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 【转】连载:毛泽东大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4-7-19 20:19 编辑

前194章导读
网页
章目范围
网页
章目范围
网页
章目范围
网页
章目范围
网页
章目范围
1
第001章——第004章
8
第041章——第049章
15
第093章——第100章
22
第139章——第145章
29
第180章——第184章
2
第005章——第009章
9
第049章——第056章
16
第101章——第109章
23
第146章——第152章
30
第185章——第189章
3
第010章——第013章
10
第057章——第063章
17
第110章——第115章
24
第152章——第158章
31
第190章——第194章
4
第014章——第020章
11
第064章——第070章
18
第115章——第122章
25
第159章——第162章
32
第195章——第199章
5
第021章——第028章
12
第071章——第078章
19
第123章——第129章
26
第163章——第168章
33
第200章——第204章
6
第028章——第033章
13
第078章——第085章
20
第130章——第134章
27
第169章——第173章
34
第205章——第209章
7
第034章——第040章
14
第086章——第092章
21
第135章——第139章
28
第174章——第179章
35
第209章——第214章
连载:毛泽东大传——215
第215章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
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
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话说随着人民解放军不断地向前推进,在一些新占领区域出现了市场不稳物价飞涨的严峻形势,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从1949年4月起,一直到1950年2月,在不足1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4次大规模的涨价高潮。仅上海一地,就有二三十万人从事商业投机活动:专门从事投机倒把活动的纱号有360家,棉布号2371家,糖行644家,还有数以百计的地上地下钱庄。在“工不如商,商不如投机”的情况下,许多商店也卷入投机的行列,以大部分的资金进行投机生活。
毛泽东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稳定物价,领导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国营经济力量和老区人民的支持,果断采取了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继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次大“战役”。这第一次大战役史称“银元之战”。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投机商对此置若罔闻,继续扰乱金融市场。在上海甚至有人扬言说:“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1949年6月5日,上海市政府财委向市场抛售10万银元,立即使物价回落。同时,各种报刊电台开展了宣传攻势。
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指示上海警备司令宋时轮,指挥华东警卫旅1个营的指战员及200名公安人员,分乘10辆大卡车,包围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交易所大楼”,逮捕了25名金银外币的投机操纵者,严办了为首的238名大投机倒把犯,沉重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对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米等物价稳定并回落,批发物价指数回落了10个百分点。
6月11日晚,毛泽东、周**、朱德在双清别墅邀请李济深、黄炎培、沈钧儒、沈雁冰,共商新政协筹备问题。
6月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接见一个苏联代表团,侯波、徐肖冰和新华社记者陈正清负责摄影、电影拍摄。
毛泽东在会见结束后,送走了苏联客人,回过身来,对正在收拾摄影器材的侯波等人说:
“你们辛苦了。每次来我这里都是行色匆匆,我想跟你们说句话都没有机会。来,今天不忙走,大家坐下来认识一下。”
毛泽东说着就在院子里一座小亭子里坐下来。侯波、徐肖冰、陈正清非常高兴,马上围着毛泽东坐下了。毛泽东指着徐肖冰说:
“你,我当然认识。你是延安培养出来的摄影师,给我们拍过不少照片,这位女同志我是初次见面。”
徐肖冰介绍说:
“她叫侯波,是我爱人,也是从延安出来的。”
“好,延安出来的是喝过延河水吃过小米饭的。你家是哪里的?”
侯波说:
“山西夏县的。”
“啊,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呵!关云长就是夏县人,武艺高强,人又忠厚。”
毛泽东的话把大家逗乐了。此时,卫士长李银桥送来一盘削好的水果,毛泽东请侯波他们吃。
“我不爱吃水果。”毛泽东解释说。侯波不好意思拿水果,毛泽东就拿起一个桃子递给她,说:“拿着,拿着么。”
侯波他们3个人不再推辞,就吃起了水果。毛泽东吸着烟,又接着说:
“山西是个好地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可是当初不是我们的天下,被阎锡山占着,他又不抗日,我们在统战工作中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把他拉过来。他与蒋介石也有矛盾,想不理蒋介石的茬,搞一个独立王国,可惜蒋介石容不下他。
陈赓也在山西打过几个漂亮仗,把个日本人打得不轻。后来国民党那个朱怀冰还想占据这里,不抗日,反而与我们八路军磨擦,陈赓火了,一生气把他给收拾了。”
毛泽东说罢,哈哈大笑起来。他吸了一口烟,问侯波:
“你什么时候到延安的?在延安住过哪个学校?”
侯波说:
“我1938年到延安,先是在边区中学,以后又在延安女子大学和延安大学读书。”
毛泽东点点头,说:
“你是吃我们陕北小米长大的。”
此时,毛泽东的大女儿娇娇也在身边,侯波拿出相机为毛泽东拍了几张,也为娇娇拍了几张。
此时天色已晚,侯波3人不敢多耽搁毛泽东的时间,就起身告辞。毛泽东也站起来,挥挥手说:
“来,咱们一起合个影吧。”
这3个人本来就想和毛泽东合个影,可是他们不敢说出来。没想到毛泽东自己倒提出来了,于是就赶快行动。陈正清拿着照相机,让侯波夫妇一左一右在毛泽东身边站好。毛泽东说:
“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
侯波夫妇见毛泽东如此认真,不敢违拗,就这样留下了一张由侯波站在中间的和毛泽东合影的珍贵照片。
6月间,毛泽东接见了贺诚,对全国全军卫生工作作了指示,他特别提到要注意团结傅连暲,还批评了有些人对傅连暲保健工作的过分指责。
此时,毛泽东为了让“九三学社”参加新政协,指示周**说,让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向新政协筹备会写一报告,说明“九三学社”做了哪些工作。许德珩和黎锦熙等人,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立即写出了一份工作报告,印刷了数百份,送交新政协筹备会成员人手一份。从此,“九三学社”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的8个民主党派之一。
此一时期,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不断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知名人士。他在见张澜前,吩咐李银桥说:
“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
李银桥在毛泽东所有的“存货”里翻了又翻,选了又选,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这就是毛泽东进城时的全部家当。历史为毛泽东留下很多很多带了一身补丁的形象。其实,他身上的补丁主要集中在外人看不到的内衣、内裤以及粗线袜子上。而且这些补丁“千姿百态”,“不成方圆”。蓝布头、黄布头、灰布头。有什么碎布就补什么补丁。有时找不到布头还拿用过的医药纱布做补丁。李银桥说:
“主席,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毛泽东说:
“穿在里边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罪我们的。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能多一发子弹。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条件讲究的时侯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其实,毛泽东对外衣的补丁还是讲究的。补丁尽量选用同衣服本色相同或相近似的布,补丁的形状也要尽量整齐规矩。他曾经对韩桂馨说过:
“找块好布,帮我配合适了。外衣要给外人看,太刺眼了对人不礼貌。”
李银桥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心里难受,他说:
“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连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毛泽东说:
“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李银桥说:
“现做衣服也来不及了,要不,我去借一件?”
“不要借了,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
李银桥心里总有些难过。他想:
“我们共产党打下了天下,可是,共产党的主席,竟然连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
就这样,毛泽东只好穿补丁衣服会见张澜。后来,毛泽东准备上天安门了,这才让李银桥到王府井请王子清师傅为他作了一身新衣服。
此时的张澜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他留着长长的胡须,脸上有很多老年斑。毛泽东对李银桥说:
“张澜先生要来见我,你派人下山接,一定把车开慢一点,稳一点,那是一件国宝,千万不能把珍贵‘文物’碰坏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自己先笑了,卫士们也都笑了起来。
张澜乘车来到双清别墅,毛泽东早已在门前等候。张澜下车后,毛泽东迎上前扶着他往院里走,说:
“表老啊,我说不让您上山,有事我可进城。您老应多保重身体,我们还要共同建设新中国。”
张澜说:
“这是我几十年的愿望,虽然我年龄大了,但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伟大的胜利,看到了今天的胜利,我也能多活10年,为建设新中国尽力。”
毛泽东扶着张澜来到会客室坐定,说:
“表老是我们国家的活字典,你来看我,我非常高兴。”
张澜说:
“毛先生不要客气,我非常佩服您。我是清末过来的人,这次来前差点去了黄泉。”
毛泽东说:
“老先生的一生我是了解的,我们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是珍贵的。1945年我到重庆,表老冒着酷暑亲自到重庆九龙坡机场接我。到重庆的第4天我到特园拜见表老,受到表老和鲜英一家热情款待。我们在‘民主之家’共饮枣子酒,共谋民主。那年10月11日,我回延安时,表老又亲自到机场送我,临别赠言犹在耳旁。近年表老为民主奔波,被国民党特务打坏头部,国人对国民党无不斥责,对表老无不佩服。表老到北平蒋介石岂能容您,令特务进行暗害。倒是毛人风有点远见,怕杀害表老这样的名人影响太大,才暂时未在您身上动手。”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又开玩笑地说:
“看来,您到北平还得感谢毛人风先生啊!”
张澜说:
“我这个人一生好闹事。在北京考了秀才,要到日本留学,正好赶上慈禧过生日做寿,我反对,惹了麻烦。驻日使馆把我赶回国。以后我赞成社会主义,蒋介石说我与共产党有联系,把我视为眼中钉。”
这次会见,不知不觉过去了1个多小时。
时隔不久,毛泽东又会见了司徒美堂。前面已经说过,司徒美堂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毛泽东接待他比张澜还难办,因为这位特殊客人一来年纪大,二来身体不适,到双清别墅上山坡时,连换坐吉普车都不能坐,坐吉普车都怕碰坏了。这可难住了毛泽东和工作人员。毛泽东说:
“必须把他抬上来。”
用什么抬呢?一个战士说:
“用担架抬最好。”
可是这里没有现成的担架。一个战士说:
“干脆让老先生坐主席的藤躺椅,多去几个人把他抬上来。”
毛泽东一听,笑笑说:
“好主意。”
工作人员们立即找来两根扁担似的木棒子,绑在藤躺椅的两边,一副人工轿子很快就做成了。毛泽东又交代说:
“你们4个人,大个的要走在后边,小个在前边,这样上山走路方便。抬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一块儿起,抬上肩后步子要走稳走齐,不要让‘轿子’晃动,落地时也要轻轻地落。”
半个小时后,司徒美堂坐着藤躺椅上来了,毛泽东连忙大步迎上去,上前扶着司徒美堂问好,将他搀扶下藤椅,迎入会客室。落座后,毛泽东又说:
“老先生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山,我心里不安。原准备进城拜访您老,没想到您这么两天就来我这里。”
司徒美堂喝了一口茶,慢慢地说:
“这是我早已盼望的事,几次想回国都未能回来,这次要不是毛先生安排,可能还回不来。没有共产党,我早就到黄泉了。有的人不是已经被蒋介石杀害了。”
毛泽东说:
“这是蒋介石对革命人民和爱国人士的一贯态度。所以对老先生回国,我们作了周密安排。你过去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帮过忙出过力,对人民有贡献,现在人民革命胜利了,我们决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
司徒美堂说:
“感谢毛主席,感谢毛主席对我无微不至关怀,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谈到对中国人民革命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主要是靠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得来的。我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毛泽东摇摇头说:
“话不能这么讲,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了,我们共产党只有28年的历史,先有的中国,后有的共产党,不是有了共产党,才有的中国。最近我们正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共谋建国大业,这方面我们共产党也没有经验,必须和全国各方面人士协商。司徒先生在海外多年,经验多,见识广,所以千方百计请您回来参加会议。”
司徒美堂说:
“毛主席太谦虚了,与我平起平坐,没有一点架子,使我深受感动,不得不把内心深处的话掏出来说给你听,我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到北平来,心里有种想法,主要还是对共产党的政策理解不深,认为共产党胜利了,现在上台了,我们这些人来是给共产党抬轿子,捧共产党上台的。这是我的想法,没有想到毛主席平易近人,民主协商的精神对我教育很深。”
毛泽东说:
“我们以后要长期一块儿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可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

司徒美堂告别时,毛泽东关心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4-7-19 20:21 编辑

“您老来北平住的吃的是否习惯?老先生以后有事有困难就直接打电话给我。”
两人握别后,司徒美堂依然由战士们抬着下山。毛泽东站在门口目送客人,他对身边的人说:
“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他经验丰富,我们应当多向这种人请教。”
已经看不见人了,毛泽东兀自双手叉腰站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说: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此后,毛泽东又会见了李济深、郭沫若、陈叔通等人。
毛泽东让工作人员把陈叔通接来,他像见了亲人一样,亲切地说:
“叔老,您好!请你坐这儿。”
边说边搀扶陈叔通坐在他身旁的椅子上。陈叔通见毛泽东如此高看他,诚惶诚恐地说:
“不敢当,不敢当。”
毛泽东笑着说:
“长者为尊,受之无愧呀。叔老,你是清朝翰林,经历了几个时代,经多见广,经验丰富。你的经验是宝贵的。为了建设我们和平、民主的国家,希望您要直抒己见,切莫保留。”
陈叔通谦虚地说:
“言重了。”
毛泽东在会见李书城、章士钊、张难先时(此事一说1964在首都机场。待考——笔者注),他首先握着李书城的手说:
“李老先生,您好!您的公馆里诞生了伟大的党,您的私宅就是中共的产床,我代表几千万党员,向您这位革命的‘保姆’问好!衷心祝您龟鹤遐年,永远年轻不老。”
毛泽东肝胆相照的话语,使李书城老先生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了。章士钊赶紧插话说:
“主席还是没有忘记晓园先生,先生的公馆确实是党的摇篮,李老为革命功不可没,劳苦功高。”
毛泽东握着章士钊的手说:
“行严先生对革命的贡献也不小,您一生同情支持革命,慷慨解囊谁不知晓。我至今还欠您一大笔债,要是算利息,该不知道多少了。”
年逾九旬的张难先接过话头说:
“主席记性真好,日理万机,还没有忘记我们这几个行将就木的老朽。”
毛泽东马上握着他的手说:
“义痴老说得不对。诸位不是老朽,而是百年之后要永垂不朽。”
毛泽东一句话说得3个老人开怀大笑。待众人落座后,毛泽东又说:
“吃了木耳不能忘树蔸,这是我们湖南老家的一句话。义痴老和晓园先生都是辛亥元勋,民国政要。行严先生学贯中西,学界巨擘,三老都对中共支持不少。中共能有今天,实赖以诸老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鼎力相助。我代表全国人民祝三老健康长寿,宝刀不老。”
6月14日,毛泽东电示粟裕、张震说:
“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去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蒋军?请着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见电告。”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攻台作战问题。
在新政协筹备会召开前夕,毛泽东在南海散步时,走到勤政殿门口,他对随身卫士们说:
“就要在勤政殿里开会了,咱们进去看看吧。”
卫士长李银桥说:
“这个古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听说这里是袁世凯当皇帝的地方。”
毛泽东纠正说:
“袁世凯当皇帝是在中南海的居仁堂,不是在这里。”
毛泽东正往前走,迎面碰上了民主人士余心清先生,余心清问道:
“主席是来检查会场吗?请进去看看吧。”
毛泽东说:
“我是出来散步的,顺便到这里看看会场。”
“会场的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了。”
余心清说着,跟着毛泽东向前走,还不断地介绍着勤政殿和会场的情况。
勤政殿规模很大,进了大门,过一个院子,才到过厅。过厅约有50米长,10米来宽,木地板,中间铺地毯,两边摆放着许多名贵的鲜花、古文物和工艺美术品。勤政殿的正厅,有两三层楼高,原是中南海院内最高的建筑物。大厅里摆着一排一排的条桌和软椅。四周还有好多中小型会议室、宴会厅、卫生间,配套设施很齐全。余心清说:
“过去皇帝只图享乐,不会做事,在故宫里有那么多的宫殿,为了到这里来休息,也要建这么一套。”
毛泽东说:
“那好啊,他给我们今天开会准备了地方呀。”
余心清介绍说:
“在这里一二百人的中型会议最为合适。大会完了,开小会讨论或休息,中小型会议室很多,也很方便。东边还有餐厅,吃饭也方便。筹备会在这里开很合适。政治协商会议在怀仁堂开也很好。怀仁堂也开始维修和清理了。过去,国民党把这里搞得乱七八糟,要彻底清理才能使用。勤政殿和怀仁堂的维修,都注意了少花钱多办事。”
毛泽东说:
“就照你说的精神办,开好会,少花钱,这也算是支援前线呀!”
