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 【转】连载:毛泽东大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4-7-12 10:30 编辑

【注:前194章导读表在32页】
连载:毛泽东大传——200
毛泽东大传之第五卷(下)
谁主沉浮
第200章
“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不仅仅是工农,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包括民主党
派,包括从蒋介石那里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分子。”
话说1948年7月底,毛泽东才看到了李济深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5月5日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通电全文。
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当即给李济深等人复电说:
“5月5日电示,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诸先生赞同敝党5月1日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热心促其实现,极为钦佩。现在革命形势日益发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强团结,共同奋力,以期早日消灭中国反动势力,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和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此目的,实有召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共同协商的必要。”
毛泽东在电报中还就召开新政协会议的时机、地点、召集者、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等,征求他们的意见。
不久,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拟定了一份名单,决定邀请李济深等77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后来,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代表人物在1948年8月份,由香港等地分批陆续到达东北和华北解放区。
8月3日下午,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华北第2兵团第二政治委员杨成武,接中央急电,策马赶到平山县西柏坡村。他们进得屋来,只见房间正中放着一张高脚八仙桌,4面摆着长凳,毛泽东迎门而坐,他的左首是周**、朱德,右首是刘**、任弼时。毛泽东身后的墙角边,放着一个作茶几的矮桌,上面放着暖壶和几只战士用的搪瓷缸,充满了农家气息。
聂荣臻和杨成武在毛泽东的对面坐了下来,毛泽东递给他们两份电报。这是毛泽东在1948年7月22日和30日,亲自起草发给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
第一份电报是命令东北野战军8月开始南线作战,打范汉杰集团。第二份电报是命令先打范汉杰,后打在北平、承德、张家口一线的傅作义集团。
聂荣臻、杨成武看罢电报,知道又有新任务了。果然,毛泽东宣布任命杨成武担任新组建的华北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命令他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把傅作义的主力拖在平绥线上,使他们出不了关或者少出关,以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毛泽东交代完任务,问杨成武:
“有什么困难么?”
杨成武回答得很干脆:
“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笑了笑说:
“不对,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绥远是傅作义的老巢,他们在那里经营了20多年。傅作义一辈子经营了两个兵团:孙兰峰兵团、董其武兵团,一辈子经营绥远,搞了些小恩小惠,群众对他有幻想。他又在群众中进行了像我们对付日本鬼子那样的坚壁清野,你们去了会吃不上饭。要华北供给支援你们,也是很困难的。还有战斗可能很不顺手。成武呀,你们到绥远,得准备饿3天肚子,吃2天草啊!”
杨成武听了毛泽东的一番话,很受感动,他心想:
“毛主席日理万机,全国各个战场都需要他呕心沥血,真是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既向部下交代任务,又为部下把执行任务的困难想透。他是那样了解情况,全国的各个战场就如同一盘棋,全在他的指掌之间。”
杨成武正想着心事,只见毛泽东又转向周**说道:
“**,你交代薄一波,给他们10万现洋,让他们背着,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它买粮食。现在不比以前了,别让咱们的战士像叫花子那样穷。”
杨成武说:
“10万现洋得多少人挑啊?怎么带得动!”
朱德一听就笑了,说:
“我们部队里怎么都成了像成武这样的傻瓜!你可以用红军时期的办法嘛,连长背50块,排长背50块,分给大家背,化整为零,没吃的就用现洋换,搞不到小米,可以买土豆。”
8月3日,就在毛泽东正忙着为他所制定的一举荡平东北的宏伟计划而调兵遣将的这一天,蒋介石在南京也正忙着召开国民党军事检讨会议。
此时,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除了已经包围了阎锡山集团以外,还把国民党军的5个战略集团牵制在5个战场上:东北战场上的卫立煌集团,共48万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仅依靠北宁的锦(州)榆(山海关)段作为和关内联系的通道。华北战场上的傅作义集团,共60余万人,分布在平绥线上的张家口、归绥及北宁线上的北平、天津、唐山等要点,依靠塘沽港作为海上补给的通道。华东战场上的刘峙集团,共60余万人,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西起商丘,东至连云港,南至蚌埠的地区。中原战场上的白崇禧集团,约75万人,分布于平汉南段及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西北战场上的胡宗南集团,约30万人,盘踞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隅。这5大战略集团彼此孤立,无法机动,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国民党后方的兵力36个旅,约23万人,这一点战略机动兵力根本无法使用。
参加蒋介石南京军事会议的有: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林蔚、傅作义、刘斐、肖毅肃、关麟征、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汤恩伯、卫立煌、范汉杰、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李默庵、霍揆彰、孙立人、黄百韬以及刘峙的代表李树正、胡宗南的代表沈策等120多人。
8月3日上午9时,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以《改造官兵心理,加强精神武装》为题讲了话。他说:
“就整个局势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到今天不仅使得全国人民的心理动摇,军队将领信心丧失,士气低落,而且中外人士对我们国军讥刺污蔑,令人实难忍受。”
“因为我们一般高级将领自己的精神堕落,生活腐化,以至部队情感隔阂,士气消沉,战力消失。高级将领要改造精神,必须要改革生活,要明廉知耻,继续领导一般同志,艰苦奋斗来完成戡乱建国的使命。”
“回顾以往失败,我本人应负主要责任,但是,国军将领萎靡不振,没有克敌制胜的旺盛精神,以至任何战略战术都失去作用,都不生效力,也是一个原因。本来抗战胜利后,我个人的事业就可告一段落,但是,我担心你们搞不赢共产党,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会没有饭吃,才被迫带领大家干,谁知我军许多将领很不争气,使我非常失望。但是,我既已负起责任,就一定要奋斗到底,望大家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发愤图强,努力奋斗。”
8月4日,蒋介石又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说:
“我自黄埔建军20多年以来,经过许多艰难险阻,总是抱着大无畏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决心,坚持奋斗,终能化险为夷,渡过种种难关。自对共匪作战两年以来,军事上遭受了挫折,这是不容讳言的事实。但今天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同心同德,共济时艰,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激励士气,来挽救危机争取胜利,而不是要互相埋怨,互相倾轧。尤其我们这些高级负责人,更应坚定信心,处在危疑震撼之际,更宜力持镇静,绝不可有丝毫悲观失败的情绪和论调,以致影响士气,影响全面。”
“对共产党的问题除军事斗争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宣传各方面的斗争,而最重要的问题是哲学问题。”“现在我们在军事上,海军、空军占绝对优势,陆军还有几百万人;在经济上,有9亿美元的基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物产丰富,粮食绝无问题;国民政府仍然统治着广大地区,有众多的人力可以征调。就总的力量对比来说,我们要比共产党大过许多倍,没有任何悲观失败的理由。‘破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打破大家害怕共匪的心理。”
8月7日,顾祝同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暂时停止战略性进攻”、采取“重点防御”的建议。蒋介石最后制定了确保华中,经营华南,坚持沈阳到10月底,以观时局发展的军事计划。他企图固定战略重要点线,将兵力靠拢,猥集成一团,使人民解放军“吞不下,啃不动”。
再说1948年8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在华北的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和晋察冀军区炮兵旅长高存信,他说:
“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坳了,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大缩短。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便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1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此时,毛泽东根据战局的发展,一方面全力关注东北,另一方面和朱德、周**等人酝酿着攻打济南的方案,决定尽快拿下济南。
济南是国民党军在山东的最后一个战略要点,由国民党第2绥靖区王耀武所属11万余人据守。这里是蒋介石藉以支持华北、华东残局的战略要地之一。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在徐州集结了3个兵团23个旅的重兵集团,准备随时北援济南。
毛泽东为了打好济南战役,决定召见华东野战军的虎将王建安,想先听听前线的意见,再作出具体部署。
王建安,1907年出生,湖北省黄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
王建安带着豫东战役胜利后的喜悦和征尘,匆匆赶到西柏坡。他一见到毛泽东,就先问侯道:
“主席您好!”
然后跨前几步,紧握着毛泽东的双手,久久未肯放开。毛泽东高兴地说:
“建安,你来了。快坐,坐。”
王建安落座后,勤务员递上一杯清茶。毛泽东展开一张地图,指着用红蓝铅笔画出的地方,向王建安讲述了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当前的任务。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接着说:
“建安同志,根据军委的决定,这次让你来,就是要交给你一个重要的城市攻坚任务,攻下济南!”
“服从军委的决定。”
王建安不加思索地说,说着就站了起来。毛泽东很高兴,用手示意他坐下,解释道:
“中央考虑了,山东兵团大都是山东人,许世友在胶东部队里很有威望,你在鲁中、鲁南也颇有名气哩!你们是山东‘双雄’。人言‘两雄难并立’,我则说‘孤掌难鸣’,你们二人手要击得响,同心协力,那我们的战士会跟随你们去赴汤蹈火!”
王建安明白毛泽东的话中话是“团结”二字。他心想,毛泽东是怕他不服许世友,而且,他和许世友过去又有过一些争执。于是,当即站起来向毛泽东表态说:
“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协助许世友同志打好这一仗!”
毛泽东笑了,再一次示意王建安坐下,说道:
“那好!我们来演一出《失空斩》,失了街亭,打不下济南,先斩许世友,然后打你40军棍。我也向中央请罪,官降3级。好吗?”
毛泽东说罢大笑起来。
第二天,王建安赶往山东省青州华野指挥所,向华东野战军领导传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
8月6日,林彪等人因已知毛泽东派杨成武进军绥远,就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建议说,华北军区部队应迅速行动,吸引傅作义集团一部西援。他在电文中还说: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
8月9日,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你们应该迅速决定并开始行动。目前北宁线正好打仗。你们所谓你们的行动取决于杨成武的行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8月10日,华东野战军粟裕等人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发动济南战役的3点方略:
1、集中全力转到豫皖苏及淮北路东地区,截断徐蚌铁路,孤立徐州,将重点放在打援上。2、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对可能北援之敌,仅以必要兵力阻击之。3、攻济与打援同时进行,但应有重点地配备与使用兵力。
8月11日,林彪等人致电中央军委说:南下的粮食、道路等困难无法解决,因而出动时间仍是无法肯定。
8月12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关于你们大军南下必须先期准备粮食一事,两个月前亦已指示你们努力准备。两个月以来,你们是否执行了我们这一指示一字不提。现据来电,则似乎此项准备工作过去两月全未进行,以至现在军队无粮不能前进。”“对于你们自己,则敌情、粮食、雨具样样必须顾虑周到;对于杨成武部则似乎一切皆不成问题。”“试问你们出动遥遥无期,而令杨成武部孤军早出,如被傅作义赶走,对于战局有何利益?至于敌人从东北撤运华中的可能,我们在你们尚未结束冬季作战时即告诉了你们。”“希望你们务必抓住这批敌人,如敌人从东北大量向华中转移,则对华中作战极为不利。”
“对于北宁线上敌情的判断,根据最近你们几次电报看来,亦显得甚为轻率。为使你们谨慎从事起见,特向你们指出如上。你们如果不同意这些指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
8月12日,毛泽东复电华东野战军说:
“9月作战,预计有3种可能:1、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这即是你们所说既攻克济南又歼灭援敌大部。2、打一个大的但不是极大的歼灭战,这就是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但不是大部分援敌。3、济南既未攻克,援敌亦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中央目前倾向于你们的第二方案,争取这里的第二项结果。”
8月13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承认他们对北宁线的敌情是轻信了一些不确实的消息,作了错误的判断。关于南下,他们在电文中说:“目前仍尽力争取早日出动。”
8月13日,在河北正定的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给周**发了一个电报,请示中共中央说,他想在华大成立典礼上提出:“主要的要学习毛泽东主义”,“把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这样说是否妥当,请同主席和**同志商量后,赐以指示。”
毛泽东知道后,他说:
“不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外,再搞一个什么主义,不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领袖都搞成另一个主义,日本党搞一个德田球一主义,美国党搞一个福斯特主义,这怎么行?我们就是一个主义,马克思主义。”
8月15日,毛泽东对吴玉章的电报作了答复。毛泽东说:
“那样说法是不适当的。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经验’,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也在内)根据马恩列斯理论所写的某些小册子、及党中央各项规定路线和政策的文件在内。另外,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你的这种说法和这后一种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是无益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这样说。”
8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说:
“9月的华野攻济打援是一项严重作战,需你们的有力配合。”
此时正是汛期,西柏坡下了一场暴雨。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和萧三到村外的大路上去散步。二人正谈得高兴,忽然看见滹沱河边围着一群一群的人,在那里吵吵嚷嚷,毛泽东就问卫士说:
“那里那么多人,出了什么事了吗?”
卫士回答说:
“昨天刚下了大雨,河水暴涨,顺着河水冲下来很多东西,那些人可能是在看河里的人捞东西呢。”
“走,咱们也去看看。”
毛泽东提议说;萧三就说:
“好,咱们也去看看。”
毛泽东领头顺着一条水渠朝滹沱河边走去,他看着河边被水淹没了的大片稻田,惋惜地说:
“眼看收到手的粮食,水一泡就要减产了。应当帮助老乡们赶快排水,把稻子扶起来,这样还可能减少损失。这就叫天灾呀,前几天干旱,大家都盼着下雨,现在雨大了又成灾了。将来人能胜天了,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灾害。能利用河水灌田,变成旱涝保收就好了。在南方,雨水很多,也经常下大雨和暴雨,但成灾的时候却很少。”
萧三也对警卫员们解释说:
“在南方,有几个省做到了旱涝保收。在我们湖南,平地都是水田,下大雨也不怕,渠道河流交织如网,水流畅通,小河通大河,大河通江湖,很少闹水灾。”
在滹沱河里,有很多老乡、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们,他们正在奋力打捞从上游漂下来的东西,有西瓜,有木料,有衣物,还有鸡、猪、牲口。毛泽东站在水边,看着看着,用手推了萧三一下,说:
“怎么样?下吧。咱们也和青年们赛一赛,看谁捞的东西多。”
“不行哟!”萧三摇摇头:“这不是湘江水,这是凶猛的滹沱河。如果今天我们要是站在湘江边上,我一定陪你下水,痛痛快快地拼搏一场。”
其实,湘江在汛期比滹沱河还凶猛。毛泽东知道萧三不敢下水了,就又将他一军,说:
“看来,你还是不服老啊!”
