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毛泽东大传——199
第199章
“历史是几十年的,不是几年的。究竟是发展,是停止,
是倒退,历史会说明的。”
话说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生活稳定了下来,他就开始考虑身边卫士们的学习问题。他对阎长林说:
“你给我写一份警卫班的名单。”
“现在就写?”
“现在就写。”
阎长林一会儿就把名单写好了,不多不少,整整20个人。毛泽东一边看,一边画圈圈,一共圈了14个人。他说:
“形势发展得这么快,你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会落后。我圈的这14个人,去文化学校学习,等他们回来以后,再把你们6个送去学习。你们留下的,也要边工作边学习。你有没有意见?”
阎长林说没意见。毛泽东把名单还给阎长林,说:
“你跟同志们商量一下。大家都应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很快就要进入城市,以后就是以城市为重心领导全国了。为了做好以后进城的工作,干部就要抓紧文化知识的准备。现在的环境稳定,警卫班有6个人也就可以了。你们多辛苦点,为其他同志创造出去学习的条件嘛。”
阎长林看看手上的名单,毛泽东圈定去学习的都是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卫士,岳成邦和朱劳士是红军时期的,其他人也都是抗战时期的。在14个卫士离开的前一天,毛泽东说要和警卫班的全体成员合影留念,他说:
“我跟你们一起照个相送行好吗?”
“太好了!”“这太好了!”
大家说着,都主动地站在毛泽东的两旁。照完相,大家又跟着毛泽东来到他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摆着几张写着《人民日报》的大字,都争着看。毛泽东说:
“全国就要解放了,我们要办一张《人民日报》,要我题写报头,我写了几张,你们帮我挑一挑,看那一张写得好。”
卫士们一听,还真的挑了起来。有一个卫士说:
“主席,你给我们也写几个字吧。我们快要离开你了,给我们留个纪念。”
毛泽东说:
“可以,去拿你们的本子来吧。”
14个卫士跑回住处,把自己最漂亮的本子拿来了。毛泽东在每个本子上都写了“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12个字,签上了他的名字。
中午,毛泽东让炊事班师傅作了两桌菜,有炒豆腐、烧茄子、萝卜炒肉、拌黄瓜,他要和14位卫士共进午餐。卫士们正在议论着舍不得离开时,毛泽东来了,他说:
“怎么,又舍不得了?咱们撤离延安的时候,你们这些小青年也舍不得离开,说要誓死保卫延安,因为舍不得把那几孔窑洞丢给胡宗南。今天你们离开我这里,又舍不得了。同志们啊,不久我们就要进北平了,假如派你们去管理一座城市,假如当一个厂长,当一个县长,你们不掌握文化知识能行吗?”
毛泽东这么一说,大家立刻兴奋起来。毛泽东又十分动情地说:
“你们不愿意走,我也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有的十多年,有的七八年。你们对我帮助很大,不管平时还是战时,不管走到哪里,我总是有房子住,能休息,能办公,有饭吃,有水喝。行军的路上,你们照顾我,都非常辛苦,我也特别感谢你们。但是,我不能把你们都留在我身边,放一辈子哨呀,那样不是埋没了人才吗?不是把你们耽误了吗?如果当时规定你们在这里工作3年到5年,然后就送你们到学校去学习,现在你们的文化就不低了,你们可能都成了知识分子。现在去学习也不晚,你们才20多岁,最大的也只有30岁左右吧。我像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才参加革命。今后的时间还长着呢,你们要好好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一旦工作需要,组织上会安排你们重担子挑的。我是对你们都很信任的,将来做什么工作,就看你们学习和锻炼的怎样了。路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的。”
有一天,胡乔木通知柯仲平说,毛泽东请他去谈话。
柯仲平是在1947年夏季奉命来到西柏坡参加全国土地会议的。会议结束后,他被留在华北局主持编辑《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此时的编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且说柯仲平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有点上风的毛泽东正躺在床上,见他来了,就下了床,问道:
“你在这里是扛长工还是打短工?”