6月15日,中国共产党有关方面通过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写信给司徒雷登,邀请他到燕京大学过生日。
6月15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在北平中南勤政殿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参加会议有中国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等23个单位共134名代表。
毛泽东穿着一身新做的蓝布衣服,坐在共产党代表团的席位上。大会通过了主席团人选以后,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走上主席台就座。邵力子也参加了会议,成为主席团成员之一。
毛泽东主持会议。会议秘书长林伯渠宣布请毛泽东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说:
筹备会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
毛泽东明确宣布,只有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并选举代表这个共和国的民主联合政府,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
他满怀信心地说: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关于未来的对外政策,毛泽东说:
“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连呼3个口号:……,……,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陈嘉庚在会议上致词祝贺。
6月17日,毛泽东在卧室的办公桌上见到一封来自北平师范大学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幼年时期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的老同学、当今的数学家、现任北平师范大学代理校长汤璪真教授的来信,他十分高兴,便对工作人员说:
“要总机,我要打个电话。”
工作人员拨通总机后,毛泽东接过电话说:
“请给我接通北平师范大学汤璪真校长。”
稍倾,话筒里传来了对方的声音:
“喂,您找谁呀?”
毛泽东说:
“我找汤校长。”
“我就是啊。您是谁呀?”
“我是你20多年前的老同学毛润之。”
“噢!您就是润公啊!我们非常想念您呀!”
“我也很想念你的啊!你写给我的信收到了,很是高兴呀!”
“一想到您现在的地位,只能先给您写信。”
“不敢上门找来,先投石问路,写封信试试,看看我忘记没有忘记你这位小同学。”
“不是这个意思,您日理万机,太忙……”
“再忙也不能怠慢老同学。请告诉我,北平还有哪些老相识?”
“有北师大文学院长黎锦熙,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数学系主任傅种荪,还有国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和同乡劳君展、许德珩夫妇等人。”
“太好了!太好了!今天下午我来看你们。”
“我让他们去看你吧!”
“不要,不要,我去看你们。”
北平和平门内东顺城街48号大院,早年曾是梁启超创建尚志学会的会所,现在是北师大教工宿舍了。
这天下午,汤璪真偕夫人早早在大门口等候毛泽东。夫人问道:
“你的老同学不知带多少保镖来?”
汤璪真摇摇头说:
“不知道。出于安全考虑,我想会带不少保安人员的。”
“这我就放心了。”
3时许,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稳稳地停在门口。毛泽东健步下车,他看见等候的汤璪真夫妇,便大声地说:
“老同学,你好哇!”
汤璪真大步上前,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
“润公,您好啊!”
他转身指着夫人介绍道:
“这是我的堂客。”
毛泽东伸手握着汤夫人的手说:
“嫂夫人好!”
汤夫人也忙说:
“毛主席好!您带的保镖人员呢?”
毛泽东指着身后的田家英和一名卫士说:
“他俩就是。”
汤璪真夫妇引领着毛泽东来到他们的家,进入书房,分宾主落座。汤夫人连忙拿茶杯泡茶。警卫员捧着毛泽东的专用茶杯递给毛泽东,毛泽东轻轻一摆手,说:
“这是我老同学的家,就用主人的吧。”
说着,接过汤夫人冲的龙井茶喝了一口,对汤夫人说道:
“嫂夫人,这些年你跟我这位老同学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汤夫人说:
“是啊,远的不说,就说这两年吧,北平是国民党兵痞、美国大兵横行的地方,苦了这些穷教书的先生。”
汤璪真接着说:
“南京的教育部长朱家骅是我留德的朋友,北平解放前夕,他派专机接我南下,到教育部供职,过所谓上等人的生活,我不愿同流合污,坚拒南下,冒着生命危险,等着润公的到来。”
毛泽东说:
“谢谢老同学。我的老师黎锦熙先生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留下的吧?”
“是的。”黎锦熙应声走进书房,他后面还跟随着一位学者。只听黎锦熙接着说道:“我曾经对家人说,哪儿也不去,我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与其相比还要稍逊风骚的伟人哩!”
“黎老师,您好哇!”毛泽东一见黎锦熙来了,便起身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又郑重地说:“黎先生,我不是什么伟人,我还是那位当年给您抄写文章的学生毛润之。”
汤璪真闻言,诧异地问道:
“黎院长,润公还曾给你抄过文章?这可是一个珍闻呀?”
“我黄某可以作证。润公,您还记得我吗?”
“记得,记得。”毛泽东连忙伸手握着那位插话学者的手,说道:“地理学家黄国璋先生的大名岂敢忘怀!我至今还记得黎先生办《湖南公报》,我帮着先生抄文章,那时的你就对地理有特殊的兴趣。”
众人落座后,黄国璋向毛泽东说起他和许德珩、潘菽、黎锦熙等人在重庆、兰州等地知识界发起九三学社的前身“民主科学座谈会”的情况,以及成立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总部迁到北平的情况,还说汤璪真也参加进来了。毛泽东神情关注,频频点头,连连说:
“好,好!还是党外有党好哇!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嘛!”
谈话间天色已晚,汤璪真要家人备饭,特别嘱咐弄些湖南特产腊肉,招待毛泽东。毛泽东说:
“不麻烦你们了,今日之聚会,不只是乡情了,该轮到我掏腰包了。”
毛泽东要田家英去定两桌酒席,送到这里来吃。他又对汤璪真说:
“你们都是九三学社的成员,今天我要宴请九三学社的朋友们。在北师大还有哪些九三学社同仁,都请来。”
不一会儿,教育学家董渭川、化学家鲁宝重等人都来了,连与九三学社联系密切的朋友也请来了一些。
田家英从西单菜馆叫来两桌酒席,毛泽东叫黎锦熙坐上座,黎锦熙说什么也不肯,他说:
“你是主席,我乃一介寒士,当然是主席坐上座。”
毛泽东扶着黎锦熙的胳膊说:
“这里您年纪最大,又是我的老师,自古以来,哪有让学生坐上座,老师坐下座的道理?”
汤璪真也说:
“黎院长,既然润公说了,你就不必再谦让了。”
黎锦熙只得坐了上座。其他人依次入席,宾主落座。毛泽东为大家敬酒夹菜,和他们边吃边谈。亲切的话语,浓厚的乡音,把他们带回到当年在湘江之滨那“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峥嵘岁月里。
毛泽东脱去了外衣,白衬衫袖口和领子上明显地打着补丁。他请求抽烟,名曰‘以烟代酒’。有人说:
“主席,你的乡音无大改呀!”
毛泽东笑着说:
“乡音虽无改,鬓毛却已衰矣!”
有人提议为毛泽东的健康长寿干杯,毛泽东连连摆手,他说:
“在座的都是教员,我也是教员,只不过教的科目不同而已,各位就不必客套了。今天我们是难得的相聚,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对我毛泽东直言。”
于是众人便纷纷议论起来,有谈生活困难的,有谈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毛泽东听了众人的议论,说道:
“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各位教授的待遇也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发展起来的。现在我和各位都是新中国的‘长工’,我们的主人是谁呢?不是地主老财或资本家,而是人民,4万万5千万中国人民,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黎锦熙谈到了九三学社的问题,他说:
“大家认为新中国将要成立了,我们这个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团体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多数人主张解散,其成员将加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毛泽东沉思了片刻,说:
“我认为九三学社不仅不要解散,还应当认真地团结科学、文教界的知名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黄国璋说:
“那我们就把润公的意见带回去,再商量商量。”
汤璪真说:
“润公,您对我们还有什么希望?”
毛泽东真诚地说:
“我希望大家不仅是我毛泽东个人的朋友,也都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黎锦熙端起酒杯说:
“好!我提议,为我们这些毛泽东的老朋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朋友,干杯!”
“干杯!”“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已经是晚上9点了,毛泽东起身与众人一一握手告别,他最后握着汤璪真的手说:
“孟林,今天到你这里来,是我拜望老师和同学时间最长的一回了。”
毛泽东回到住处,就给历尽沧桑的86岁高龄的画家齐白石写了一封亲笔信,他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画家的尊敬谦和之情,并邀请齐白石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新政协会议,共商建国大计。

齐白石,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一个贫苦人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12岁时,他从师学木匠;27岁时,从师学画。老师给他取名为“璜”,号“濒生”。老师还说,题画应该取个别名。因他的家跟白石铺很近,别号就叫“白山石人”,简称“白石”。后来就叫齐白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2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看了毛泽东的来信,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
这才叫:苟富贵,贫贱勿相忘,携旧朋游园解说妙计;
得天下,故地觅桑梓,敬师友小酌自喻长工。
且说6月18日,董必武领导的第4小组,召开起草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推举著名法学家张志让等7人成立提纲起草委员会
6月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闭幕,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毛泽东等21人组成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为主任;周**、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
常委会下设6个小组,分别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和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等,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
会议宣布了筹委会的各个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其中由周**担任《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许德珩为副组长。
6月24日,毛泽东写给胡乔木一封便函:
乔木:
写一篇纪念七一的论文(似不宜用新华社社论形式,而用你的名字),拟一单纪念七七的口号(纪念七七,庆祝胜利,宣传新政协及联合政府,要求早日订立对日和约,消灭反动派残余力量,镇压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发展生产和文教)——此两件请于6月最近两天拟好,以便于6月28日发出,6月29日各地见报。写一篇七七纪念论文(带总结性),此件须于7月2日写好,3、4两日修改好,5日广播,7日各地见报。起草一个各党派的纪念七七的联合声明——此件须于7月2日写好,以便交换意见。以上工作很繁重,都堆在你的身上,请好好排列时间,并注意偷空睡足觉。你起草后,我给你帮忙修改,你可节省若干精力。
《英美的外交——特务外交》一文甚有用,请令全文播发,提起警惕性。
毛泽东
6月24日下午6时
6月25日,毛泽东、周**派邓颖超在廖梦醒的陪同下,由北平赴上海,专程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共商国事。她们到上海后,先由廖梦醒去看望宋庆龄,将邓颖超此行的目的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听后,沉思良久,说道:
“北平是我最伤心的地方,我怕到那里去。”
原来,宋庆龄曾两次到北平,第一次是1925年陪孙中山北上,孙中山于3月12日病逝于那里;第二次是1929年赴北平参加孙中山灵柩南移活动。以至于后来一提起北平她就伤心。廖梦醒说:
“北平将成为新中国的首都,邓大姐是毛主席派来的。她代表毛主席、周副主席专程来迎接你的。”
当晚,邓颖超来看望宋庆龄,带来了毛泽东的亲笔信和周**写给她的信。毛泽东在信中写道: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4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
大安!
毛泽东
1949年6月19日
毛泽东的这一封信,不仅内容情真意切,而且就其书法艺术而言也堪称是一件精品。周**在信中写的是: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3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程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
敬颂大安!
周**
1949年6月21日
宋庆龄阅罢来信,感觉盛情难却,就表示同意北上。她说:
“个人感情事小,建国大计事大。我决定接受毛主席和周**先生的邀请,去北平。”
宋庆龄在临行前对邓颖超说:
“告诉中央领导,不要开欢迎会,也不要到车站迎接。”
6月26日,张治中在外间谣言蜂起的情况下,以国民党和谈首席代表的身份,慨然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阐述他一贯主张革命、实行民主政治的立场。声明中叙述了他在北平看到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公开宣布与国民党政府划清界限,脱离一切关系,决定留居北平。声明中还说:“甚望我们国民党中央和各地负责同志能够善用理智,正视现实,以反省自咎的胸襟,做悬崖勒马的打算,悲天悯人,忍辱负重,为军民减少牺牲,为国家多保元气。现在虽未为最晚,实已到了最后机会,万不宜轻忽地听其错过。”
6月27日,《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发表新华社评论《评张治中声明》,评论说:张治中的声明是值得欢迎的,声明中对于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的劝告,是向他们指出唯一的光明出路。
此后,毛泽东、周**立即交代主管部门为张治中安排寓所,张治中一家便住进了北总布胡同14号院,这是一座宫殿式的房舍,曾经是孙连仲的官邸。
毛泽东对留居北平的张治中关怀备至,常常邀请张治中过去座谈、聚会,把他介绍给初会的朋友们,并说:“他是3到延安的好朋友!”毛泽东的话使张治中感到心里暖烘烘的。  
在这期间,新中国政协正在酝酿筹备,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毛泽东多次当着朱德和其他领导人的面,提请张治中参加人民政协和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职务。张治中推辞说:
“过去这一段的政权是我们负责的,今天已失败了,成为过去了。我个人也应成为过去了。”
毛泽东笑着说:
“过去的阶段,从你发表了声明,就等于过了‘年三十’,今后还应从‘大年初一’做起!”
周**在看望张治中时说:
“你还是封建道德,你为什么只对某些人存幻想,而不为全中国人民着想?为什么不为革命事业着想?”
张治中终于振作起来。
6月28日,毛泽东给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教务长周谷城写了一封回信,他写道:
谷城先生:
得书甚慰,如见故人。革命高涨,大家都是高兴的。前途尚多困难,惟有团结最大多数民众,方能战胜帝国主义的反抗。相期共同努力!顺颂
教祺!