“我不服老。”萧三知道毛泽东的意思,虽然嘴上这样说,还是找个了理由:“滹沱河我还是可以下去的,可是衣服湿了就不好回家了。”
毛泽东开玩笑说:
“你不要得了职业病,只能‘坐家’动笔,不能干别的。”
萧三也笑着说:
“你的时间太宝贵了。再停一会儿,你也该吃饭了。”
这一场大暴雨,把两孔窑洞也冲塌了,压死了两个工作人员,理发员曹庆维也在里面。阎长林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沉默了好久,湿润的目光久久注视着桌子上的文件和电报,半天才抽出一支烟,慢慢地点着,使劲吸了一口,说道:
“小曹前几天还给我理发呢。在战争中没有牺牲,在和平环境里被压死了,多么可惜呀!打窑洞也照搬硬套,河北与陕北的土质不一样嘛。你去告诉机关领导同志,一定要把曹庆维同志的后事处理好,我要去参加曹庆维同志的追悼会。”

第二天下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大食堂里,召开了曹庆维追悼大会。毛泽东临时有事未能参加,他亲笔写了挽词:“哀悼曹庆维同志!”让身边的警卫员送到追悼会上。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4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说:
“我部队大约可于本月底或9月初出动,在9月6日前后,即可在北宁线各城打响。”
8月26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电告华东野战军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说:
“‘攻济打援’战役,必须预先估计有3种可能:1、在援敌距离济南尚远之时攻克济南;2、在援敌已近之时攻克济南;3、在援敌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你们应首先争取第一种,其次争取第二种,又其次应有办法对付第三种。”
“在第三种情况出现时,你们不但在兵力上,而且在弹药上和粮秣上均有办法战胜敌人。”
8月28日,毛泽东电告华东野战军粟裕等人说:
“此役关系甚大”,“战役计划应以能对付最坏情况。”
粟裕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以7个纵队攻打济南,以9个纵队打援,如援兵不来,再增加攻城力量。
是年8月,刘**与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回到西柏坡的王光美结婚。王光美是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硕士研究生。
1948年9月1日,应中国共产党之召唤从美国归国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乘坐的苏联“胜利号”客轮在行驶到敖德萨时船上失火,冯玉祥和他的小女儿晓达不幸遇难。
早在7月30日和31日,冯玉祥、李德全归国之际在纽约报纸上先后发表了由冯玉祥署名的《告别留美同胞书》和《告别美国人士书》,冯玉祥声明说:
“这次回国是为了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真正的、民主的联合政府……中国人民的力量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发展,中国前途是再清楚也没有了。人民的胜利就在不远的将来。”
毛泽东、朱德获悉冯玉祥将军在黑海遇难的消息,立即致电李德全,唁电中说:
“惊悉冯先生及令媛不幸遇难,至深哀悼。冯先生置身民主,功在国家。尚希勉抑哀思,并为实现冯先生遗志而奋斗。”
李德全收到唁电,立即复电毛泽东、朱德说:
“冯玉祥将军不幸于9月1日下午3时在黑海‘颇毕大号’轮船上被焚逝世。我俟健康恢复后即返中国,继续为民主而奋斗。”
后来在1952年,中共中央为了永远纪念冯玉祥的历史功绩,决定将其骨灰安葬在泰山山麓。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骨灰安放仪式隆重举行,他的墓前铭刻着毛泽东、朱德、周**的亲笔挽词。毛泽东的挽词是:“冯玉祥将军逝世谨致悼意。”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9月3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电文中说:
“我军拟以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线各城,然后待北面主力陆续到达后,进行逐一消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并准备歼灭由沈阳向锦州增援之敌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
9月5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北宁线上各处敌军互相孤立,均好歼击,你们可以在北宁线上展开大规模作战。在此线上作战补给较便利,这又是中间突破的方法,使两翼敌人(卫立煌、傅作义)互相孤立,因此你们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
“你们主要对付的敌人,目前仍然是卫立煌,因此你们现以7个纵队又6个独立师位于新民及沈长线是正确的。”长春和沈阳的敌军“恐怕要在你们打锦州时,才不得不出动。”
9月7日,毛泽东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你们如果能在9、10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18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3点及其附近之地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攻锦打援亦较有希望。”“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于此,你们应当注意:1、确立攻占锦、榆、唐3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2、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3、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
是年9月,毛泽东派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王世英到太原阎锡山处做劝降工作。
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机关小食堂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这是自撤出延安以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7人,他们是:毛泽东 刘** 周** 朱德任弼时 彭真 董必武
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5人,他们是:陈毅 贺龙 聂荣臻徐向前 叶剑英 康生 邓** 薄一波 曾山 滕代远 邓颖超 饶漱石 廖承志 陈伯达 刘澜涛
另外还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重要工作人员10人,他们是:李维汉 杨尚昆 胡乔木 傅钟 李涛 安子文 李克农 冯文彬 黄敬 胡耀邦
毛泽东首先作了报告,他说: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歼敌正规军500个旅、大约用5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的目标上来。”
毛泽东还说:
“解放战争打了2年,我军从防御转入进攻,共消灭敌人正规军200个旅,是蒋介石总兵力500个旅的五分之二。今后按每年消灭100个旅左右计算,再有3年,歼敌300个旅,打倒国民党,没有理由说不可能。”
“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不仅仅是工农,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包括民主党派,包括从蒋介石那里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分子。政权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会议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构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不同。”
毛泽东还批评了“新资本主义”的提法,他说:
“因为它没有说明在我们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这些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个体经济和城市私人经济在数量上是大的,但不起决定作用;所以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
“我们反对农业社会主义,所指的是脱离工业、只要农业来搞什么社会主义。这是破坏生产阻碍生产发展的,是反动的。”
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到第3天,毛泽东已经连续工作了3昼夜。在这3天3夜里,他每天只吃两餐素面或麦片粥。有时就着叶子龙做的湖南风味的酱豆腐,喝一缸麦片粥,就算是一顿饭。
“馋了,你想办法弄碗红烧肉来,要肥点的,我补补脑子。”
毛泽东这样吩咐李银桥。江青知道了,皱着眉头对李银桥说:
“真是改不了的农民习气!你不要弄了,贺老总不是送来腊肉和鱼了吗?给老板做得有滋味些,什么不比那碗红烧肉强?”
毛泽东吃饭时见没有红烧肉,发了脾气,大声责问侍立一旁的李银桥:
“怎么回事?交代了的事情为什么不办?是办不了还是不想办?啊?”
李银桥看看坐在旁边的江青,江青不做声。李银桥又不好说出是江青不让办,一阵委屈,流了泪。他就那么一声不响地站着流泪,什么话也不说。毛泽东似乎看出了什么,不再责问李银桥,抓起筷子草草吃了几口饭。饭后,毛泽东把李银桥叫进屋,声音变得很温和,说:
“我发脾气不对,可是,怎么回事?又是江青?”
毛泽东再三追问,李银桥才不得不说出是江青的交代。毛泽东气得拍了桌子,他说:
“我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吃饭不要她管,今后我吃我的,她吃她的,就这么办了!”
后来在会议期间,卫士们给毛泽东作了两次红烧肉,还出去打斑鸠给毛泽东吃。毛泽东说:
“你们不要为我吃的东西费力气,一个星期给我吃2次肥肉,那就足矣。”
毛泽东在会议期间,与各战略区的主要领导人都进行了个别谈话。他找到负责第1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说到派王世英到太原阎锡山处劝降一事,他说:
“如果有这种可能,就尽力争取。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决,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阳孝义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去,麻烦就少了。”
毛泽东以为,和平解放大城市,不仅能够保护大量的工商企业,为建国后进行经济建设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他害怕中国人流更多的血。他曾经说过: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事业,流的血实在太多了。徐向前听了毛泽东的话,迟疑了一会儿说:
“恐怕不太容易。”
毛泽东问道:
“阎锡山有何顾虑?”
徐向前说:
“恐怕不是顾虑问题。我们曾采用各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过8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
徐向前见毛泽东的脸色沉了下来,就补充说:
“我们立足于打,但也不放松争取和瓦解工作,尽量减少麻烦。”
毛泽东缓缓地点了点头,说:
“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的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毛泽东在和邓**谈话时说:
“我们每次见面都有很大变化。明年我们再见面时,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邓**说:
“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我回去和伯承同志研究一下,我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席给我们的任务,我想一定能够完成。”
周**在旁边说:
“你们的位置太重要了,要靠你们去消灭蒋介石的命根子,消灭他的主力部队,还要剿蒋介石的老窝呢。”
邓**说:
“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陈毅说:
“我们的本事就是一条,坚决完成主席和中央交给的任务。”
朱德也笑着说:
“完不成任务,就打你这胖子的屁股。”
“总司令还没有打过我的屁股,我想我们不会挨打。希望下次见面时,能在你家吃到四川的腊肉。”
“好啊,我给你把四川腊肉准备好,到时候你就来吃吧。”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分区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
欲知毛泽东如何指挥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毛泽东做事历来是未雨绸缪。他在城南庄等候着去莫斯科向斯大林解释新中国政权的性质,目的是要在吸收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新政权建立后,能够征得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支持而避免引起误会。他在“九月会议”上,强调新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说要在各级政府各种政权机构的名字上加上“人民”二字,“以示与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不同”;他在会议期间批评那些根本不懂马列主义而要标新立异的提出所谓的“新资本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口号,强调未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有这一切,后来的事实都证明了毛泽东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具有非凡的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01
第201章
“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
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
话说1948年9月10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作了南下北宁线的部署:以第12纵队及6个独立师、炮兵纵队1个团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继续围困长春。以第3、4、7、8、9、11纵6个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第2纵队第5师,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南下北宁线,歼灭义县至昌黎一线国民党军,尔后相机夺取锦州、锦西、山海关。以第1、2(欠第5师)、5、6、10纵5个纵队,配置于沈阳以西北及长春、沈阳之间,阻止沈阳之国民党军向锦州或向长春增援,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和歼灭长春突围之敌。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在北宁线义县至唐山段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东北野战军主力奔袭北宁线。热河独立第4、6、8师包围了兴城、绥中等地,将锦州与唐山之间的通道截断,并断绝了傅作义集团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4纵、9纵插于义县、锦州之间,并包围义县。
“九月会议”结束后,中央书记处5大书记几乎是天天开会。按照原来的分工,毛泽东在周**的协助下,负责全国的军事指挥。毛泽东说:
“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
于是,几乎是每天晚上8点,刘**、周**、朱德、任弼时都准时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他们的卫士和警卫人员也都跟了来。书记们在办公室里开大会,卫士们就在值班室议论现在包围了什么地方,消灭了多少敌人。
朱德是多年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10点洗澡睡觉,清晨起来散步打拳。现在,毛泽东习惯于晚上办公开会的习惯,把他的生活全打乱了。毛泽东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有时就劝说:
“总司令啊,你年龄大了,可以早一点回去休息。”
朱德摇摇头说:
“这么重大的事,我回去也睡不着。”
话是这么说,有时会议开到一半他就打盹了。有人想叫醒他,毛泽东就轻轻摆摆手,说:
“不要叫了,让他休息一会儿,决定重大问题时再叫也不迟。”
朱德醒后总是抱歉地说:
“哎呀,糟糕,睡着了。”
大家都笑了。周**说:
“没关系,你休息一会儿,就能坚持到底了。”
毛泽东说:
“咱们这一段会议多,为的是彻底打败蒋介石。事情多,又很重大,少数人做主不行,咱们一起打一段疲劳战。总司令开会时稍微休息一会儿,精力更充沛,这是一件好事嘛。”
毛泽东又对周**、任弼时说:
“我们3个人打疲劳战打惯了,在陕北打了1年多,打败了蒋介石妄想消灭我们的野心。现在咱们再在一起打一段疲劳战,为的是彻底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不然,事情这么多,又这么重要,少数人做不了主啊!”
周**接着说:
“这个疲劳战是很辛苦的,但效率也是很高的。”
任弼时患有高血压病,过渡紧张或劳累就头晕,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有时大家也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就摇手说:
“我比你们都年轻,你们坚持工作,我回去休息怎么行呢,我应该比你们多做点事才对。”
9月中,张文秋向刘**汇报工作后,刘**说:
“我带你去看看毛主席,好不好?”
张文秋高兴地说:
“好!我老早就想去拜望毛主席了。”
张文秋在刘**的引领下,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只见屋里的陈设十分简单:两个单人沙发,一个帆布套座椅,左边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木椅子,桌上铺着白桌布。毛泽东穿着深灰色的夹衣,脚穿一双黑布鞋,同张文秋握手问候。刘**说:
“我把张文秋同志约来看望主席,主席可以和她多谈谈,我先走了。”
刘**走后,毛泽东笑着问张文秋说:
“好久没有看见你了。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在何处工作?”
张文秋说:
“我住在平山县王子村,在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工作。我好久未见到主席,很想念主席。”
“你在司法部工作?工作情况怎么样?”
“因为我没有学过法律,所以工作起来感到吃力。”
毛泽东鼓励她好好学好好干,接着话题一转,问起张文秋的身世。张文秋后来回忆说:
“我就从祖父母到父母,从求学到参加革命,把自己的家世和经历讲给他听。他听得很入神,有时频频点头,有时还插几句话。当我讲到我的求学经过时,毛主席说,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毛主席听我讲完家庭情况后,很有感慨地说:‘你出来参加革命,真不容易呀!你是同封建社会斗争,同宗法观念斗争,才出来的呀!你幸喜有一个好母亲做后台,支持你求学,求进步。她不支持你,你参加不了革命,也不会有今天。’毛主席向我介绍了他的身世,说他父亲脾气大,不让他外出求学,也是母亲支持他。当主席讲到开慧牺牲,岸英、岸青、岸龙流浪的情况时,他的眼圈有些发红,看得出他是非常难过的。
毛主席又向我问起谦初牺牲的经过和谦初的家庭情况,我详细地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听完,有些难过,说:‘谦初是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他是一个有才能、对党有贡献的人,是党的忠实的儿子。他的牺牲,是党的一大损失啊!’”
毛主席问清了所有的情况后,言归正传,把话题转到了毛岸英和刘思齐谈恋爱的事上来,他对张文秋说:
“听岸英说,他和你的大女儿思齐很要好,已经通信好久了。他说:他很爱思齐,思齐也很喜欢他。他们俩人现在要求订婚,我很同意,现在就看你的意见怎么样,你对这个女婿满不满意?”
张文秋一本正经地说:
“他们两人通了许久的信,我是知道的。现在他们要求订婚,我很赞成。主席既然同意了,我非常高兴。不过,我怕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配不上岸英。”
毛泽东微笑着摆摆手,说:
“我看思齐比较懂事。她年纪虽轻,但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她是在监狱里长大的,知道艰难困苦。她是烈士的后代,是我的干女儿,我很同情她,也很喜欢她。所以,我赞成他们现在订婚,将来结婚。”
张文秋见毛泽东如此说,也高兴地说:
“将来思齐和岸英能结合在一起,做主席的儿媳妇,经常在主席身边受教育,会非常幸福的。我有岸英这样一个女婿,也很满意。”
毛泽东说:
“今天本应当叫岸英来见你,可是他现在不在家里。明天我叫他到你家里去看望你。岸英刚从苏联回来不久,对国内情况不大了解。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情况,不大清楚。他很幼稚,希望你今后多费点心帮助他,教育他。”
张文秋连忙说:
“我听很多人说,岸英精明强干,能吃苦耐劳。他在苏联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回国后,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好多人都夸他是一名大有作为的青年。”
“这都是别人的奉承话,你可不要相信。他实际上是有很多缺点的。”
眼看到了中午,张文秋起身告辞。毛泽东再三挽留她吃午饭,张文秋只好留下来和毛泽东共进午餐。饭后,毛泽东又谈起了他们家为革命牺牲的5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张文秋也谈到了毛泽民和陈振亚在新疆的斗争和被害的经过,又谈到了在新疆第4监狱里同敌人斗争的情况。
直到天晚,两人已经谈了八九个小时。张文秋起身告辞,毛泽东还要挽留她吃晚饭,张文秋说:
“主席该休息了。天快黑了,我也要赶快回家。”
毛泽东这才起身,与张文秋握手道别。张文秋后来回忆说:
“我回到家里,仔细回想了一天的情况,明白了毛主席详细询问我的身世和革命经历的原因,显然是为了岸英和思齐的婚事。毛主席真会做调查工作。他以谈家常的方式,将我各方面的情况都调查得一清二楚,连对谦初的家庭都作了深刻地了解。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岸英的情况,主动地告诉了我,让我心里有底。毛主席这种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使我又感动,又佩服。他这样重视孩子的婚事,又使我格外高兴。”
正如毛泽东所说,此时的毛岸英也在西柏坡,他是在5月份从山东搞土地复查工作后回到西柏坡的。据这一年夏季被调到中央机关的王鹤滨回忆说,他在中灶食堂曾见到了毛岸英和于光远、王惠德、王子野、何理良等一帮子中央宣传部的年轻干部在一起吃饭。
毛岸英这一时期正在学习古典文学,他在言谈之中,时常也带一点之乎者也,引得于光远等人哈哈大笑。毛岸英停止了进餐,端着饭碗,用拇指固定着筷子,带着疑惑的神态,逐个向几位发笑的同事审视了一遍,说道:
“难道我的话说错乎?”
