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大传——220 第220章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 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 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 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话说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的家从香山双清别墅搬进了北平城内的中南海丰泽园里(关于毛泽东搬家一事,众说纷纭:有说在5月间,有说在6月;李敏说是在7月,吴冷西说是在9月中;姑且采用多数叙事中的地点经过说,即9月21日说)。 原来,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整修,中南海里里外外已经焕然一新。于是,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打了一个报告,请党中央迁入中南海。叶剑英等了几天,见没有回音,就专门到双清别墅去找毛泽东催他的报告。 “我不搬。”毛泽东还是坚持他的意见。他见叶剑英走了,就对周**说:“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固执。” 周**含笑说道: “你还是应该听父母官的。” “我偏不听,这是原则问题。” “剑英坚持你进中南海也有原因,这个地方连个围墙也没有……” “不谈不谈。” 毛泽东打断了周**的话。周**无奈,便说: “好,不谈就不谈。” 他见自己无法说服毛泽东,就只好去搬援兵了。 这一时期的情况是:刘**一进北平,就到天津去参观访问,拜亲访友,忙作一团;接着又去苏联多时,才刚刚回到北平。朱德一直忙于参观、游览、访问、谈话。任弼时因病魔缠身,完全脱离工作休养,不多出门活动。只有周**一人几乎每天进城办公,与各方联络,处理问题。毛泽东每天除了要接见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和各方面的人士外,还要指导筹备政治协商会议和处理前方战事问题,经常往来于香山与城内之间,工作很不方便。 周**明白,毛泽东忌讳皇帝住过的地方。而且在民国初年,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设在中南海。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何应钦的“北平军分会”,李宗仁的“北平行辕”,也是设在中南海里。他希望毛泽东搬进中南海,是为了工作方便,减少从香山到城里路上的往来时间,更主要的还是考虑毛泽东的安全,中南海四周的红泥高墙是天然的屏障。 周**请朱德一起来同毛泽东谈搬迁的问题,他对坐在一边的朱德说: “老总啊,主席住进去,我们才好高枕无忧呵!” 朱德说: “是啊!否则,我们现在就造办公大楼也来不及呀。” 毛泽东当然也不愿意大兴土木再为党中央新建办公楼房,他听朱德如此说,就只好说: “这样看来,我还得少数服从多数啊!” 中南海始建于金代,历经元、明、清诸朝,作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御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中南海坐落在北京故宫的西侧,在文津街北海大桥以南。它有中海、南海之分,合称中南海。明清时期,中南海与北海统称“三海”,又名太液池。总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约700亩。 在中南海的红墙内,南海北岸的西侧,从西数第一个建筑群叫丰泽园。丰泽园背靠中海,南濒南海,东与勤政殿相连,西为静谷,景色秀丽而幽静。这里是“西苑”的一部分,是清朝皇帝每年春季举行亲耕仪式之前,来此演习农耕的地方。 丰泽园的正门是一座楠木大门,大门上方横挂着一块棕黑漆底的大匾,上面刻着“丰泽园”3个金色的欧体汉字。横匾上方正中有一块乾隆皇帝的大方印印迹。 在丰泽园大院内,又分为一些小的建筑群,如颐年堂、菊香书屋、春藕斋等建筑,每个独立建筑或建筑群都挂有匾额。 在丰泽园大院内,除了毛泽东一家外,还居住着刘**、朱德、林伯渠、彭德怀、杨尚昆、陆定一、胡乔木各家,住着许多工作人员和战士。在丰泽园大院之外,中南海北面的西花厅住着周**、邓颖超一家;中南海中部住着李维汉一家。 毛泽东一家就住在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内。 最初住进菊香书屋的第一位领导人是林伯渠,他住在北屋。毛泽东和周**进入北平后,也在这里临时休息,毛泽东在东屋,周**在南屋。他们的办公地点则在颐年堂。毛泽东是下午进城,晚上在含和堂吃饭,晚上8点多返回双清别墅。周**比较了中南海的各处房屋,他觉得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综合条件比较好一些,就和林伯渠一起腾出来,让毛泽东一家居住。 挂着“菊香书屋”匾额的地方只是一个过厅,这就是菊香书屋的前门,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鱼儿游动的清澈的湖水。穿过这个过厅才是菊香书屋的院落。这是一座明代建筑的坐北朝南标准古朴的长方形四合院。进入院内,呈现在眼前的是几株百年松柏,金黄色的琉璃瓦房顶掩映在绿荫丛中;地面上有南北东西两条小径,交叉成十字,把院里的草坪自然地变成了田字形。