毛泽东
6月28日,黄华会见司徒雷登,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和周**的口信,他说:
“如果司徒雷登先生希望回燕京大学看看的话,将欢迎先生到北平作客。”
前面说过,中国共产党有关方面于6月15日已经通过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写信给司徒雷登,邀请他到燕京大学过生日。
6月29日,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后来,艾奇逊国务卿在7月1日向司徒雷登转达了杜鲁门总统的话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访问北平。”
至此,美国最终关上了与中国共产党交往的大门。
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他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毛泽东写道: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只能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这个人民共和国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毛泽东针对反动派的攻击,还写道:
“‘你们专政’。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毛泽东的这篇重要文章,构成了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为庆祝建党28周年,在北平先农坛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到会讲话,数万群众在滂沱大雨中兴奋聆听。
罗瑞卿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忙得把他的夫人郝治平都忘在了会场里。散会后,罗瑞卿护送毛泽东回住地,把郝治平丢在会场里独自淋雨,被其他同事发现后,这才把她送回到家里。
1949年7月1日,宋庆龄在上海出席了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庆祝大会,她在大会上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讲话,她说:
“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毛泽东闻之,非常高兴,他说:“宋庆龄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杰出人物,是中国妇女的典型代表,在全国全世界都很闻名。她早年就追随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逝世后,她坚决与背叛孙中山事业的蒋介石反动派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给予我们党和军队很大物质上的帮助。”
欲知宋庆龄何时来到北平,毛泽东如何迎接她?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16
第216章
“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
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话说1949年7月1日傍晚,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集访苏代表团开会。
颐年堂由中央一个大厅、东西两个小厅组成,均以紫檀木雕刻装饰。大厅约有70平方米,正面是一个镏金的大屏风,中间摆着足够二三十人开会的大长桌,铺着深绿色的呢绒布,整个布置朴素大方。西边的小厅,摆有12张沙发围成一圈,这是毛泽东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地方。东边的小厅,一般是毛泽东请客人吃饭的地方。颐年堂东边有一小门,通往毛泽东的住所菊香书屋。毛泽东到颐年堂开会时,走出菊香书屋的西门,便到颐年堂的东门。
闲言少叙,且说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向即将出发的以刘**为首的访苏代表团作了全面指示。
原来早在国民党孙科内阁迁往广州时,苏联大使罗申也到了广州,这在当时各国大使中是仅此一家。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苏联仍然为“延长合办中苏航空公司(哈阿线)协定”问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罗申继续留在广州不走。中共中央对此当然不能视而不见。所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5月份就决定:组成以刘**为首的访苏代表团,准备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
7月2日,以刘**为团长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从北平出发。代表团成员还有高岗、王稼祥;随行的工作人员有:邓力群、师哲、戈宝权、黄韦文、吴振英等人。
代表团从北平乘火车到大连,在大连乘飞机经朝鲜上空抵达伯力,以后在赤塔、红雅尔斯克、新西比尔斯克等地作短暂停留。7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下榻于奥斯特罗夫8号公寓。
再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会议由郭沫若主持。他在大会上讲话说:
“努力改造自己,向人民学习,学习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学习,热诚地学习,热诚地做毛主席的学生。”
沈雁冰在会议上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
后来大会在19日结束时,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当选为主席,沈雁冰、周扬当选为副主席。
大会还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也就是中国作协的前身,沈雁冰当选为主席。
不久,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决定创办综合性文学月刊——《人民文学》,由沈雁冰任主编。
且说7月4日,毛泽东接到由湖南省委经第4野战军转来的湖南省程潜署名的备忘录。
程潜的这一份和平“起义备忘录”,是在6月中旬由他自己口述、由程星龄记录整理而成的。程潜请中共湖南省工委代表余志宏送交省工委负责人,并请省工委转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省工委书记周礼立即派地下党员黄人凌、张友初将备忘录秘密送交武汉华中局,转报党中央。备忘录上这样写道:
“爰本反蒋、反桂系、反战、反假和平之一贯态度,决定根据贵方公布和平8条24款之原则,谋致湖南局部和平。具体进行办法,极望双方指派军事代表立即成立军事小组,俾能详细商决,并配合行动。”“一俟时机成熟,潜当立即揭明主张,正式通电全国,号召省内外军民一致拥护8条24款为基础之和平,打击蒋、白残余反动势力。”
备忘录还提出,短期内设立联合指挥机关、整编部队等意见。
毛泽东看了备忘录,见湖南的重要人物陈明仁没有在备忘录上签字,不知是何原因。心想,既然程潜能有如此重大动作,陈明仁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毛泽东料得不错。原来程潜在5月份派唐鸿烈到香港会见乔冠华后仍不放心,于是,他在6月份又派程星龄去香港乔冠华处进一步联络。程星龄到了香港,向乔冠华讲述了程潜下决心起义和受白崇禧压迫、排挤的情况。乔冠华立即电告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程星龄又会见了参加北平和谈后来到香港的章士钊,章士钊见面就问:
“颂公对起义有没有动摇?”
程星龄说:
“没有动摇。”
接着,他又把湖南反蒋反桂系的复杂情况说了一遍。章士钊说:
“桂军在湖南呆不了多久,解放大军快要南下了。你们应付得好,可劝颂公大胆地再顶住一个短时期。”
章士钊还把他在北平和谈期间会见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对程潜走和平道路期望甚殷和对陈明仁可以既往不咎的一番话,告诉了程星龄。章士钊并亲笔给程潜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大量事实赞扬毛泽东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杰出领袖,绝非溢美虚夸之词。章士钊在信中对程潜期望甚殷,而且说,毛泽东对陈明仁也决不会追究四平之战的问题。
程星龄回到长沙,将章士钊所转述的毛泽东的话告诉了程潜、陈明仁。此前,陈明仁确实有思想顾虑,他主要是有3怕:一是怕泄密;二是怕共产党跟他算旧账;三是怕戴投降主义的帽子和把他的官兵当俘虏看待。如今听了程星龄的转述,特别是毛泽东所说的:“当日陈明仁是坐在他们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嬴,这是理所当然的。只要站过来就行,像陈将军这样的将才,我们还要重用”这句话,陈明仁听了,当即表态说:
“听了毛泽东对我的谈话,很受教育。程颂公造福桑梓,酝酿义举,我陈明仁深表赞同。”
程潜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于是写出来这样一份备忘录。
再说毛泽东和周**研究了程潜的备忘录,决定派员去汉口参加和平解决湖南问题。首选人员是李达,可是考虑到李达的健康状况,不甚理想。毛泽东、周**考虑到华北军政大学第3总队总队长李明灏,与程潜、陈明仁关系非同一般,派他前去再合适不过了。
李明灏和程潜、陈明仁都是湖南醴陵同乡,他在程潜任陆军讲武学校校长时,是该校的教育长,陈明仁就是此时被破格录取入讲武学校,而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北伐时李明灏在程潜的第6军任第17师师长。1948年,李明灏在投奔解放区之前,到汉口会晤武汉行辕主任程潜。程潜知道他要去解放区,表示赞成,嘱咐他代向毛泽东、朱德和周**问好。
派员一事议定,毛泽东又立即起草复电给程潜,他在电报中写道:
颂云先生勋鉴:
备忘录诵悉。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存贵部予于整编、教育意见,均属可行。此间已派李明灏兄至汉口林彪将军处,请先生派员至汉与林将军面洽,商定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军事处置诸项问题。为了整个湖南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湖南问题走向和平解放的途径,这是完全必要的。为着迅赴事功打击桂系,贵处派员以速为宜。如遇桂系压迫,先生可权宜处置一切。只要先生决心站到人民一边,反美反蒋反桂,至于如何行动,总以人民利益为重,请先生自行权宜,相机处理,敝方均能谅解。
你对过去的革命是有贡献的,湖南人民对你非常尊崇,我们对你也完全信赖。如万一长沙起义成问题,希将所部军队转移湘西一带,策应解放大军南下。至于细节问题,我们已告知林司令员,请就近密切联系。湖南问题,一切仰仗主持,请不必有任何顾虑。
毛泽东让中共中央设在长沙的地下电台,将这一复电转交程潜处。
毛泽东又以中共中央军委的名义给第4野战军起草了一份电报,他写道:
“1、王首道、萧劲光30日电及程潜备忘录均悉。此事请林彪、邓子恢注意处理。我们认为程潜态度是好的,应极力争取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2、程潜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留其军队和干部加以整编教育等3项要求,原则上均可照准……3、为了妥善接收湖南全省及解决我军供应,除成立联合机构外,请林、邓考虑程潜现在军政各项职务暂时均予保留。利用程潜名义发号施令,以利接收全省及筹措给养……4、如程潜声明反美反蒋反桂,似应予以率部起义之待遇,使程潜能起影响南方各省之作用……程潜是孙中山的老干部,在国民党内地位甚高,近年治湘措施表示进步。若得程潜真心站在我们方面,将有很大利益。”
7月6日晨,毛泽东为第1野战军制定了《解决西北敌军的方针》。他提出对青、宁二马应予区别对待,要首先打击马步芳。宁马即马鸿逵,他是傅作义的拜把兄弟,在军事打击下,可争取用政治方式加以解决。青马即马步芳,他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也比宁马强大,歼灭了青马,即可基本上解决西北问题。
7月6日,以马叙伦为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为副组长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第6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参加会议的小组成员还有:张漾、郭沫若、陈嘉庚、马寅初、蔡畅、李立三、张奚若、廖承志、田汉、郑振铎、欧阳予倩、翦伯赞、钱三强,共16人。
会议对本小组负责制定国旗、国徽、国歌的工作做出如下决定:1、对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曲公开征集;2、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及国歌词曲评选委员会。
会议还决定聘请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参加国歌词曲的评选。
7月6日下午7点20分,周**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首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将近结束时,毛泽东突然出现在主席台上,立时雷动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所有的摄影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毛泽东,代表们都站了起来,热烈地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在即席讲话中说到音乐中西结合的问题时,以刚刚当选为全国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徐悲鸿为例,说他既保持和发展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的优秀的东西,把两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会后,毛泽东见到了参加会议的钟灵。在一旁的人又提到毛泽东批评钟灵在写标语时,将工人的‘工’拐个弯、‘人’字加3撇的事。毛泽东笑着问钟灵说:
“你现在还那样写吗?”
“主席批评以后,再没那样写过。”钟灵见毛泽东这样平易近人,就鼓起勇气接着说:“那些写法本来是隶书的一种,现在,不但我不这样写了,就是写隶书的同志也不那么写了。”
“哈哈哈!”毛泽东忽然大笑起来,他说:“这就不对了,隶书该怎么写就怎么写,篆书不是更复杂吗?也得那么写。我批评的不是那两个字,而是批评宣传工作者不看对象,把那种字写在延安城墙上。”
钟灵也会心地笑了。
7月7日,董必武领导的新政协筹委会第4小组,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黄炎培、张志让和许多代表,都觉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国名太长,用起来累赘。他们说:
“我国国名似可将原拟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可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
雷洁琼发言说:
“如果国名太长,用时不用全称就得注明是简称。这就是说,原拟国名可以不变,必要时可用简称。”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提出了第三种意见,他说:
“有几位老先生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太长,他们说应该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且民主一词Democracy来自希腊字,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二字从下面的解释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是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是人民而非布尔乔亚的国家。”
第4小组将关于国名的意见归纳为3种名称,分发给筹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各组组长,留待政府组织法起草委员会斟酌。
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说:
“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及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则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1年)是不可能的,但似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学习6至8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7月10日,毛泽东接到刘**来自莫斯科的报告。
原来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及在莫斯科休养的江青应邀来到莫斯科郊外孔策沃附近的斯大林别墅。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贝利亚、卡冈诺维奇等苏共政治局委员,依次站在大门前,笑容可掬地迎接客人。刘**、高岗、王稼祥、江青等人紧走几步,上前与斯大林等人亲切握手。
斯大林准备了丰盛的宴席,长桌上鲜花点缀,杯盘棋布,几色美酒杂陈。刘**向斯大林敬酒说:
“我请大家一起举杯,共同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斯大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我祝愿斯大林同志永远健在!”
斯大林听罢,开怀大笑,他说:
“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健康是你们的幸福!谢谢。”
江青也站起来向斯大林敬酒,她高举着酒杯说:
“我们祝愿斯大林同志健康长寿!”
斯大林脸上浮现着笑容,说道:
“谢谢,我祝愿毛泽东同志健康长寿!”
斯大林赞赏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政治上的成熟,他说:
“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实际中去,中国有许多经验,值得苏联学习。”
斯大林为自己过去对中国共产党不够尊重作了自我批评,他说:
“我们干扰过、妨碍过你们,我为此感到内疚。”
他还略带伤感地说:
“苏中两兄弟之间的友好团结是最重要的,对世界革命是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在世,我们两国人民应该是团结的,斯大林不在世了,仍然应该是团结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革命的成功将对世界产生影响,那么,世界革命的中心可能东移,中国将会成为亚洲革命的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像越南这样的国家可能会求助于你们。如果这样,由你们给予援助是比较合适的。而我们则不行,因为我们离得远,也不如你们了解情况。你们在世界上要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义务。后来者居上是合乎发展规律的,愿中国人民奋力前进,赶上和超过苏联。”
斯大林说罢,对刘**举起酒杯说:
“让我们为这一超越而干杯!”