他的话刚一出口,立即又引起一阵更大的笑声。何理良的女高音最响亮,她笑得直不起腰来,右手捂着肚子,眼泪也笑出来了。毛岸英呆呆地望着发笑的同伴们,他不明白,刚才的一句话,为什么又引起大家更大的笑声。于光远逐渐收敛笑容,对毛岸英说:
“你说的话没有错,不过古文——文言文,是书本上的语言,古人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已经死亡了的口语语言。你把它用来和现在生活中的语言放在一起说,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才引得我们发笑的。”
毛岸英听罢,“哦”了一声,用眼角瞟了一下笑着的同事们,带着羞涩笑了一下,微红着脸,低着头继续吃饭。
再说9月16日夜,粟裕指挥的济南战役正式发起,华东野战军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
9月19日,国民党军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下,率115旅、161旅及独立旅共3个旅约2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
此时,国民党军队由1946年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其中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兵力只有170万人,而且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斗力每况愈下。蒋介石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在徐州地区布下了重兵,企图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决战,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蒋介石采取以退为守的战略,在徐州地区集中了60万的兵力,且多为精锐部队。刘峙、杜聿明率兵驻守徐州,黄百韬兵团防守徐州以东陇海路东段,冯治安部驻守徐州东北面的韩庄、台儿庄地区,邱清泉和李弥居中策应,李延年兵团驻守徐州南方的重镇蚌埠,孙元良等率兵驻守徐州以西的陇海路西段。
徐州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是陇海路和津浦路的交叉口,是华东、中原、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处。蒋介石企图在此用重兵控制中原,屏障南京,战局不利还可以将主力撤至长江以南,凭借长江天险抵抗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上,蒋介石采取了“一点两线”的部署和“固守一点,四方弛援”的战法。
9月24日早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致电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陈毅并转中央军委、毛泽东。粟裕在电报上说:
攻打济南的战斗即将结束,现在正值秋凉季节,最适宜作战,如敌停止北援,“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以便于恢复我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粟裕还在电报中提出了3个方案:
第1方案是:发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乘两淮敌人兵力空虚,由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副政委姬鹏飞(吉洛)部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野战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一线,准备歼击由徐州方面来援之敌。第二阶段,用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战役。而后华东野战军转入休整。
第2方案是:“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地,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峄县枣庄一线,以战备姿态进行休整。”此方案对部队休整有利,“但亦增加今后攻占两淮的困难(敌可能增兵)。”
第3方案是:全力向南求歼由徐州增援济南之敌一部,“但在济南攻克,敌人加强警惕,可能退缩,恐不易求战。”
粟裕认为:3个方案中,进行淮海战役最有利。此役目的是“为更好的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战争史上,第一次由前线将领提出的战略计划。
9月24日17时15分,济南战役结束,因为国民党援军未敢轻动,济南守军14.4万人全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衔、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被活捉。同时,华东野战军乘势攻克了长清、齐河、历城3座县城;马鞍山、千佛山国民党守军亦分别于25日、26日向解放军投降。
攻克济南捷报传到西柏坡,毛泽东、周**、刘**、朱德、和任弼时都非常高兴。毛泽东的一个卫士调皮地说:
“主席吃了红烧肉,指挥打仗没有不赢的!”
济南战役的胜利证明,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蒋介石得知济南失守,他暴跳如雷,竟然将收音机摔得粉碎,说:
“该城失陷实出乎意料之外。过去不惜任何牺牲以坚守强固据点或主要城市的战略,必须改变。”
9月25日下午,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的陈毅、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转粟裕的电报,他们在电报中说:
“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电报中还说:白崇禧正调集张淦、黄维两兵团“破坏我豫西区之中心腹地。如此着实现,对我秋季群运、屯粮、冬衣储计划妨害甚大。”我们“拟采取分遣歼敌方针”,以1至2个纵队南下,配合桐柏、江汉军区部队,先破击信阳至汉口段铁路,然后分歼江汉地区之敌;野战军主力位于南阳附近,吸引敌人西进,“如敌转向东北,则我亦向东北机动均可。”“此一行动计划可争取在江汉歼敌一部,可保持豫西基本区,于东战场亦可配合得宜。”

9月25日傍晚,毛泽东在他的办公室里认真地阅读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2封电报,紧张地思考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意见。国共双方在中原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粟裕的建议虽然不错,只是把战斗限于两淮和海州,战役的范围设想得较小,对作战的第一个目标也认识不足,是不能达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于江北的目的的。眼下华东野战军一战而定山东,不应转为休整,而应乘胜打第2仗、第3仗,力争尽快解决徐州问题。一个更大的战役计划在他的脑海里酝酿。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徐州国民党的60多万重兵,人民解放军必须投入更多的部队,这可不同于济南战役那样双方二十几万人的角逐,而将是又一场规模宏大的大搏杀啊!
毛泽东分析了形势,认为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敌人主力歼灭于淮河以北,从而为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国奠定基础。在此情况下,必须坚定敢于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信心。他感到农舍小屋里有些憋闷,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在夜幕下踱步沉思起来。
刘峙、白崇禧两大军事集团有110万大军,装备精良,又有津浦、平汉和陇海3条运输线,确是两个硬敌,不可等闲视之。但是,蒋介石要防白崇禧“尾大不掉”,把一个完整的中原战区一分为二,表面上刘峙、白崇禧一东一西,各据徐州、武汉,互成犄角之势,可他恰恰疏忽了战略上的联系,增加了我军从战略上分割敌人的可能性,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可乘之机。
毛泽东不禁摇了摇头,有点替蒋介石惋惜。他快步走进屋里,拉近了地图,把目光集于华东一隅。徐州集团国民党军的部署是星罗棋布,其重要将官有刘峙、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
毛泽东对这些将官一一排队点名,他对国民党的将官像对自己的部下一样熟悉。谁是淮海战役的首取目标呢?刘峙、杜聿明坐镇徐州中心点,左有邱清泉、孙元良,右有李弥、黄百韬,还有4个绥靖区,形成一字长蛇阵。他逐个分析着,绥靖部队不负责机动作战,部队素质也差得多,谈不上首取主要目标;东西两侧的4个兵团,数黄百韬离徐州最远,而他的东面是滔滔大海,天绝其退路。更重要的是黄百韬兵团是土军阀出身,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他一旦被围,邱清泉、李弥等都不会拼死力相救。对!先打黄百韬!于是,黄百韬兵团就成了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的首取目标。

毛泽东把他的思考意见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人通了气,大家一致赞成。
9月25日19时,毛泽东亲拟的电文发给华东局饶漱石、华东野战军粟裕并告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和陈毅、李达,他在电文中写道: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等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期休息,然后留1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
1、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百韬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2、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3、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3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敌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因此,你们应在10月10日以前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
毛泽东根据东北战场上的敌我态势,也作出了先打锦州之敌的作战部署。
原来9月24日,东北野战军南下的4纵在兴城东北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切断了兴城与锦西之间的联系,牵制了锦西、葫芦岛的敌人。9纵位于锦州、义县之间,以渗透战法,插向锦州以北,并夺取了帽山屯和锦州以北诸高地。8纵由八面城出发,经彰武等插入锦州以北。7纵渡过大凌河,插至锦州西南地区,并协同4纵攻占塔山、高桥。11纵攻占了昌黎及其以西地区。
9月27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等说:
“如能同时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应同时打两处;如不能同时打两处,则先打山海关还是先打锦州,值得考虑。”如先打山海关,然后以打山海关之兵力回打锦州则劳师费时,给沈阳之敌以增援的时间。“如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
9月28日,毛泽东修改和批转了辽东第3纵队关于诉苦教育经验的总结。
9月29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东北野战军应力求在援敌迫近之前,迅速攻克锦州,这是取得战役主动权的关键。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复电中央军委、毛泽东说:
“锦州是敌薄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长春敌亦必乘机撤退。”“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我们将极力争取这一胜利。”
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先打锦州,后打锦西,计划甚好。”“照此贯彻实施,争取大胜。”将作战重心放在义县、锦州、锦西3点,如果感到力量不够,可从沈阳以西各纵队中抽调部队。
9月30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北平,要傅作义增援东北。
1948年10月1日,罗荣桓签发了《准备夺取锦州,全歼东北敌人》的战斗动员令,东北野战军相继攻占了昌黎、滦县、北戴河、义县、绥中等地,控制了从山海关到义县的几乎整个辽西走廊;孤立包围了锦西、山海关和锦州。
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指挥的3纵7、8、9师及2纵第5师、热河独立师、炮纵主力5万余人,在攻打义县时,炮兵司令朱瑞在察看义县城墙时,踏响了地雷,成为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时年43岁。
朱瑞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炮兵学校学习过,是一位学者型的将军。
10月2日,蒋介石飞临沈阳,他不顾卫立煌的反对,亲自部署战事:
以沈阳地区的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廖耀湘统一指挥,进占彰武,新立屯,策应长春守军突围,然后西进,与将要组织的“东进兵团”夹击锦州共军。
以5个师编成“防守兵团”,由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防守沈阳及铁岭、抚顺、本溪等地。
毛泽东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蒋介石飞到沈阳了,这下子我们胜利就更有了把握。”
周**说:
“蒋介石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仗就好打。他历来是瞎指挥。”
正当箭在弦上之际,林彪在10月2日晨乘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列车到了郑家屯,获悉葫芦岛又增重兵的情报,他顾虑打锦州时,有被敌人从沈阳、锦西、葫芦岛两面夹击的危险。
10月2日晚22时,林彪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名义,给中央军委发出了“AAAA”字的万万火急电报,提出两个行动方案,要求改变作战方针,放弃打锦州,回师攻打长春。
3日清晨,罗荣桓得知林彪发电报的事情后,马上拉着刘亚楼找林彪。林彪向他俩说出了发电报的原委,坚持说打长春可靠一些。罗荣桓说,现在几十万大军已拉到了辽西前线,锦州外围据点已肃清,敌情变化不大,不能轻易改变中央已确定的作战方针。他强调说:
“这是抗拒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违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是影响全国战局的。”
在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说服下,林彪才要秘书到机要处追回那份电报,但是,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此时,毛泽东尚未复电。刘亚楼问怎么办?林彪不作声。罗荣桓说:
“检讨一下,再发一份电报,说明我们仍然要打锦州。”
林彪嘴里说同意,就是不起草电报。罗荣桓马上起草了电报,经林彪修改后,于3日上午9时发出,电报称:
“我们拟仍攻锦州。”
并拟定了如下作战部署:
“以4纵和11纵全部及热河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敌两个师;以1纵、2纵、3纵、7纵、8纵、9纵及6纵之第17师共16个师的兵力及炮兵纵队主力,攻打锦州;以5纵、6纵(欠第17师)、王宏坤的10纵(附1纵第3师)在新民以西以东地区,牵制敌“西进兵团”;12纵南下通江口地区,准备参加新民方向的打援和截击长春突围之敌;以1纵(欠第3师)位于高桥为总预备队。”
10月3日17时,毛泽东看了林彪要改变方针的电报,非常生气,他征得朱德、刘**、周**、任弼时的同意,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批评他们说:
“5个月前(即4、5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2个月前(即7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州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第1、第9两军已调走,你们却又因新5军从山海关、95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的。”“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计划,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
10月3日19时,毛泽东发完上一封电报,还是不放心,又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一电,说:
“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于10天内外攻锦州,并集中必要力量与攻锦的同时,歼灭由锦西来援之敌4至5个师。”
“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10月3日晚,毛泽东、朱德、周**致电第一批抵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等,表示慰问。
是年秋,章士钊在河北西柏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的好友杨度,是我们的人,是共产党员。杨度在病危期间,写了一幅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曾留学日本,曾师事王闿运,也曾投靠袁世凯,后追随孙中山。1926年始与李大钊来往密切。1929年秋,经潘汉年介绍、周**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1931年在上海逝世。
10月4日凌晨1时30分,中央军委收到罗荣桓起草的电报,毛泽东得知林彪坚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及调整作战部署后,这才放下心来,他在4日清晨6时的复电中说:
“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从你们部队开始行动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1个月之久,你们才把攻击重点问题弄清楚。从这件事,你们应取得两个教训:第一个教训是你们的指挥所应先于部队移动到达所欲攻击的方向去,由于你们没有这样做,致使你们的眼光长期受到限制;第二个教训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主力攻击一点,而不要平分兵力。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蒋介石已到过沈阳,不过是替丧失信心的部下打气,他讲些什么,你们完全不要理他。坚决按照你们3日9时电部署做去,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时间愈快愈好。”
10月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指挥所到达锦州西北距锦州30多里的邙牛屯,立即电告中央军委他们指挥所的位置。
10月6日,毛泽东收到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来电,立即回电说:
“你们到锦州附近指挥甚好,但你们不应距城太近,应在距城较远之处,以电话能联络攻城兵团即妥,务求保障安全。另设攻城直接指挥所,委托适当人员,秉承你们意旨,迫近城垣指挥。”
10月6日,蒋介石在葫芦岛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海空军协同地面部队向锦州增援,他要以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及从华北、山东抽调的7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侯镜如统一指挥,由锦西向北增援锦州。
欲知国共双方决战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更精彩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4: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02
第202章
“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
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它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
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话说1948年秋,卫士们发现毛泽东的毛衣毛裤实在太破了,不仅有好几个大窟窿,还有不少地方脱了线。他们商量着让韩桂馨给补一补。韩桂馨接过毛衣毛裤,看了一番,建议说:
“今年和去年的情况不一样了,去年陕北的条件困难,现在的条件好了,西柏坡离石家庄这么近,那里毛衣毛线都有,如果买毛衣毛裤怕不合身,你们买来毛线,我可以给主席织,保证天冷的时候让主席穿上。”
阎长林知道毛泽东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经他同意,谁也不能花钱给他添置东西,就说:
“小韩,你去请示主席吧,因为你年龄最小,什么话都可以讲。”
韩桂馨在毛泽东面前确实很随便,有一次她的一位战友江燕来看她,说想见一眼毛泽东,照一张相。韩桂馨说:“那还不容易,你跟我来。”韩桂馨到了毛泽东的办公室,推开门冒冒失失地叫一声:“主席,你出来,跟我们照张相。”毛泽东居然听她的话,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走出窑洞同两位女战士合了一张影。
可是这一次韩桂馨并没有答应阎长林,她说:
“这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小李讷的事,如果是小李讷的事情,你们不去,我就敢去。这些都是你们的事,不应当由我去问主席。”
阎长林知道韩桂馨和李银桥正在谈恋爱,就说:
“你跟李银桥一块去问主席行不行?”
韩桂馨瞟了李银桥一眼,不做声了。李银桥说:
“这要找个机会才行,不能干扰主席办公。等到主席吃饭、休息或者散步的时候,才能和主席说。”
阎长林说:
“先侦查侦查么,有机会就说,别拖,一拖就没劲了。”
李银桥为补毛衣毛裤的事,时刻等待着机会。后来他见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看报,就约了韩桂馨一同来到毛泽东面前。李银桥先开口,他说:
“主席,天气很快就要冷了,同志们在给你准备过冬的衣服。你的毛衣和毛裤太破了,不好再补了。再说也找不到颜色相同的毛线来补,就是能找到顺色的毛线,补上也不好看了。大家研究了一下,想给主席买新毛衣毛裤,也可以买毛线,小韩来织,保证天冷时叫你穿上新织的毛衣毛裤。”
韩桂馨接着说:
“现在又不是在陕北了,那时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能穿补了又补的衣服。现在这里离石家庄近,可以去买毛线,我来织。你原来那毛衣毛裤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实在不好补了。”
毛泽东慢悠悠地说:
“我的衣服破了,补一补还可以穿。就是这样,我们从生活上来说,比前线也好多了。前线更需要给养,一切为了前线。小韩哪,你把李讷照顾好了,又为我们做了缝缝补补的工作,给你添麻烦了,我非常感谢你。还是请你辛苦一点,把我的毛衣毛裤补一下,能穿就行了。”
“你的毛衣毛裤实在太破了,就是能补上,穿上多么难看呀!”
韩桂馨仍然不甘心。可是毛泽东也坚持他的意见,他说:
“唉!穿在里面不讲什么好看难看,能穿就行了。外衣破了,补补还不是可以穿嘛!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啊!等我们胜利了,再穿好一点,你说对吗?”
李银桥、韩桂馨无话可说了。毛泽东见他俩要走,忽然说:
“你们两个就是为这件事来的吗?还有没有别的事呀?”
韩桂馨说:
“没别的事,就是动员主席买毛线。”
毛泽东顺口问李银桥:
“银桥,你今年二十几岁啦?”
“21岁。”
毛泽东转向韩桂馨,说:
“小韩,你1947年秋天到我这里来工作是17岁,今年18岁了,对不对?”