柯仲平回答说:
“打短工。”
“你把短工打完到哪里去?”
“到你呆过13年的地方去。”
柯仲平说的就是陕北。
“实际只有12年半。”毛泽东纠正后,说出了心中的疑团:“还回去?打算干什么?”
柯仲平就把自己酝酿多年,准备创作一部长诗,歌颂刘志丹在井冈山道路影响下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打算,说了一遍。毛泽东说:
“很好,希望你能写出一部好作品。你到陕北以后,要多做调查研究,花上10年8年,真正了解一个根据地。人的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那样的作品就很不错了。”
1948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毛泽东起床后说:
“阎排长,到村外散散步去吧。”
阎长林感到毛泽东一直顾不上散步,现在提出来了,真是难得,就问:
“好的,要汽车吗?”
“不要了,就到附近走走吧。”
村外的田野里,麦子、水稻的长势都很好,老乡们正忙着在稻田里施肥、拔草、浇水。毛泽东说:
“这里的庄稼比阜平城南庄的庄稼长势好,看起来这一带可能富裕些。”
毛泽东站在滹沱河岸边,一会儿朝上游望望,一会儿朝下游看看。此时的滹沱河,河床很宽,河水却很少,河滩里到处是石头和沙土。毛泽东不时咬咬嘴唇,皱一下眉头。他见村里的农民阎志清在稻田里拔草、浇水,就过去一边帮阎志清干活,一边问道:
“1亩地能打多少斤稻子?”
阎志清回答说:
“好年景不缺水,可以产到四五百斤,要是遇上天旱缺水,那就收不了这么多了,二三百斤也有,一二百斤也有。”
毛泽东问起这里水稻的种植办法。阎志清说:这里的农民种稻子都是采用直播的办法。毛泽东说:
“直播是古老的耕种方法,产量太少了。陕北乡亲们守旧,也是习惯直播,不习惯插秧。湖南都是插秧,1亩田能收个1000多斤,你们可以试试,今后也插秧种稻吧。”
毛泽东又问:
“河里的水这么少,浇地够不够用?”
阎志清说:
“够浇地用的。别看现在水少,到雨季河里的水就多了。”
“那不成水灾了吗?你敢不敢下河?”
“我水性不好,发大水时不敢下河,平时水少的时候,我敢下去游泳,还可以到河底石头洞里抓鱼,有时还能抓到一二斤重的鱼呢。”
“这么说,你们这一带还不错嘛,有大米吃,有鱼吃,再多种些青菜,就和我们南方差不多了。”
毛泽东告别了阎志清,对卫士们说:
“北方种地不像我们南方那样。在南方,是很讲究精耕细作的。”
他来到一块玉米地头,指着玉米问:
“你们说,玉米头上长须丝起什么作用?”
卫士们对玉米太熟悉了,于是纷纷说:
“玉米须丝对玉米不起什么作用,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也有一个卫士猜测说:
“须丝是为帮助玉米通空气的。”
毛泽东却说出了一个让大家目瞪口呆的道理,他说:
“你们都是农民出身,既见过又吃过,也种过,怎么种才能多收,你们有经验。但你们的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植物和动物一样,什么东西既然存在就有用途,没有用途也就被自然淘汰了。玉米形成以后,上头长出的尖上要开花,花粉落在胡须上,胡须再与玉米粒联系起来,就起到授粉交配的作用。这就叫传宗接代。”
种玉米长玉米是玉米的传宗接代,这个道理卫士们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玉米还需要授粉交配,这倒真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毛泽东走到一个小水塘边,问王振海:
“你说,这池塘里有没有鱼?”
