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 【转】连载:毛泽东大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6: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4-6-28 16:40 编辑

【注:前162章导读表在26页】
连载:毛泽东大传——174
第174章
“我黄、梁两部42000,远来新到,十分疲劳,地形不熟,目前开
至义院口驻操营必无好仗可打,即使歼敌一部,不过小胜,而兵力
暴露,不得休整,势将陷于被动。为避免此缺陷,谨慎使用主力,
求于将来决战时,一战解决问题。”
话说1945年11月14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冼星海是于10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莫斯科去世的,终年40岁。
毛泽东亲笔为冼星海题写了挽联:为人民的艺术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11月14日这一天,毛泽东在给冀热辽西局并转东北局、晋察冀局及黄、梁、李、沙的电示中说:
“以锦州为中心地区,为我全力集中作战之战略枢纽。”
毛泽东又给彭真、林彪发去一封电报,他在电文中写道:
彭、林:
13日19日电悉。顽13军、52军,已在秦皇岛抚宁地区集中,估计其后续尚有1个军,至少集中3个军,然后向山海关绥中之线攻击前进,目前山海关作战并非真面目战斗。我黄、梁两部42000,远来新到,十分疲劳,地形不熟,目前开至义院口驻操营必无好仗可打,即使歼敌一部,不过小胜,而兵力暴露,不得休整,势将陷于被动。为避免此缺陷,谨慎使用主力,求于将来决战时,一战解决问题。应令李运昌、杨国夫两部坚守山海关绥中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而令黄、梁两部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开至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处于内战,休整部队,恢复疲劳,补充枪弹,熟悉地理民情,创造战场,演习夜战。俟敌进至绥中地区或兴城地区,业已疲劳消耗至相当程度,我军集中最大兵力,由黄克诚35000、梁兴初7000、杨国夫7000及李运昌、沙克部,在盘山锦州至山海关一带者(新部队可以参战作为辅助兵力)共约7万人,于有利的时间地点,由林或罗亲去指挥,举行反攻,分作几次战斗,再次歼灭其二三个师,最后歼灭3个军,即能从战略上解决问题。冀东已编成两个野战旅,可调至山海关、绥中、兴城之线的西面山地隐蔽集结,于正面主力决战时,从侧面切断敌军后路。总之,从内线作战着眼,此种方针最为有利。你们是否同意,仍望考虑电复。
毛泽东
11月14日晚,也就是在自然科学院和几个学术机构迁往东北的前夕,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交际处接见了自然科学院和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员和领导。原自然科学院教员艾提回忆说: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交际处内灯火辉煌。被接见的教员和干部早早到达了交际处的会议厅,等待毛主席的到来。当毛主席由周扬同志陪同来到我们面前时,大家起立致敬,鼓掌欢迎,会场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毛主席进入大厅时,人都围站在一起。周扬同志向毛主席一一介绍了我们每个人的姓名和工作,毛主席一一与每人握了手。当介绍到恽子强同志时,周扬同志说:
‘他是恽代英同志的弟弟。’
毛主席询问了恽子强的一些情况。周扬同志介绍到阎沛霖同志时解释说:
‘他姓阎,是阎锡山的阎。’
毛泽东说:
‘你这个阎好,阎锡山的阎不好。’
毛泽东的风趣引起全场轻松的笑声。在一一介绍之后,大家围着一排长桌坐了下来。毛主席就座之后,开始讲话。他说:
‘你们这次到东北去,是为了彻底解放东北而工作,而斗争的。’
接着,毛主席讲了对国民党作战的战略思想。他讲:国民党的军队比我们多,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局部以多胜少,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打无准备之仗,要以一倍、两倍以至十倍的兵力去打仗,打歼灭战。毛主席说: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用5个指头吃掉他1个指头。’
说着,他用右手的五指紧捏着左手的食指,作了个手势,继续说:
‘吃完他一个,再吃一个,一个一个地吃。’
他讲得极为生动具体,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对敌斗争的教育。那天晚上,毛主席讲了一些关于在重庆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的情况。接见时,主席刚从重庆回延安不久。毛主席说:在重庆谈判中,蒋介石提出关于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关系问题时,我说,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是好朋友。毛主席还讲了一些在重庆的民主党派和美国友好人士对我们党的同情和支持。
整个接见,大约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毛主席那次接见给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
11月16日,国民党军占领山海关,接着绥中、兴城、锦西等地亦被国民党部队占领。
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林彪,已经7年半没有领兵打仗了,他看到前线的情况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一切都是乱糟糟的,毫无头绪,且挥师急进的国民党军一色美式装备,来势汹汹。在此情况下,不应与国民党军硬碰硬地正面决战。
11月中旬,毛泽东由于一连串的整军工作过度劳累,患了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一度很严重,他不得不一边休养一边工作。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只好由刘**来主持。
斯大林闻知毛泽东病情严重,他非常关心毛泽东的健康,希望毛泽东到苏联进行治疗。毛泽东十分感谢斯大林的盛情,他也想到苏联去,无奈国内形势紧张,脱不开身,因而没能成行。此后,他一直休养到1946年2、3月份。在此期间,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欧阳山尊及其他一些人,每逢星期天都被派去陪毛泽东打牌或打乒乓球。
欧阳山尊陪毛泽东打乒乓球时,为增加他的活动量,总是故意把球抽得很远,让他去捡球。警卫人员在一旁看着偷偷乐,也不为他代劳。次数一多,毛泽东就看出来了,他也故意把球抽得很远,哈哈大笑道:
“让你也捡捡去。”
打球打累了,毛泽东就进窑洞和江青等人打牌。欧阳山尊不会打牌,只能在一边看。有一次毛泽东赢了个满贯,竟有20多亿。他高兴极了,笑着说:
“这一下把全世界人民都嬴来了!”