斯大林说话很慢,吐字清晰,态度谦和而面带微笑,沉稳庄重。他对中国成立新政府的事情非常关心,问刘**说,长江以南地区很快就可以全部解放,你们迟迟不成立政府是怎么回事?刘**告诉他,中共中央准备在1950年元旦宣布成立新中国。斯大林表示,他担心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局面,可能会被帝国主义利用来干涉中国,希望中国早日成立新政府。
这次宴会持续了近4个小时,大家边吃边谈,倒也很自然。期间,苏方还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放映了原子弹爆炸试验实况纪录片,据说这是破例的特殊招待,是第一次这样做。
刘**当天用专电将斯大林的意见,报告给毛泽东。
毛泽东非常重视斯大林的意见,马上与有关中央领导研究这一问题,决定将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提前到1949年10月1日。
7月12日,毛泽东致电第4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现在必须以建立空军为当前首要问题,立即启动工作,提出方案。”
7月14日,以马叙伦为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为副组长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的筹委会第6小组,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上,同时刊登了政协筹委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提出应征图案的3个条件:一要有中国特征;二要含有中国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因素;三要有政权特征,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并且国旗要庄严整洁,一目了然。征集时间到8月15日为止。
7月14日,程潜接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特派代表刘梦夕,他在谈话中说:
“我本人已下了最大决心,坚决遵照毛主席给我的指示去做。你们可以把我这个真诚的表示转上去。陈明仁当前的问题,何去何从,也看得很清楚。不过他的处境和部属的情况,相当复杂,同时,蒋介石、白崇禧又多方对他进行拉拢,所以在他那里进行工作,还需特别慎重,免得稍有差错,影响全局。我已分别交代有关人员严密布置,待机行动。问题尽管复杂,但我相信,凭我们真诚的努力,和平解决是可能实现的,也一定会实现的。”
这一天,毛泽东立即致电林彪、邓子恢说:
“我们认为程潜态度是好的,应极力争取程潜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
7月16日,毛泽东为中南战场规定了明确的作战方针,他在电示中说:
“和白部作战方法,无论在茶陵,在衡州什么地方,在全州、桂林等地,或在它处,均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才能掌握主动。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你们应准备把白部的10万人,引至广西桂林、南宁、柳州等处而歼灭之,甚至还要准备追至昆明歼灭之。”
7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由刘伯承、邓**、贺龙组成中共西南局,邓**、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邓**为政委,刘伯承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此前,毛泽东召集各大区负责人开会,研究决定由野战军司令员担任各大区军政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毅提出自己兼职过多,照顾不过来,要求让饶漱石担任。毛泽东说:
“不行,还是由你来担任。”
陈毅说:
“上海市的工作和华东军区的工作,都要照顾,再兼军政委员会主任就照顾不过来了。”
毛泽东坚持要陈毅担任,陈毅说:
“如果要我担任军政委员会主任,那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我就不当了。”
毛泽东见他坚辞不就,就退一步说:
“你把我的意见带回去,叫华东局讨论。”
后来陈毅回到上海,向饶漱石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他还说:

“主席两次让我来担任,我建议由你来担任。”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饶漱石说:
“你推辞得好,你不担任,我来担任。”
饶漱石没有将毛泽东的意见交华东局讨论,就以华东局的名义,将自己上报中央了。此后,饶漱石到北京,毛泽东问起华东局上报军政委员会主席一事,饶漱石说:
“华东局几个同志,都反对陈毅同志担任,陈毅同志自己又不愿意担任,只好由我来担任了。”
且说7月16日,程潜对第4野战军派到长沙的干部说:陈明仁率部起义已无问题。程潜要求:在宣布起义后,暂用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或国民党人民自卫军名义出现,以便对西南有所号召。程潜还说:白崇禧将从长沙撤退到衡阳,为避免白崇禧对他的怀疑,他将在白崇禧撤退前去湘西,做权宜之计。
第二天,第4野战军将这一情况电告中央军委。
7月18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给第4野战军林彪、邓子恢的指示,他写道:
“1、程潜16日晨与你们派去干部所谈諸点均甚好,均可照办。在程潜、陈明仁等宣布脱离伪中央后,可以暂用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名义出现,以便给蒋、阎、李、白等以打击,俟我们占领湖南各地后,将其部队交我整编。我们现在不怕程潜仍挂国民党名义,因他挂此名义利于暂时团结内部,又利于在政治上给蒋桂以打击。我们也不怕他挂人民解放军名义,因为不久该部即可被我改编,而且挂了此名义,即区别于蒋、桂的国民党。2、我们已经过在长沙的电台转告程潜,我军侧面占领平、浏、醴,正面占领岳州、湘阴,但暂时不占长沙,以利举行谈判和平解决湖南问题,并叫程潜及有关各方保持镇静,不要恐慌……”
7月20日,彭德怀决定暂时放过退守汉中的胡宗南,而对青、宁发动追击战,在千里追击中寻找战机。他将这一计划电告中央军委。毛泽东接电后,在复电中说:
“只要平凉战役能歼两马主力,西北战局即可基本上解决,往后占领甘、宁、青、新,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没有严重的作战问题。”
结果,由于二马也就是马鸿逵的撤退和马步芳固守兰州,平凉战役收效不大。
7月24日,国民党特务在归绥旧城杀害了华北人民政府派驻归绥联络处工作人员王士鑫。董其武感到事情很严重,对和平前景十分焦虑,他当即打电报给傅作义,并转报中共中央。同时,他又立即派1名军长、两名师长负责追查凶手。毛泽东闻报,接见了傅作义,毛泽东说:
“事情是有曲折的,革命不能没有牺牲。用‘绥远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方针不变。请你告诉董其武主席多加注意。”
7月的一天,毛泽东到颐和园,听说丁玲夫妇借住在颐和园写作,就对随行的罗瑞卿说:
“好久没有见丁玲了,去看看她吧。”
毛泽东说着,径自往丁玲住的云松巢走去。警卫员赶紧前去通报,见了丁玲就说:
“有位首长要来看丁玲同志。”
丁玲和前来看她的甘露都猜不出会是哪一位首长来了。她们赶忙迎了出去。7月的北平,天气正热。罗瑞卿陪着毛泽东拾级而上,毛泽东上身的衬衫都被汗湿透了。丁玲夫妇和甘露见了,迎上前去。丁玲拉着毛泽东的手在门前廊下的一排廊椅上坐下。甘露和勤务员一道切西瓜,招呼和毛泽东一道来的人。大家围着毛泽东坐在院子里,一边吃西瓜,一边谈天说地,好不快乐!
毛泽东朝四周望望,只见古松翠柏环绕,环境清幽,他笑着说:
“这地方不错嘛,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毕竟是胜利了,条件也大大不同了。”
他面对丁玲问道:
“丁玲呀,你又在这里写什么大作呀?”
丁玲说:
“一天到晚都在忙事务,写不了什么,这几天在赶写一篇谈《我们夫妇之间》的文章。”
毛泽东说:
“哎呀,这些秀才呀,冇得几天,又是《武训传》,又是什么《关连长》、《夫妇之间》,弄得好起劲啰!”
毛泽东似乎像是在看一出荒诞剧似的笑着。他说起这个话题,又联系到现实的文艺思想斗争,针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语重心长地说:
“急不得,也迁就不得,他们可是我们建设用得上的宝,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好好团结他们,关心他们。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是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毛泽东讲得很亲切,又语重心长,那份对知识分子的诚恳,令在座的人都很感动。此时,警卫员上来说:
“主席,游船准备好了。”
毛泽东起身告辞,还鼓励丁玲多出好作品。众人依依不舍地送毛泽东去昆明湖划船去了。
后来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丁玲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央文学讲习所所长和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负责主编《文艺报》、《人民文学》,成为新中国文艺界的实际领导人之一和最活跃的人物。
7月底,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2、第13兵团,从东西两面逼近长沙。长沙50万人民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湖南和平解放。
7月26日,中共中央致电给在苏联的刘**,提出请求苏联援助组建中国人民空军的“7.26”方案。
刘**拿着“7.26”方案拜会了斯大林,斯大林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中国的请求,他还说,航空学校不必设在苏联,可以在中国设立。
7月27日,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航空局关于组建1个飞行中队、从各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和东北航校选调10名飞行员和相应的战斗机的建议。
7月31日凌晨,毛泽东在修改新华社社论《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一文时,在上面加写了一段话,他写道:
“22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驱逐敌人建立人民政权的区域,必不可免地要经过一个困难的时期。这种困难是能够克服的,但须付以必要的时间和艰苦的努力。有些地方有几个月或者1年的时间就够了,有些地方则须经过两年、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项工作完全脱离敌人所造成的旧的混乱的轨道,而完全走上新的巩固发展的轨道。为着克服困难,必须完成几项根本性质的工作,这就是:1、消灭封建势力,使农民得到土地;2、实行精兵简政,简省国家开支;3、在上列两项基础之上初步地恢复和发展一切有益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没有这几项根本性质的工作,所谓克服困难,只是一句空话。而要完成上述几项工作,在新解放的南方和西北各省一般地说来,必须准备付以3年左右的时间,过于性急是没有用的。”
7月31日下午,刘亚楼和王弼、吕黎平应召走进中南海,向毛泽东、朱德汇报了现有空军部队的状况和对中央“7.26”创建空军方案的修正意见。毛泽东听了刘亚楼半个小时的汇报,问道:
“你们是觉得中央在电报中提出的飞行员太多了,地面机械人员又太少了,飞机数量不够,不能夺取制空权,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亚楼笑着说:
“主席,您说的完全正确。”
毛泽东思考了片刻,说:
“你们谈的意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修正了中央26日电报中提出的方案的一些问题。我看就以你们的意见作为正式方案,同苏联商定具体计划。”
就在这一天,毛泽东致电刘**,要求刘**先回国;王稼祥可留莫斯科帮助刘亚楼、张学思等人接洽创办空、海两校事宜。
刘亚楼及夫人瞿云英,还有王弼、吕黎平一行4人,在8月1日登上了去苏联的列车。
1949年8月1日,王稼祥在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催问说:
“《毛泽东选集》已校对好否?何时可送莫?联共中央机关同志问到此事。因此间《毛选》已译好,等着校对付印。”
此时的毛泽东那里顾得了这件事,就是在建国后,他因为出访苏联、致力于国民经济恢复、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朝鲜战争爆发等一系列事务,也依然是只好将《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往后一推再推。
8月2日,中国革命的迅速胜利,使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不得不返美,在其归国途中,美国发表了白皮书,使美国抗战之后的对华政策得到了披露。艾奇逊曾经说过:
“和平来临时,美国对华政策面临下列3种可能的抉择:1、完全摆脱;2、大规模地在军事方面加以干涉,援助国民党击毁共党;3、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广大地在中国确立其权力;一方面努力使双方得以妥协,以避免内战。”
8月3日晚,湖南省政府新闻处长刘伯谦以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的发言人身份,举行记者招待会,散发了程潜“未东”即8月1日向毛泽东、朱德及李宗仁、阎锡山、白崇禧等人呼吁的和平通电。
8月3日这一天,程潜致电北平的毛泽东、朱德和在汉口的林彪说:
“潜等业经未东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由程潜、唐生智、陈明仁、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程潜为主任委员。同日,由军政委员会推定陈明仁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第1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推定陈明仁兼司令员,特电请查照。”
程潜还将该电报同时发往本省各军政机关并转饬所属。
此时,李明灏也通过地下电台报告华中局说:
“程本人对我方措施均无意见,惟陈个性刚强,对脸面问题非常注重。同时此次湘事之解决与应付桂系之压力,陈力最多……为使陈了解上级对他的态度起见,首长等最好与陈明仁速来电慰勉,并由毛主席在电报上予以鼓励。”
李明灏与陈明仁交往甚多,陈明仁一家都尊称李明灏为老师。陈明仁此时对起义颇有顾虑,李明灏**长沙,为他解开了疑团。
8月4日,程潜和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领衔,37名国民党军将领联名签署的通电正式发表,宣告湖南和平起义。通电中说:
“8年抗战,民力已尽,方期休养生息,和平建国,谁料蒋介石与好战分子,破坏政治协商会议,重启内战,外则勾结美帝国主义,不惜丧权辱国,内则肆行独裁,变本加厉,豪门聚敛,贪污横行,结果经济崩溃,军民离心。”“潜等顺从民意,呼吁和平,声嘶力竭,而蒋与李、白执迷不悟,仍欲以我西南各省为最后之孤注,是可忍孰不可忍,爰率领全湘军民,根据中共提示之8条24款,为取得和平之基础,贯彻和平主张,正式脱离广州政府,今后当以人民立场,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所望我西南、西北各省同志同胞,洞察蒋与李、白坚持内战,祸国殃民之罪恶,以人民之意旨为意旨,以人民利益为利益,一致响应,奋起自救,铲除此倒行逆施之残余封建政权,全湘军民,誓为后盾。”
8月5日,毛泽东看到华中局转来的李明灏的电报,认为有道理,便和朱德商量,用他和朱德两人的名义,对于在国民党军中唯一敢于顶撞蒋介石的国军嫡系虎将陈明仁要格外优抚一下。毛泽东在给程潜、陈明仁的复电中写道:
颂云、子良先生勋鉴:
8月3日电悉,为对抗广州伪政府;为维持湖南秩序,稳定军心,便利谈判;为号召各方面,所提设立由颂云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及子良将军的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两项临时机构,并临时的省政府主席,及临时人民解放军司令官,均属必要,即可实行。省政府之移交,亦可嗣后进行。我们认为湖南临时军政委员会,不应为空洞名义,应行使必要之职权。除我军已接收之地方外,其余地方,应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指挥,庶使秩序易于维持。总之,凡对解放军进军及革命工作有利的事,均可商量办理。此次两先生毅然脱离伪政府,参加人民解放事业,大义昭著,薄海同钦。南望湘云,谨祝祝贺。
毛泽东又对程潜、陈明仁及37名将领在8月4日发出通电一事,起草了给程潜和陈明仁的复电,他写道:
程潜将军、陈明仁将军及全体起义将士们:
接读8月4日通电,义正词严,极为佩慰。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定局。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等残余匪党不甘失败,尚图最后挣扎,必被迅速扫灭,已无疑义。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尚望团结部属,与人民解放军亲密合作,并准备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以革命精神教育部队,改变作风,力求进步,为消灭残匪,解放全国人民而奋斗。
8月5日,解放军在长沙10万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列队入城。第4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和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这两位在战场上兵刃相见的老冤家、老对手,终于握手言欢了。寒暄过后,陈明仁不卑不亢地对林彪说:
“林总,四平街上,子良得罪了。”
原来在1946年4、5月,身为中将的陈明仁率国民党第71军和第13军第54师主力守四平,林彪以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西满3个独立师和第6纵队第17师进攻四平。在血战中,联军曾突破了陈明仁的阵地,活捉了陈明仁的胞弟警卫团长陈明信。可是这陈明仁也真够能耐的,他临危不惧,撒豆成兵,还用美国的整包面粉垒工事,硬是与共军激战了19个昼夜,直到援军到来。最后,林彪率部撤出了四平。
林彪闻听此言,仍然是那一脸的冷峻,淡然地说:
“如果那次你没有顶住,今天我们恐怕就没有这次握手的机会了。这时你会在哪儿?”
说罢,大家哈哈一笑了之。
8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华中局和湖南省委的电报,他写道:
“争取程潜、陈明仁及其一派站在我们方面,对于分化台湾、广州、广西、昆明、四川等地国民党,特别是分化台湾及宋希濂等部有极大的政治作用。对于顺利地接管湖南及改造程、陈系统则有直接作用。你们对此要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去做。”
“在将来接受省政府及改编军队时,除陈明仁应任军职外,应给程潜及其一派中的开明分子以位置,并吸收他们参加工作。其办法为组织湖南军政委员会,由两方面的人成立,以程潜为主席,以我们的人为副主席。湖南省政府亦照此方式组成,成为统一战线的临时过渡机构。”
欲知毛泽东如何礼遇程潜和陈明仁,请慢慢往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17
第217章
“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10年8年,中国的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
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话说1949年8月初,贺怡再次来到毛泽东家里。原来贺怡去接姐姐贺子珍与毛泽东重逢,她们坐火车到山海关车站时,被两个自称是组织上派来的人所阻挠,告诫贺子珍不能去北京。这样,贺子珍就滞留在了天津。娇娇见姨妈来了,就问她说:
“妈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您不是说她过些日子就来吗?我想妈妈了。”
贺怡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娇娇,表情极复杂,心中似有难言之隐。
“说呀,您说呀,妈妈为什么没有来呀?”