整个院落的布局很严谨:有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 北房5间成一明两暗的形式, 房屋高大,跨度也大,显得非常宽敞。正中挂有“紫云轩”匾额的1间,是个过厅。东侧2间相通,是毛泽东的起居室。西侧2间有山墙相隔,靠过厅的1间,是江青的寝室。不过,她更多的时间是住在南房。另1间与西厢房北侧两间相通,是毛泽东的藏书室,也就是书房。穿过北房的过厅出北门,又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可称为后院,与中海岸边上的马路仅有一墙之隔了。 东厢房5间,中间是过厅,毛泽东和全家人在这里吃饭。毛泽东的衣服和来宾的衣服也都挂在这里。北侧2间相通,且与过厅相通,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南边2间不通过厅,也不在菊香书屋院内开门,而是把门开在东厢房背后的夹道内,是一个储藏室。 西厢房5间,正中一间是挂“菊香书屋”的穿堂过道,是从院里外出的通道。北侧2间相通,且与北房的藏书室相通,是毛泽东的书房。南侧2间是江青的会客室,后来改做活动场所,乒乓球室。 南房与北房的结构相同,也是5间。正中是穿堂,南可去南院,北可回菊香书屋院内。南房东侧2间是江青的起居室,靠穿堂1间是卧室,另1间是洗漱室;西侧2间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曾分别住过。 南院的东房可以说是一个集体宿舍,后来住着江青的姐姐李云霞,她是照顾李讷的,她的儿子王博文住在里屋。李敏、李讷和刘思齐也曾住在这里。毛岸青、毛远新也曾住在南院。 叶子龙和毛泽东的机要秘书住在一个叫含和堂的院子里,和毛泽东住的菊香书屋紧相连。 毛泽东的书房,简朴而雅致。木雕屏风和丝绸帷帘显示出一种淡雅的情调;像街灯一样的大吊灯,挂在距沙发10英尺高的地方。房间里放着一套沙发、书架和写字台。罩着台布的书桌上,放着一只茶杯和一只放大镜;书籍横着堆放在一起。大木板床的一边,一条长凳上是很厚的一摞书,另一边是痰盂。窗户外是一小块菜地,毛泽东在思考问题或休息时,常去照料他种的蔬菜。 在刚整理书屋的时候,因为书房里的一个大沙发要搬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于是由李银桥指挥着几个卫士来搬沙发。由于沙发太大,门却比较小,李银桥他们几个试来试去,就是搬不出这道门,没有办法,只好又将沙发搬回了原处。毛泽东走了进来,他问: “怎么没有搬出去?” 一名卫士说: “门太小,出不去。主席,干脆就留在屋里吧?” 毛泽东看了看卫士,在沙发边来回踱步,他时而望望沙发,时而瞥一眼门,终于停住脚步,慢条斯理地问道: “有件事我始终想不通。你们说说,是盖起这间房子后搬来沙发呢,还是先摆好沙发,再盖起这所房子?” 卫士们听毛泽东如此一说,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毛泽东微微一笑,不再说什么,出去继续散他的步。 “还愣什么?搬吧。” 李银桥招呼一声,大家又干了起来。卫士们这一次动了脑筋,不时变换方式,终于把沙发立起来,先出沙发背,在某一角度及时转弯,终于将沙发搬出了门。 毛泽东在院子里散步时,不时笑着望望卫士们。他一见把沙发搬出了门,便走过去问道: “怎么样啊,有什么感想?” 一名卫士说: “没错,是先盖起房子后搬来沙发。” 毛泽东笑着说: “我也受到一个启发,有一点感想。世界上干什么事都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究认真。” 此时的菊香书屋,还摆着许多盆鲜花。毛泽东对阎长林说: “过去这里是公共场所,由他们随便布置,我不干涉。现在我住在这里,就不要摆这么多的花儿了,少摆几盆花,再摆一点松柏树就行了。你们知道,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以后还会有工人、农民的代表们来。他们来了,就是为了看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这里地方摆了那么多漂亮的花,那他们也会效仿,向我看齐,养成这种风气就不好了。” 阎长林马上指挥人搬走了鲜花,在院内的十字路口处,摆了两盆棕树,两盆无花果,凉台上放了两盆绿草。毛泽东满意地说: “这不是很好嘛。我不是不喜欢花,现在摆的太多了不太合适。” 一切都整理布置好了,唯有厕所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毛泽东的办公室和住室附近,都没有厕所。现在的厕所在后园里,毛泽东要到厕所去,要走上很长一段路;况且来开会的人和来访的客人上厕所也不方便。卫士们和修缮队的师傅们一起研究后,就在毛泽东办公室后窗的地方按卫生间的标准盖了一间平房,再把办公室的墙开了一个口装上门,与卫生间相通,这就方便多了。毛泽东高兴地问: “你们谁想出的这个办法?” 阎长林说: “这是我们和修缮队一块研究的。” 毛泽东说: “这样就方便了,你们费心了,谢谢大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菊香书屋院里的房子,以前是烧地炉子取暖的,因年久失修,火道都不通了。为了用热水和冬天取暖,修缮队在各房间里安装了暖气片,又在靠近毛泽东办公室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一个小锅炉房。这一天,阎长林正在行政科领东西,一个卫士慌慌忙忙找到他,把他拉到屋外,紧张地说: “主席发脾气了,哨兵被罚站,正在院子里站着呢。” 