝你一路平安,马到成功!” 4月20日,江青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对她擅自提议给毛泽东修建游泳池一事作了检讨。 原来,江青于毛泽东外出在杭州期间,擅自提议给毛泽东修建游泳池。游泳池修好了,江青满心欢喜地向回到北京的毛泽东汇报,没想到毛泽东发了脾气。动用公款为他建造游泳池,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4月21日,周**率领中国代表团全体人员抵达莫斯科。师哲到机场迎接,周**握着他的手说: “我跟主席承认了错误。主席笑嘻嘻地说,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丢丑。” 师哲也笑了,说: “总理,你就是太认真,多喝了点酒也值得向中央检讨?都像您这样的话,苏联那些酒桶们就别干事了,三天两头向中央做检讨去吧。” 周**摇摇头,认真地说: “你讲的不对,那是他们,我们不同。还是要接受教训。” 4月21日凌晨,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的陪同下,前往天津、秦皇岛、山海关、唐山视察。 21日晨,东方红日冉冉升起,毛泽东一行在中共秦皇岛市委书记、市长王植范及市区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长城游览。这是毛泽东第2次来到山海关。他在“天下第一关”城楼前下了车,看着眼前宽阔的柏油路面,高兴地说道: “这儿变了。” 毛泽东在长城上看到城外不远处有一平台,就问那是怎么回事?山海关区委书记、区长柴洪山告诉他说: “那是威远城的遗址,是明朝吴三桂投降清兵的地方。” 毛泽东“噢”了一声,就给大家讲起了吴三桂的故事。他沿着长城缓步向北走,见前边有一墙垛,就问柴洪山: “那是烽火台吧?” 柴洪山说: “是的,战争时做信号用。” 毛泽东又给大家讲起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王植范说: “请主席到箭楼看看。” 毛泽东说: “好,欲穷千里目嘛。” 毛泽东在箭楼上极目远眺,隐约看到远处有起伏的山峦,就问: “那是什么地方?” 王植范说: “那是碣石山,在昌黎县北。” 毛泽东一行从山海关城楼上下来,驱车到了南海“老龙头”。这老龙头是万里长城之首,像龙头一样俯在海中饮水。原本威武壮观的城楼,已被帝国主义毁坏了,城墙已经坍塌,只留下一个土坡,像是一道堤坝。毛泽东惊奇地问: “老龙头在哪呀?” 工作人员向他详细讲述了老龙头被毁坏的经过,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中国人再不会受外国的欺侮了。” 这天下午,毛泽东一行来到秦皇岛码头,港务局石新生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情况。 晚上,毛泽东在北戴河休息。 北戴河是秦皇岛市的一部分,位于市区西南角,是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 第二天早上,毛泽东登上山坡观看了日出。而后,便去了唐山。 4月25日,毛泽东把江青的检讨信转交给刘**、陈云、邓**等人,还写下了一个批示: 刘、陈、邓、罗瑞卿、尚昆、汪东兴诸同志: 江青此信请阅。为补救计,建造费5亿由我的稿费中支出,游泳池封闭不用。 毛泽东 毛泽东所说的建造费5亿元是旧币。 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同日,由邓**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4月29日,毛泽东根据傅作义的愿望,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傅作义为水利部部长。 4月29日,毛泽东给湘乡县写了一封《致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信。 此前,文南松的次子文炳璋已经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担任湘乡县石城乡武装部长。他在年初给毛泽东写信反映说,文家个别人从北京回到家乡后,便不把当地政府放在眼里了。他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注意。毛泽东非常重视这封信和文炳璋的意见,于是就在《致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信中写道: “我的亲戚唐家圫文家,过去几年常有人来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骄傲起来,不大服政府管,这是不对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现有文炳璋同志的一封信,附给你们看,我是同意文炳璋同志的意见的,请你们加以处理。并请你们将我这信及文炳璋的信给唐家圫的人们看,帮助他们改正缺点、错误。我相信,只要我和你们都采取正确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固执成见,他们的缺点错误是可以改正,并会进步的。” 1954年的一个星期六,正在读初中的李敏回到家里,收到了舅妈的一封来信,信中告诉李敏说: “你妈妈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 原来,贺子珍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毛泽东重要讲话录音,她越听越发呆。舅妈说,主席的声音真洪亮。贺子珍说,是啊,他的声音很洪亮,跟过去一样。电台播一遍又一遍,贺子珍听了一遍又一遍,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她病倒了。 李敏看完信,恨不得马上飞到妈妈身边。她找到爸爸说: “妈妈病了。” 说罢,把信递给了爸爸。毛泽东拿过信看看,又看看,不说一句话。李敏看得出,爸爸的情绪很不好,心里很沉重,她第一次见爸爸流泪了,她也伤心地哭了。 第二天,李敏向学校请了假,带着爸爸的信去上海看妈妈。毛泽东在信中劝贺子珍说,要注意身体,不要抽那么多的烟,抽烟多了对身体不好,要去看医生,好好治病。 