在娇娇的一再追问下,贺怡向这个不大了解中国风俗习惯、不大了解中国国情的半大孩子,讲起了她似懂非懂,似明白又不全明白的事情。贺怡说:
“按照中国的习惯传统而言,我是你的姨妈。我和你的妈妈是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姐妹,我叫你妈妈姐姐,你叫我姨妈。若按贺姓论,你是我的外甥女;若按毛姓说,我可以称你妈妈为嫂子,她可以称我为弟妹。因为我的丈夫是你爸爸的亲弟弟毛泽覃,你该叫叔叔。这样论起来,你是我的侄女,我是你的婶娘。你爸爸可以叫我姨妹,也可以叫我弟媳……”
娇娇听着姨妈绕口令似地介绍这一大堆人际关系,一会叫婶,一会叫姨;一会叫嫂子,一会叫弟妹、姨妹的,都给说糊涂了。于是,她问道:
“您说的这些不都是亲戚关系呀?”
“对,是亲戚关系。可有些事,靠亲戚关系又办不成。上次我到你爸爸那里,不光为你们,还谈了有关你妈妈的事情。”
“我妈妈什么事情?”
娇娇急切地问,贺怡说:
“你妈妈是毛主席的妻子,要不然你怎么是毛主席的女儿呢!”
娇娇点点头,这句话她听懂了,全明白了。
“我到你爸爸跟前,就是要为你妈妈争得她应该得到的。懂吗?她应该得到的。我同你爸爸谈起你妈妈,你爸爸说:‘你让贺子珍到这里来,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了,我们还是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按中国的传统,当然就是要恢复他们的夫妻关系。承认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历史造成的事实。现在,江青——你的后妈带着你的小妹在苏联养病,你妈妈可以回到北平。我就返回沈阳去接你妈妈。当我们乘火车到达山海关车站时,有两个人上车后走进我们的车厢,他们说是组织上派来的。他们还说:‘你们不能进北平,只能南下,到你哥哥贺敏学那里去。这是组织决定。’你妈妈提出两点要求,她说:‘1、不要因为我曾经做过第一夫人,就把我给禁起来;2、我想见毛泽东主席一面,说句话,握握手就行。’我也说:‘我们去北平,是主席同意了的。你们……’那两个人不等我把话说完,就说:‘这是组织决定。不服从,开除你的党籍。’说完,他们就下车去了。我明白了,你妈妈也明白了。这是有人从中阻挠你爸爸和你妈妈重逢。我沉默了,你妈妈也不说话。我们只好改变了路线。”
贺怡说完,很长时间再没有说一句话。
后来,贺怡与娇娇分手的时候,她又说:
“你爸爸是个伟人,又是个平凡的人,也是个很好的人。在他身边你是幸福的,你会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正因为如此,当我向你妈妈转告主席让你到他身边时,你妈妈没有一点犹豫,就一口答应了。她只是想到应该叫你们父女团圆,让你到爸爸身边享受父爱。她觉得,有你爸爸的指点,你在学习上、思想上,会有更大的长进。可你知道吗?在你走了之后,她感到特别的冷清,好像过去的孤独、寂寞又回到了她的身边。她很痛苦,她在想你……”
没想到,娇娇与姨妈这一次分手,竟成永别。
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毛泽东把阎长林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指着坐在沙发上的娇娇,对阎长林说:
“小孩子们都放暑假了,娇娇想到天津去看她妈妈,我想托你和她去一趟。她还小,来回的路上我不放心。你个人有什么事吗?”
阎长林说:
“没有事,我可以去。”
毛泽东交代说:
“现在家里工作不很忙,人也很多,你向他们交代一下,就去一趟吧。一块儿去,一块儿回。暑假的作业,娇娇已经完成了,她想住几天由她定,开学以前赶回来就行。天津离这里很近,买普通座位就行了。明天就去。你去了,代问贺子珍同志好,希望她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保重身体。娇娇在我这里很好,我很喜欢她。她住在学校里,每个礼拜六都回来,我们都能见面,说话,还在一起吃饭。请贺子珍同志放心。以后每年放了暑假,娇娇都可以去看她。你到了天津,如果和贺子珍同志谈起话来,就说我从转战陕北直到现在,我的身体很好,多安慰她。这里的其他事情,不必多谈。”
阎长林说:
“我一定按主席的指示办。”
第二天,阎长林带着身穿白底蓝点连衣裙的娇娇,来到前门火车站,登上了普通硬座车厢。娇娇显得很兴奋,和阎长林说了一会话,这才平静下来,拿出一本俄文小说翻看着。到了天津,阎长林带着娇娇来到市委招待所,找到了贺子珍。贺子珍一见娇娇,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拉着娇娇的手,搂在怀里,哽咽着说:
“你可回来了,你知道妈妈是怎么想你的吗?你现在还不知道妈妈的心,你将来长大了就知道了。”
阎长林向贺子珍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汇报了娇娇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贺子珍说:
“娇娇愿意跟主席在一起,我也同意。但是,我知道主席的工作很忙,娇娇还小,只能希望你们工作人员看在主席的情面上,对娇娇多多关照。”
接着,她询问了毛泽东的身体、工作和在战争中的生活。阎长林也讲了毛泽东在战争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以及一些危险的场面和情节。
贺子珍说:
“我带着娇娇在苏联学习,主席同意,我也愿意。我想,我学习一段时间回来之后,一定能够更好地协助主席工作。以前我和主席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因为我的脾气不好,有时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几句,过后也感到对不起主席。这些事情,主席也没有放在心里,我也没有当作什么问题。总想好好学习两年,回来好好协助主席工作。可是……”
贺子珍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她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换个话题结束了谈话:
“这次到天津来,娇娇愿意住几天就住几天。你也没有来过天津,可以到处看看。”
8月10日,毛泽东给杨开智写了一封回信。原来杨开智在8月5日致信毛泽东,说他母亲杨老夫人尚且健在,还询问外甥岸英、岸青及其女儿杨展的情况。毛泽东在复信中写道:
杨开智先生:
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8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我身体甚好,告老夫人勿念。兄从事农场生产事业甚好,家中衣食能过得去否?有便望告。此复
敬颂大安!
毛泽东
8月11日,毛泽东给在湖南一师工作的老同学周世钊的复电中写道:
“虞电诵悉,极感盛意。目前革命尚未成功,前途困难尚多,希望先生团结全校师生加紧学习,参加人民革命事业,是所切盼。”
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饭店举行全国工会工作会议招待会,朱学范等人出席。毛泽东在招待会上说:
“中共中央委员会请诸位吃饭,我敬大家一杯。
去年第六次劳动大会解决的问题是纲领性的,这次解决的是组织问题,工作办法、方法、技术性的东西。六次劳大贯彻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是为了达到发展生产、劳资两利的目的,这个是很好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在苏联没有,在东欧新民主主义国家没有,是我们独有的。”“这次我们实行劳大的方针,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是贯彻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的。”
此时,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老师、表兄王季范,连续3次致电毛泽东,对他领导的革命胜利表示祝贺,提出了“用贤才、立法制、崇道德”3个治国重点,供毛泽东参考。
毛泽东在长沙进行革命活动的时候,几次被国民党军警追捕,都是王季范救援掩护方得度过难关。1927年“马日事变”后,毛泽东与王季范分手,20多年彼此分离,他们二人多方设法捎信问候,互相鼓励。
王季范一直在长沙、湘乡等地从事清苦的教育工作。他同情和支持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多方赞助进步学生、进步老师的革命活动。他唯一的儿子王德恒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结业后,回湖南桃源进行地下工作时,被特务杀害。
这一段时间,毛泽东家乡的亲戚和朋友来信很多,有的想到北平来看望毛泽东,有的要毛泽东给他们安排工作,有的希望毛泽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一次,田家英拿了一大叠子湖南的来信,他对毛泽东说:
“这么几天,又来了这么多的信。”
毛泽东接过信,一封一封地看来信的地址,说:
“全国快解放了,人也当官了,亲戚朋友也多了。这么多的信,我如果天天看信,写回信,接待他们来北平,解决他们的问题,别的事情也就不能做了。
凡是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同学来信要求来北平,或者要求我解决什么问题的来信,如果你们处理有困难,就交给我处理。一般的来信,由你们处理。过一段时间,写个简报交给我看看也就行了。原则就是这样:凡是要求到北平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如果他们不听,一定要来,往返的路费叫他们自己出,来了我也不见,机关也不接待,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不要说我这个人不讲情面。凡是要求给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凡是反映地方政府和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来信,我们只收集材料,作为研究工作时参考,不直接处理,也不向下批转,以免使地方政府和干部为难,不敢大胆工作。”
8月14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他写道:
“美国国务院关于中美关系的白皮书以及艾奇逊国务卿给杜鲁门总统的信,在现在这个时候发表,不是偶然的。这些文件的发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
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为人民大众造成了反对它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不甘屈服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积一百零九年的经验,积几百次大小斗争的经验,军事的和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经验,方才获得今天这样的基本上的成功。这就是精神条件,没有这个精神条件,革命是不能胜利的”。
毛泽东最后写道:白皮书是一个反面教材,有爱国心的“民主个人主义”者,在白皮书中看到美国政府鼓励他们推翻马克思列宁主义,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会感到很丢脸,对于有爱国心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侮辱。
毛泽东为了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并教育那些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们,又撰写了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评论文章。他在这篇评论中说: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中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曾经是自由主义者的人民,也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在文章中号召人们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外部势力的封锁、重压,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无畏的精神。他说:
“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10年8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毛泽东还说:
对那些尚有糊涂思想的人们,应当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8月14日,刘**乘火车离开莫斯科回国。同行的还有苏联政府前铁道部长、来华苏联专家负责人科瓦廖夫及苏联专家200多人。
在刘**临行前,斯大林邀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主要人员到他的别墅,让客人看看他亲自耕耘的园地和结出的无花果、西瓜、番茄、豆角、谷子等作物。斯大林指着那茁壮的谷子说:
“这是用从中国东北引进的种子种的,要是等它熟了,用来招待中国贵客该多有意思,遗憾的是你们不能久留。”
刘**一行人后来于8月25日抵达沈阳。28日晚乘专车回到北平。
8月15日,邓力群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到达新疆伊宁,他马上与伊犁、塔城、阿勒泰3区临时政府的领导和民族军领导阿合买提江.哈斯米、赛福鼎等人,进行了接触和会谈,商定在伊宁开设代号为“力群”的电台,以便及时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
邓力群是在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后,被派遣去新疆做新疆军政当局的工作的,力争他们和平起义。
8月15日,中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成立。
8月16日,朱德在聂荣臻代总长、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的陪同下,检阅了飞行中队的全体人员。
8月16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各界人士座谈,他介绍了筹备会上专家们关于新中国名称的3种意见。毛泽东还说: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是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名号。”
张治中不赞成张奚若的解释,却赞成张奚若的结论,他说:
“‘共和’这个词的本身,本来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不如就干脆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觉得很有理,建议大家采纳这一意见。
后来在8月17日的筹委会第4小组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初步草案,把新中国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8月16日至20日,以马叙伦为组长的政协筹委会第6小组工作人员,在坐落在王府井路口的北京饭店413号房间的会客室,特设了临时选阅台,对征集来的国旗、国徽和国歌词曲稿件进行了初选。
他们将从征集来的3000多幅国旗、国徽图案中,筛选出来的佼佼者,陈列在房间4壁,请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成员仔细观摩挑选。
第6小组连续召开全体会议和座谈会,认真评选各种稿件。
评选委员会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把38幅国旗图案汇编成一本《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印发给出席政协会议的每一位代表。由于在国徽、国歌应征稿件中没有满意之作,评选委员会决定再进行有计划地征集一次。
政协筹备会国旗审阅小组的专家们,又从评审委员会提供的38幅图案中,筛选出3幅,由毛泽东主持各界人士座谈会,作最后定夺。
8月20日,毛泽东在菊香书屋接见了傅作义、邓宝珊。傅作义向毛泽东汇报了绥远的情况,他说:国民党政府委任董其武为西北军政副长官,拨来黄金1900两。董其武当即电告傅作义说,要向毛泽东汇报此事。毛泽东说:
“蒋介石的黄金可以接下。但是这点钱怎能解决董其武的经济困难呢?应该再设法帮助董其武解决困难。”
说罢,便将他关于“不用武力解决绥远问题”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傅作义,亲切地说:
“宜生,绥远的问题,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由你去解决为好,有劳你和邓先生走一趟,你们去了,对董其武也是个帮助。”
毛泽东转对陪同的薄一波说:
“绥远起义后,用不着军管方式,起义后可设军政委员会,由宜生先生任主席。”
他还交代薄一波,通知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拨给傅作义大洋15万元。
傅作义、邓宝珊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立即携带15万银元和大批慰问品赶到绥远,慰劳将士。
董其武等人拟写了起义的通电稿。傅作义看后,通过电台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阅后复电说:
“要把蒋、李、阎的名字写出来。这是历史文件,免得后人不知道蒋、李、阎是谁。”
董其武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通电稿中写上了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名字。

8月21日拂晓,西北第1野战军以9个团近万名兵力猛攻兰州。由于这次攻击准备非常不足,仓促投入战斗;还由于指战员中轻敌思想严重,不看地形,不明敌人兵力火力部署,连爆破器材和炸药都没带,更不用说组织步炮协同,致使严重受挫,死伤惨重,在几十里的战线上,整整打了2天,连敌人的一个口子都未撕开。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2日黄昏时分,1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彭德怀非常不安,他在这个不眠之夜,苦苦思索着首攻受挫的原因,其中一条就是轻敌。
8月23日,第1野战军兰州战役首战失利的消息传到中央军委,毛泽东也感到吃惊,他琢磨了好一阵子,亲自草拟了电文,吩咐值班人员,立即发电给彭德怀。毛泽东在电文中写道:
“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须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道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道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贻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查敌情、地形和鼓舞士气,做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1次打不开而用2次、3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毛泽东所说的3个兵团,除了电文中提到的王震的第1兵团外,另外两个是许光达的第2兵团和杨得志的第19兵团。
彭德怀是个急性子,他一看毛泽东起草的电报,认为毛泽东的提议需要时间太长,于是就在24日发报给中央军委说:
“宁马出动3个军经黄河左岸增援兰州的可能性很大。如两马集结兰州,加上周嘉彬(第120军),黄祖塤(第91军)两部,共有13万兵据守该城,我军即使集中3个兵团短期内亦不易攻占,同时粮食很困难,运输线长运输工具少,弹药都不能得到充分接济,运粮更不可能。故决定乘马鸿逵未到前围攻兰州,求得先解决青马主力。现第2兵团和第19兵团攻城准备工作已妥,疲劳尚未恢复,粮食不足,油、菜更难解决,青马匪不断反袭,故很难得到休息。以现在准备工作看,攻城已有七八成把握,故决定25日晨开始攻击。如果未解决青马,而宁马援军迫近时,即以4个军围困兰州,集结5个军打宁马。”
毛泽东一看彭德怀这份电报,就皱起了眉头,他不停地吸着烟,说:
“彭德怀是不是过于急切,过于自信呢?投入的兵力也不足,25日就发起总攻,时间上是不是也仓促了一些?”