阎长林一听就说: “我回去看看。” “现在你先不要回去,如果你回去了,你也要被罚站的。” “我不能不回去,罚站也得回去。” 阎长林回到菊香书屋,见值班哨兵果然直挺挺地在院子里立正站着,一问才知道:毛泽东工作了一夜,刚回到卧室休息;哨兵让修锅炉的工人停工,可工人说:“马上就完了,马上就完了。”谁知他一不小心,将一个水管砸在了洗澡盆上,“当啷”一声,把毛泽东惊醒了。毛泽东穿着睡衣走到院子里,怒气冲冲地对哨兵说: “你知道我睡觉了,你们还用这么大的声音把我惊醒,你给我立正站着!” 哨兵见毛泽东发脾气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好立正站着。毛泽东见他这样,又说: “好吧,你就在这里站着,等我起床以后你才能走。” 毛泽东回到屋里,回头往外看了看,见哨兵还在院子里站着,就改口说道: “你不要站着了,回去吧。你要写检讨,为什么知道我睡觉了,还弄这么大的声音?” 阎长林赶紧走到哨兵跟前,说: “走吧,再站着主席又该生气了。” 阎长林带走了哨兵后,向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和副处长王敬先做了汇报,又召集警卫班开了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完会,阎长林等毛泽东起床了,向他作了汇报,毛泽东笑了笑说: “让我休息好了,我也就没有意见了。你向大家解释一下,工作中有缺点,改了就好,不要记在心里,不要影响工作。” 后来,小锅炉建好了,毛泽东洗澡也很方便,他说: “以前我每次擦澡,都是你们用脸盆端水,擦完澡,还得请你们帮我把水一盆一盆端出去倒掉,真是麻烦你们了。现在可好了,已经是自动化了。” 毛泽东从卧室到办公室,必须经过院子中心。阎长林向毛泽东提议说: “晴天倒挺好,走几步路还可以活动活动,一到刮风下雨,行走就很不方便了;将来到了冬季,冰冻路滑也得从这里经过;如果搞一个走廊是最好不过了,既方便又安全。” 毛泽东不同意,他说: “没有必要。花好多钱搞个走廊,就与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相符了。” 丰泽园的大门和外面门柱上的油漆都脱落了不少,有的柱角连里面的麻皮都漏出来了,工人们搭好脚手架,正准备重新油漆,毛泽东看见了,他说: “告诉行政部门,这里不需要刷油漆,过几年再修理吧。我住的地方不要和公共场所一样花那么多钱,搞那么漂亮。” 就这样,菊香书屋基本上成了毛泽东后半生的寓所。菊香书屋尽管布局严谨,却也有两大不便:一是由于院内松柏的阴影,加上古建筑的飞檐,使得毛泽东的寝室和办公室内的光线很暗,一到秋末、冬季、春季,即使在白天,也须借助灯光照明;二是毛泽东外出开会乘车或接待特殊客人,都必须步行到丰泽园门外,或走出紫云轩东侧夹道北头的便门。尽管如此,毛泽东却一直喜欢这所典型的居民大院式房屋,不愿有任何改动。 9月21日19时,经过政协筹委会3个多月的充分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怀仁堂过去是慈溪太后的寝宫,曾被称作仪銮殿。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成了联军统帅瓦德西的统帅部。宣统皇帝退位后,袁世凯也在这里办公,在这里做过皇帝梦,他死后,灵堂也设在这里。解放军入城后,延安俱乐部主任钟灵在周**主持下,和美术家张仃一块儿,重新设计装饰一新。 怀仁堂主席台正中的墙上,悬挂着两位伟人的画像,一位是孙中山,一位是毛泽东。两边挂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 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人士共662人。其中有毛泽东的老校长符定一和老师黎锦熙,还有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每个代表胸前都戴着红缎子条条,上面印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金色大字。 人民政协代表的广泛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毛泽东来到了怀仁堂,首先接见了全体代表。他在与茅以升等科学家亲切握手时说: “你们都是科学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很重要,我们要建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 这是茅以升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他当晚就将毛泽东的话写进了日记里。 且说是日晚7时整,大会主席团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出席会议的单位、代表人数和大会日程。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政协筹委会主任、大会主席毛泽东,从主席台正中的座位上站起来,他胸前别着一枚刚刚赶制出来的代表徽章,面带微笑地宣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全体代表起立,乐队奏响《人民解放军进行曲》,54响礼炮在场外轰鸣,代表们热烈鼓掌长达5分钟。 