“到年底就19岁了。”
“那很好嘛,你们两个应当互相帮助。”毛泽东见韩桂馨有点难为情了,又笑着说:“好了,我听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毛泽东在散步时又悄悄地问李银桥:
“你们谈得怎么样啊?”
李银桥赧颜低头,窘笑不语。毛泽东又说:
“不要封建哟,你们谈我是赞成的。不要靠媒人,啊,我的卫士要自力更生娶妻生子么。”
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两个年轻人接触多了,彼此之间都有爱慕之意,但是他俩都不好意思开口。毛泽东看出了一些名堂,就给他俩牵线当“红娘”。不久,李银桥家里来信,说是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李银桥自己的事,无论大小都愿意请毛泽东当参谋,帮助出主意。这次,他还是拿着信去找毛泽东:
“主席,你看这事怎么办?”
毛泽东看罢信,反问道:
“你说怎么办?”
李银桥低头不吭声了。毛泽东哈哈笑出声来,说道:
“银桥啊,你就是太老实。谈恋爱也要动脑子么!你就不会拿着信去问问小韩,她比你文化高,你正好有借口要她帮你写回信么。”
于是,李银桥就拿着信去找韩桂馨,他说:
“小韩,你看看这封信。你看怎么办?如果,如果……不合适就推掉吧?”
“那就,那就推掉呗。”
李银桥见韩桂馨红了脸,胆子便大起来,说:
“你代我写封回信吧?你文化程度比我高,主席说互相帮助,是吧?”
韩桂馨低着头,嘟囔着:
“你可真聪明,你也真够傻的。那么多人找我,我都没有答应,就等……”
李银桥笑了,说:
“要不然,我还要傻呢,是主席教了我这个聪明的办法,是他让我请你写回信。”
“哼,主席就喜欢你,叫别人都是叫警卫,就叫你银桥。”韩桂馨说着声音低了下来:“现在女同志少,将来,将来进城了,女同志多了,你,你可不能变心。”
李银桥说:
“这怎么可能呢?毛主席不答应,我自己也不答应呀。好歹我是你的领导,我要是变心还像个当领导的吗?怎么教育别人呀?”
韩桂馨轻轻地说了一句:
“那你就领导我一辈子吧,我都听你的……”
李银桥又回到毛泽东身边,把经过详细汇报了一遍。毛泽东很高兴,对他说:
“谈下去,银桥,继续谈下去。你们都在我身边工作,又都是安平县的老乡,走到一起来了。要说缘分这就叫缘分。”
后来在毛泽东的关怀下,李银桥和韩桂馨在1948年12月10日写了申请结婚的报告。不到2天时间,各级领导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大大好事,甚为赞成”,“完全赞成”,“同意并致贺”,“十分赞成”,“总支委员会同意”。两位年轻人终于喜结连理。
毛泽东对他身边的卫士和工作人员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相比之下,对自己亲生儿子的要求则要严格得多。
有一天,毛岸英和刘思齐一起来见父亲,他说:
“爸爸,我跟思齐的事,康妈妈跟你说过了?”
“嗯。”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地说:“你们俩都同意,我没有什么意见。”
“那我们就办理结婚手续吧?”
毛泽东这才抬起了头,问刘思齐:
“你正在学习,在学校还没有毕业,现在结婚不怕影响你的学习吗?”
刘思齐说:
“结婚后好好安排一下,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好,好!”毛泽东点点头,又问道:“岸英是1922年生的,思齐你是哪一年生的呀?”
刘思齐回答说:
“我是1931年生的。”
“31年生的?他比你大八九岁,你知道吗?”
“知道。”
毛泽东说:
“你还小,着什么急呀?反正我同意你们的婚事,等一等好不好?”
“好,听爸爸的。”
毛岸英说罢,就和刘思齐一起离开了父亲的办公室,可不大一会儿,他又回到了父亲跟前。
“你怎么又回来了?”
毛岸英对父亲解释说:
“我想结婚以后,可以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这样,就不必在这方面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毛泽东问:
“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同意你们马上结婚呀?”
“是的。”
“不是告诉你暂时不要结婚吗?”
“我自己的事还是让我自己做主吧。”
“你找谁结婚由你做主,结婚年龄不到你做得了主吗?那还要由制度和纪律做主。思齐还小,不到结婚年龄,现在不能结婚。”
“可我都27岁了。”
“我说思齐还不到年纪!”
毛泽东提高了嗓门。
“思齐也18岁了。”
毛岸英小声辩解着。毛泽东较起真来:
“周岁?虚岁?”
“虚岁。可不到年龄结婚的人多着呢!”
“谁叫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生气了,将笔重重地放在砚台上,冲着毛岸英吼道:“我们的纪律你不遵守谁遵守?思齐不到18岁,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你们结婚!”
毛岸英没想到爸爸为这事会跟自己发这么大的脾气,挨了训转身就走,刚走到院子里,一下子晕倒了。值班哨兵急忙把他扶到了一间房子里。毛岸英回到自己的住室,气得躺在床上直哭,第二天也没有起床,谁劝也不行,卫士只得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一听就发火了,大步走到毛岸英住室房门口,喊了一嗓子:
“毛岸英!你想干什么?”
毛岸英一听父亲发了怒,立刻老老实实地起了床,不敢再闹了。毛泽东转身走时,又撂下一句话:
“没出息!”
过了几天,毛泽东在村边散步,碰到毛岸英从乡下回来。毛岸英想溜过去,却被父亲叫住了:
“你不要躲我,结婚的事想通了吗?”
“想通了。”毛岸英向父亲做检讨说:“是我不对。”
“思齐呢?”
“她也想通了。我们已经商量好,过年以后再结婚。”
毛泽东高兴地说:
“这才像我的儿子嘛!这样你就是一个模范的守法者,而不是一个违法者了。”
1948年秋,符定一应毛泽东之邀,由北平城内化妆到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受到毛泽东、周**的亲切接见,他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啊!符定一在北平多年,熟悉北平,他认为天津是北平的门户,攻克天津,北平会不攻自破,这样既不会毁坏文化古城,又不会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大的损失,就向毛泽东提出了“先攻克天津,然后夺取北平”的建议,这一谋略与毛泽东不谋而合,自然受到了毛泽东的欢迎。
是年秋季的一天下午,毛远志得知自己寄养在老乡家里的孩子病得很重,便骑马从阜平赶往50多公里外的平山县东黄泥村。在经过西柏坡时,她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伯伯那熟悉的声音:
“岸英,岸英,那是你姐姐,快去追呀!”
毛远志草草回头望了一眼,便催马赶路。不一会儿,一个陌生青年骑着马赶来了,拦住她问道:
“你是毛远志吗?”
“是啊,你是谁呀?”
“我是岸英。你要到哪里去?爸爸前几天还打听你呢。”
毛远志闻言自然非常高兴,但她顾不得多讲,只说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病得很重,正要去看看。毛岸英听了,催她快走,还嘱咐她说,需要帮忙时捎个信来。毛远志匆匆赶到老乡家,看到患痢疾的孩子已经奄奄一息,村里又无医无药,赶忙托人捎信给毛岸英。毛岸英很快便骑着马赶来了,将小孩子带到西柏坡,经过医生急救方转危为安。他将毛远志母子安顿到自己的住处,吃了饭,又聊了多时。毛远志见毛岸英的书摞中有一本《马恩列斯毛论思想方法》,拿过来翻了翻,很想要,毛岸英却说:
“别的书都可以,这本书不能送你。”
“为什么?”
毛远志不解地问;毛岸英认真地说:
“爸爸讲了,他不同意提‘毛泽东主义’,也不能把他同马恩列斯并列,说他不够资格。你看,这本书的封皮是马恩列斯毛的头像并列,所以就不能送给你喽。”
1948年10月,田家英经胡乔木介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田家英本名曾正昌,1922年1月4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小康之家。失去父母后,家道中落,中学时因生活所迫辍学,靠卖文为生。1938年2月在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田家英曾经辅导毛岸英学习语文和历史。毛泽东一见田家英,就问道:
“你到我这里工作,有什么想法?”
田家英答道: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毛泽东听了有点儿不大高兴。田家英到毛泽东身边后,他和毛泽东有一些共同和相似的情趣和爱好,都喜欢读中国古典文学古诗词和中国历史。田家英以“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为座右铭。但是,他的学问远远不及毛泽东渊博,谁也无法知晓,毛泽东究竟读了几万卷书。毛泽东是诗人,田家英也能写诗,二人在一起谈话,毛泽东还是比较满意的。
1948年10月9日,东北野战军开始了锦州外围战。一场以东北野战军25万人对国民党守军10万人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10月10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从你们开始攻击锦州之日起,一个时期内是你们战局紧张期间,望你们每2天或3天以敌情和我情电告我们一次。”
“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攻克锦州。”“如果沈阳援敌进得较慢而葫、锦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4纵、11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如果葫、锦援敌被我4纵、11纵等部所钳制和阻击而进得很慢或停止不进,而沈阳援敌进得较快,且锦州之敌业已大部被歼,全城已接近于攻克,则你们应使沈敌深入大凌河以北,以便及时转移兵力包围该敌,然后徐图歼击。
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它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前面所说各点,只是希望你们予以相当的注意。尤其是锦州作战的头几天内,东西援敌不会大动,你们要用全部精力注于锦州方面之作战。”
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了“九月会议”的基本精神。他通知中还写道:
人民解放军第3年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为了“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到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应该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准备在1949年召集中国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开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又一次明确地肯定了新式整军运动的成绩,他写道:新式整军运动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战斗力和纪律性,并溶化了80万人的国民党俘虏兵,使他们成为解放军战士。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4: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1日,毛泽东对华东战场上敌我态势作了认真的研究,他在吸收前方指挥员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这一天,毛泽东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告给华东野战军、华东局、中原野战军、中原局。他写道: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
“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3个师的目的”。
“第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2星期至3星期内结束”;“第二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该地区连原有1个师将共有3个师,故我须用5个纵队担任攻击,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钳制邱李两兵力,仍然是9月间攻济打援部署的那个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于两个至3个星期内完结”;“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敌将增加1个师左右的兵力(整8师正由烟台南运),故亦须准备以5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和钳制。此阶段,大约亦须有两个至3个星期。”
10月12日,毛泽东因由沈阳出动的廖耀湘的西进兵团进占了彰武,就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卫立煌想用取巧的方法引我回援,借此以解锦州之围。只要你们能于1星期内攻克锦州,则该敌无论如何是不能迫近锦州的。锦州一克,该敌又必立即后撤。”
10月1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邓子恢、李达说:
“1、白(崇禧)令黄维、张淦由确山、遂平线向唐河、社旗线前进,这样就给你们南北两区作战以必要的时间。望令陈锡联、陈赓率1、3、4、9纵,全力按你们所规定之时间攻击郑州,并部署阻援及打援。只要郑州攻克,你们在北面就取得了主动,就可迫使孙元良兵团回顾开封,或留在开封、徐州线而不能再东进。2、6纵暂时留在桐柏策应王宏坤是可以的,只要王宏坤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张淦兵团势必南顾,黄维兵团则将向北对付二陈,而后你们便有各个歼击黄维的机会。”
10月13日,东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经过5昼夜激战,已经将锦州外围国民党军据点扫清,国民党军全部被压缩到锦州城内。
10月14日上午10时,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几百门大炮同时怒吼,一霎时地动山摇,惊心动魄。这是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用如此大量密集的炮火。
上午11时,东北野战军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炮火掩护和坦克支援下,发起猛烈冲击。
解放军坦克兵参战,这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说来也真好笑,这些坦克都是接受日军的破旧坦克经过修理拼装的,战士们叫它“老头坦克”。坦克中的通讯设备也都被日军拆掉了,此时只能靠在坦克外面打信号旗联络。而解放军的坦克兵又多是新手,初次上阵难免紧张,坦克就像一头犟驴,叫它走它偏停,叫它停它又偏要走了。总攻发起的时间还没有到,有的坦克一发动起来就向前冲去,尖刀连的战士们喊着“停下,停下!”坦克里也听不见,一个劲地往前冲,急战士们得用镐头敲它,也没有用,战士们只好跟在坦克后面发起冲击。
10月14日,毛泽东一面关注着锦州的战事,一面谋划着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此时,无论是兵力数量或是武器装备,华东野战军都处于劣势,要在大决战中战胜国民党军,必须在战略谋划上胜其一筹。谋略大师毛泽东决定先给国民党军摆个**阵。他致电粟裕、饶漱石、谭震林并中原局说:
担任打援任务的部队,应放在援敌的侧面,即位于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造成围攻徐州的态势,使徐州之国民党军“第一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且歼灭黄兵团。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
毛泽东同时又决定让中原野战军主力在淮海战役发起前,攻克郑州,然后攻开封或直出津浦路徐州、蚌埠间,钳制敌孙元良、邱清泉、李弥兵团和第4绥靖区部队,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由中原野战军第2、第6纵队首先协同江汉、桐柏军区部队,努力将黄维兵团牵制在平汉路以西,并彻底破坏平汉路南段;当黄维兵团东援徐淮时,则对其进行尾击和侧击,迟滞其前进速度。毛泽东电示陈毅、邓**说:
“为了保障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整数月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钳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一部。”
这一天,毛泽东再次电示中原野战军说:
“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出援之际,举行徐州、蚌埠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
10月15日18时,东北野战军经过31小时激战,攻克了锦州城, 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中将司令官范汉杰、冀热辽边区中将司令贺奎、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副司令杨宏光、93军军长盛家兴等35名将官。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飞机1架,击毁飞机11架。
东北野战军在此战中也伤亡了24000人。
与攻打锦州的同时,东北野战军在塔山地区顽强阻击廖耀湘兵团6昼夜,将其钳制在彰武、新立屯一带,有力地配合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在锦州的行动。
塔山阻击战使国民党军队伤亡6549人,其中包括5名团长。东北野战军也伤亡了3571人;阻击部队功劳最大的几个团,分别荣获了“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
这一天晚上,毛泽东拿着一份电报大步走出屋来,阎长林以为有事,忙迎了上去。只见毛泽东站在台阶上,扬起手中的电报,对着大家大声说道:
“锦州解放了!锦州解放了!要使机关的同志们都知道,解放锦州这是一个大胜利!”
10月15日晚及17日,毛泽东先后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祝贺“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
10月19日22时,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锦州之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
再说此时长春守军在东北野战军的声势震撼和政治攻势下,已成瓦解之势。自从6月25日东北野战军围城到此时,已经接受蒋军投诚官兵13500余人,其中新7军3700人,第60军3800人,土杂部队6200余人。
10月15日,蒋介石偕宋美龄由南京飞抵沈阳,密令长春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突围,并严厉告诫他说:“如不遵令突围,定以军法从事。”
郑洞国心里明白,突围谈何容易!城内军粮殆尽,近郊飞机场已非己所有,长春周围全是人民解放军的雄兵猛将,自己的部属军心涣散,连他亲自召集的高级军事会议都开不起来了,新7军军长李鸿称病不出,第60军军长曾泽生神态异常,到会不久,就借故匆匆离去。现在已经是插翅难逃了!
10月16日夜晚,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派暂21师副师长李佐和182师副师长任孝中,携带蒋介石空投的突围手令和郑洞国的突围计划,作为他的正式代表与东北野战军代表唐天际商定起义计划。唐天际向他们转达了兵团领导的意见,欢迎他们起义,起义后的待遇与解放军完全一样。
10月17日午夜,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按照预定计划,东北野战军悄然进城,第60军撤出城外,开往九台休整。曾泽生拨通了郑洞国的电话,只说了一句话:
“有人和你讲话。”
郑洞国听到解放军的代表对他说:
“现在长春的局势,你是知道的。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可以保障你方生命财产的安全。希望考虑,莫再做不必要的牺牲。”
郑洞国答道:
“我既已失败,只有战死,没有什么可说的。要我放下武器,办不到!”
第二天一早,已经与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达成协议的新7军军长李鸿派参谋长来见郑洞国,说新7军已决定放下武器,劝郑洞国和他们一道行动。郑洞国说:
“你们的做法,我是不同意的。既然你们决定放下武器,那么,你们干你们的,我干我的!”