周**说:
“是有这个问题。兰州现有守敌5个军,而我军仅用5个军去打,兵力太接近嘛。”
毛泽东又点上1支烟,猛吸几口,说:
“我看可以给德怀同志发个电,指出这一点,有必要将王震兵团投入兰州方向的作战。”
朱德许久才说:
“德怀同志我们是了解的,他既然下了决心,说明他有这个把握。没把握的仗,他不会去打,应该相信他。”
周**犹豫了一阵,也说:
“朱老总同意德怀同志的意见,我看既然有七八成把握,25日总攻未尝不可。”
毛泽东见他二人如此说,踱了一会儿步,扔掉烟头,就说: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我也赞成,就按德怀同志的意见办。”
8月25日黎明,第1野战军向兰州发起总攻,兰州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事开始了。
8月26日中午,一直牵挂着兰州战役的毛泽东,给彭德怀发去一份电报说:
“如你们25日攻兰得手,则局面起了变化。如不得手,则为侦查性质的作战,全军将因此种流了血的侦查战,获得有益的教训,而确定了再战的胜利。如25日不得手而宁马来援,则请照你们24日电的决心,确定先打援,后攻城。”
也就是在此时,即1949年8月26日12时,第1野战军攻占兰州,全城宣告解放。此战也,第1野战军共毙伤守军12000余人,俘获14400余人。
第1野战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千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数千名指战员负伤。在兰州城西面,黄河的南面,有一座山,叫华林山,在华林山的半山腰,有一片约百亩大小的荒芜坡地,经过清洗和整容的数千具烈士的遗体,被排列、安放在这里。
可怜见:一将功成万骨枯,东方既白壮士死。
倘使截断青新路,圈住马儿又何如?
彭德怀来到了这里,吃力地下了马,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军队的伤亡比列一直是国民党方面远远大于共产党方面,像兰州战役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双方伤亡的比例差不多是1比1。
再说8月23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了《对美帝白皮书的斥责》,文中写道:
“美国过去100年来,继续不断地侵略中国;最近5年来,更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今天又正在处心积虑地计划着进一步侵略中国。杜鲁门政府发表这本白皮书的初衷,当然想掩饰这个事实,却得到了欲盖弥彰的结果,把上面这个事实反映得更为清楚。”
8月23日这一天,黄炎培也撰写文章驳斥“白皮书”,并以民主建国会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写道:
“中国近百年史中最黯淡的一页,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尽帝国主义打击的一页。”
8月24日,毛泽东给黄炎培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任之先生:
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这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作用当是极大的。民建的这一类文件(生动的、积极的、有原则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当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此致
敬礼!
毛泽东
这一天,黄炎培怀着深切的知遇之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他的感激和兴奋,并说:“希望主席时时指教。”
8月26日,毛泽东二次致书黄炎培,他写道:
任之先生:
8月24日大示敬悉,很高兴。民建此次声明,不但是对白皮书的,而且说清楚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存在发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论,因此建立了民建的主动性,极有利于今后的合作。民建办事采用民主方式亦是很好的,很必要的。此种方式,看似缓慢,实则迅速。大家思想弄通了,一致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谨致祝贺!
毛泽东
再说此时的阎长林在天津已经住了十几天,准备明天回北平了。这天晚上,贺子珍对阎长林说:
“娇娇说了,她想早点回到主席身边去,好好复习语文。她在国外光学俄文,汉语的基础差,在这方面要好好努力才能跟上呀。娇娇还小,她在主席身边,给你们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少麻烦,请你转告大家,我也特别感谢你们。”
她还说:
“希望主席保重身体。娇娇还小,希望主席有时间了多关心一下娇娇的学习。”
阎长林又带着娇娇回到了北京。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的院子里,见女儿回来了,非常高兴。他对阎长林说:
“你到屋里坐一坐吧。”
阎长林随着毛泽东来到办公室,坐在沙发上,毛泽东问道:
“贺子珍同志的身体还好吗?”
阎长林汇报说:
“她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我们谈了3个晚上,她最关心主席的身体。我把延安撤离后的一些艰难紧张情况给她说了,她也很愿意听。她说,那个时候,她也为主席担心。我告诉她,现在主席的身体比在延安时还好呢,她听了很高兴。贺子珍同志很关心娇娇的学习。她说,娇娇在苏联主要是学习俄文,汉语的基础差,她希望主席多关心娇娇的学习。”
毛泽东说:
“是呀,星期六晚上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饭,既是欢乐,也是督促检查他们学习的好机会。别的时间我就顾不上了。这些孩子的事情,还要靠你们帮忙呀。”
阎长林说:
“贺子珍同志也讲了,主席的工作忙,希望我们工作人员多照顾娇娇。”
“她没有谈别的事情吗?”
“贺子珍同志还谈到过去因为一些小事,曾经与主席争吵过几次,事后很后悔,感到对不起主席。贺子珍同志还问了许多事情,我不好回答她,我没有说什么。”
毛泽东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吧,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吧!”
他站起身来,握着阎长林的手说:
“谢谢你,孩子们的事情,你就多照顾一下吧。”
后来,贺子珍由天津前往杭州。1950年,贺子珍和她哥哥贺敏学、嫂嫂李立英联名给毛泽东写信,提及贺子珍工作安排的事。毛泽东在回信中希望贺子珍保重身体,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于是,贺子珍在杭州担任市妇联副主席。从此,她长期在南方工作,居住,又先后到了南昌,到了上海。她确实做到了“顾全大局”,没有使毛泽东为难。
8月28日下午,毛泽东提前起了床,洗漱后就开始吃饭。李银桥已经把他要换的衣服准备好了,还是只有在迎送知名人士的时候常穿的那一身浅色中山装,那双平时不大穿的胶底皮鞋。
毛泽东吃过饭,就急着赶往前门火车站,他今天要迎接的是从上海来的宋庆龄。这也是他第一次到车站迎接客人。
站台上已经站满了人,有周**、朱德、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聂荣臻、蔡畅、柳亚子、康克清;还有手持花束的洛杉矶幼儿园里的少年儿童。毛泽东一下车,站台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毛泽东向人们招手致意,亲切地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握手问候。
宋庆龄乘坐的火车尚未进站,毛泽东在站台上信步而行。负责摄影的吴立本将镜头一直对着他,不停地拍摄着。毛泽东见吴立本如此,便径直地向他走去。吴立本见毛泽东大步走来,急忙后退,一直退到了道轨旁不能再退了,只好放下了机器。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的工作很忙啊!谢谢你。不要光拍我嘛,要多拍拍其他的同志!”
吴立本只好将镜头转向了其他的人们。
不一会儿,火车进站了,缓缓地停了下来。毛泽东立即扔掉手中未吸完的香烟,紧走几步,迎上前去。欢迎的人群也立即拥了上去。吴立本为了抢镜头,挤上去举起镜头。可是他的个子不高,只好将镜头举过头顶,将胳膊架在旁边一个人的肩头上进行拍摄。
宋庆龄在邓颖超陪同下,从车厢里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黑色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白色纱巾,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盘了个发髻,显得朴素整洁,端庄大方。吴立本拍摄完了,扭头一看,站在他身旁一动不动的人竟然是毛泽东,很不好意思。毛泽东朝他微笑着点点头,尔后朝宋庆龄走去,伸出双手和宋庆龄紧紧握手,连说:
“欢迎你!欢迎你!一路上辛苦了!”
宋庆龄说:
“谢谢你对我的邀请,向你们祝贺!祝贺中国共产党在你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说:
“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教。”
宋庆龄说:
“你们做得很好,我愿意为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周**也握着宋庆龄的手说:
“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领导新中国的建设。”
宋庆龄说:
“谢谢你派你的夫人去接我。”
朱德和其他人士一一和宋庆龄握手,表示欢迎。少年儿童向宋庆龄献上了鲜花。
晚上,毛泽东设宴为宋庆龄洗尘,他举着酒杯向宋庆龄敬酒,说:
“欢迎你这位在中国革命中劳苦功高、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杰出的女士宋庆龄先生,欢迎你与我们继续合作,共商建国大事,为把中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东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美满的生活而共同努力。”
宋庆龄非常受感动,她说:
“感谢毛主席、周副主席派邓颖超同志到上海去接我,感谢今天毛主席、周副主席等到车站去迎接我,感谢设宴欢迎我。今后,我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奋斗。”
大家频频举杯,共庆人民解放,战友欢聚,欢迎宋庆龄前来共商国家建设大计,大家互道阔别后的情形,畅谈甚欢。
欲知毛泽东后来如何安排宋庆龄在新中国的职务?请继续往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18
第218章
“蒋介石把我逼成个流浪汉,走南闯北,全靠这一双好脚板,几乎
踏遍了半个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真是多灾多难啊!经过8年浴血奋
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过不成太平日子。阴险的美帝国主义存
心让蒋介石吃掉我们。我们是被迫打了4年内战,打出了一个新中
国。这是人心所向啊!”
话说1949年8月28日晚,毛泽东为了进一步推动对白皮书的讨论,他又撰写了题为《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的评论文章。他写道:
“关于白皮书的讨论,已引起各民主党派等的注意,这种现象是好的。而这一讨论不是偶然的,它表示了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通过讨论白皮书,可对人民进行生动的教育。白皮书是一部反革命的书,它公开表明了美帝国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干涉。”
“伟大的胜利的中国革命,已经迫使美帝国主义集团的一个方面、一个派别、要用公开发表自己反对中国人民的若干真实材料,并作出反动的结论,去答复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派别的攻击。否则,他们就混不下去了。公开暴露代替了遮藏掩盖,这就是帝国主义脱出常轨的表现。”
帝国主义者从来不说实话,但白皮书却在客观上,暴露了他们的反革命真相。多少年来,有些人对帝国主义的本性问题和社会主义的本性等问题认识不清,总是将信将疑。“艾奇逊上课了,艾奇逊从美国国务卿的资格说话了,他所说的和我们共产党人或其他先人所说的,就某些材料和某些结论来说,如出一辙。这一下,可不能不信了,使成群的人打开了眼界,原是这么一回事。”
毛泽东对艾奇逊攻击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是“极权政府”,他写道:
“此话说对了一半,这个政府是对于内外反动派实行专政和独裁的政府,不给任何内外反动派有任何反革命的自由活动的权利。”“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对于人民内部来说,不是专政或独裁的,而是民主的。这个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于人民,必须是恭恭敬敬的听话的。同时,他们又是人民的先生,用自我教育或自我批评的方法,教育人民。”
毛泽东又撰写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他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地解释了中国革命发生和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中国革命的发生是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和剥削,使中国人民生活不下去,起来反抗成为唯一的出路。他在这篇评论中,以辛辣的语言批驳了艾奇逊的谎言,说他的历史知识等于零,讲了很多神话。毛泽东以美国独立革命、俄国二月革命等为例,明确指出这些革命发生的原因,都不是什么人口过剩,而是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接着,毛泽东写道:
“按照艾奇逊的说法,中国是毫无出路的,人口有了四亿七千五百万,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总之是不得了。”
毛泽东针对艾奇逊所说的一直到现在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吃饭问题的谎言,在文章中驳斥道:
西北、华北、东北、华东等,已解决土地问题的老解放区,已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只消几年功夫,就可以解决上海等处的失业问题。“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人,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第一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第二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又一名走狗蒋介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对于中国红军的阻拦;第三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精卫;第四仗最后地结束了美国和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及其走狗蒋介石等一切反动派的统治。”
毛泽东还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巨大作用的原因,他写道: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8月29日,毛泽东复信给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吴玉章是在8月25日就简化汉字等问题写信给毛泽东,提倡文字改革。毛泽东在给他的复信中写道:
玉章同志:
来信已悉。当付郭沫若、矛盾、马叙伦3先生审议,提出意见。现已接复信,特附上,请予考虑,并请回答你对于他们的意见之赞成或反对或修改的意见。如果你同意的话,请付范文澜、成仿吾、黎锦熙3位一阅,或者座谈一次,以集体意见见告为盼!
此致
敬礼!
毛泽东
黎锦熙此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兼中文系主任。
不久,毛泽东又指定由黎锦熙、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7人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黎锦熙任协会理事会副主席及汉字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8月29日,湖南省人民军政委员会成立,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由程潜任主任委员,由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任副主任委员。
8月30日,毛泽东亲自草拟电文,致电程潜,指定程潜、仇鳌、李明灏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邀代表,邀请他北上共商国家大事。
程潜复电毛泽东,请求增加陈明仁为特邀代表。毛泽东旋即回电,表示同意。
8月末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行政处的负责人罗道让,把王鹤滨叫到他的办公室里。罗道让高高的个头儿,胖胖的身躯,长得很魁伟。他的脸上虽然布满花生米大小的花痕,但两只大眼睛,却很有精神。罗道让郑重地对王鹤滨说:
“鹤滨同志,上级决定派你到中南海去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叫我与你谈谈,看你有什么意见?”
王鹤滨一听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去,但怕做不好。”
由于激动和不安,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嗓子也觉得发干。罗道让从衣兜里掏出香烟,递一支给王鹤滨:
“鹤滨同志,吸一支吧!”
王鹤滨说:
“我不会吸。”
罗道让便将那支香烟在桌子上戳了几下,点燃后,美美地吸了几口,笑着说:
“那你就去吧。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就一定会把这一重要的任务完成得很好的。你先去,我们也要去的,咱们还会在一起工作。你进城去找傅连暲同志,他会具体地向你交代任务。”
王鹤滨吃过午饭就进城去找傅连暲,他来到傅连暲主管的中共中央保健局驻地弓弦胡同2号,这里原是清王朝一位王爷的府邸,现在成了中共中央保健业务的中心。王鹤滨走进傅连暲的办公室,傅连暲微笑着从写字台后面站了起来,隔着写字台和他握手,示意他坐下来,开门见山地说:
“鹤滨同志,派你去给毛主席做保健医生,责任重大,出不得半点差错,工作中不能粗枝大叶,遇到问题要多和我联系、商量。目前,担任中央首长医疗保健工作的同志还很少,你还得兼管其他几位书记的保健工作,以后再配备人员。鹤滨同志,你是我派到毛主席身边担任保健医疗工作的第3位医生了。”
王鹤滨问:
“那第1位和第2位医生是谁?他们现在何处工作?”
傅连暲显然是进入了沉痛的追忆,他低沉而缓慢地说:
“我给毛主席派去的第1位医生是我的女婿,他和我的女儿在反‘AB团’时,被当作‘AB团’分子错误地杀掉了。”
王鹤滨闻言,心脏突然抽搐了一下,心想:党内斗争竟然这般残酷!如果不是毛泽东扭转了党内“左”倾路线,还不知道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傅连暲沉寂了片刻,才从沉痛的阴影中挣脱出来,他接着说道:
“第2个医生名叫周毅胜,他现在是一个旅的卫生部长。今天咱们就去看毛主席,把你介绍给他做保健医生。”
傅连暲随即提起毛笔,认认真真地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介绍信,然后用嘴吹了几下未干的墨迹,折叠好装入信封,又在信封上恭恭敬敬地写着:呈毛主席 傅连暲
坐在对面的王鹤滨心想:
“你既然带我去见毛主席当面介绍,干嘛还要写信呢?”