王振海看着池塘里的水比较清,就不假思索地说:
“这土水塘里没有鱼。滹沱河拐弯处有石头的水塘里有鱼,鱼喜欢在水中的石头缝里生活。如果天旱,在河流中挖沟改道,把水掏出,一个水坑可以捞出很多鱼。”
毛泽东打赌说:
“咱两个下去捞鱼,如果捞出鱼来,说明你的经验不全面。如果这个水塘里真的没有鱼,说明你的经验还有普遍性。”
毛泽东说着就要脱外衣下水,阎长林赶忙劝阻,说:
“在这里下水,衣服湿了不好换。”
孙勇眼疾手快,他已经脱下外衣跳进了水中,说:
“主席你不要下,我只要走一走,就知道里面有没有鱼。如果有鱼,我一定能抓住。”
接着,王振海几个人也下到了水中,突然有人“噢”了一声,说有鱼碰到腿了。说话间,孙勇已经抓出了一条1斤多重的鱼,王振海也抓住了一条,其他人却眼巴巴地捞不出来。毛泽东说:
“你们现在用劲把水搅浑,这叫浑水摸鱼嘛。”
站在水中的卫士们闻言手脚并用,不多时就把个不大的清水塘搅成了浑水塘,鱼儿被呛得浮在水面上,张着大嘴喘气。众人一会儿功夫就抓了十几条。毛泽东说了声:
“好了,够你们美餐一顿了。”
众人上了岸,收拾好东西跟着毛泽东往前走。毛泽东边走边指指旁边的渠道,讲出了一番道理:
“你们看,进水的渠道水深,鱼容易顺水而来,向稻田灌水的水道浅,鱼不容易随水流出,时间长了,一个夏季水塘里的鱼就长大了。”
马汉荣说:
“主席从小就在稻田、水边摸鱼,一看就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没有鱼。我们北方河流少,很少摸过鱼,陕北人还不吃鱼呢。”
“噢,你们陕北老乡还不吃鱼吗?”
“不是不吃,是没有吃鱼的习惯,我吃着鱼也是怪香的。陕北人不仅不吃鱼,就是海参、对虾也不吃。”
“为什么?我在延安这么多年,还没有发现陕北人不吃鱼虾呢。你们说一说是因为它不好吃,还是信迷信,以为它是神不能吃?”
“主要是不习惯吃。我参加革命后,什么鱼呀虾呀都吃。不是忌讳鱼虾,是不知道鱼虾营养丰富,吃了对人的身体有那么多好处。如果鱼虾多了,大家都知道好吃,慢慢就习惯吃了。”
毛泽东来到东柏坡收发室,问收发室的老关:
“收发室都管些什么工作呀?”
老关说:
“主要收外边送给中央机关的报纸、刊物、信件和负责来客接待工作。”
“东柏坡住的是什么单位呀?”
当他听说干部文化学校就在东边时,就问阎长林:
“你们警卫排去学习文化的同志都在哪里吗?”
阎长林说:
“都在那里。还有从延安迁来的洛杉矶幼儿园。”
毛泽东说:
“这些娃娃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也是经风雨见世面啊!”
阎长林看看天要下雨了,说:
“天要下雨了,汽车就在东柏坡,让老周开车把咱们送回去吧?”
毛泽东说:
“就这么一道墙远,不要坐汽车了,散步就是要走路嘛。我们的部队从来都是风雨无阻嘛。在陕北时,下那么大的雨,不也是照常上路吗?散步是锻炼身体,下雨走路更是锻炼身体,也能锻炼意志。”
正说着,真的下起雨了,毛泽东说:
“它下它的雨,咱们走咱们的路。不能因为下了一点雨,就干扰了我们的散步计划。以后就像今天这样,走这么远的路。有时还可以到远处去,也可以先走路,回来坐汽车;也可以先坐汽车,回来时走路。今后散步也安排个计划,不能有点干扰就放弃了计划。出来转了转,了解到不少情况。以后咱们多找几个散步的地方,这样可以到处都看看。”
毛泽东回到西柏坡大门口,他看到张瑞岐正在放哨,想起了张瑞岐在离开杨家沟时说的话,就笑着走过去问:
“张瑞岐同志,你不是说过把我送到目的地后,就回陕北吗?现在我已经到达这个目的地了,你是不是要回陕北工作呢?”