这时,杜聿明来急电告诉郑洞国说,拟请蒋介石派直升飞机来接郑洞国脱险,郑洞国说:
“来不及了。”
郑洞国电告蒋介石说:
“来生再见。”
10月19日,郑洞国的幕僚为了使他体面的投降,与共军代表商定,他们以中央银行大楼为据点,“抵抗一两天后再降”,由共军发表郑洞国“负伤被俘”的消息。
10月21日凌晨,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的司令部附近枪声骤起,郑洞国以为是巷战逼近,急忙到门外观望、询问左右军情,他哪里知道,正是他的高级幕僚和卫兵悄悄迎来了解放军的代表。他们计议,朝天放枪,假意抵抗。转眼之间,解放军神兵天降,占据了郑洞国的司令部内外。郑洞国的副参谋长和卫兵团团围着郑洞国,用眼神示意郑洞国:
“大势去矣,放下武器吧!”
郑洞国无奈,只好听候发落。就这样,在国共双方对峙了5个月之后,结下了这个富有戏剧性的城下之盟,长春宣告解放。
说来也巧,郑洞国率领的守城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第1兵团10万人,而东北野战军的攻城部队的番号和实力也是第1兵团10万人。历史就是有这样的富有戏剧性的巧合。
解放军的司令员萧劲光和政委萧华设宴招待郑洞国,在小酌之中,萧劲光和萧华给郑洞国斟酒夹菜,非常和气。饭后,萧劲光和萧华问郑洞国,今后有什么打算?郑洞国说:
“一不去广播,二不去参加公开的宴会。我只想做一个老百姓。”
萧劲光、萧华爽快地答应了郑洞国的要求,婉言说:
“你不愿工作,或者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学习一段时间,请任意选择。”
郑洞国说:“学习,让我学习一段时间!”
就这样,郑洞国在军区招待所内关起门来,学习了1年半。
萧华,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父亲萧能球,母亲严招胜,都是中国共产党员。萧华少年时,他家里是兴国地下党的交通站和联络点。萧华17岁时,就成为少共国际师的政委。在长征途中,新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当警卫员,吴宗汉胆小,第一次见首长不敢抬头。萧华问:“年纪多大了?”“20岁。”“嘿,比我还大1岁。”吴宗汉抬头一看,首长果然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不禁心想:他怎么这么年轻就当首长啦?萧华22岁时,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前往山东省惠民县,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商讨统一抗战大计。59岁的沈鸿烈出口不逊:“一个娃娃,也来和我谈判。”在双方唇枪舌剑的谈判之后,沈鸿烈对萧华钦佩不已。自此,“娃娃司令”的名头在冀鲁边区敌我双方传开了。后来,被毛泽东称赞是位才子的萧华,写出了一曲风靡中华大地的《长征组歌》。有人对《长征组歌》稍有微词,周**说:“他写的《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神来之笔嘛!”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再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全军覆灭的命运已成定局。锦州、长春解放后,蒋介石梦想夺回锦州,令廖耀湘兵团与葫芦岛的敌军东西对进,企图打通关内外的联络;同时命令沈阳的52军抢占营口,企图取得海上的退路。
东北野战军分析了敌我形势,提出了全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计划。毛泽东接到电报后,更改了原来打锦西、葫芦岛的设想。自10月19日这一天起,毛泽东连续电示林彪等说:
“如果你们在长春事件之后,蒋介石、卫立煌仍不变更锦葫、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
“因沈敌决心撤退,你们须用全力抓住沈敌,暂时不能打锦、葫,在歼灭沈敌以前,锦、葫应由攻击目标改变为钳制目标”,“即不打锦、葫而打廖耀湘”,“以全歼廖兵团为目的”。“只要此着成功,敌无逃路,你们就在战略上胜利了”。
10月20日,林彪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定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具体作战计划。
10月22日,中原野战军主力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占领郑州,守军万余人北逃,被追歼于郑州以北老鸭陈地区。
10月23日,司徒雷登向马歇尔提出了要蒋介石退休,让位给李宗仁的建议。杜鲁门也拒绝给蒋介石援助,在政治上已不支持蒋介石。尚有军事实力的桂系在美国的支持下也加紧了活动,率先打出了“和谈”的旗号。
而在23日这一天,在北平的蒋介石根据何应钦、顾祝同在南京召开的国防部军事会议的报告,决定:1、徐州方面应取攻势防御,放弃郑州、开封、兰考等城市。2、华中、徐州两“剿总”由白崇禧统一指挥。3、第2军和第15军可并入黄维兵团,华中“剿总”必要时可放弃南阳,以便黄维兵团进出周口。4、令宋希濂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
也就在10月23日,正当美蒋之间出现裂痕与蒋介石紧锣密鼓地进行部署的时候,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下达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以苏北兵团为东路,即左翼,由兵团司令韦国清指挥2纵、12纵和中原野战军11纵共3个纵队,从赣榆县向阿湖镇前进,围歼阿湖地区国民党军第25军,并首先以主力一部夺取和控制新安镇以东,以切断第25军向新安镇退却的道路,同时以一部首先切断黄百韬兵团向海州、连云港之退路,防其东窜。
以华东野战军总部为中路,由粟裕、谭震林率1、4、6、8、9纵队,鲁中纵队,炮兵纵队共7个纵队,从临沂南下,兵分5路,分头攻占郯城、邳县等地,然后向黄百韬兵团驻地进击,并同集结在宿迁附近的11纵队、江淮独立旅等部,实施南北对进,突击包围黄百韬兵团。
以山东兵团为西路,即右翼,由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指挥7、10、13纵共3个纵队,从藤县南下,分别向临城、枣庄、峄城前进,然后直插徐东陇海路大许家车站,以切断黄百韬兵团向西逃窜的去路。
另外,徐州西北一路,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两广纵队、冀鲁豫独立旅,由单县向丰县、砀山前进以配合中原野战军主力向徐州以西进攻,力求拖住孙元良兵团不能往商丘、砀山东援,并胁迫邱清泉兵团不敢放胆由砀山向徐州东援,以保证东线主力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之作战的实施。
10月24日,开封国民党守军东撤,中原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政委邓**、副司令员陈毅率领下,乘势继续东进。
欲知毛泽东下一步如何指挥淮海战役?请继续往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4: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03
第203章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话说1948年10月25日上午,在农家小院前院的梨树下,毛泽东、周**、任弼时正围坐在磨盘前,谈论着军事局势,机要秘书急匆匆地走进院子,他手里拿着一份电报,神色有些紧张。他送来的是在北平的地下党发来的密电,向中央报告了一个重要消息——蒋介石、傅作义要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
原来,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是蒋介石和傅作义经过几次商量而确定的。早在10月23日上午,傅作义在华北总部召开了高级将领秘密会议,下达了佯称为“援晋兵团”的组建计划,这个计划事实上是进攻石家庄、偷袭西柏坡的作战计划和部队的调动命令。该计划任命94军军长郑挺锋为总指挥,骑兵第4师师长刘春方、新2军暂32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10月24日,参加袭击的国民党军队在涿县集结。在北平的地下工作者崔月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通过城工部部长刘仁向中央军委报告。
毛泽东、周**、任弼时看完了电报,立刻来到作战室,找来了朱德,他们在华北地图上,指划着北平—涿县—保定—石家庄—西柏坡一线,商量对策。
此时,徐向前的第1兵团在山西,杨成武的第3兵团已远赴绥远,在北平以南至石家庄,解放军没有主力部队。驻守在西柏坡的也只有中央警卫团干部带领的两个步兵连和1个骑兵排担任警戒。假使傅作义偷袭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形势非常危急!如何退敌呢?毛泽东决定:
1、令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立即将第7纵队主力移到保定以南,坚决阻击南进之敌;7纵的1个旅立即开到新乐、正定之间,沿沙河、滹沱河布置阻击阵地。
2、令杨得志、罗瑞卿、耿飈率领的华北第2兵团由平张线昼夜兼程南下,其先头纵队应从26日起,以5天行程,不惜疲劳赶到望都地区,协同第7纵队作战;兵团主力或直插平汉线破毁铁路,或向保定、望都地区前进。
3、由周**命令汪东兴和中央警卫团的干部集结2个步兵连、1个骑兵排到东北方向警戒;由聂荣臻把在石家庄的华北军政大学学员组织起来,必要时投入战斗;由任弼时指挥中央机关开始疏散。
毛泽东吩咐已毕,叫阎长林收起东北地图,备好纸和笔。他说:
“给他点颜色看看。”
毛泽东要施用攻心战法了,他挥笔草就了第1篇电讯《蒋傅军妄想突击石家庄》,令新华社立即全文播发:
【新华社华北25日电】确息:当我解放军在华北和全国各战场连获巨大胜利之际,在北平的蒋介石和傅作义,妄图以突击石家庄,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据前线消息:蒋傅决定集中94军3个师及新2军两个师经保定向石家庄进袭,其中94军已在涿县定兴间地区开始出动。
消息又称:该部配有汽车,并带炸药,准备进行破坏。但是蒋、傅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敌军。
准备突袭石家庄的国民党军副总指挥刘化南,闻听这则电讯后,沮丧地说:
“我们自以为这次军事行动是极为机密的,但部队尚未出发,人家就知道了,只怕此举是有去无回了。”
再说10月2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迅速秘密地向东北方向回师,以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北阻击国民党军,将廖耀湘兵团包围在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
从26日拂晓开始,国共双方40个师的部队在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台安以北纵横40公里不规则的地域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
10月26日晨3时,毛泽东致电粟裕、谭震林、陈毅、邓**、刘伯承、邓子恢、李达说:
“因我6纵等部正在老河口附近围歼杨干才部,白崇禧已令黄维主力向南阳以南,如我陈邓所部不走开封、商丘,而走蒙城直接攻击徐蚌,则在1星期内外不致暴露目标,黄维不会马上向东。待至陈邓在徐蚌打响,则黄维即使向东,已来不及。”
10月27日,毛泽东为了将国民党军全部歼灭在东北,他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当面敌人解决后,望以有力兵团(不少于三个纵队)星夜兼程东进,渡辽河,歼灭营口、牛庄、海城一带之敌,阻塞敌人向海上的逃路。”“如果在目前数月内,沈阳一带敌军已经或正在向营口逃跑,则你们全面迅速向营口、海城方向进击。”
10月27日,周**在清晨4时半、6时、7时这两个半小时内,接连3次向毛泽东作书面报告情况:昨天,傅作义的突袭部队在保定会合。昨晚7时左右,总指挥郑挺锋在保定城内新2军军部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下达攻击石家庄兵力部署的命令。
毛泽东不慌不忙,继续打心理战,他为新华社写了第2篇电讯,题目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敌军进扰》。
【新华社华北27日电】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跑到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军,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3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闻蒋、傅进扰石家庄一带的兵力,除94军外,尚有新骑4师及骑12旅,并附属爆破队及汽车400余辆,企图捣毁我后方机关、仓库、工厂、学校、发电厂、建筑物。
据悉,该敌准备于27日集中保定,28日开始由保定南进。进扰部队有94军军长郑挺锋,新编骑4师师长刘春方,骑12旅旅长鄂友三(即今春进扰河间之敌)。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有充分的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之敌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
今年5月,阎、傅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保石线及正太线各县曾一度动员对敌,后来阎部一师在孟县被歼,傅部惧歼未动,但保石线人民已有了一次动员的经验,此次因蒋在北平坐督,傅不敢不动。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不会来,不做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总是有利无害。
被毛泽东在电讯中点了名的郑挺锋,在保定听了共产党播发的新闻,倒吸了一口凉气,斗志全消。
这一天,毛泽东又为新华社写了一份新闻稿,叙述了由沈阳到辽西的蒋军5个军,已全部被包围和击溃,解放军俘敌数万,现正在迅猛扩大战果。他写道:
“此5个军,即新1军、新3军、新6军、71军、49军,全部美械装备,由廖耀湘统率,锦州作战时即由沈阳进至新民、彰武、新立屯地区。锦州攻克,长春解放,该敌走投无路,全部猬集黑山、北镇、打虎山地区,企图逃跑。我军迅移锦州得胜之师回头围歼,飞将军从天而降,使该敌逃跑也来不及。”
10月28日拂晓,东北野战军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全歼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及特种兵部队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被称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主力及新6军主力。生俘国民党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新6军军长李涛、第71军军长白凤武、第49军军长郑庭笈、新1军副军长文小山等将官。
锦西、葫芦岛之蒋军,在东北野战军围歼廖耀湘兵团时,未敢北援。
10月28日,毛泽东电贺辽西大捷,称赞这一胜利“对于全国战局贡献极大”。
从10月28日开始,郑挺锋的第94军等部在10余架飞机掩护下,由保定南犯,在方顺桥、望都和清风店地区,遭到华北解放区军民的节节抗击。
10月29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令他们以锦西地区的第11纵队迅速进入冀东的玉田、蓟县、三河、宝坻地区,威胁北平,调动南下的傅作义部回头,以便华北第2兵团等部歼灭南犯之敌。
10月30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部署先遣兵团入关的同时,报告中央军委说:
东北野战军主力“等营口、沈阳之线战斗结束后,稍加补充兵员,即向北平、天津前进,夺取平津。”
10月30日,南犯郑挺锋所部仍未能越过唐河;他的后梯队第35军因保定至北河店间铁路、桥梁、公路被破坏,也不能南进。
此时,华北第2兵团经3昼夜急行军,先头第3纵队及时出现在完县、唐县地区,增强了阻击力量。
10月31日清晨,粟裕鉴于淮海战役规模巨大,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汇报了淮海战役一切准备就绪并建议中原野战军的刘伯承、陈毅、邓**,亲临前线统一负责指挥淮海战役。
10月31日,毛泽东电示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程子华、黄志勇及东北局、华北局说:
“东北主力除4纵、11纵等部即行南下外,其余在沈营线战斗结束后,应休整1个月左右,约于12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准备于战争第3年的下半年,即明年1月至6月期间,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夺取平津及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完成东北与华北的统一,以便于战争第4年的第一季即明年秋季,即有可能以主力向长江流域出动,并使政治协商会议能于明年夏季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同时提出东北野战军在休整期间应做好几件工作:
1、因为战争迅速发展,5年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任务可能提早1年完成。因此,党和军队的主要干部应有精神准备,从而加速组织准备,并以此种精神教育干部。2、首先向各纵队、各师党委,然后向全军正式公开提出打平、津及在平津战役中歼灭傅作义主力的任务。3、向平、津作战时,冀东一带粮食必不够供应大军需要,平、津解放后军民需粮亦多,因此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应早日筹办粮食,保障供给。4、争取1个月内,修通沈阳、锦州铁路线,彰武、义县、承德铁路线,整理好热河及冀东境内的各主要公路,以利军运。
毛泽东写的两篇电讯,对傅作义震动很大,但在30日以前,蒋介石住在北平,傅作义不得不指挥他的军队按原计划行动。
10月31日,毛泽东又为新华社写了第3篇电讯,题目是:《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
【新华社华北31日电】当着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被人民解放军赶打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白崇禧、傅作义似乎还有一点生命力,就被美帝国主义者所选中,成了国民党的宝贝了。蒋介石已经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了,什么人也不再相信他,包括他的“学生”和“干部”在内。在美国指令之下,蒋介石提拔了白崇禧、傅作义。白崇禧现在已是徐州、汉口两个“剿总”的统帅,傅作义则是北线的统帅,美国人和蒋介石现在就是依靠他们挡一挡人民解放军。但是究竟白崇禧、傅作义还有几个月的寿命,连他们的主人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3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日已经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一条妙计。蒋介石原先是要傅作义组一支轻兵去偷袭济南的,傅作义不干。偷袭石家庄,傅作义答应了;但要两家出本钱。傅作义出骑兵,蒋介石出步兵,附上些坦克和爆炸队,从北平南下了,真是异常勇敢,一个星期到达了望都地区;指挥官是郑挺锋。从这几天的情报看来,这位郑将军似乎感觉有些什么不妥之处,叫北平派援军。又是两家合股,傅作义派的是35军,蒋介石派的是16军,正经涿州南下。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208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毛泽东写罢述评,命令电台连续全文广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千古不变的军事常识,不论蒋介石还是傅作义都是熟知的。他们进扰石家庄,搞得很神秘,部队已经行动,许多军官还不知所向,目的就是突袭,使中共中央措手不及。从心理上说,人就生怕被别人看透,一旦被人看透,首先就是精神上的极大打击。毛泽东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同蒋介石、傅作义打“神经战”,首先把他们的意图,揭了个底朝天,使傅作义和南犯之旅在精神上发生恐惧。所以,当傅作义看到毛泽东这几则电讯时,早有退兵之意,只是碍于蒋介石的掣肘,硬着头皮继续干。现在,他已经得到东北野战军一部进入冀东一带活动的情报,他感到是该考虑撤军的时候了,此时撤军,既有理由应付蒋介石,自己的部队也不会受损失而安全撤回。于是,傅作义就向蒋介石提出了撤军。就这样,傅作义的兵于11月1日便撤回了北平。不久,连保安驻军也撤回了北平。
此时,党内的新闻界交口称赞毛泽东是“笔扫千军”。著名新闻工作者李庄在几十年后回忆此事,仍然称:“这是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同志设计的‘空城计’。”
蒋介石、傅作义这次行动,损失官兵3700人,战马240匹,汽车90余辆。而共产党方面的东北野战军第4、11纵和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组成的12万人的先遣兵团,已经进到了冀东地区;华北第2兵团也已经进到了曲阳、完县、满城地区,从南北两面威胁着北平。
一纸书吓退傅作义的大军,毛泽东唱了一嗓子京剧《空城计》,他的湖南腔很有些意思: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毛泽东一曲唱罢,意犹未尽,又加上一段《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唱腔: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1948年11月1日,毛泽东根据粟裕的建议,为了加强对淮海战役的领导,
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及华东局、中原局、华北局说,徐州集团是一个大敌,中野、华野必须准备在现地作战3至5个月,为统筹一切,决定“由刘、陈、邓、粟、谭5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5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3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此时,华东野战军有15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约36万人。中原野战军有7个步兵纵队,约15万人。加上能够就近参战的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华北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60余万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联合歼灭刘峙集团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11月1日夜11时,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刘伯承、邓子恢、李达、粟裕、谭震林陈士榘,他在电文中写道:
陈邓,并告刘邓李,粟谭陈:
白崇禧以徐州陇海会战一触即发,令黄维兵团戌灰在太和、阜阳集中完毕等情。我华野戌齐发起战斗后,估计戌齐至戌巧10天内战况最为紧张,务须保障在此10天内邱兵团不能东援。但你们除对付邱孙两兵团外,还要对付黄维兵团(4个军),你们对黄维进程之估计及对策盼告。我们认为,除6纵必须立即尾追黄维东进外,10纵如在南阳附近,亦宜协同2纵尾追黄维东进。如何?盼复。
军委   东亥
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毫不费力地解放了沈阳、营口。
沈阳之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兵团部、2个军部、7个师、3个骑兵旅等,共13.45万人,俘虏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东北“剿总”高参室中将主任苏炳文以下将级军官106名。
营口之战,歼灭蒋军1.4万人。国民党第52军军部率1个师万余人乘船逃跑。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共计47.2万人。东北野战军伤亡了67397人,其中牺牲人数是14011人。
辽沈战役使中国军事形势到达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军队下降到290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则增长到30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东北全境的解放,使人民解放军获得了巩固的后方,为解放平津和华北奠定了基础,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此时,傅作义因他的35军32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灭,师长李铭鼎战死,军长鲁英麟自杀,感到了绝望,他自言自语地叹道:
“完了,真要完了!”