傅连暲看出了王鹤滨的疑惑,他解释说:
“我们去见毛主席,他可能没有空,正在开会,也可能尚未起床,不一定能见得到。有了这封信,你也就可以自己去了。”
司机来了,说车已经准备好了。傅连暲和王鹤滨就乘车向香山方向驶去。傅连暲和王鹤滨走进双清别墅,傅连暲停住了脚步,从黑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封写给毛泽东的信,递到王鹤滨的手上,说:
“王医生,你自己去吧,毛主席就在东侧的那个院子里,我去看看朱老总。”
说罢,转身朝着西北的方向走去。王鹤滨事先没有想到傅连暲这一手,拿着那封信,呆呆地站在那里。他心想:这下糟透了,把我一个人甩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叫我一个人去见毛泽东,这不是等于是毛遂自荐吗?傅连暲向前走了十几步,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王鹤滨,见他仍旧站在原地一动未动,便用手指了指,又撅起嘴唇朝毛泽东住的院落努了努,示意他快点去。王鹤滨只好硬着头皮向那所院落走去。
大门口执勤的卫士,中等个偏低的身材,圆圆的胖脑袋,黑皮肤,两只大眼睛,厚厚的嘴唇半开着,一身老八路装束的打扮。他早已注意到了王鹤滨的行踪。当王鹤滨走近大门时,那位卫士也正在向他这位不速之客靠近,恰在此时,毛泽东在几位领导人的陪同下,有说有笑地从院子的过厅中走出大门来,值班卫士马上收住了脚步,退回到他原来的位置,但目光仍警惕地盯着王鹤滨。此时的王鹤滨却喜出望外,迅速走到毛泽东跟前,将信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从信封中抽出信一看,又瞧了瞧王鹤滨,微笑着说:
“好,王医生,欢迎你到我这里来工作,我现在要去开会,以后我有事就找你。”
毛泽东和王鹤滨握了手,表示欢迎。王鹤滨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说,就闪身让开了路,毛泽东和众人又匆匆地走了。
1949年9月2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决不允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
早在1949年7月8日,西藏当局制造了“驱汉事件”,捣毁了国民党政府交通部设在拉萨的电台,断绝与内地一切通讯和邮件往来,又驱逐国民党驻**员及其眷属和夫役200余人及所有其他在藏的汉族人。不久,西藏当局在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参与下,公然草拟了《西**立宣言》,准备派员去联合国呼吁,请求支持。《人民日报》的社论说:
“西藏地方当权者驱逐汉族人民及国民党驻**员的事件,是在英美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的策划下发动的,其目的就是企图在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全国的时候,使西**民不但不能得到解放,而且进一步丧失独立自由,变为外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奴隶。”
9月4日,毛泽东对周**、聂荣臻说:
“程潜于9月2号抵达汉口,4号由汉口动身来北平,请令铁道部注意沿途保护照料,不可疏忽,问准火车时刻,**组织一批人去迎接,还要先看好住处。”
9月6日,张元济应中共中央之邀,作为特邀代表自上海赴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同时前往的还有赵朴初、茅以升、盛丕华、蒉延芳、袁雪芬等。因张元济年事已高,由其儿子张树年陪同前往。
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目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的社论,社论中说:
“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解放包括西藏、新疆、海南岛、台湾在内的中国全部领土,不容有1寸土地留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统治以外。”
9月7日下午,毛泽东说要准备去火车站迎接程潜。程潜、李明灏、程星龄将在晚上乘专列抵达北平。大家都不明白毛泽东何以给程潜如此高的接待规格,劝他不要去。毛泽东说:
“我们是老乡,他是我的私人朋友,难道你们的朋友来了,你们能叫别人去接吗?”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笑着说:
“那样,我看你就没有朋友了。什么是朋友?国民党恐怖统治最厉害的时候,我们两个还保持着联系。”
毛泽东在晚上吃饭前问阎长林:
“吃过晚饭,我们到火车站去迎接程潜将军,你知道吗?”
阎长林说,知道。毛泽东说:
“程潜将军原来是国民党湖南省的主席兼湖南战区司令,我们人民解放军渡江以后,他和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将军联合起义,宣布湖南和平解放。这次是我们邀请他来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
毛泽东吃了晚饭,时间尚早,他开始散步。阎长林又提起将要迎接的程潜,他说:
“主席,程潜将军和你的关系那么好,为什么他不在大军渡江时举行起义,来个两面夹攻呢?这样作用不是更大吗?”
毛泽东说:
“他虽然是一个省的主席和战区司令,可他手里也没有几个兵。陈明仁倒是个领兵的将领,但他们不是主力部队,经不过白崇禧反动派军事的压力。只有我们大军渡江以后,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主力部队,他们才有可能起义,湖南才有可能和平解放。程潜将军是国民党的元老派人物,在国民党内有一定的影响,去年在国民党搞的国民选举中,他也是副总统候选人之一。结果,李宗仁当选了副总统。如果程潜当上副总统,蒋介石下台后,和平谈判也许能够成功。”
毛泽东乘车来到前门火车站,周**、朱德、林伯渠、董必武、聂荣臻、黄克诚、李济深、张治中、邵力子、郭沫若等100多名党政军领导和民主党派与各界著名人士,都已经集聚在车站等候。
晚10时许,程潜乘坐的火车到达北平前门火车站。在“欢迎程潜将军”的口号声中,程潜身着呢制服,微笑着走下火车,他一边向大家招手,一边向毛泽东走来。毛泽东快步迎了上去,握住他的双手说:
“多年未见,您历尽艰辛,还很健康,洪福不小啊!这次接您这位老上司来,请您参加政协,共商国家大事。”
程潜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
“托福,托福。你的工作那么忙,不应当来火车站迎接我,我应当到府上去拜访你。”

毛泽东把他扶进车里,两人同乘一辆车向北京饭店驶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3: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8日,毛泽东亲自到北京饭店看望程潜等人,并一起共进午餐。
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为程潜、李明灏、程星龄接风洗尘。入席前,毛泽东以朋友的口气说:
“颂云兄,你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免了一场战祸。现在我们才好谈谈家乡,谈谈往事,享受这种欢乐。20多年来,我是有家归不得,也见不着思念的乡亲。蒋介石把我逼成个流浪汉,走南闯北,全靠这一双好脚板,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真是多灾多难啊!经过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过不成太平日子。阴险的美帝国主义存心让蒋介石来吃掉我们。我们是被迫打了4年内战,打出一个新中国。这是人心所向啊!”
宴会开始后,因为朱德、周**等人都在,这种聚会具有一定的工作性,政治性,毛泽东在祝酒时就又是一种口气了,他说:
“程潜将军领导全体官兵起义,和平解放湖南,使湖南人民免遭战争灾难。你们带了一个好头,也给湖南省和长沙市的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使湖南人民免遭战争的灾难。你们立了功,向你们祝贺,向你们致敬。”
刘**也举杯敬酒,他说:
“欢迎你们和我们合作共事,建设伟大的祖国。”
周**在敬酒时,称赞程潜说:
“你有胆有识,成功地组织了湖南军队起义和湖南的和平解放,维护了湖南和长沙免遭战争损失。”
程潜在答谢时说:
“我过去被辱国辱民的蒋介石拖进了苦难的深渊,走错了路,很惭愧。今后愿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此次仇鳌因故未到,毛泽东对程潜说:
“仇鳌未到,湖南地区可以补特邀代表一人,请颂公自行酌定。”
程潜即推荐了族弟程星龄。
9月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约见张治中,毛泽东说:
“解放军已决定由兰州及青海分两路进军新疆,希望你能对促成新疆的和平解放,做一些工作和施展影响。你曾经在国民党中担任过西北行营主任和新疆省主席,在那的旧部多,影响大,我们想请你帮我们多做做工作,促成新疆的和平解决。尽量避免流血。”
张治中说:
“毛主席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尽力去做好。”
毛泽东还说:
“我们希望你以个人的名义,给新疆军政当局发一份电报,以你在西北和新疆多年的威望和影响,促使他们尽快和平起义。我们从新疆了解到的情况看,在目前情势下,只要你去电,他们一定会照办的。”
张治中兴奋地说:
“我早有此意。我在5月间曾接陶峙岳、包尔汉来电问候我,此后音讯就断绝了。现在我还不知道怎样和他们取得联系。”
毛泽东说:
“我们已经在伊宁建立电台,你的电报可以先拍到伊宁再转迪化,我可以告知在伊宁负责的邓力群同志。”
张治中说:
“好的,我马上去做这件事。”
9月10日,张治中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将草拟给陶峙岳、包尔汉的电文交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审阅后,立即发电报给共产党在伊宁的负责人邓力群,请他转交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要他们正式宣告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归向人民民主政府。
张治中还不放心,在第二天又给陶峙岳发了一封电报,就有关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指导。
9月10日,陈明仁到达北平。北平市市长聂荣臻亲自到车站迎接陈明仁将军,将他安排住在六国饭店。
陈明仁是在9月3日动身北上的,那时因长沙到武汉的火车不通,汽车也不能直达,加之国民党派飞机狂轰滥炸,路上不甚安全,因此,第4野战军特派第12兵团的警卫部队专程护送,绕道平江、通城,坐了2天2夜的汽车,才到达河南境内。然后,从郑州坐火车绕道徐州,到达北平。
9月11日,毛泽东尽管国事繁忙,可对杨家亲人的生活及杨老夫人的饮食起居,仍然还牵挂着。他得知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将要回湖南长沙省亲,便让叶子龙去找与杨家有世交的朱仲丽,让他顺便去看望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并让她捎去一些衣物和一封亲笔信。毛泽东在信中写道:
杨老太太、开智夫妇:
你们好吧!现在托朱小姐方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老太太的。另衣料二套,送给开智夫妇。
毛泽东
9月12日,朱德总司令在北平交际处设宴欢迎陈明仁,出席作陪的有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粟裕、黄克诚等20多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这一天,席面上上的是西餐。朱德又兴致勃勃地挽起衣袖,亲自下厨炒了一道四川菜招待陈明仁,并亲切地对陈明仁说:
“你们湖南人爱吃辣椒,在我们部队里一些湖南老乡说‘不辣不革命’,而我们四川人不光是吃辣,还要加花椒面,叫做麻辣,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朱德的豪爽风趣和那道麻辣的佳肴,吃得陈明仁全身热乎乎的。
9月12日,毛泽东致电第2、第4野战军前委说:
“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完全赞同。”
此外,毛泽东还对兵力的使用及一些具体部署作了指示。
9月15日,新疆三区革命领导人赛福鼎.艾则孜率领的第2个各族代表团,应毛泽东的特邀来到了北平,参加全国政协第1次会议。
此前,毛泽东邀请的新疆三区革命主要领导人阿合买提江为首的第一个代表团,在飞往北平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牺牲。
9月16日晚,赛福鼎和新疆代表团成员们来到中南海怀仁堂看京戏,他们被安排在第1排的中间就座。
演出开始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陆续步入剧场。毛泽东回头问周**:
“新疆代表团的同志们是不是也来看戏了?”
“是的。他们在第一排就座。”
周**回答。毛泽东说:
“好,去看看他们。”
“不是已安排明天接见他们吗?”
“我知道。先去看看他们。”
周**和朱德只好跟在毛泽东后面向第一排走去。
此时的赛福鼎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梅兰芳的演出,突然,一位身材魁梧的人挡住了他的视线,顿时有些焦急起来。周**走了过来,对赛福鼎介绍说:
“毛主席看你们来了。”
赛福鼎定睛一看,只见毛泽东面带笑容,正慈祥地看着他,就急忙站起身来,紧紧地握着毛泽东伸过来的手。毛泽东摇着赛福鼎的手,非常亲切地说:
“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
赛福鼎由于过渡紧张激动,握着新中国统帅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说了声:
“谢谢!”
朱德也来了,他也握着赛福鼎的手说:
“欢迎你们。”
周**介绍说:
“这位是我们的总司令朱德同志。”
赛福鼎口中只是重复着:“谢谢,谢谢。”毛泽东与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他说:
“今天请你们看戏,明天再见。”
周**说:
“毛主席准备明天专门接见你们,明天见。”
说罢,跟着毛泽东、朱德入座去了。新疆代表阿里木江望着毛泽东的背影说:
“呀!他就是毛主席吗?没想到是这么谦虚可亲的人。”
曾在美国留学、又在苏联工作过的代表涂治教授则颇有感触地说:
“布尔什维克都是这么和蔼可亲心胸宽广的人。”
9月17日下午3时,毛泽东、朱德、刘**、周**在中南海接见了以赛福鼎为首的新疆代表团。毛泽东首先提议为以阿合买提江为首的第一个代表团的死难烈士们致哀。一时间,接见大厅里变得极为庄严、肃穆。众人落座后,毛泽东沉痛地说:
“阿合买提江.哈斯米,伊斯哈克拜克.木奴诺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达列力汉.苏古尔巴也夫,罗志等同志的牺牲,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损失。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你们在新疆解放区所进行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你们牵制了国民党在新疆的10多万军队,对解放大西北乃至全国做出了贡献。”
9月17日,毛泽东在北京收到由邓力群转发的陶峙岳、包尔汉从新疆给张治中的两份电报,随即转给张治中。新疆的军政长官陶峙岳、包尔汉给张治中的复电中说:
“已对和平转变审慎筹议,在保障国家领土、维护本省和平及避免军队无谓牺牲之三原则下,选择时机,和平转变,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期全省和平获得保障,人民不受涂炭,军队不致牺牲。对国家对各族人民应尽之任责即以达成,亦即不负毛主席及钧座之期望也。”
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勤政殿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次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00多人。
会议开始前,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著名的民主人士,早早来到会场,在入口处签名后落座。
毛泽东和几位领导人来了,李济深、张澜等人离座到签到处相迎。寒暄已毕,毛泽东神态欣然,挥笔签名。毛泽东放下笔,笑着对老先生们说:
“今天是应当高兴的日子。你们的表情如此严肃,大家都要笑啊!”
会议休息时,人们离开勤政殿,到场子上准备照相。毛泽东随着人群,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照相现场,记者们像众星拱月似地将他包围起来。毛泽东伸出右手,与记者们一一握手。他微笑着问李廷瑛:
“你叫什么名字?有多大啦?是哪家报馆的记者?”
李廷瑛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风趣地说:
“《新民报》好发达啰!像新民主主义一样发达!”
站在毛泽东身边的民盟代表史良,看见上海3家著名报纸《新闻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分别派来了各自的名牌记者陆饴、林淡秋和唐海,就亲切地招呼着,把他们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一边接着他们递过来的名片,一边和他们握手。毛泽东对林淡秋说:
“你的大名很风雅。”
又对唐海说:
“唐朝的海,你的大名好记。”
毛泽东握着陆饴的手说:
“我们好像在延安见过面嘛,是不是?”
陆饴说:
“是的,那时1937年12月初,太原失守以后,我到延安访问过主席。”
毛泽东笑着点头,说:
“噢,原来如此。你们上海来的记者,不但有钢笔作为自己的武器,还带有照相机,可以说装备上占有优势,你们能不能在工作上打胜仗?”
