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阿天哥

走马下镇古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1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井头 于 2009-7-20 19:34 发表

什么叫翻身楼啊?

是旧社会时的地主屋,解放后政府分给了贫农.老百姓为了感谢政府就叫它翻身楼.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凉 于 2009-7-20 17:52 发表
林寨的四角楼可以同开平的碉楼相比拟
可惜的是四角楼保护不好,才显的现在破烂!!

开平己是世界级文化遗产 当地政府倾全市(县级市)之力打造这张名牌  再则与屋主产权处理得当
大部分是华侨  很多事都好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星空 于 2009-7-20 19:27 发表
阿天哥:林寨翻身楼也算文物古迹吗?

:林寨翻身楼有两座 一座是下镇当铺 一座是老农业中学 此屋尚未修建成型 只是外状而己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井头 于 2009-7-20 19:34 发表

什么叫翻身楼啊?

解放了  人民翻身做主人  将富人的楼房分给穷人住  让他们翻身富起来 可能是这道理  但历经漫长岁月  人们悟出一点:有钱总是有钱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寨何时开村,历史无记载可稽査,相传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出50万大军开拓岭南,任命赵佗为龙川县令,,赵佗建治佗城后,将佗城周边属地设立十三个都,佗城为大都,浊溪(今和平礼士镇澄溪)至屙屎坳(今林寨火车站)一带为十三都区域,此地河流畅通,与佗城相距百里,为了屯兵积粮及防备北方来犯之敌的侵袭,赵佗派出林姓统军在此筑寨据守,故名林隘,林隘是通往粤北、江西等地的唯一通道。目前林寨至义都的古驿道仍残存部分路段,后来随着语言的演变,渐渐地人们将林隘称为林寨,这就是林寨的来由。当年林统领运用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修凿的林屋古井,明都御史王阳明追剿池大鬓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红巾军攻占林寨时,首先就是控制林屋井,确保部队饮食水的安全。古井至今仍保存完好并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林寨镇的历史未见太多传记,元至正十年(即1350年)大元朝庭台谏陈衡之子陈元坤自福建宁化石壁落居林寨,被封为千户造册主薄,同时任乡饮大宾,是为林寨陈姓始祖。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都御史王阳明平定池仲容农民起义军后,将江西定南及连平、龙川、河源四县相接范围设立和平县。林寨是从龙川仁义图划分而来,从此地图上开始出现林镇这个地名,建县之前此地被视为蛮夷之地,历遭兵灾匪祸劫难,居民极少。明嘉靖十七年(1558年)县令盛旃,报请朝庭核准,设立林镇,至今己五百多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顺治二年(1646年)石镇村开挖墙基时,在墙基下1.8米处挖有李氏状元碑记;康熙至雍正年(1662年至1721年)六十年间有众多移民填川,散居于四川沪州、潼南、峨边、彭水、乐山一带。另有数脉到广西、雷州、湛江和广州观音山等地发祥。康熙卅一年癸酉科考生陈钖赞考取举人开了林寨举子进入仕途之先河;嘉庆年间林寨迁广西学子陈继昌殿试连中三元考取状元,此后又出现上正村一门七举九岁贡和下正村九世衣冠一脉传之辉煌,清乾隆59年,国宝宋朝名画[牡丹图]自广西容县流入林寨;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1年基督教传入林寨;1916年古云寨建学校时曾挖出一条古时立寨遗址的有线纹青砖墙基;1965年下正陈振雄在林屋山脚开挖墙基时挖出古墓一穴,砌墓道的是线纹青砖,从三.四号墓出土器皿有大.小四耳罐、.古埕、盆、缸、碗等,经博物馆鉴定是隋代遗物;1982年县博物考古人员在街镇南侧大岭头采集有石铸. 石凿. 石镞等及各种饰纹陶片. 青铜器碎片等, 属春秋战国至东周时期文物;据考证,现居林寨的28姓居民都是在元未明初时,从福建.赣南、梅州等地迁入的客家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后迁的陈姓族人取代了林姓人的地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寨因水而盛,因人而兴,自古以来水上运输较为发达,林寨码头的商船沿着俐江汇入东江,往返于隆、河、惠、莞、穗之间,将山区的土特产运出去,把盐鱼布纱运进来,转运到粤北赣南一带,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林寨是大后方,当年镇内拥有货运大帆船20多艘、“大业号”拖轮一艘,货船总载量达1300多顿,其中上百顿的有3艘,江河上白帆点点、百舸争游。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以来,林寨人崇文重教,政治文化地位变得特殊,而后崭为鼎盛的四角楼弟子的文化程度较高,对形势的认识有着独到的眼光。他们当中有众多的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并成为中坚力量 ,也曾有很多国民政府要员前来考察调研,1918年春夏之交, 时任国民政府署理财政代总长的廖仲恺沿东江直上来到林寨了解山区农村国民的生产生活,探讨地方工业和手工业建设发展的情况,1926年陈慧生和他的同学陈寄梦曾参观过黄兢学习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回乡林寨在下井青园书塾举办过两期农民运动培训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2 10:59 , Processed in 0.0158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