傅作义审时度势,开始在几个亲信中酝酿罢战求和。
这一天,沈阳解放捷报传到西柏坡,中共中央马上致电祝贺,贺电中写道:
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东北人民解放军同志和东北团体同胞:
热烈祝贺你们解放沈阳,全歼守敌,并从而完成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胜利。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积极援助下,从1945年冬季以来就曾经用极大力量来抢占东北,先后投入兵力及收编伪军胡匪共达110万人。依靠我东北前后方全体军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并得到我关内各解放区的胜利配合,在3年的奋斗中歼灭敌人100余万,终于解放了东北9省的全部土地和3700万同胞,粉碎了中美反动派奴役东北人民并利用东北以挑拨国际战争的美梦,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全东北军民表示感谢与敬意,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与关内人民和各地人民解放军亲密合作,并肩前进,为完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驱逐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解放全中国而战。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刘**、周**、朱德、任弼时为了庆祝胜利,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毛泽东在大战胜利之后有个习惯,就是吃碗红烧肉,还要肥点的,说是要补补脑子。这天晚上,厨师们还准备了米粉肉和酸菜炒肉丝,还有滹沱河里的鱼,有警卫战士打来的斑鸠。
11月2日晚上8时,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子恢、李达、陈毅、邓**,他在电文中写道:
刘邓李,并告陈邓:
世东两电悉。1、2纵及江汉、桐柏主力对平汉路破击如能彻底,并坚持多日,则不但能延滞85军北上的时间,且可能迫令黄维以一部从北面南下夹击,打通平汉,如此则能推迟黄维东进之时间。请令王宏坤极力扩展该路之破击,并极力延长破路时间。2、2纵下一步行动,似宜经商城方向出豫皖苏。3、6纵行动值得考虑。截击王凌云由镇平向南之部可能打不着,又费去时间,似不如由内乡取直径开太和阜阳,先黄维到达该地,从正面或侧面阻滞黄维为适宜。2纵到商城后渡淮向、阜阳进,与6纵协力拖阻黄维。以上是否适宜,请酌办。
军委
2日20时
11月4日晚,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阳,挥笔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评述新闻,他写道:
【新华社郑州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28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4: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过去1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3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1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军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7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连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4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连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1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20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2军、第15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很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再说辽沈战役结束后,罗荣桓奉中央指示,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开会,研究部署1949年的作战方针和任务。在西柏坡村,罗荣桓见到了阔别10多年的毛泽东,二人兴致勃勃地叙谈了别后的情形。
会后,罗荣桓又匆匆回到平津前线,参加领导平津战役。
11月上旬,毛泽东修改和批准了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
西北野战军自2月1日起改称为第1野战军:下辖第1、第2兵团,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张宗逊、赵寿山为副司令员,阎揆要为参谋长,甘泗淇为政治部主任。
中原野战军自2月13日起改称为第2野战军:下辖第3、4、5兵团及中原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为政委,张际春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参谋长。
华东野战军自2月9日起改称为第3野战军:下辖第6、7、8、9兵团及山东军区,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谭震林为副政委,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
东北野战军自3月28日起改称为第4野战军,下辖第12、13、14、15兵团及直属第50军、两广纵队。林彪为司令员,罗荣桓为政委,邓子恢为副政委(一说政委),谭政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萧克为参谋长,赵尔陆为参谋长,可能是副参谋长。
解放军总部直辖由华北军区改编的第18、19、20兵团及华北军区。
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改称为铁道兵团。
各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改称为特种兵司令部。
以上共17个兵团、58个军、1个纵队。
11月6日开始,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采取了“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发起了淮海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徐州的东、西、南、北几个方面同时发起攻击。
11月7日20时,毛泽东致电粟裕、陈士榘、张震说:
华东野战军主力按原部署直出新安镇两侧及台儿庄、贾汪、邳县、炮车,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继续在徐州以西地区求歼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尔后两大野战军即可直逼徐蚌线。
第一仗应力争歼敌第7兵团全部、第13兵团一部和第3、第4两个绥靖区的部队等21个至22个师,尔后如徐州之敌仍未撤退,即可打第二仗,求歼第12、第16兵团,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华东野战军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从山东等地分3路南下,横扫陇海路北侧300里宽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阵地。东路军攻克郯城。
11月8日,国民党军冯治安第3绥靖区的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第59军的第398师、第180师和第77军的第132师及第37师的111团、109团的1个营共3个半师23000人,在贾汪、台儿庄一线举行战场起义,并发表通电,接受共产党领导,拥护共产党政策,决心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而斗争。
华东野战军中路军山东兵团7纵、10纵、13纵迅速通过何基沣、张克侠部的防地,进至徐州东侧。山东兵团直取台儿庄等,切断了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苏北兵团经新安镇以东迅速迂回到黄百韬兵团南侧,与山东兵团南北呼应,并阻击徐州的援敌。
华野以10个纵队向新安镇发起猛攻。
11月11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东北局并报中央军委说:
“东北解放后,部队中议论纷纷,不少东北战士甚至某些干部怕入关作战,怕走路太远,怕离开家乡,土地分配后感到个人还没有享受过安稳生活,以至最近开始增加逃亡。”
11月9日和12日,锦西、葫芦岛和承德蒋军,经海上和陆路撤向关内。至此,近80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全境飘扬起了红旗。
再说自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在华北地区的机动兵力只剩下了傅作义集团。傅作义集团约有60万人,在辽沈、淮海战役的震撼下,也已成惊弓之鸟,陷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11月4日至8日,蒋介石召傅作义到南京商议华北军事防务,为了挽回败局,蒋介石一方面企图利用傅作义集团固守平津,迟滞解放军南下,使其获得时间,加强长江防线;另一方面又想在必要时把傅作义集团经塘沽海运江南,增援华东战场,或扼守长江,防卫南京、上海地区。傅作义则企图西撤其发家之地绥远,以保存实力。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蒋介石和傅作义才确定了“暂守天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
此时,傅作义错误地认为东北野战军在休整3至6个月才能入关,因此他根据上述方针,决定将部队收缩在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长达500余公里的铁路线上。
11月9日,毛泽东认真地研究了敌我态势,认为傅作义部南窜或西撤,都会对战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稳住华北国民党军,不使其南窜或西撤,不让其收缩,就成为平津战役的主要关键。
毛泽东考虑到华北第3兵团围攻归绥,有促使傅作义主力提前西退的可能,决定撤围归绥,部队进至集宁地区,准备阻击其西退。同时,拟调华北第2兵团配合第1兵团,争取早日攻取太原,然后协同东北野战军夺取平津。
11月9日,毛泽东为保证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和防止徐州之国民党军南逃,电示淮海前线:要求粟裕迅速部署华东野战军截断徐州守军退路。要求陈毅、邓**指挥中野4个纵队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以华野第3纵队和两广纵队从南面向黄口、徐州线攻击,如徐州守军向南总退却时,则集中6个纵队歼灭之。他在电文中还说:“此时我军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
11月9日这一天,黄百韬率4个军向徐州撤退。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张震发出《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克服疲劳,克服困难,不为小敌迷惑,不为河流所阻,坚决实行敌人跑到哪里,我追到哪里,直至将其歼灭为止。”“活捉黄百韬,全歼黄兵团!”“继续向徐蚌进军!”
黄百韬兵团在运河两岸遭到人民解放军猛烈打击。
11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说:
英、美、法等国未承认我们的政府,我们对他们现在的领事亦应采取不承认而只承认其为普通侨民的方针。凡外事上的问题,如果没有中央已定方针可循的,一概不要忙于答复,以便向上级和中央请示,并留有回旋余地。
11月10日,华东野战军攻占曹八集,切断了黄百韬兵团向徐州的退路。
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将黄百韬兵团4个军包围在以碾庄圩为中心,南北3公里,东西6公里的区域内。
蒋介石为了挽救黄百韬兵团的命运,在令其固守待援之后,令刘峙火速增援黄百韬兵团;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沿陇海路增援徐州;令孙元良兵团增防徐州。令黄维兵团沿平汉路东援徐州,向蒙城、宿县进攻。蒋介石还调派了东北战场上的败将杜聿明任徐州“剿总”副司令,企图与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
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5个军,沿陇海路增援黄百韬兵团,企图与其会师。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顽强阻击,邱李虽付出了3万人和30辆坦克的代价,仍被阻止在离碾庄25公里以外的大许家一线。
11月11日,毛泽东在给各中央局、各前委的电报中,发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
11月12日,曾经追随蒋介石近22年的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蒋介石首席秘书和幕僚长、委员长侍从室第2处主任、国民党宣传工作的决策人陈布雷,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陈布雷,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1927年投靠蒋介石,自此以后,蒋介石的重要讲话稿、文稿几乎都是出于此人之手。这位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才子,此时已经预见到了蒋介石的穷途末路,无可奈何地绝望地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11月13日,毛泽东电示邓子恢和李先念,要他们率领中原野战军陈再道的2纵、6纵昼夜兼程,务必于14日,至迟15日赶到黄维兵团的前头,由正面阻止该兵团向亳县、涡阳、永城前进,并要求豫皖苏军区配合行动,迅速破坏黄维通道上的桥梁、道路、迟滞黄维兵团的行动。
11月14日,毛泽东明确电示刘伯承、陈毅、邓**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阻击邱、李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在攻战宿县后,迅速南进,歼灭刘汝明部。
11月1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停攻太原,集中华北主力,迅速包围保定或张家口,用围而不攻的方法,拖住傅作义集团。
毛泽东根据林彪等人的建议,电告在太原前线的徐向前、周士第,要他们充分估计到,若太原攻击过早,会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地区,南撤或者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而后歼灭的困难。毛泽东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而以固守既得阵地,就地休整,待东北野战军入关攻击平津时,再攻克太原。
陈再道,原名程再道,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程家冲,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带大。程再道幼年性格顽劣,喜欢搞恶作剧。1926年,他报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义勇军时,填表人误将“程”写为“陈”,致使他一生姓陈。陈再道打仗有瘾,闻枪声即心里发痒,尤其喜欢枪对枪、刀对刀、面对面厮杀。红军时期,他担任师长、军长后,还经常亲自到前线冲锋。每次作战前,徐向前下达作战命令都要补充一句:“不许陈再道打冲锋。”
11月16日,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太原早克,确有惊动蒋、傅南撤西退的危险,决定停攻太原。他在电文中还征询东北野战军能否克服困难,提前结束休整,于11月下旬秘密入关;入关后,包围天津、塘沽、唐山之敌,在包围状态下休整,阻敌南撤。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复电中央军委说:部队需要休整,提早入关很困难。
11月18日,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指令,他写道:
“你们是早点入关抓住敌人,把敌人歼灭在平津地区呢?还是等平津的敌人跑了,你们再去追击,追到很远的地方去歼灭他呢?”“望你们立即令各纵队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8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3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而降。”
11月18日18时,毛泽东电告杨得志、罗瑞卿、耿飈并告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程子华、黄志勇说:
“平、津、张、唐,蒋傅两系军队在我徐州作战胜利影响下,有分向西、南两方撤退或集中向南方(经海路,亦有某种可能走陆路)撤退的可能”,“为着不让蒋傅两系军队从平、津、张、唐逃走,除已令杨李李停止攻击归绥,并将其3个纵队位于绥东地区,坚决阻止傅部向绥远逃跑外,又已令徐向前、周士第停止攻击太原”,“杨罗耿所部即在阜平待命,并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同杨李李阻止敌人逃跑”。令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转令攻击保定的7纵停止攻击,改取包围监视方针”。
11月19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说:“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并建议说:由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包围唐山,以免敌人发现东北主力入关而逃跑。
11月20日24时,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傅作义的指挥能力较卫立煌等人为强,在平、津、唐、塘之敌联系未被切断,东北野战军主力较远的条件下包围唐山,会促使傅作义将主力东移,集中于津、唐、塘一线,不仅可以接出唐山之敌,并能完成南撤的准备,使我很难歼灭该敌。”
“蒋傅对我军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他们尚未料到你们主力马上入关,因此,除部队行动应十分隐蔽外,请新华社及东北各广播电台,在今后2星期内,多发沈阳、新民、营口、锦州各地主力部队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消息,以迷惑敌人。”
过了3个小时,毛泽东又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各部均走热河境内出冀东,不走山海关。”秘密从喜峰口等地入关。
欲知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情况如何?请看下一章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8: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204
第204章
“凡是劝说人民怜惜敌人、保存反动势力的人们,就不是人民
的朋友,而是敌人的朋友了。”
话说194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军委对外公开发布命令时,使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称。
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结束,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个师约10万人,黄百韬被击毙。
11月23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说:
不承认国民党与美、英、法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使我外交立于主动,并不等于我们永远不与这些国家发生外交关系,也不等于对待这些国家毫无区别。