11月21日8时,林彪在锦西前线致电中央军委及东北局,他写道:
军委,彭,罗:
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参加作战者疲劳涣散,战斗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兴初)师刚到,黄(克诚)师尚未到,远落敌后。各部皆疲劳,武器弹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乏用费。此外,自总部起各级缺乏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则未发动,土匪甚多,故迂回包围时,无从知道。敌人利用我以上缺点,向我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的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仓促应战,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神,特别加强炮兵的建设,以待以后之作战。
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即进行积极寻求战机。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但不拟轻易投入战斗,并拟义县为后方,对敌正面与后面,仍以现实部队与敌纠缠扭打。部队急需补充棉衣、棉鞋,有大衣,望大量筹集,并望迅速大量印地图。
以上意见望军委考虑决定,指示给我们与各兵团,我与各部不能畅通电报。于锦西坎圭附近已开始与敌接触,我即向江家屯转移以利与黄梁会合。
林彪 马8时
11月22日,刘**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电东北局并东北自治军,电文中写道:
彭、罗并林、李、沙并黄、刘、洪:
1、顽13军52军向锦州急进,望集中营口、沈阳兵力到锦州方面协同黄梁两部以全力全部歼灭该顽。据报顽13军只有16000人,每连只有六七十人,且无斗志;52军虽情况不明,但孤军深入,军民不和,弹药不继,加之我以全力坚决打击之,是能大部或全部加以消灭的。
2、蒋军困难很多,兵力不够分配,现在顶多只能调5个军入东北,即使苏联允许蒋军控制东北各大城市,在苏军走后,我仍有可能夺取大城市,现在如能消歼其2个军,则将给蒋以决定打击,煞美蒋在全国威风,并给国共谈判和全国反内战运动以极好影响,并对我争取东北及华北斗争亦有极大帮助。望你们根据情况尽一切可能达到消灭该顽之任务,这是决定大局的斗争。
中央  11  522
11月22日,林彪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上说:
“杨国夫师与我无密本联系,情况不明。”
11月22日,中共中央鉴于东北的实际情况,决定将部队的大部主力撤至松花江北岸休整。这一天,刘**在为中共中央起草发给周**的电报上说:“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把工作重点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11月23日,黄克诚、刘震、洪学智在给彭真、罗荣桓并转中央军委的电报上说:
“与林台密本始终未弄通,林来报均未译出。请转告林设法送秘本来。”
11月23日,林彪接到刘**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后,他在复电中写道:
军委:
1、我决心在锦西高桥以西山地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2、梁师、黄师应迅速到达江家屯地区附近一带,迅速休整恢复体力,鼓舞士气,同时派出干部侦察地形提供作战意见,并以小部控制大小虹螺山构筑据点。3、已令沙、李部在高桥、锦西(30里)附近正面抗击敌人牵制敌先头,目前则派出小部队逼近敌人进行骚扰与夜袭。4、杨国夫部应以1个团接近铁路逼近与吸引敌人,其主力应到杨家掌子、毛家屯一带,望立即行动。5、此战关系全国政治形势,关系东北前途,必须以最高度的积极勇敢,组织与进行这一战役,望加速休整部队,尽可能求得部队的足衣足睡蓄养精力,以便猛冲敌人,向敌人肉搏。
林彪  23日11时
11月26日,刚刚赶到辽西的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在给中央军委的一封电报上说:
“部队50多天行军,极疲劳。因自华中沿途动员,均说坐火车、汽车及回到东北装备等,现遇到极为困难之情况,无党,无群众,无政府,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
就在11月26日这一天,国民党部队占领锦州,夺取了辽西走廊,打开了进入东北的大门。
此时,也就是到1945年11月底,共产党在东北的部队及干部已经达到了20余万人。其中有从8月中旬先期出关的冀热辽军区的部队,已经发展到10万余人。其余11万人有从9月下旬陆续出关的罗荣桓率领的山东主力部队1、2、3、7师和5、6师大部及军区直属机关、警卫部队和几个独立营计51000余人;有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3师32000人;还有延安两个团、冀鲁1个团和山东万毅所部,原南征第二梯队刘转连和文年生所部。另外还有从延安、晋察冀、冀鲁豫、太行、晋绥、华中各地抽调到东北的干部2万余人。单是在东北的这一批干部中,就有10名中共中央委员,包括4名政治局委员;有10名候补中央委员;几乎占了中共中央领导机构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1945年12月4日,林彪向中央军委转发了杨国夫的一封电报,电文是这样写的:
中央军委:
国夫电转如下:我师自渤海海陆行进,又在山海关坚持半月之久外,后又运动防御,每旅皆是战斗伤亡,减员2000之多,现部队干部情绪低,战士带枪逃亡者甚多(今晚上连跑28人带枪9枝)。原因:部队自出关来,未领分文款项,服装不能解决,生活极端困难。目前部队极须整顿与补充。
林  支转
12月11日,林彪在给东北局、吕正操、李运昌并报中共中央的电报上说:
“老百姓说:八路军和中央军都是为老百姓的,彼此不打好了,又认为国民党是中央,旧政权,旧武装人员,皆盼望找国民党接头。”
12月14日,林彪对东北局的工作极为不满,他在给东北局及李运昌、吕正操的一封电报上说:
“在东北新成立的十多个旅,成份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甚多,真正的工农成份,亦被带坏。这些部队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亦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士气,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
事情确是如此,东北人当了14年亡国奴,见中国军队来了,参军的热情很高,所以招募军队很容易,要人有人,要枪苏联红军缴获日本人的武器让你搬,且装备优良,一式的三八大盖、歪把子、各种火炮,有的还有坦克。但是,兵源却比较复杂,有工人、学生,有溃散的国民党兵,有成建制的伪满军队,有打着八路军旗号的国民党先遣军组织的武装。特别是那些兵油子,不会也不想做工种田,枪杆子就是他们的饭碗;那些未溃散的伪满军队,走投无路,也要求收编;那些由国民党特务人员组织起来的武装,本来是迎接国民党接收东北的,没想到共产党先来了,也只好先打起八路的旗号求生存。就这样,东北自治军一开始招募的军队很不纯。后来据史料统计:从1945年12月底至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这些招募的部队先后叛变者有:吉林12000人,合江5000人,龙江约3000人,牡丹江3000人,松江10000人,辽北3000余人,嫩江3000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共约40000余人。
12月17日,黄克诚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上说:
“部队武器仅补充步枪1200枝,轻重机枪44挺,山炮10门,野炮4门,尚不能补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为新部队丢下不用者。杨(国夫)师、梁(兴初)师稍多一点。干部战士对新部队装备完善、老部队破破烂烂极为不满。”
这正是:未雨已绸缪,主事虑不周。
政从多门出,临战无措手。
12月20日,乔治.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开始介入国共之间的调停,国共双方恢复谈判。国民党代表是王世杰、张群、邵力子;共产党代表是周**、王若飞、叶剑英。
12月27日,共产党代表周**向国民党方面提出无条件停止内战的建议,得到了民主同盟和其他民主人士的的赞同。
12月底,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指示说:
“各地务必在1946年,在一切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但是有领导的减租减息运动,使广大群众成为解放区自觉的主人翁。否则,群众便不能区别国共两党的优劣。”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由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任副总司令,萧劲光兼任第一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叶季壮任总后勤部长,杨至诚任总后勤部政委,贺诚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东北民主联军下辖:
第1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民主联军直属炮兵旅,旅长贾陶。
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委陈云。下辖5个军区、1个师、1个独立旅和1个直属军分区。
南满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华。下辖1个直属军分区,1个纵队,1个军区。
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李富春、黄克诚。下辖1个师和2个军区。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林枫。下辖3个直属旅、2个纵队、3个军分区。
此时,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已达32万人,成为抗衡国民党独霸东北的强大力量。
1946年1月,罗荣桓病情恶化。毛泽东即刻给罗荣桓发电报,催他到医院检查,在原日本陆军医院检查确诊为肾癌,医生认为必须做手术。因为苏军医院设备简单,不能做大手术,东北局决定送罗荣桓去大连治疗。
1月5日,共产党代表周**、王若飞、叶剑英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王世杰、邵力子签订了《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议。
1月7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山东野战军正式组成:由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司令员,山东军区副政委黎玉兼任政委,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
山东野战军下辖:
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政委赖传珠。下辖第1、2、3旅。
第2纵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赵启民。下辖第4、5、9旅。
第7师,亦称第3纵队: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下辖第19、20、21旅。
第8师:师长何以祥,政委丁秋生。下辖第22、23、24旅。
同时,山东军区所属5个军区也进行了整编:
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委罗舜初。下辖5个军分区。
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下辖3个军分区和1个独立支队。
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政委唐亮。下辖3个军分区。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下辖5个军分区。
渤海军区:政委景晓村。下辖5个军分区。
1月7日,毛岸英随苏联派来为毛泽东治病的专家阿洛夫和米尔尼柯大夫从莫斯科乘飞机到迪化,又乘飞机由迪化到西安,再从西安飞到延安。
时值三九严寒,西北风刮得黄土高原上天昏地暗,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干枯的树枝。飞机在延安的上空,转了个大圈子,向机场俯冲降下时,把人颠得几乎从座位上掉下来。
飞机刚一停稳,毛岸英第一个走到机舱门口,在那些陌生的人群中寻找着父亲的身影,他心里想,爸爸太忙了,爸爸会来吗?突然,他的眼睛一亮,人群前面那个和照片上一摸一样的人不就是爸爸吗?他迅速走下舷梯,朝父亲奔去。
毛泽东看着眼前和自己一样高大伟岸的年轻人,也快步迎上前去,张开双臂,紧紧地抱着已经分离了19年半的儿子,激动地说:
“你长得这么高了!”
毛岸英也紧紧地搂着爸爸,连声说:
“爸爸,爸爸,我想您呀!”
毛泽东看看儿子,也说:
“我一样想你呀!”
毛泽东拉着儿子的手,上了吉普车,回到他的住地枣园。
此时的毛岸英,不但懂得俄、英、德3种语言,而且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参加了对德国法西斯的大反击战,经历了战火的考验。
那是在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最高统帅部
敬爱的斯大林同志: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在您领导下的苏联学习了5年,我爱苏联就像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眼看着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国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苏联人民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
革命敬礼
谢廖沙
1942年5月于伊万诺夫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6: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岸英将信发出去10天后,毫无音信,他又写了第2封、第3信。后来,他见到了苏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曼努意尔斯基将军,在他的迫切要求下,被批准进了军校学习军事,先后在苏雅士官学校速成班、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3年1月,毛岸英加入联共(布)党组织。他在军校毕业后,获得中尉军衔,被任命为坦克连党代表,参加了苏联的大反击,千里长驱,英勇杀敌,穿越了波兰、捷克等好几个东欧国家。他这次在回国前,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并赠送他一把手枪作为对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褒奖。
毛岸英向父亲汇报了自己在苏联的情况。毛泽东就要求他脱下苏式军装,换上自己以前穿过的旧棉袄、棉裤。转眼间就把一个“洋学生”、“苏联军官”打扮成了一个陕北农民,一个土八路。
江青对毛岸英也显得特别亲热,她忙来忙去地招呼着毛岸英,还说马上就要给毛岸英编织一套毛裤、毛背心、毛袜子。
毛泽东对儿子说:
“你过去是吃面包喝牛奶,回来要吃中国饭,吃陕北的小米,小米可养人啦!”
毛泽东又问儿子:
“你在苏联经常读中国的书吗?”
毛岸英说:
“经常读的,能找到的我就找来读。”
“读过什么小说么?”
“读过《红楼梦》、《水浒传》,还有鲁迅的作品。《红楼梦》里的诗词不大好懂。”
“还好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毛泽东说罢站了起来,遥望着延河那边正在凤凰山上开荒的人们说:“岸英,你在苏联长大,国内的生活你不熟悉。你在苏联大学读书,住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这就是农业大学,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毛岸英领会了父亲的意思,就说:
“是的,我离开中国这么久,在苏联大多过的是学校生活,中国农村我不知道,也不会种田,我愿意向农民学习。”
毛泽东给儿子讲了一个孔子的故事,他说: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问他种田的事情,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学生又问种菜的事情,孔子说,我不如老圃。”
他顿了顿,又说:
“你在莫斯科睡得那么好,一人一个床,到了延安,就是炕上铺张芦席子,底下烧火,不要怕。老百姓有虱子呀,不要怕,有水就多洗一洗,没水,就用手多捉几个。”
毛泽东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他最后说:
“过些时,我替你找个校长,往劳动大学去。”
“好,很好!”