李敏临行前,毛泽东交代她说: “你告诉上海的组织,妈妈病了,请他们多多照顾,带她去看病。但不要说,她是因为什么病的。” 李敏点点头,表示理解爸爸的意思。 后来,毛泽东又托人给贺子珍送去了吃的和用的东西。李敏因为要上学,功课很紧,不敢耽误得太多,等妈妈的病情稍有好转,就回京了。毛泽东见女儿回来,挺高兴,问道: “你妈妈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了?她过去可苗条了,腰细细的,现在还那么苗条吗?” “我妈妈现在这么胖了,像个大水桶。” 李敏边说边比划,故意逗爸爸。毛泽东惆怅地说: “不会,你妈妈的身子骨绝不会变成个大胖子,她过去身体就瘦弱,更何况现在有病,心事重,怎么可能胖呢。” 李敏本来是想让爸爸开开心,看来是瞒不过爸爸的,就照实告诉爸爸说: “妈妈身体很瘦,很弱,很……” 毛泽东很久没有说话,转过身去取了一支烟抽了起来。他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从前。 “你妈妈很小的时候就追求进步,投身革命了。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红军女战士,她作战很勇敢……”毛泽东说:“你妈妈是一个很开朗、很豁达、很有善心的人,常常是一高兴就开怀大笑。过去,我们在茅坪河里抓鱼,他也打着赤脚,站在河的中央,看到鱼游过来了,伸手就去抓。你妈妈比我灵活,有时还真能抓住一两条警惕性不高的笨鱼,她高兴得开怀大笑,差点跌倒在水里。” 伤心人怕说伤心事。可是,越是伤心又越想说那些伤心的事。有的尽管是过去的快活事,也同样会勾起伤心人的伤感。毛泽东打住话头,又是一阵沉默。李敏坐在爸爸身边,拉着爸爸的手。毛泽东把女儿的手放在他的大手心里,另一只手在女儿的手背上来回抚摸着,又讲起了过去的事情: “那是1928年10月的一天下午,你妈妈在井冈山的后山,捡来半篮子金黄鲜嫩的小松菇,洗干净后,煮了一大碗端给我吃。我吃得好香。你妈妈见我吃得额头上都出汗了,问我说:‘田里的泥鳅你吃吗?’我跟她开玩笑说:‘我这个人,4脚的不吃板凳,长毛毛的不吃蓑衣。’谁知第二天早晨,你妈妈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后来,见你妈妈裤脚卷得老高,提着一只鱼篓回来了。我一看你妈妈提的是半篓鲜活的泥鳅,才恍然大悟说:‘你呀!我随口说了声,你就去抓泥鳅。’ 好吧,我烧水,你妈妈煮菜。我们忙活起来。也不知你妈妈从哪里弄来的米粉,蒸熟了粉巴泥鳅,又放上些葱花、姜丝,还有辣椒粉,那味道鲜美可口。这顿晚餐吃得好开心哟!” 晚上,李敏为爸爸端来洗脚水,为爸爸洗脚。毛泽东望着女儿,又想起了过去。他说: “1928年10月23日,我率领部分队伍向井冈山转移,由于连续奔波,我的脚被草鞋袋子磨烂了,行动很困难,脚背肿得像个大茄子,紫里透亮,他们要担架抬我。我是坚决不坐担架的,坚持自己拄个棍子步行。队伍到达井冈山南荆竹山下时,王佐派人接应我们上了山。 你妈妈看见我这个样子上的山来,她心疼呀!她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我把脚伸向她的手里。她小心翼翼地揭下我脚上的药膏后,又起身忙着去熬药汤,给我洗脚,敷药。‘疼吗?’她抬头问我,我强忍着钻心的疼痛,笑着对她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物极必反,这脚疼过了也就不疼了。’你妈妈说:‘都这样了,还开玩笑呢!’” 爸爸把脚从盆里抬起来,擦干,冲着女儿说: “好了。” 说着,冲李敏笑了。李敏知道,爸爸该工作了,自己也该走了。 1954年5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第7次会议,对宪法草案全部条文作最后审查通过。毛泽东在会上说道: “前后总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大家尽了很多力量,全国有8000多人讨论,提出了5900条意见,采纳了百把十条,最后到今天还依靠在座各位讨论修改。总之,是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宪法是采取征求人民的意见这样一个办法起草的。这个宪法草案大体上是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 大会最后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至此宪法起草工作结束。 5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给越南战场上的韦国清的指示电后面,加写了一段话,他写道: “如和谈成功则另作停战部署,目前应做和谈不成功的部署,不可等待和谈。” 5月17日下午4时,毛泽东身穿灰色中山装,脚蹬白底布鞋,手拿1根小竹竿,和他的1个秘书,不声不响地来到北京故宫,在故宫保卫科长韩炳文1人陪同下,从神武门东马道登上了城楼。他们顺着城墙向东走,一直走到东华门。毛泽东高兴地浏览了故宫的全景。在东华门城台,他坐在小马扎上休息,向韩炳文询问了故宫的机构设置、各部门分工和人员的文化程度。他听说故宫里的人员还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就说: “那可不行,要好好学文化,文化不高是难以做好工作的。” 毛泽东又参观了“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前后共计3个多小时,直到天色近黄昏才离开故宫。 5月19日下午,毛泽东又来到故宫,这次是进午门,登上了午门城楼,继续参观“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这一次他看得比较详细。他对陪同人员说: “这就是历史。你们应当学点历史,要懂得历史,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毛泽东在故宫大约有2个多小时。 5月20日下午,毛泽东第3次来到故宫,这次是进神武门,17日那天是向东走,这次是向西走。在西北角楼处,工作人员为毛泽东照了相。 毛泽东在西边城墙上看到近处防空部队的高炮阵地,看了他们的演习,他说: “高射炮设在这里不好,敌机飞到这里再打就晚了。” 