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nhui 于 2011-3-13 18:13 编辑
“耀南,等下到河里用碗舀五十一碗水给你叔抹干净身子。记住啊,你父亲今年五十一岁,就舀五十一碗,不能错了。”伟仁嘱咐着说。 “嗯,大爷,记住了。”耀南应着。 “你今天还得到你舅舅那去报丧。现在虽然说光景不好,但最起码你舅舅那还是要他请个舞龙队或舞狮子队来送葬的。”伟仁大爷担心耀南因为家里的光景不好而把不能省的省掉了。 在这,凡是人死后的当天,主人家就得去舅舅家报丧。而且舅舅那还必须请一个舞龙队或者舞狮子队来送葬。要不就会有人说“做儿女的不孝顺。”而这些开支当然一概得有主人家出。出葬的日子一般都是安排在死者离世后的第三天。在解放前,主人家还得请道人或者和尚来为死者念经超度七天,才能发丧。不过现在这些在解放后就减掉了。 “嗯,大爷,我都晓得,你就放着心吧!”耀南把油灯点着了,应道。 耀南回到家,又把一家人辛苦几年在自留地种的瓜果、烟叶什么的换回来的钱都交给了好朋友玲子她哥张国信了。叫他明天带人去乡里的集市置办些肉、粉丝、炮仗等后天出丧一并要用的东西。然后就拿了水桶和一个碗到河里舀水替父亲抹身子、换寿衣去了。 “孝子孝女,一磕头,谢父老乡亲。”伟仁在主持着出葬时的仪式。耀南带着弟妹按照伟仁大爷所说朝乡亲们磕了一个头。 “孝子孝女,二磕头,谢父亲大人育我们**。” 耀南他们朝着棺木磕了一个头。 “孝子孝女,三磕头。,祝父亲大人在天堂得道成仙。” 耀南他们又朝着棺木磕了一个头。 “起棺。”伟仁最后叫道。 霎那间,锣鼓声,嚎哭声,炮仗声轰然齐起。周围的人都猛地的一激灵,后背突蹿起一股冷气来,凉飕飕的,感觉就如西游记所说的一股妖风抹面而过。耳朵也“嗡”的一声响,但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 耀南连着几天都不曾消停过,终于把父亲送入了土里。精神骨一下子也就轻松了下来。但以后更大的责任也自然的落在了本来还不是该他承担的肩上。他能承受的了吗?他能带着家人扛过这人生的道道坎吗?
第二章 放卫星
转眼间差不多就是夏粮收割的时候了。无边的稻田里,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目,好像满地的金子。村民们也有事没事的到田地里去,哪怕只是瞅一眼田野的庄稼,心里头也踏实了许多,觉得生活有了盼头。多少汗水的付出也觉得值了。中国的农民是全天下最勤劳,最本分的农民,他们只要能把肚子填饱,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也能承受。他们一辈子的生命也全都无怨无悔的付给了那片黑土地。 “日,二队长,你再仔细的估量下你二队的亩产能达到多少?”大队长日田坐在用桌子围成长方形的会场正上方,问二队长。后天村里就要统一收割水稻了。大队长把五个小队的队长召集在村队部里开会。但这次的会议精神却不是组织大家准备收割稻子的事。而是根据乡里的指示如何放一个轰动全国的大卫星。据大队长说这是乡长昨天去县城开会,黄县长给他下达的死命令,是政治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这卫星还一定要放大,不能在全中国领先,也要在省里第一。这不二队长已经估量着汇报了五遍了,从五百斤开始往上报,一直报到亩产一千斤,大队长还是不满意,要他再重新的估量、再汇报。其他小队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昨天人民日报还报道了江西省那个乡的水稻已达到了亩产八千斤,黄豆比地瓜还要大…….,光明日报不但转载了全部内容,还为它编写了一段顺口溜:稻粒赶黄金,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芋头,芋头赶冬瓜,一副丰收图,跃进农民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