毛岸英爽快地回答。
1月7日晚,毛泽东给次子毛岸青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岸青,我的亲爱的儿:
岸英回国,收到你的信,知道你的情形,很是欢喜。看见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你妹妹(李讷)问候你。她现已5岁半,她的剪纸,寄你两张。祝你进步、愉快、成长!
毛泽东
1月8日,毛泽东给在苏联求学的蔡和森的儿子蔡博和张太雷的子女等人写信说:
“正如你们信上所论,新中国需要很多的学者及技术人员,你们向这方面努力是适当的。总之希望你们一天一天成长,健壮,愉快,进步,并希望你们团结一切在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
毛岸英从小受到的是欧式、特别是俄罗斯式教育,和人谈话高兴时就旁若无人、开怀大笑;听不懂、搞不明白的时候,就耸耸肩,摆摆手。毛泽东看到儿子这些动作,很不高兴,他认为是一种毛病。毛岸英也逐渐发现,在谈话时,爸爸总是用他那双眸紧紧盯着自己的手势;自己一有手舞足蹈的动作,爸爸那双锐利的眼睛便会盯得自己莫名其妙,很不自在。久而久之,毛岸英意识到,爸爸可能是看不惯、不喜欢自己的动作。爸爸没有直说,只是用眼神告诉自己要注意,要改掉。
毛岸英果然猜对了。有一天,毛泽东对儿子说:
“你现在是在中国,在延安,不是在苏联。你要按照东方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年轻人在长辈面前,在年纪大的人面前,要文静,要规规矩矩地跟人说话,不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你先去看看延安的老同志。见了人不要没大没小,年纪大些的,你喊他伯伯、伯母,叔叔、婶婶;最老的要喊爷爷、老爹爹、老奶奶;跟你年纪差不多的,你就喊他哥哥,或称同志。不能随随便便就直呼人家的大名。”
毛岸英按照父亲的嘱咐,就到各个窑洞去看望老一辈人,一一问候:
“周伯伯您好!邓妈妈您好!”
“朱爹爹您好!康妈妈您好!”
有一次,毛泽东让陪他打乒乓球的欧阳山尊一起吃饭,江青、毛岸英也坐在旁边。毛泽东一面吃,一面对欧阳山尊说:
“医生不许我抽烟,不许我吃辣椒,我都遵命照办,可是不让我看文件读报,这是要我‘失业’啊,这些都是我工作的重要方面嘛。”
欧阳山尊说:
“主席,医生的意见是为了让您更好的休养,早日恢复健康。”
一会儿,毛泽东的一碗饭吃完了,他问毛岸英:
“我添过饭了吗?”
毛岸英说:
“还没有。”
“那就再吃一些。”
毛岸英给他添了饭,他接过饭碗笑着说:
“每天不工作光吃饭,这不成了个饭桶嘛。”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吃完饭,大家围在一起聊天。毛泽东问毛岸英:
“你在苏联听到那里对美国原子弹的议论了吗?”
毛岸英回答说:
“都说那个家伙蛮厉害的咧。”
“厉害是厉害,不过要是美国向苏联丢原子弹,世界人民都会起来反对。”毛泽东说到这儿,停了一下,用一种父亲对儿子的语气说:“年轻人就是毛毛躁躁的。”
他笑了笑又说: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
不久的一天,毛岸英从部队回来看爸爸,毛泽东问:
“你在部队吃么子灶?”
毛岸英说:
“吃中灶。”
“你应该跟战士一样,吃大灶去嘛!”
毛岸英一声不吭地服从了。
在一个星期天,江青把一位在抗大学习的漂亮女学生约到家里来玩。此女姓傅,来自北平。江青又把毛岸英从部队叫回来,三人一起吃饭聊天,高高兴兴地玩了一天。傅姑娘走后,江青对毛岸英说:
“你都二十三四了,也不小了,该找对象了。你看傅姑娘怎么样?”
毛岸英脸红了,低声问:
“我爸有这个意思吗?”
江青一看毛岸英中意了,就说:
“只要你同意,他那里我说一声准行。”
江青兴冲冲地去给毛泽东说明了这件事,毛泽东听了,却摇摇头,他说:
“见一面就定终身,也太轻率了吧?孩子年轻沉不住气,你也沉不住气?你叫岸英来。”
江青过去关照毛岸英说:
“你爸叫你去呢,现在可就看你的态度了。”
毛岸英就来见父亲,说:
“我觉得人还挺不错……”
毛泽东笑着说:
“不漂亮不聪明,你也不会动心,这一条我也理解。可是见了漂亮的就动心,这一条我就不敢理解你了。”
他见毛岸英低头不语,就又说:
“除了漂亮,你还了解什么?理想、品德、性格,你了解吗?她刚从北平来,我们都不了解。婚姻对你说,既是终身大事,也关系着我们的革命事业。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一定要慎重,不能轻率从事。”
毛泽东果然考虑得有道理,后来那位姓傅的女学生终于过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又跑回北平去了。
此后不久,毛泽东就给毛岸英介绍了一位老师,他指着特等劳动模范吴满有说:
“他就是劳动大学的校长。”
他又指着毛岸英对吴满有说:
“我现在给你送一个学生,他进过外国的大学,没有进过中国的大学。”
吴满有说:
“咱叫什么大学,咱啥也不懂。”
毛泽东诚恳地说:
“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我还不知道。他还是娃娃,我就拜托你,你要教他种地嘛。告诉他,庄稼怎么种出来,怎么多打粮食。”
吴满有笑着说:
“那我行。”
毛岸英赞同父亲的观点,第二天就愉快地背着行李,带着一斗小米和一些菜籽、瓜种,离开毛泽东,到离延安8公里的模范村吴家园学习农业生产。临行时,毛泽东把一件打了补丁的棉衣披在儿子身上,又嘱咐道:
“你到村子里要和农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劳动,要锻炼得和农民一个样。从开荒一直到庄稼收割后再回来。等你劳动大学毕了业,再上‘延安大学’,好不好?”