直到晚上7点,毛泽东还想参观宫殿内的文物展览,由于没有照明设备,无法继续参观,只好向大家挥手告别。 1954年6月1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第7次会议,他在讲话中说: “宪法的起草,前后差不多7个月。最初第1个稿子是在去年11、12月间,那是陈伯达同志一个人写的。第2稿,是在西湖两个月,那是一个小组起草的。第3稿是在北京,就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宪法草案初稿,到现在又修改了许多。每一稿本身都有许多修改。在西湖那一稿,就有七八次稿子。前后总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了。大家尽了很多力量,全国有8000多人讨论,提出了五千几百条意见,采纳了百把十条,最后到今天还依靠在座各位讨论修改。总之是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宪法是采取征求广大人民的意见这样一个办法起草的。这个宪法草案,大体上是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 “宪法起草委员会已经开了6次会议,今天是第7次会议,也可以说是中央人民政府开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应当把它所做的工作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报告,并把这个宪法草案(修正稿)作为草案批准公布,在全国人民中间进行讨论,收集意见。那时,起草委员会还要做工作。宪法草案公布以后,估计意见不会很多,但是尽管意见不多,总还会有些意见。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报告以前,宪法起草委员会还要开会,同时要准备一个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因为宪法草案是起草委员会起草的,收集了意见以后,还要再修改。修改成了最后稿,还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报告。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这个报告进行讨论,那就是它的事了。” 这次会议对宪法草案(修正稿)的全部条文作了最后的审查,定为106条。 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 李济深、宋庆龄、张澜、黄炎培、张治中等21人在会议上发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张治中用3句话概括了这部宪法草案的特点:“第一,结构严谨而明确。第二,内容完整而充实。第三,措词简易而明确。” 会议通过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说: “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经过讨论,证实了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条文、基本原则,是大家赞成的。草案初稿中一切正确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少数领导人的意见,得到几千人的赞成,可见是有道理的,是合用的,是可以实行的。这样,我们就有信心了。” 关于在讨论中采用了一些好的意见,毛泽东说: “如果没有这些意见,宪法草案初稿虽然基本上正确,但还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不周密的。现在的草案也许还有缺点,还不完全,这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了。但是在今天看来,这个草案是比较完全的,这是采纳了合理的意见的结果。” “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到大家拥护,大家所以说它好,就是因为有这两条:一条是准确地恰当地总结了经验,一条是正确地恰当地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如果不是这样,我看大家就不会赞成,不会说它好。”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始搞起来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煞,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但是,现在资产阶级的宪法完全是不好的,是坏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宪法尤其是欺骗和压迫多数人的。我们的宪法是新的社会主义类型,不同于资产阶级类型。我们的宪法,就是比他们革命时期的宪法也进步得多。我们优越于他们。” “从清末的‘十九信条’起,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北洋军阀政府的几个宪法和宪法草案,到蒋介石反动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一直到蒋介石的伪宪法。这里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个约法很简单,据说起草时也很仓促,从起草到通过只有1个月。其余的几个宪法和宪法草案,整个说来都是反动的。” 关于目前中国的现状和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3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是不是就很伟大了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要经过50年即10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