张瑞岐认真地说:
“现在全国都在大反攻,等全国解放了,我把主席送到北平后再回陕北工作。去北平才是主席的目的地呢。”
毛泽东一高兴就开起了玩笑:
“要是那样的话,你讨老婆的时间可就要推迟了。”
“革命头等重要,讨老婆没有革命重要。”
“好,有志气!到北平看看也很好,那里过去是皇帝住的地方。到那里看看,回陕北也好给乡亲们讲讲故事呀。进北平的时间不会太久了,到那个时候,咱们一起去北平,看完了北平的名胜古迹你再回去。”
“是,坚决按主席的指示办。”
毛泽东走进大门还交代阎长林说:
“今天散步很好,走的路远,看到的事情也多。你们提醒我,以后咱们多去外边走走,多接近群众。”
6月3日,中原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兵团于5月31日发动的宛东战役结束,歼灭国民党军张轸兵团11300人,俘获其58师少将副师长萧本元、少将参谋长杨墨林及183旅少将旅长魏沛苍。58师师长鲁道源化妆隐蔽在麦田里,直到次日才逃回南阳城。
6月5日,林彪等就东北野战军作战计划向中央军委提出3个方案:一是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二是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到北宁路作战,但南下作战除可能到处扑空或因敌军集中不好打,粮食又极为困难,同时长春之敌可能乘机逃回沈阳,造成两头都无战果的结局;三是用3至4个月的时间,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然后攻城。他们认为:“目前以采取第3个方案为好。”
早在5月24日,东北野战军即以两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开始攻打长春,但由于对地形和地情不甚清楚,在兵力上也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因此在外围战中歼灭国民党军6000余人,自己也伤亡了2000余人,仅占领了大房身机场及长春外围一些据点。所以林彪认为,攻城部队与长春守军兵力对比不占绝对优势,目前即攻长春难度较大。
6月7日,毛泽东复电林彪,基本同意第3个方案,他在电文中说:
“即用3个月至4个月时间攻克长春,并争取歼灭援敌,待秋收后再攻承德或他处。”“你们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州区域作战所必须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项补给的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6月12日,毛泽东给周**写了一封短函,他写道:
周:
中原我军已在宛西、宛东及江汉(歼56师1个旅)打了3个胜仗,请起草一庆祝电,以鼓励之。
毛泽东
6月1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住处和丁玲谈话,他坐在空地的椅子上,鼓励丁玲说:
“历史是几十年的,不是几年的。究竟是发展,是停止,是倒退,历史会说明的。”
毛泽东似乎怕丁玲不懂得这意思,又重复了一遍。他还说:
“你是了解人民的,同人民有结合。你在农村有12年,再拿8年去城市,了解工业。”
毛泽东和丁玲散步之后,邀丁玲和他一道吃晚饭。他们坐在院子里的树下,毛泽东又说:
“历史是几十年的,看一个人要从几十年来看。”
毛泽东还举鲁迅为例,并将丁玲与鲁迅、郭沫若、矛盾同列一等。丁玲说:
“我文章不好,不及他们。”
毛泽东说:
“郭沫若文章有才华,奔放,组织差些;矛盾的作品是有意义的,不过说明多些,感情较少……”
丁玲回去后,把毛泽东对她的鼓励都记在日记上,她想:我不会自满,但我会因为这些鼓励而更努力。
1948年6月,丁玲所写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脱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她把这部23万字的小说送给胡乔木、萧三和艾思奇,请他们提意见。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毛泽东邀胡乔木、艾思奇、萧三和他的夫人甘露出去散步。众人高高兴兴地坐上毛泽东的吉普车,驱车10余公里,来到一个阴凉的树林里。毛泽东兴致很高,与大家说说笑笑。胡乔木对毛泽东说:
“丁玲写了一部描写张家口附近汤鹿地区农村土改的长篇小说,她请我们3个提意见,我们正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