毛岸英爽朗地说:
“好,很好!”
于是,告别了父亲,背着行李向前走去。
欲知毛岸英在农村中锻炼的结果如何?请继续往下看。
东方翁曰:尽管毛泽东早已提出要重视东北问题,且已派出彭真等人前往东北,成立了东北局,继之又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地区,但从11月23日11时林彪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以及在此前后中央与东北各方的往来电报可以看出,东北的状况并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糟糕。林彪在接到刘**22日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后,显然是大为不满,但他不是明言拒绝,而是搞了一个戏谑性的文字游戏:他先是表示要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继之以命令的口吻布置该如何如何做,然后又从政治的高度教训人,最后又说:望加速休整部队,尽可能求得部队的足衣足睡蓄养精力,以便猛冲敌人,向敌人肉搏。林彪如果忠实地执行刘**发出的那一份电示,那他就不是林彪了。林彪之为人处事,由此可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6: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175
第175章
“军调处的谈判,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国民党要消灭我们的心
不死,我们趁此机会也想喘口气,调动调动部队应付他们的进攻,
全中国必须解放!”
话说1946年1月,毛泽东家的窗户坏了,后勤部门派了一位50多岁的老木工来修理。窗户修好后,毛泽东请老木工留下来吃午饭。主食还是和往常一样,黄色的小米搀一点大米,毛泽东叫做“金银元宝饭”。菜也和往常一样,很简单,当然少不了辣椒。他们边吃边聊,毛泽东问老木工是哪里人?参加八路军多久了?老木工回答后,又说起他的父亲,他说他父亲很严厉,自己小时候经常挨打,有时候挨了打还不知道是为什么挨打。他还说,同村有几个孩子,也经常挨父亲的打。有一个孩子被父亲打坏了一只眼睛,父亲很后悔,为此竟然一病不起。
毛泽东很认真地听着老木工的叙述,自然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身边6岁的小女儿李讷也听得很入神,伸着筷子竟然忘记了夹菜。老木工讲完了,李讷一边夹菜,一边笑着说:
“我爸爸好,我爸爸一次也没有打过我。”
周围的人看着李讷都笑了,毛泽东却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他用筷子指指自己碗里的饭,说:
“如果你爸爸没有这个,也会打你的。”
李讷看看爸爸的脸色,眼圈立时红了,小嘴咧咧,差一点哭出声来。
1月10日上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青年党5人,民主同盟9人,无党派人士9人。
共产党的代表是:周**、董必武、吴玉章、王若飞、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
1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经过10多天的谈判,周**代表共产党、张群代表国民党分别在《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及《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上签了字。
《命令和声明》规定:双方限于1月13日24时停战。《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规定:“为实行停止冲突,立即于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由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共产党代表周**组成了最高军事3人小组。
这一天,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停止内战冲突的通告。
毛泽东提议任命叶剑英为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共产党方面的代表,滕代远、王稼祥为顾问。滕代远另以副参谋长的身份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
毛泽东把王稼祥叫到办公室,诚恳地对他说:
“你对党内的军事状况很熟悉,以顾问的身份到北平做‘3人小组’我方顾问正合适,你的身体也可以趁此机会在北平的大医院里做做检查和治疗。”
王稼祥说:
“主席,我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又交代说:
“把仲丽也带去吧,一方面可以照顾你,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别的同志看看病。看来时局不妙,可能全面进入战争,你们夫妻最好在一块儿。”
王稼祥十分高兴,他说:
“谢谢主席总是照顾我们。仲丽听了一定会感激你的关心,希望主席多注意休息。”
王稼祥回到家里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夫人朱仲丽,朱仲丽马上跑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向毛泽东告别,她说:
“主席,我和稼祥就要走了,我会很想你的。”
“是真的很想我?”
毛泽东放下手中笔,抬起头来笑着问。朱仲丽认真地说:
“真的!稼祥已经有7年没有发过病,现在肠胃伤口发病了,我好着急,这次好了,他正好去北平治疗。‘七大’他没有选上中央委员,我倒不在乎。主席你一篇讲话,我听说了,对稼祥一生有全面的看法,使我十分感动。”
毛泽东说:
“他是一个好同志嘛!在工作上坚持原则,难免有同志心胸狭窄,对他有意见。”
朱仲丽说:
“主席,我和稼祥很快要动身到蒋管区北平军调处,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啦。”
毛泽东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不无忧心地说:
“军调处的谈判,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国民党要消灭我们的心不死,我们趁此机会也想喘口气,调动调动部队应付他们的进攻,全中国必须解放!”
朱仲丽见毛泽东不停地抽烟,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劝道:
“毛主席,你要少抽烟,多睡觉,中国人民需要你来领导,身体要紧啊!”
毛泽东又抽了一口烟,笑着说:
“仗是会打赢的,因为我们有群众的支持和战斗力旺盛的部队。烟是不会戒的,因为不抽烟就不会有灵活的脑细胞。”
朱仲丽严肃地说:
“主席,你错了。你忘了我是医生。抽烟只会使脑细胞迟钝。”
毛泽东不高兴了,他说:
“你这个医生又来做我的思想工作,我就是一根也不减少!”
朱仲丽只好笑着说:
“等将来再说吧。主席,我们就要飞北平了,请您保重!”
1月21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武装镇压并屠杀殴打昆明反内战学生运动,致使学生死亡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一.二一”惨案。
1月27日,周**由重庆飞回延安。行前,他在民盟总部见到了民盟常委兼秘书长梁漱溟,梁漱溟托周**带给毛泽东一封信。毛泽东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和平有望,我对于现实政治的努力,至此告一段落,今后要从事思想言论工作。只有离开现实政治,才便于说话。希望毛先生给予谅解。”
毛泽东给梁漱溟写了一封回信,让周**转交。他在信中劝道:
“言论与行动是可以兼而得之的,何必停止行动而专搞言论呢?”