11月22日,毛泽东命令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迅速由集宁东进,进至军事重镇张家口附近,并切断张家口与宣化的联系。
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10个纵队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下,分别由锦州、营口、沈阳地区出发,挥师南下。
11月24日凌晨,毛泽东把《朱元璋传》原稿退还给吴晗,并附了一封信。
吴晗,字辰伯,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后曾任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8年11月,他为响应中共中央5月1日发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的号召,偕夫人辗转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毛泽东听到周**的报告,高兴地说:
“好嘛,辰伯先生可是一肚子学问,他来了好嘛,我们欢迎他。”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周**领着吴晗来到了毛泽东的住所,吴晗将他刚刚在北平完稿的《朱元璋传》送给毛泽东看。
不久,毛泽东又约吴晗谈话,对《朱元璋传》一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特别是关于彭和尚的下落问题。
彭和尚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红巾军的领导人之一。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对彭和尚的评价和下落是这样写的:“彭莹玉可以说是典型的职业革命家,革命是一生志气,勤勤恳恳播种、施肥、浇水、拔草。……但是起义成功以后,就烟一样消失了,回到人民中间去了。任何场所以至记载上,再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了。”他还断言说,彭和尚“功成不居,不是为了做大官而革命,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毛泽东对此提出了疑问,他说:
“这样坚强有毅力的革命者,不应该有逃避的行为,不是他自己犯了错误,就是史料有问题。”
毛泽东看完《朱元璋传》,在还书时的附信中,又一次给吴晗提出了意见,他写道:
辰伯先生:
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力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甚为感谢。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业已面告。此外尚有一点,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谨致
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后来在1949年4月,《朱元璋传》未作任何修改,就由上海的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吴晗从《明实录》和其它文献中终于查出了彭和尚的下落:彭莹玉在1352年杭州战斗中被元军擒获,英勇牺牲。吴晗这才感到毛泽东的意见是多么的重要。于是从1954年开始,他下决心按照毛泽东的意见重新改写《朱元璋传》。1955年春,毛泽东又在吴晗的修改稿上用铅笔画了不少符号,写出了不少批语,肯定了吴晗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又提出了一些的意见。关于朱元璋晚年的评价问题,他写道:“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些,不要写得那么坏。”于是,吴晗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再加修改。1965年2月,《朱元璋传》一书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
且说11月24日,毛泽东命令华北第2兵团由曲阳进至易县、紫荆关;东北先遣兵团在蓟县待机。待傅作义部西援后,该两兵团迅速切断平张线,协同华北第3兵团歼灭傅作义部署于该线诸军。
毛泽东坚决地要求东北、华北两个野战军,必须迅速地完成对平、津、塘、张之国民党军的分割包围任务,使其既不能西窜,也不能南逃。为完成这一任务,要鼓励部队在12月25日以前,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在完成上列部署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
11月24日6时40分,中央军委电台收到刘伯承、陈毅、邓**的报告,8点45分译出,送毛泽东:
在淮海战场第一线的指挥员刘伯承、邓**、陈毅等人,在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向中央军委和粟裕等人建议,先打孤立、疲惫的黄维兵团。他们认为:“歼灭黄维兵团之时甚好。”
午时,中央军委又收到粟裕、陈士榘、张震发给中央军委与刘伯承、陈毅、邓**的电报,电文中说:
“我们当遵命首先以大力协同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对刘汝明、李延年暂采阻击歼其一部之方针,对徐州方面则以7个纵队全力阻其南援。”
毛泽东极为尊重第一线指挥员的意见,他经过认真研究,采纳了刘伯承3人的意见,因时机紧迫,未来的及与周**、刘**、朱德、任弼时研究,就立即起草电报稿,以中央军委名义于15时发给刘伯承、陈毅、邓**和粟裕、陈士榘、张震。电文说:
“23日22时电悉。1、完全同意先打黄维;2、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3、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电报发出后,毛泽东将复电内容送周**、刘**、朱德、任弼时传阅。
华东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徐州以东、以南地区进行阻援和打援。
宋时轮在徐东阻击战中,指挥第9兵团的3个纵队,阻击徐州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的进攻。国民党军在坦克、飞机的支援下,拼死猛攻,宋时轮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坚守阵地,10昼夜巍然不动。国民党军传言说:“排炮不动,必是10纵。”
中原野战军陈锡联和政委阎红彦率领第3纵队迅速攻克宿县,切断了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敌人的包围,并将黄维兵团阻击于宿县西南浍河上游地区。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也受到阻击。
陈锡联攻克宿县,被称为毛泽东在指挥淮海战役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陈锡联在淮海战役胜利后,担任了第3兵团的司令员。
阎红彦,又名侯雁,1909年10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11月25日,黄维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共有12万人,其中的第18军号称蒋介石的5大主力之一,一色美械装备。
11月26日20时,毛泽东致淮海战役前委电说:
“黄维被围,有歼灭希望,极好极慰。但请你们用极大注意力对付黄维的最后挣扎。”
11月27日,在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第85军的第110师,在中共地下党员、师长廖运周的率领下举行起义。
11月27日,毛泽东致电东北野战先遣兵团和华北野战军第2、3兵团说:
“敌人在张家口、宣化、怀来地区有8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包围这些敌人后,位于北平附近的第16军、第35军等有极大可能增援上去,只要你们在12月份内能抓住扭打上述步骑16个师旅于平张线上,并歼灭其一部,打得该敌不能动弹不能西逃也不能东窜,那就是极大的战略上胜利。”
之后,毛泽东又指示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杨成武说:
“你们任务是务必包围几部敌人,以便调动东面敌人西援,故不重在歼灭,而重在包围。你们包围几部敌人之后,紧紧筑工围好,不使跑掉,至要。”
11月27日,毛泽东命令:为统一指挥作战,平张线作战由东北先遣兵团程子华、黄志勇指挥。这个战役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指挥;在林彪等人入关前,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11月27日,毛泽东为了敦促黄维投降,毛泽东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名义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名义写了两篇广播讲话稿,其中说:
“希望黄维将军仿照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为了爱护兵士和干部的生命起见,下令投降。”
“放下武器的都有生路,一个不杀。愿留的当解放军,不愿留的回家去。不但对士兵、对下级军官、对中级军官是这样,对高级将领也是这样,对黄维也是这样。”
但黄维执迷不悟,自恃兵多、武器精良,仍反复突围,遭到沉重打击,并被压缩到方圆十多里的地区以内,不得不固守待援。
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要求中原野战军“集中火力,各个分割歼灭敌人”。为此,中原野战军进行了大量的近迫作业,作了周密的攻坚准备。
蒋介石为了援救黄维兵团,命令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自徐州南下,刘汝明、李延年兵团由蚌埠北上,企图南北对进,尔后南下,以便保存力量。
徐州守军根据蒋介石的命令,迅速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收缩,加强防御。南线李延年兵团遭到沉重打击,迟迟不敢北进。
11月28日,蒋介石决定将徐州兵力撤出,从徐州西南绕道南下,避开人民解放军津浦路防御正面,同时令刘峙到蚌埠督促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再次北进。
11月28日22时,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并转粟裕、陈士榘、张震说:
“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向武汉逃跑的可能。”
11月29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副政委李天焕,率领第1、2、6纵队向张家口地区发起攻击,拉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
11月30日,在淮海战场上,在固镇方向指挥作战的韦国清、姬鹏飞致电淮海前线总前委和中央军委,提议南线的几个纵队应迅速经泗县开泗阳地区,防敌乘隙经两淮南窜或围攻两淮准备。
11月30日拂晓,杜聿明根据蒋介石的命令,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及徐州地区党政人员和裹挟的部分青年学生,共30万人弃守徐州,向西南方向逃跑。
杜聿明弃守徐州的计划,毛泽东早已预料到,他于次日电令华东野战军说:
“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
11月30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从沈阳乘火车出发,到锦州后换乘吉普车,经义县、彰阳、建平、平泉、宽城,从喜峰口入关。
1948年12月1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杨成武率部已占领了左卫、柴沟堡、万全、沙岭子,对张家口之敌形成包围态势。而此时,第3兵团政委、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李井泉,率晋绥第8纵队留在集宁监视所援敌人。
12月2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又割断了宣化、怀来间的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则割断了北平、怀来间的联系。
12月2日,傅作义飞临张家口坐镇,派其主力部队35军2个师和第104军1个师分乘汽车、火车增援张家口,向沙岭子阵地疯狂反扑。
毛泽东鉴于傅作义已经西援,立即命令华北第2兵团、东北先遣兵团,分别向涿鹿、怀来疾进,切断平张路。
12月3日拂晓,在淮海战场上,华东野战军追击纵队在萧县西南瓦子口、孟集地区追上了杜聿明所部;迂回的各纵队则出到大回村、五户张集一线,堵住了杜聿明集团向永城的通道。
12月3日这一天,郭沫若、马叙伦、翦伯赞、侯外庐20余人在大连大王爷岛登陆,踏上了解放区的土地。
郭沫若等人是在1948年11月应中共中央之邀,离开香港奔赴东北解放区的。后来,他们在沈阳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12月4日,华东野战军经过4天的追击,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距徐州约65公里的李石林、陈官庄、青龙集地区,
12月4日,毛泽东电令华北战场:杨成武第3兵团继续切断张家口、宣化之敌的联系,在阵地前消耗敌人。杨得志第2兵团应以最快手段攻占花园地区一线,割断敌104军与张、宣之敌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向怀来、南口一线急进,相机各个歼灭该线之敌。
12月5日,东北先遣兵团攻克密云,歼国民党军1个师。
12月5日,傅作义发现东北野战军在喜峰口、冷口一带出现,急令其第35军向东撤回北平;令怀来、南口等地的104军和第16军向西接应;令津塘地区的第92军、94军和62军共8个师立即开往北平;令第13军放弃顺义、怀柔集中于通县附近;令第101军放弃涿县、良乡而集中于宛平、丰台、门头沟一线。
至此,人民解放军在平绥线实施分割包围,达到了调动平津之敌的目的。
12月5日,由于东北野战军主力在喜峰口、冷口一带入关已被傅作义发现,后续部队已经无需保密,林彪为争取时间,加快速度,决定从鞍山、沈阳出发的第1、第12、第7纵队,改由山海关入关,直趋唐山、天津、塘沽。
12月6日晚,在淮海战场上,孙元良兵团两个军4个师约32000人被全歼,两个军长被俘,孙元良仅带数十人逃脱。
毛泽东分析了此时淮海战场上的态势,认为不能与国民党军长期相持,必须加速战役进程,他决心集中兵力围歼黄维兵力,困住杜聿明集团,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
12月6日,中原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对黄维兵团发起了猛烈攻击,采取了沟壕战术,同时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
12月6日,在华北战场上,傅作义的主力第35军乘汽车沿平张路返回北平。
毛泽东认为堵截、包围第35军是关系平津战役全局的重要一环,他连续指示华北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参谋长耿飈说:
“望你们全军立即行动,阻击该敌,不得违误。”
杨得志等人立即指示2兵团第12旅迅速在新保安一带阻击35军,主力将从平张路迅速赶来。
12月8日拂晓,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率领兵团主力,克服天气寒冷、路少河阻的困难,不怕疲劳,不怕伤亡,赶到新保安地区。
8日这一天,华北杨成武第3兵团也完成了对张家口的严密包围。
毛泽东电示华北第2、第3兵团说:对新保安、张家口之国民党军“均采取迅速构筑多层包围阵地,长围久困待命攻击之方针。”
12月9日,杨得志的第3、第4纵队在新保安以东地区,既阻击由怀来方向接应第35军的第104军的攻击,又阻击第35军由新保安向东突围,两面受敌,激战竟日,使东西两路国民党军相距仅4公里而未能会合。
12月10日,华北第2兵团将傅作义的第35军包围在新保安。至此,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分别被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地区,平绥路东段被切断,使傅作义西撤的阴谋破产。
12月10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大部到达遵化、玉田、蓟县等地。
12月10日这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偕夫人约见了于11月28日访美的宋美龄。宋美龄要求美国:1、发表支持南京政府**救国的正式宣言。2、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到中国主持**战争之战略与供应的制订工作。3、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杜鲁门说:
“美国只能付给已经承诺的援华计划40亿美元,这种援助可以继续下去,直到耗完为止。美国不能保证无限期支持一个无法支持的中国。”
而后,杜鲁门向报界发表了一个声明,说美国向蒋介石政府提供的援助总额已经超过38亿美元。
宋美龄碰了一鼻子灰,一怒之下离开华盛顿,到纽约弗代尔孔祥熙的别墅隐居。从此,她再未踏上中国大陆一步。
12月11日,东北先遣兵团取得了3天歼灭国民党军第16军、第104军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平张路作战的胜利,不仅抓住了傅作义部主力,并且将津塘地区蒋系主力大部西调,这个形势对大局极为有利。毛泽东发去贺电说:
“凡此均堪庆贺,应予嘉奖。”
12月11日,毛泽东根据华北战场敌我态势,起草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他在此方针中写道:
“张家口、新保安、怀来和整个北平、天津、塘沽、唐山诸敌,除某几个部队例如35军、62军、94军中的若干个别的师,在依靠工事保守时尚有较强的战斗力外,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同意东北野战军“以5个纵队去南口附近,从东北面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3纵决不要去南口,该纵可按我们9日电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从东南威胁北平,同4纵、11纵、5纵形成对北平的包围。”
“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建议东北野战军“12月20日至12月25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以3纵(由北平东郊东调)、6纵、7纵、8纵、9纵、10纵等6个纵队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如果诸点之敌那时大体仍如现时状态的话。”“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东面则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从本月起的两星期内(12月11日至12月25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倒,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毛泽东还在此方针中写道:准备令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歼灭黄维兵团后,对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做最后歼灭之部署。
毛泽东为了防止平津之国民党军向青岛逃跑,又令山东军区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一段黄河,并在胶济路上预作准备。
毛泽东在整个平津战役中,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近百份电报,其中超过一半是发给杨得志兵团的,及时地给予“围而不打”、“阻敌东逃”、“各个歼灭”等重要指示。
再说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对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屡攻不下。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自告奋勇,率3个纵队前往增援。
12月11日,陈士榘来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见邓**,他要求邓**命令中原野战军部队让出一个便于他指挥和使用部队的位置。邓**面有不悦之色,电询所属各部队后,说道,无一愿意出让位置者。陈士榘拂袖率部南下而去。陈士榘正在行进间,邓**来电说:
“停止南下,你到第6纵队指挥攻歼黄维。”
陈士榘复电回答说:
“1个纵队不行,所有部队统统归我指挥方可。”
邓**深知陈士榘的脾气。在淮海大战期间,善于打桥牌的邓**,几乎没有对手。可是,他与陈士榘在一起,则是屡战屡败,陈士榘是局局必争,从不相让。邓**对人说:“陈士榘,太傲了!”