毛泽东满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用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以沉稳、缓慢的语调庄严地致词说: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100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做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毛泽东简短的讲话,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接下来,刘**和特邀代表宋庆龄、民革代表何香凝、民盟代表张澜、解放军代表高岗及陈毅、民建代表黄炎培、中华总工会代表李立三、新疆代表赛福鼎、特邀代表张治中及程潜、华侨代表司徒美堂,分别发表了演讲。 司徒美堂在演讲中说: “现在我们大家来共同协商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大计,这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件大喜事。我代表美洲华侨回国出席这个会议,飞越半个地球来到北平,用最热烈的心情,向大会祝贺。” 陈明仁也在会议上发了言,他说: “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 陈明仁的话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会议期间,毛泽东接见了陈明仁,毛泽东亲切地对他说: “你顺利地过了战争关,过来了就是好的。你今后打算干什么?是从政?还是从军?从政,就打算给你拨一笔特别费,由你全权开支。” “报告主席,我是一个军人,还是想在军事上为国家尽点力量。”陈明仁沉思片刻,继续说:“不过,我那个部队还叫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据官兵反映,老百姓见了这个符号,就当是国民党的兵,大家感到不光彩,还是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吧!” “那好,你还是去带兵吧。我们拟把你的1兵团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仍由你当司令员。当然,今后困难还会很多,要有思想准备。”毛泽东递给陈明仁一支香烟,问道:“你有什么条件吗?只管说罢!” “报告主席,我现在真正地服了共产党,我一点条件也没有。” “哎呀,人家有条件的,我倒好办,你这个没有条件的,我倒不好办呀!这样吧,从今以后,解放军有饭吃,你也有饭吃,;共产党的军队有衣穿,你也有衣穿。一视同仁,绝不会有半点亏待你的地方。” 陈明仁回去后,越想越不对劲:“毛主席让我提条件,我怎么说一个条件也没有呢?”于是,他就又去找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条件,他要求打仗,他要求让他参加作战立功。毛泽东笑着对陈明仁说: “子良将军,你的志愿是好的,但目前部队未整训,马上去前线,逃兵必多。作了初步整训之后,如有作战机会,上前线打几仗是好的。” 再说9月21日晚,毛泽东给张治中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文白先生: 迪化方面复先生两电,今附上。前次先生致陶峙岳电,我在电尾加了几句话,要陶与中共联络员邓力群妥为接洽。邓力群(邓飞黄之弟)已由伊宁于15日至迪化与陶、鲍见了面,谈得还好。关于周、黄两军,自向甘凉肃退后,现在何地不明。已电彭德怀同志注意与该两军联络,不采歼灭方针而取改编方针,未知能如所期否?要紧的,除由迪化派代表去兰州谈判外,周、黄自己应迅速主动派代表去前线认真谈判,表示诚意。因我军已由兰州青海分两路向张掖疾进;而周、黄自天水西撤后,沿途派人谈判均未表示诚意,一面谈,一面跑(大概是惧歼,图至河西集中保全),使我前线将领有些不耐烦。(兄给周嘉彬信已送达周部,但未知周本人看到否?)现在先生如有电给周,可由邓力群交陶峙岳转去。 敬问日安! 毛泽东 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的社论。 9月22日,张治中遵照毛泽东信中的指示,致电陶峙岳、包尔汉说: “9月17日两电均悉。兄等态度正确,措置适当,至为欣慰。毛主席阅电亦表嘉许。至于我何时去迪化,当秉承毛主席的意旨,决定行期后再行电告。” 这天下午3时许,正是毛泽东一天工作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他工作日的“早晨”。值班卫士王振海通知刚刚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王鹤滨说: “毛主席叫你到他那里去。” 王鹤滨马上随着王振海来到菊香书屋,踏上北房的台阶。王鹤滨见北房双开门的门框上方有一块木匾,上面镌刻着3个大字:“紫云轩”。进了大门,王振海把王鹤滨带到东侧的门里,便退了出去。 这里是毛泽东的起居室,毛泽东身穿毛巾布做的旧睡衣,向右侧卧在床上,手持着线装书,正在阅读。因为室内的光线不足,屋顶上的灯和床头桌上灯都在亮着。毛泽东见王鹤滨进来,立即将书放在床东侧的书堆上,移动了一下躯体,面对着王鹤滨斜靠在床头上,以手示意王鹤滨坐在床边西侧的一把靠背椅子上。他伸手从床头桌上拿起了烟嘴,插上一支香烟,点燃后,用手晃灭了火柴棒,放入茶色玻璃烟灰缸内,很有滋味地吸了一口烟,微笑着说:
“王医生,目前我这里的事情不多,有时间你还要多照顾一下其他几位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