1月28日,毛泽东获悉柳亚子在上海玉佛寺各界群众公祭昆明“一.二一”死难烈士于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激烈抨击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政策,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阅报知先生已迁沪,在于再追悼会上慷慨陈词,快何如之!印章2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心上温馨生感激,归来絮语告山妻’,我也要这样说了。总之是感激你的,相期为国努力。”
毛泽东在信中所说的孙女士是指谭平山的夫人孙荪荃。
1月30日,周**返回重庆,将毛泽东的复信交给了梁漱溟。他还说:
“我们坚决不同意你的意思。国民党多年来采取关门政策,逼得我们不能不来叩门,请他开门。现在门开了,你们却不打算进去,往回倒退,这还行吗?如果这样一来,大家你也不干,他也不干,岂不垮了!岂不散了!问题实在严重,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梁漱溟历来是我行我素,他没有听从毛泽东和周**的劝告,后来在2月1日的《大公报》上,发表了他的《八年努力宣告结束》一文,他写道:
“只有离现实政治远一点,才好说话。尤其不能参加政府,参加政府就不便说话了。”
且说1月31日,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改组政府、施政纲领、军事、国民大会、宪法草案5项决议。蒋介石在闭幕式上讲了话,他说:
“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就是本着统一、民主、和平、团结这4大原则而进行的。所以各种议案都有可信可行的决定,我要坦白说一句,这实在是中国50年来国民革命的精神所孕育陶铸而成的结果,足使饱经忧患痛苦而急需休养生息的全国同胞感觉到无上安慰。自今伊始,国家完全进入建国大业开始的时期了。今后中正无论在朝在野,均必本着公民应尽的责任,忠实地坚定地遵守本会议的一切决议,确保和平团结的一贯精诚,督促我们国家走上统一民主的光明大道。”
1946年2月1日,刘**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他还在党内作了《时局问题报告》。刘**说:
由于停战令的颁布和政协会议的成功,中国已“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为非武装的群众的议会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面来解决,因此党的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
2月3日上午,军调部美方的一架专机在延安机场降落,从飞机上走下来军调部汉口执行小组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王震一下飞机,便直奔毛泽东的住处。马上就要见到阔别1年零3个月的领袖了,王震显得非常激动。毛泽东见王震来了,连忙把笔一扔,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大声嘱咐工作人员说:
“通知伙房,今天中午加个菜喽!慰劳慰劳我们劳苦功高的王大胡子。”
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三)上午,刘志丹遗孀同桂荣和谭政的夫人来给毛泽东拜年。
“毛主席,过年好!”
她俩说着给毛泽东鞠了一躬。毛泽东连忙从椅子上起来,满面笑容地说:
“你们二位新年好!”
宾主落座后,毛泽东让警卫员端来米酒,拿来橘子,殷勤地让着客人,他还说:
“这橘子是从重庆带回来的。”
同桂荣说:
“毛主席,您去重庆谈判,牵动着整个边区人民的心,我们怕蒋介石害您。”
“蒋介石是没有那个胆量的。”毛泽东说:“我在重庆,很想延安,咱们边区是民主的地方,国民党那儿可黑暗啦。我们和蒋介石谈判的目的,就是要停止内战,和平建国,让全国好起来。”
谭政夫人说:
“蒋介石不怀好意!”
同桂荣说:
“毛主席为全国人民的利益,深入虎穴,真伟大呀!”
“不是我毛泽东伟大,是中国共产党伟大,是中国人民伟大。所以,我在重庆,蒋介石不敢动我一根毫毛。”
他边说边指着自己的鼻子,说罢咯咯笑了起来。
2月5日,延安召开庆祝和平民主大会,朱德在大会上讲话说:
“中国共产党已经准备参加政府,以便站在负责的地位来参加各党派合作。”
2月9日,毛泽东和美联社记者谈话说:
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走上民主舞台的步骤已经部署完成,其间马歇尔特使促进中国停止内战,推进团结、和平与民主,其功殊不可没。”
2月10日,重庆20多个民众团体约1万余人联合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郭沫若、李公朴、李德全、章乃器、施存统为大会主席。国民党特务大打出手,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及新闻记者6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
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组织了**大游行,组织特务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打伤工作人员杨黎源等人。同时,特务也捣毁了民盟机关报《民主报》的营业部。
2月2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他在指示中写道:
“中央认为: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在将来国防部中占有一定地位。”“由国家按级一律待遇。”“我军各级干部即须执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
后来在1946年3月7日,新四军、山东军区规定:新四军军长、政委为上将衔,副军长、副政委为上(中)将,参谋长为中将,师长、师政委、军区司令员、政委为中将,副职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少将衔,旅长、旅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为少将衔。
2月25日,最高军事3人小组经过多次协商和反复的讨价还价,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定了整军方案。这个方案是由马歇尔提出的折中方案,国民党代表最后接受了按5:1整编军队。按照这个方案:国共双方在整军的第1阶段的前9个月,国民党军队削减为105个师,共产党军队削减为20个师;到第12个月,国民党军削减为90个师,共产党军队削减为18个师。蒋介石说:这个方案是国民党“最大之损失”。
1946年3月4日,由张治中、周**、马歇尔组成的3人小组到达延安。
原来,3人小组为了贯彻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和整军方案的执行,他们乘专机到各地做了一次历时7天的《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和整军方案》的执行情况检查,在返回重庆途中来到了延安,毛泽东、朱德、刘**、林伯渠及群众6000余人到机场欢迎。
是日晚,中共中央举行盛大晚会,欢迎马歇尔、张治中一行。毛泽东在向马歇尔祝酒时说:
“让我们为中美两国、为国共两党持久的合作,干杯!”
张治中在晚会上,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还趁着酒兴说道:
“我这次到延安是第3次了。你们将来写历史的时候,可别忘了写上‘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
张治中的话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和笑声。这句话暗示着共产党将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
当张治中回到席间坐位上时,邻座的毛泽东对他说:
“你将来也许还要回到延安,怎么只说三到呢?”