此时,邓**见陈士榘如此要求,沉思良久方才回答说:“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8: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2日,刘伯承、陈毅发出了《促黄维立即投降书》,由设在邯郸的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这一最后通牒:
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将军:
现在你所属的4个军,业已大部被歼。就是你所最后依靠的精锐第18军,亦已被歼过半。你的整个兵团全部歼灭只是几天的事。而你们盼望的援兵,孙元良兵团已被全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业已陷入重围,损失惨重,自身难保,必遭歼灭。李延年兵团被我军阻击,尚在80里以外,寸步难移。在这种情况下,你本人和你的部属,再做绝望抵抗,不但毫无出路,而且只能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炮火下完全毁灭。贵官身为兵团司令,应爱惜部属的生命,立即放下武器,不再让你的官兵做无谓的牺牲。如接受我们这一最后警告,请即派代表来本部谈判投降条件。时机紧迫,望即决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刘伯承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陈  毅
黄维拒不投降,他还请求空军总司令王叔铭按照“亥真1700计划”,向双堆集以南的王庄及王庄东面的无名庄,投掷毒气弹,并实施轰炸,掩护地面部队向南突围。
12月13日晚,在陈士榘统一指挥下,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各部发起对黄维第12兵团的总攻。
12月15日24时,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在陈士榘指挥下,经过2天的激战,全歼黄维兵团,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被围困19天之久的黄维兵团彻底覆灭。
此时,刘汝明、李延年兵团被迫撤至淮河以南,杜聿明集团更加孤立,从而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
12月16日,毛泽东为了配合华北战场上人民解放军“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争取和平解放平津的战略行动,决定淮海战场上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进行休整,只对国民党军进行防御。这样就可以使淮海,平津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钳制和麻痹傅作义,使傅作义暂不海运平津诸军南下,以实现将国民党军队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的战略设想。
话分两头,再说在12月中旬,东北和华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迅速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塘沽的战略包围。至此,傅作义集团被分割在新保安、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5个孤立的据点,斩断了傅作义的一字长蛇阵,达到了毛泽东提出的稳住平津国民党军的目的,为以后从容各个歼灭其各部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还趁着他学生时代的老师、民主人士符定一到石家庄传递傅作义有和谈意向的机会,让他设法转告傅作义派正式代表谈判,以稳定傅作义不走。
12月13日拂晓,东北野战军进逼北平城郊,前卫团经过激战,攻克平北沙河车站,而后奉命抢占丰台。中午,部队进入万寿山和圆明园遗址之间的平川地带,突然遭到附近丛林中国民党军的猛烈炮击。前卫团的指挥员了解到前面就是清华、燕京,马上命令部队,不准开炮还击。他们请示司令部后,为了避免学校和文化古迹遭受炮火毁坏,绕道前进。
12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委;任命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之后又先后组织各方面干部5000人进入北平、天津地区,开展接管工作。
12月13日晚10时,太原野战军将截获的阎锡山北平办事处给阎锡山的一份谍报,上报中央军委。该谍报称:“今午北平外围情况急转直下,傅军主力集结城郊。清河、南口即有激战,清华大学落有炮弹,人心惶恐,空气极度紧张。”
其实那时的炮弹并未落在清华园内,而是落在其北围墙外不远的地方。
后来在12月15日2时,毛泽东见到截获的阎锡山北平办事处的谍报后,马上在谍报上亲笔批示:
“请你们通知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
然后,将这一批示以中央军委名义急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参谋长黄志勇。
12月14日下午5时,东北野战军前卫团占领丰台。
此时,傅作义密电毛泽东言和,他将电文口授其长女、地下共产党员、《大公报》记者傅冬梅,转由傅作义主办的《平明日报》社的地下共产党员王汉斌发出。电文大意是:已认识随蒋“戡乱”的错误,决计将所属60万陆、空军交毛泽东指挥,以达到救国目的。
12月14日,《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和李炳泉受傅作义委托,带着报务员、译电员及司机共5人,出城拟赴西柏坡同共产党领导人谈判平、津、张、塘全线和平解决问题,而由傅作义的联络处长李腾九装病,带着电台住进了医院,专供傅作义与崔载之等人联系。
崔载之、李炳泉出城之后,被东北野战军第11纵扣留,并将他们护送到平津前线司令部。平津前线司令部确定由东北野战军参谋处长苏静接待傅作义的代表。
12月16日16时,毛泽东接到平津前线司令部的报告后,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1、对傅作义代表谈判内容以争取敌人放下武器为基本原则。2、北平绝大部分敌军及天津、塘沽全军敌军,都是中央系(只有陈长捷是亲蒋又亲傅的),傅作义很难指挥这些军队。但在不损害本电第1条所述基本原则,可以考虑允许减轻对傅作义及其干部的惩处和允许他们保存其私有财产为条件,而以傅作义下令全军放下武器为交换条件。3、我们的第一个目的是解决中央军。你们应向傅作义的代表试探,傅作义是否有命令中央军缴械的权力,如果他没有此种权力则可向他提出让路我军进城,解决中央军。4、这次傅作义派人出城谈判只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如果傅有诚意谈判,他还会派代表出来的。
12月17日6时,毛泽东在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程子华、黄志勇的电报中说:
“沙河、清河、海淀、西山系重要文化古迹区,对一切原来管理人员应原封不动,我军只派兵保护,派人联系。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
12月17日,崔载之一行在蓟县八里庄见到了解放军代表苏静,然后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同傅方代表谈话。崔载之说,傅作义希望和平解决平绥线上的战斗。刘亚楼说:要和平解决,只有放下武器,率部起义。
崔载之用电台与傅作义进行了联系,刘亚楼所说的条件被傅作义拒绝了。
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撰写了《敦促杜聿明投降书》,明确提出,杜聿明集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突围的希望是彻底破灭了的,应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12月18日,毛泽东电贺淮海战场全体官兵,鼓励全军继续奋战,全歼杜聿明集团。
12月18日这一天,东北野战军第13兵团政治部在清华大学西校门张贴布告,布告中写道:
为布告事:
查清华大学为中国北方高级学府之一,凡我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均应本我党我军既定爱护与重视文化教育之方针,严加保护,不准滋扰,尚望学校当局及全体学生,照常进行教育,安心求学,维持学校秩序。
特此布告,俾众周知!
当天晚上,解放军两名干部由张奚若教授带领,来到梁启超的长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家里,请梁思成在一张军用地图上,标出北平地区重要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位置,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以备万一同傅作义谈判失败,不得已攻城时,尽可能保护文物建筑免遭破坏。梁思成感慨万千,满足了解放军的要求。
12月19日,毛泽东为了全歼张家口、新保安等地的国民党军,拟定了作战计划,他命令说:
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到达张家口并部署完毕后,由华北第2兵团立即对新保安第35军发起攻击,以5天左右结束战斗,之后就地休整10天左右。在此期间,华北第3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不要攻击张家口,但须防止守军突围逃跑。如守军逃跑,则歼灭之,如不逃跑,则继续围攻之。
12月20日,东北野战军80万军队全部抵达平津前线。
12月21日。毛泽东电告林彪等:
“攻击塘沽的迟早,以我军由大沽或塘沽附近是否可以炮击塘沽海港和完全封锁塘沽来作决定。如果不能完全封锁,该地敌人仍有由海上跑掉的危险(据外电通讯社报导,国民党有一批军舰在塘沽附近),则我军应不惜疲劳,争取于尽可能迅速的时间内歼灭塘沽敌人。如果塘沽海港能由炮火完全封锁,敌人无法逃跑,则可从容部署攻击不必性急,大体上于本月底或下月上旬,夺取塘沽即可。”
12月22日,毛泽东电示淮海战役前委和粟裕说:
“你们集中华野全军并多休整数日,养精蓄锐,然后一举歼灭杜聿明。只要杜部不大举突围,应休整至下月初,约于1月5日左右开始攻击较为适宜。”
淮海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的部署,进行了休整,同时对杜聿明集团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在20多天里,就有14000多人投诚,但杜聿明仍拒绝投降。
12月22日,华北野战军杨得志的第2兵团发起攻击,从四面实行突击,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傅作义的命根子“王牌”第35军军部及2个师共19000余人,35军军长郭景云自杀。
毛泽东当晚给杨得志发贺电说:
“全歼新保安之敌甚慰!”
12月23日,傅作义急令张家口守军于上午突围,向绥远撤退。杨成武的第3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程子华的第4纵队,冒雪追击。
12月23日,傅作义的和谈代表崔载之、李炳泉转来傅作义致毛泽东的电报,电文内容是:
“1、今后治华建国之道,应交由贵方任之,以达成共同的政治目的。2、为求人民迅即得救,拟即通电全国,停止战斗,促成全面和平统一。3、余绝不保持军队,亦无任何政治企图。4、在此转折时期,盼勿以缴械方式责余为难,过此阶段之后,军队如何处理,均由先生决定。望能顾及事实,妥善处理,余相信先生之政治主张及政治风度,谅能大有助于全国之安定。”
12月24日下午,华北野战军杨成武第3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程子华第4纵队密切配合,解放张家口,全歼国民党军第11兵团54000余人。至此,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基本上被歼灭了。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新保安、张家口歼灭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后,才使傅作义在和谈中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
12月24日,白崇禧致电蒋介石,要求“和平”解决国共的问题。
12月25日,白崇禧控制的湖北参议会发出通电,要求停战言和,逼蒋下野。
此后,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河南省政府主席张轸,都致电蒋介石,主张恢复国共和谈,建议蒋介石隐退。
程潜是在1948年4月按照毛泽东几年前的点拨,参加了竞选副总统活动,失败后即于7月回到湖南,担任管辖湘赣两省的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企图自谋出路。
12月25日,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一则新闻,他写道:
【新华社陕北电讯】中共陕北某权威人士就内战战犯名单问题发表谈话说:全部战争罪犯名单有待于全国各界根据实际情形提出。但举国闻名的头等战争罪犯,如蒋介石李宗仁 陈 诚 白崇禧  何应钦  顾祝同 陈果夫  陈立夫  孔祥熙 宋子文  张群 翁文灏  孙科 吴铁城 王云五 戴传贤(即戴季陶) 吴鼎昌 熊式辉  张厉生  朱家骅 王世杰  顾维钧  宋美龄 吴国祯  刘峙 程 潜薛 岳  卫立煌 余汉谋  胡宗南  傅作义 阎锡山  周至柔  杜聿明 桂永清  王叔铭  汤恩伯 孙立人  马鸿逵  马步芳 陶希圣  曾琦 张君劢则是罪大恶极,国人皆曰可杀者。应当列入头等战犯名单的人,自然不止此数,这应由各地身受战祸的人民提出。人民解放军也有权提出此项名单者,例如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在作战中施放毒气,即已充分地构成了战犯资格。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皆有权讨论和提出战犯名单。
12月26日,毛泽东致电林彪:
林:
寝电悉。1、既然平津敌突围象征甚多,目前攻击两沽亦有困难,自应推迟攻击两沽时间,并请考虑将迫近两沽之我军向后撤退,敌人见我不去攻击就不一定会逃跑。若干天后海边封冻,再考虑是否攻击。该敌只有5个师,即使从海上跑掉也不要紧。2、平津两敌则应严防突围逃跑,4纵到后请考虑兵力是否足够,如不足够则应调杨成武部甚至杨得志部参加平津作战。你应考虑平津两敌同时突围,我军同时歼灭两敌于突围之际的整个部署。3、如果平津两敌确有突围征候,即应断然放弃对两沽之攻击计划,将对两沽主力移至平津之间,只以一部隔断津塘、津沽联系,改变目前平分兵力的形势(这是从平津敌不会突围这一点出发而作的部署)。4、请令杨成武部在张家口休整待命,姚哲、王平、蒙骑、察骑等部,可以准备插断归绥、包头之间,但暂时不要出动。5、杨罗部或者仍去包围大同不变动,或者停止围攻大同计划,准备东进,请酌定。6、不要放走傅作义代表,并应停止其与傅作义通电。7、平津敌可能乘我兵力分散,于数日内即突围,请你迅即做出对付敌人突围的整个计划电告。
军  委
26日22时
此时,人民解放军攻克新保安、张家口后,傅作义西撤的道路被切断。毛泽东为了控制海口,切断国民党军的海上退路,进一步孤立北平之傅作义,决定尽快地围歼津塘之守军。他命令东北野战军以3个纵队迅速插入天津、塘沽间,歼灭天津、塘沽线上之守军,控制该线,割断津、塘间的联系,然后歼灭塘沽之国民党军。
由于塘沽背面靠海,地势开阔,盐田较多,不利作战。同时,发现天津守军有突围征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建议,首先攻取天津。
12月29日,毛泽东认为这一建议完全正确,就批准了这一建议。他同时将华北第2、第3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调到北平附近,防止北平守军突围。
就在这时候,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捷报频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的时候,斯大林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建议,他竭力劝阻中国共产党不要进军江南,希望国共两党划江而治。他说,造成南北朝的局面,就很不错了。
此时的斯大林,一是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二是担心解放军进军江南地区,可能引起美国出兵,进而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的建议使毛泽东大为恼火。毛泽东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他断然拒绝了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对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进军江南的决定,是很不满意的。
12月30日至31日,毛泽东用2天时间为新华社写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他在新年献词中写道: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只有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决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题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只有彻底地消灭了中国反动派,驱逐了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出中国,中国才能有独立,才能有民主,才能有和平。”“这里用得着古代希腊的一段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可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但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真正的革命民主派,却听见了并记住了这个劳动者的遗嘱。况且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
毛泽东针对美蒋反动派企图从内部破坏中国革命的阴谋,提醒全党要分清敌我,他写道:
“凡是劝说人民怜惜敌人、保存反动势力的人们,就不是人民的朋友,而是敌人的朋友了。”
欲知平津战役的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毛泽东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流血,本传已经在多处讲到了。但在战争不可避免之时,他也不惧怕战争。他所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既是对斯大林的答复,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伟大政治家对善良人们的告诫!这就是毛泽东,这就是毛泽东的性格!
&#65533;&#65533;:<&#65533;        &#65533; n<@H&#65533; &#65533;&#65533;&#65533; =EN-US>1、发表支持南京政府**救国的正式宣言。2、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到中国主持**战争之战略与供应的制订工作。3、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杜鲁门说:
“美国只能付给已经承诺的援华计划40亿美元,这种援助可以继续下去,直到耗完为止。美国不能保证无限期支持一个无法支持的中国。”
而后,杜鲁门向报界发表了一个声明,说美国向蒋介石政府提供的援助总额已经超过38亿美元。
宋美龄碰了一鼻子灰,一怒之下离开华盛顿,到纽约弗代尔孔祥熙的别墅隐居。从此,她再未踏上中国大陆一步。
12月11日,东北先遣兵团取得了3天歼灭国民党军第16军、第104军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平张路作战的胜利,不仅抓住了傅作义部主力,并且将津塘地区蒋系主力大部西调,这个形势对大局极为有利。毛泽东发去贺电说:
“凡此均堪庆贺,应予嘉奖。”
12月11日,毛泽东根据华北战场敌我态势,起草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他在此方针中写道:
“张家口、新保安、怀来和整个北平、天津、塘沽、唐山诸敌,除某几个部队例如35军、62军、94军中的若干个别的师,在依靠工事保守时尚有较强的战斗力外,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同意东北野战军“以5个纵队去南口附近,从东北面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3纵决不要去南口,该纵可按我们9日电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从东南威胁北平,同4纵、11纵、5纵形成对北平的包围。”
“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建议东北野战军“12月20日至12月25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以3纵(由北平东郊东调)、6纵、7纵、8纵、9纵、10纵等6个纵队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如果诸点之敌那时大体仍如现时状态的话。”“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东面则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从本月起的两星期内(12月11日至12月25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倒,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毛泽东还在此方针中写道:准备令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歼灭黄维兵团后,对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做最后歼灭之部署。
毛泽东为了防止平津之国民党军向青岛逃跑,又令山东军区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一段黄河,并在胶济路上预作准备。
毛泽东在整个平津战役中,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近百份电报,其中超过一半是发给杨得志兵团的,及时地给予“围而不打”、“阻敌东逃”、“各个歼灭”等重要指示。
再说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对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屡攻不下。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自告奋勇,率3个纵队前往增援。
12月11日,陈士榘来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见邓**,他要求邓**命令中原野战军部队让出一个便于他指挥和使用部队的位置。邓**面有不悦之色,电询所属各部队后,说道,无一愿意出让位置者。陈士榘拂袖率部南下而去。陈士榘正在行进间,邓**来电说:
“停止南下,你到第6纵队指挥攻歼黄维。”
陈士榘复电回答说:
“1个纵队不行,所有部队统统归我指挥方可。”
邓**深知陈士榘的脾气。在淮海大战期间,善于打桥牌的邓**,几乎没有对手。可是,他与陈士榘在一起,则是屡战屡败,陈士榘是局局必争,从不相让。邓**对人说:“陈士榘,太傲了!”
此时,邓**见陈士榘如此要求,沉思良久方才回答说:“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09:36 , Processed in 0.02443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