此时,《大公报》女记者高汾,好不容易挤到毛泽东身边,说:
“毛主席,你比1945年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时候胖了。”
毛泽东开怀大笑,他展开双臂,说:
“那个时候,蒋介石压迫我们。现在八路军把他打败了,空气好了,我的身体也好了。”
毛泽东忽然指着高汾脚下的那一双半高跟前后空花皮凉鞋,问道:
“你知道不知道,上海对你这种皮鞋叫什么?”
高汾也本能地看了看自己的皮鞋,一时竟答不上来。毛泽东说:
“上海跟这种鞋子叫‘空前绝后’。”
毛泽东此话一出,引起周围一阵笑声。
毛泽东掏出香烟,划燃火柴,深深地吸了几口。代表们已经纷纷入座,要照相了。毛泽东走到前排当中的木椅上坐下,将香烟掐灭,小心地放到木椅边的地上。照相瞬息即成。毛泽东又捡起放到地上的香烟,“嚓”的一下,划燃了火柴,点着了那半截香烟。
会议继续进行,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审议并基本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并授权常委会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研究商讨。
欲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一步如何进行,请看下一章内容。
style='�--a�b�jR��;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程潜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
“托福,托福。你的工作那么忙,不应当来火车站迎接我,我应当到府上去拜访你。”
毛泽东把他扶进车里,两人同乘一辆车向北京饭店驶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4: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大传——219
第219章
“世界上干什么事都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究认真。”
话说1949年9月19日清晨,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华北剿总归绥指挥所主任、省保安司令董其武和孙兰峰,偕绥远军政各族各界代表39人联名发出通电,庄严地向毛泽东、朱德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宣布:中卫县第81军等部共4万余人起义。自此,华北全境解放。
9月19日,新疆政府主席包尔汉复电给毛泽东,电报全文是:
毛主席:
申皓电悉,极感盛意。新疆局面的转变及各族人民的团结,有赖于贵主席鼎力促成。尚望联络各方爱国民主分子,配合人民解放军入新疆之行动,为解放全新疆而奋斗。
特此布复,敬颂勋祺。
9月19日中午,毛泽东邀请程潜到中南海。程潜一行人便前往中南海毛泽东家里拜望。毛泽东拿出解放大西南的军事计划,征求了程潜的意见。尔后,众人同乘游艇,览胜叙旧。
毛泽东设午宴招待程潜等人。席间,毛泽东说,他还未去过天坛,他邀请程潜、程星龄等人下午同往游览,并嘱咐秘书说:邀集刘伯承、陈毅、粟裕、罗瑞卿和张元济、陈叔通、李明灏、李明扬、陈明仁等人,届时同游天坛。
下午,毛泽东带着机要室主任叶子龙、警卫处处长汪东兴、机要室秘书罗光禄、保健医生王鹤滨及几位卫士,还有摄影师徐肖冰、侯波,来到天坛,进入东大门,在二门后面路南的一所饮料棚前停了下来。
饮料棚是用竹篙、木条、席子搭起来的,棚下放着几张桌子、长凳子、小方凳,棚子外面竖着一块招牌,上面画着冰山和北极熊,写着“北冰洋汽水”5个大字。
毛泽东坐在饮料棚下一张长凳子上,张望着大门口。突然,天气变了,西北方向天空中乌云滚滚,不时传来闪电的光亮和低沉的雷鸣声。毛泽东仍然不动声色地坐着,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然后朝卫士抬起右手,将食指和中指伸出来,稍微伸屈了几下。卫士明白了,立即把香烟和火柴递了过去。毛泽东燃着烟,慢慢地吸着,默默地等着。
不久,阵风将乌云吹散,西下的太阳重新照亮了大地。几辆小车鱼贯而至,刘伯承、陈毅、粟裕来了。程潜也来了,他头戴一顶礼帽,身着长衫,一派文人绅士的打扮。接着,张元济、陈叔通和几位客人也都来了。
张元济是清末戊戌科状元,曾参加戊戌变法,主持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界的老前辈。陈叔通则是清朝翰林,历经几朝几代。两人都极为毛泽东所尊重,都是特邀来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
最后到来的是一位解放军高级领导人,只见他高高的个头,微黑的面孔,生就一副国字脸,体态不胖不瘦,双目炯炯,风度翩翩,容貌英俊,显得格外精神。他站在毛泽东面前,以标准的军人姿势,向毛泽东敬礼。王鹤滨悄声问叶子龙:
“他是谁?”
叶子龙也悄声说:
“那是起义将领陈明仁将军。”
只听陈明仁对毛泽东说:
“主席,我来迟了,失礼,很抱歉!”
毛泽东在祈年殿前,招呼大家说:
“再过两天就要开大会了,大会一开幕那就紧张得不得了!所以今天我钻了一个空子,请大家到这里来玩玩,调剂一下生活。”
此时,摄影师徐肖冰早已选好了角度,他请毛泽东与大家一起合个影。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了。照完相,毛泽东又特地召唤陈明仁说:
“子良将军,来,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
“这……”陈明仁尽管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虎将,一时间竟然也感到手足无措,踌躇不前。
“你和主席都是湖南老乡,主席请你,你就莫装斯文啰。”
陈毅一边说,一边将陈明仁推到毛泽东跟前。陈明仁恭恭敬敬地站在毛泽东右手边,和毛泽东照了一张双人半身像。照完相,毛泽东拍着陈明仁的肩膀,关切地说:
“子良将军呀,现在外面的谣言很多,说你被我们扣起来了;还说杜聿明、王耀武被我们五马分尸干掉了,我想请你这次开会之后,去山东济南看看他们,把情况向外介绍一番,写些书信给你那些还未过来的亲友故旧,请告诉他们,不要继续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害人害己,促进他们及早觉醒,及早归来。”
“是,我一定照办。”
陈明仁爽快地答道。
“你还可以把这张照片分送给你们黄埔同学看看,只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张。估计要加洗多少?”
陈明仁说:
“洗10打就行了。”
“这少了。洗它50打吧!”毛泽东还告诉陈明仁说:“后天21号,我们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独还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来了,代表性都全了。”
陈明仁听毛泽东如此说,非常感动,他向毛泽东检讨说:
“我在起义前认识不足,蒋介石、李宗仁派黄杰、邓文仪到长沙时,有人劝我把他们扣起来,我不仅没扣,还把已扣起来的忠于蒋介石的特务头子毛健钧也放走了,错过了机会。”
毛泽东说:
“没错没错,不要扣,爱国不分先后,不要勉强人家嘛。若那时扣押他们,反而会惹麻烦。你这样做,正是和白崇禧作斗争的需要,你不是智斗‘诸葛’吗?白崇禧就不如你哩。今后,凡是愿意过来的,我们派飞机接,凡是愿意走的,我们派飞机送,这叫做来去自由。你那种搞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要怕人家讲闲话。谁人背后无人说呢?”
陈明仁又说,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起义过程中1兵团部分官兵逃走了,感到很难过。毛泽东安慰他说:
“你的义举意义重大,功劳不小,即使你一个人起义,也是成功之举。你不要难过嘛。”
正在此时,从大正门方向匆匆跑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喘着粗气,在张元济面前停了下来。张元济指着毛泽东对中年人介绍说:
“这位就是主公。”
他又对毛泽东说:
“他是我的小孩子。”
身穿灰军衣的陈毅,听着张元济的介绍感觉有点别扭,就操着四川口音说:
“我来介绍吧。这是毛主席,这是程潜、陈明仁、李明扬、刘伯承、粟裕……”
最后,他又介绍自己:“我是陈毅。”
导游将毛泽东一行人引上了汉白玉台阶,走进祈年殿,边看边听导游介绍。西配殿北头一间房子,是袁世凯称帝时起草宪法的地方,听完介绍,毛泽东隔着玻璃向室内看了一眼,轻蔑地说:
“袁世凯还跑到这里来做梦!”
东配殿陈列着祭天的乐器,毛泽东一边听介绍,一边拿出纸烟点着,吸了起来。陈毅指指“请勿吸烟”的牌子让他看,毛泽东回头看了看,笑了,说:
“下不为例!”
导游用手轻轻地敲一下打击乐器,店堂内回荡起古老悦耳的金石声,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化嘛!”
参观完祈年殿,一行人沿丹陛桥向南走。毛泽东在上下台阶时,都搀扶着张元济,一边走,一边说话。来到皇穹宇,毛泽东握着值班老工人王凤山的手,问道:
“在这里工作多少年了?”
王凤山说:
“30多年了。”
毛泽东说:
“30多年,是老工人了。”
王凤山憨厚地笑了。皇穹宇殿前有一块石头叫“三音石”,清晨、黄昏或夜深人静,人站在石头上击一下掌,就会有3次回音。毛泽东双脚踩在石头上,喊道:
“有什么消息给我。”
此时人多,声音杂,结果,没有回声。陈毅在回音壁前,情趣盎然地喊道:
“欢迎各位光临,欢迎各位光临。”
站在东墙下的毛泽东笑了,说:
“这里还有点声音。”
有人提出在皇穹宇殿前合影留念,毛泽东高兴地同意了。他拉着老前辈们站在前面,拉着张元济站在自己左侧,又把天坛事务所长梁秉英拉在右侧。梁秉英不好意思,就往后靠。毛泽东拉着他的胳膊不放,说:
“你是这里的主人嘛。”
梁秉英就站住不动了。程星龄是晚辈,免不了也要往后面躲,或是站得远一点。陈毅、粟裕、罗瑞卿总是把他拉进去。陈毅说:
“你躲啥子嘛,蒋介石、毛人凤、白崇禧,这些要抓你杀你的人都不怕,怎么还怕和我们一起照个像!”
程星龄说:
“我既是晚辈,又没什么贡献,怎好和长辈与你们这些开国元勋一起合影!”
毛泽东看了程星龄一眼,笑着说:
“你也与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了这么多年,又协助颂公和子良起义,也是有功的。一起照个像,留个纪念吧!”
尽管陈毅、粟裕、罗瑞卿这样拉,毛泽东这样说,但后来每当合影时,程星龄还是要躲在程潜和陈明仁的后面。
皇穹宇西墙外回音壁旁古柏树林中,有一家安姓老人开的茶摊,毛泽东和众人来到这里休息,围坐饮茶。毛泽东将张元济请到身边坐下。他又从口袋里掏出蓝炮台牌香烟,向大家让烟,天坛管理员刘曾岭,接过烟珍藏了起来;导游接了烟就吸起来。
毛泽东边吸烟边和大家说笑。他问身边的张元济早年参加戊戌变法以及光绪皇帝召见时的情景,又问他早年在京做官时是否来过这里。张元济笑着对毛泽东说:
“此是皇帝敬天之处,我那样的小京官岂能来此?”
毛泽东听后,爽朗大笑,说:
“戊戌变法是一场进步的政治改革。改革也要流血。它失败的原因在于不发动群众,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读书人闭门搞改革断无成功希望的。我们进行革命,主要依靠发动群众。”
毛泽东又问:
“在清朝做事每月多少薪俸?”
张元济说:
“10两银子。”
“不够生活吧?”
“另外还有两担米。”
毛泽东称赞商务印书馆为人民出了不少有益的书,并说他读了《科学大全》这本书,学到不少新知识。商务出的《辞源》,他在延安时总是放在案头,写作时经常翻阅。
毛泽东与陈叔通交谈时,称赞陈叔通过去不事权贵、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他说:
“叔老,你长期在旧社会,能够出污泥而不染,真是难得!”
陈叔通说:
“我没起来同他们斗争,感到惭愧!”
这时,一位民主人士谈起蒋介石的籍贯。毛泽东笑着说:
“你和蒋介石是同乡,一个是革命的,一个是反革命的。”
陈毅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上海解放后,有个国民党的秘书长,在街上摆摊卖杂货。他年幼的儿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他就气急败坏地说:
“别唱了,你老子都快没饭吃了。”
毛泽东听着听着就笑了。
毛泽东离开天坛前,问管理员刘曾岭:
“我们这么多人来天坛,有什么手续要办?”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进门时已经买了门票。”
毛泽东点了点头。管理员刘曾岭趁机对张元济说,北平的所有公园名胜,除孔庙外,已全部开放了,他希望能让孔庙也开放。张元济鼓励他亲自对毛泽东讲。他就大着胆子向毛泽东提出了建议。毛泽东说:
“好啊,你写一封信把这件事详细讲一讲,寄中南海毛泽东收。”
游览结束了,毛泽东亲自为陈叔通打开汽车门,照顾上车,然后自己才上了车,离开了天坛。
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约见张元济,共进晚餐。在座的还有周善培、陈毅、粟裕。
毛泽东在饭后的谈话中,不断提问,征求大家的意见。张元济建议说,为使下情上达,报纸应该多刊登一些有真实地名、地址的读者来信,广开言路。毛泽东表示赞同,他说,可先辟一专栏做个榜样。张元济建议修铁路。毛泽东说:筑铁路离不开钢,因此,要先办钢铁厂。张元济认为内战多年,人民生活艰难,为使国家安定,一定要发展农业。毛泽东耐心地听着,频频点头。
周善培老先生主张读经,毛泽东默然不语。张元济说:
“普遍读经未必需要,可在大学里辟一专科,研究四书五经。”
9月20日,毛泽东、朱德给董其武等人复电说:
“看了你们9月19日的声明,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自从傅作义将军领导北平和平解放后,人民表示欢迎,反动派表示反对,反动派还企图破坏绥远军民和平解放的努力,但是终归失败。你们已经率部起义,脱离反动派,站在人民方面了。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奋斗。”
毛泽东还指示说:绥远不要用军管方式,要成立军政委员会,由傅作义任主席;绥远人民政府和绥远军区与董其武的绥远政府和保安司令部实行合并、合作。
聂荣臻、薄一波也给董其武发了贺电。
9月20日上午,程潜到中南海拜访毛泽东,他一回到北京饭店住处,就高兴地对程星龄说:
“星龄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大同学要单独见见你这个小同学哩。”
程星龄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解地问道:
“颂公,看您高兴得与我开起玩笑来了。什么好消息,哪个大同学要单独见我这个小同学啊?”
原来,程潜对程星龄的器重远胜过自己的亲弟弟。程潜此次到北平受到毛泽东如此热情的接待,是他在起义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力于族弟的出谋划策。所以,他在这次拜访毛泽东时,简要地向毛泽东介绍了程星龄的情况。其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早就从湖南省地下党和香港的乔冠华与章士钊等处得知了程星龄的许多情况。所以毛泽东在游天坛公园时也没有忘记程星龄。
程潜见程星龄丈二和尚摸不住头脑的样子,便开怀大笑,他说:

“星龄呀!毛主席说你是他一师的同学。他比你大,你比他小,你是他的小同学。他要单独见你叙旧,一会儿就有车来接你。毛主席都没有忘记你这个小同学,你就忘了毛主席这个大同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11:22 , Processed in 0.0239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