毛泽东是语言大师,张治中知道他话里藏话,便答道:
“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你们就会搬到南京去了。延安这地方,不会再有来的机会了。”
毛泽东见张治中如此机敏过人,便微笑着说:
“是的,我们将来当然要到南京去。不过听说南京热得很,我怕热。希望常住在淮安,开会就到南京去。”
宴会结束后,共产党方面的一位领导人又和张治中谈起了宴会上的话题,他说:
“你的话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写历史了,就是说我们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
张治中笑着说:
“我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共产党会失败。”
马歇尔在返回重庆临上飞机前问毛泽东,准备何时再与蒋介石谈判?毛泽东爽快地说:
“什么时候蒋介石邀请我,我就什么时候去!”
临了,毛泽东又说了一句令马歇尔激动不已的话,他说:
“可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进步时代还等着中国!”
3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枣园召集的十几个人的聚会上说:
“在前一段工作中,我们也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同蒋介石斗争多年,有丰富的经验,他的任何阴谋诡计,都骗不了我们。但是我们同美帝国主义打交道,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上当了。有这次经验教训,我们以后再不会上当吃亏了。”
3月间,国共两党开始进行关于东北停战的谈判。蒋介石一方面与共产党谈判,一方面又下令将8个军22个师调入东北,以沈阳为基地,向周围扩展。他还命令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郑洞国,限期攻占四平。
四平街是东北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又是中共辽宁省政府的所在地,这里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3月8日,毛泽东电示东北局说:
“集中6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党内如有动摇情绪,哪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
3月16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反对政协会议决议的5项决议。国民党内的反动分子在会上称政协会议决议是“党国自杀”,叫嚷“不能把统治权交给多党政府”。
3月18日,共产党驻重庆负责人周**,奉命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说:
“国民党内为数不少的顽固派,利用二中全会通过了很多重要的违反政协决议的议案,这不足为怪。而可怪的是这两个会议的决议既如此相反,却都是在蒋主席主持和领导之下通过的。在政协开会时,蒋主席曾作了保障人民权利的4项承诺,但在政协开会后,就连续不断地发生了沧白唐打人、较场口事件、捣毁新华报馆、捣乱西安第18集团军办事处,一直到捣乱执行停战决议的北平执行部事件。政协的一切决议不能动摇或修改,这是由5方面的代表起立通过的,应成为中国的民主契约。谁要破坏,谁就破坏今天中国的民主和平团结统一。”
1946年3月,梁漱溟搭乘美国军用飞机,由重庆经北平飞抵延安,毛泽东亲自到飞机场迎接,并设宴招待他。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6: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漱溟这次到延安来,是为了让毛泽东谅解他那“离现实远一点”、“尤其不能参加政府”的主意。梁漱溟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对中国政治前途的见解,他说:
“宪政不到二三年或许一年就失败,而我又无力改变中国的现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进行经济建设,我只有失望。”
毛泽东对这个书生气十足的人的言论,没有直接发表意见。但他却明确地告诉梁漱溟说:
“我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坚信中国革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取得完全的胜利。”
梁漱溟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
“希望包括毛先生在内找10位领导人,给我一个机会,陈述我个人的意见。”
毛泽东答应明天下午可以安排。
第二天,毛泽东和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彭德怀等10人在会议室会见了梁漱溟。梁漱溟陈述了自己的政见,他说:
“在重庆的各个方面,都在说中国的未来要实行欧美式的宪政,两大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互相反对,台下的攻击台上的,反过来也是这样。”“我个人从年轻时就欣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后来对欧美式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一直是赞同的。但是,经过自己30年来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认为特点很不相同。”“我认为,在中国照搬欧美政治体制的一套,一不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二不合中国的国情、现状、需要,其后果将不利于中国长时间地迅即进行经济建设,致使中国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状况,而无法以独立、富强之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如果各位问我,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你的意见、设想如何实现呢?我却答不上来。我有自己的理想,如上所述,但面对现实却不知如何去实现。因此理想又如同梦想。我今天讲的这些话,在重庆无人听,无人感兴趣,我也不想说,不便说。再往深处说一句,我所说的面对现实,就是指我无力改变中国的现状。我今天专门到延安来,在这样的场合,讲这篇话,把自己的希望、理想(或者称梦想)说出来,向各位请教。如果不便深谈,也无妨。我只是把我讲的这些话向各位通报一下,算是留个题目吧。”
梁漱溟像一位教书先生面对一群学生一样,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篇,最后又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作业。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毛泽东等10位中共领导人都很耐心地听我发言。当时我讲的要比今天回忆的长,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分析,我依据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讲了不少。在我发言时,毛泽东的习惯与上次一样,抽着烟,一会儿坐,一会儿站,更多的是在房内来回走动,但这一次他没有插话,我讲完后他也没有说什么。我现在能记得的是,在我讲到对中国的现状无可奈何,自己也不知道中国何年何月才能进行认真的经济建设时,任弼时笑着插话说,梁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要蒋介石先生死了,国民党垮台了,才能进行经济建设,而现在蒋介石又没死,国民党又跨不了台,因此答不上来。我们彼此相视而笑,都没有正面答复。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插曲。”
1946年4月,毛泽东得知军调处执行部顾问王稼祥在北平“中和医院”检查身体时,病情加重了。
原来,“中和医院”的医生极不负责任,他在给王稼祥做X线透视时,射线用量过多,烧伤了王稼祥后肠胃脊部的皮肤,不几天,皮肤就溃烂如铜钱大小,折磨得王稼祥疼痛难忍。
毛泽东立即电令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的叶剑英,安排飞机将王稼祥由北平送到解放区张家口白求恩和平医院附属医院治疗。王稼祥转到张家口后,毛泽东又特意从延安派著名外科大夫周泽昭到张家口为王稼祥治疗。
4月4日,蒋介石要在“4月2日攻占四平”的限期已过,他的第2个限令又到,他要求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郑洞国:“务必于4月8日攻占四平”。
国民党军第71军78师和71师攻占法库后,沿公路北进,企图绕过八面城,与从铁岭南进的新1军构成南北夹击之势,迂回攻击四平
4月8日,毛泽东继4月6日电后,又急电指示林彪说:
“关于作战问题补充几点:1、北面作战,应以反复肉搏打几昼夜,歼灭顽敌1个师至2个师之大部或全部为目的。因此,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例如6个旅或更多),必须做充分的精神准备,必须选择有利于我之地形。这就是说不要惧打,惧则必败。2、为大规模作战所不可少的各项后勤组织,例如粮食供给,兵源补充,民兵配合作战等项,必须在北面迅速组织起来。3、破路极关重要,应组织专门破路司令部。凡敌将占及已占之路必须彻底破坏。暂时尚未被敌占者(例如四平北端,本溪北端,抚顺东端等等)尤须大破。据密情反映,国民党入满各军,如有5天得不到弹粮两项接济,即无法生存。”
在1946年4月8日这一天,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发生了一次令人扼腕的空难。
原来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和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中央委员王若飞和博古,以及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被释放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进步教育家黄齐生、八路军参谋李绍华、彭踊左,随员魏万吉、赵登俊,还有叶挺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儿子阿九、女工高琼,延安鲁艺学院教员黄晓庄,也就是黄齐生的孙子,乘美国飞机从重庆返回延安。当天下午,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浓雾失事,全体人员与4名美军驾驶员同时罹难。
毛泽东初闻飞机失踪,心绪不宁,不胜悬念。
4月13日,毛泽东确知飞机已经失事,立即成立了以他为首的由26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
4月18日,王若飞等“四.八”空难烈士们的遗体,由晋绥边区的兴县运回延安。
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多人举行“四.八”空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怀着沉痛的心情,以党中央的名义为空难烈士们题写了挽联: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4月20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为“四.八”空难烈士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同时,《解放日报》还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悼念文章,他写道:
亲爱的战友们,不朽的英雄们:
数十年间,你们为人民事业做了轰轰烈烈的工作。今天你们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荣!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加深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它将加强中国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事业的决心!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团结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将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毛泽东
再说从4月14日晚到15日凌晨,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14个团的兵力,在金山堡、大洼一线,一夜之间歼灭国民党军87师2个团,击溃91师一部,共毙伤俘国民党军4000余人。
4月15日天明,数架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扫射正在打扫战场的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命令说:
“立即通知部队组织各种火力对空射击,飞得这么低,太猖狂,狠狠打,打不下来也要吓它一跳。”
于是,在阵地上的轻重机枪、步枪、骑枪交叉射击,一架飞机被火力罩住,起火燃烧,撞向地面爆炸。这是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上打下的第1架国民党军战斗机。
4月18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回国述职。就在这一天,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四平发生血战。震惊中外的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全面打响了。
4月19日,林彪因东北民主联军攻占长春,精神为之一振,这天清晨,他致电东北局并报中央军委说:
“1、长春攻占意义甚大。2、敌新1军3个师、70军两个师正向四平进攻,现1个师已被我大部歼灭,另1个师被我歼两个营,我方伤亡甚大(开原起义约4000人)。敌昨日已直接开始攻四平,我守军决战至最后1人。3、望今攻长春之杨国夫部、曹里怀部及第8旅等有战斗力的部队星夜南下,向四平急进,决不可以攻长春伤亡与疲劳而有所影响,否则对大局极不利。4、长春只留少数部队保卫城市。”
此时,毛泽东在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军事斗争的同时,还指挥着中共中央新华社展开了政治攻势。新华通讯社是这样报道了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的战况:
【新华社四平街(4月)23日电】四平街战争日益激烈。国民党正以6个师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向四平街猛攻,除新1军3个师与71师的一部分外,现又发现新自热河偷运至东北的52军195师与新由美舰运抵东北的60军182师。连日来,国民党军以各种火炮与火箭炮向市郊猛轰,每日落弹2000发以上,并助以飞机轰炸。
民主联军奋勇自卫,坚决抵抗,国民党军迄今没能得逞。在20日激战中,国民党新1军新30师副师长张某负重伤。
【新华社延安28日电】经过10天的激战,四平街仍在民主联军的固守中。
自4月4日国民党攻占昌图后,四平街外围战即行开始。自18日起,战事更趋激烈。国民党军以飞机、火箭炮及各式大炮的猛烈火力,向四平街做全面进犯。新1军之新30师、50师和52军之195师,60军之182师,沿长春路从南面及东南面进犯;新1军之38师,和71军之91师与87师残部,沿四洮路从西面与西南面进犯,并迂回至四平街西北,造成对四平街的弧形包围形势。郑洞国(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兼第1兵团司令)、梁华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均亲临四平街南50里的双庙子,直接指挥这一场空前残酷的内战。
四平街守军虽与国民党军众寡强弱悬殊,但为了制止内战,保卫和平民主,仍坚决奋勇自卫,屡次击败国民党军的进犯,并不断做强有力的反击。战事呈现胶着状态。
4月28日,毛泽东致电东北民主联军说:
坚守四平的指战员、政工人员们:
为和平民主,你们坚守四平,甚为英勇,特传令嘉奖!望你们再接再厉,坚守到最后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4月29日,中共东北局以林彪、彭真、罗荣桓3人的名义,通令嘉奖保卫四平的将士们,嘉奖令中写道:
英勇保卫四平的将士们:
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于攻占山海关、夺取沈阳之后,节节进逼,我军忍无可忍,已于四平展开壮烈保卫战,阻止反动派军队之进攻。你们在接受与执行这一任务上果断、坚决、奋不顾身,使四平的保卫战已进入第12天,粉碎了顽军无数次的猛攻,杀伤顽军3000余众。顽军虽然集中飞机、大炮向你们袭击,但竟不能动你们分毫,这本是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色,也是你们忠诚为东北人民服务的崇高表现,更是我们争取东北和平早日实现的必经阶段。这里,特向你们致敬。并令全军、全线策应你们,支援你们!尚望你们继续发挥过去12天保卫战的英勇精神,与四平10万市民团结一致,再接再厉,勿因疲劳而松懈,勿因胜利而轻敌。尽量争取化四平为马德里,把进攻的顽军埋葬在四平。
欲知四平保卫战结果如何?且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1946年2月提出的对军队干部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目的是要在未来改组后的新政府国防部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是与国民党争军权不得不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不是像1939年朱德、彭德怀要在军队内部制造等级制度。毛泽东这样做,正是他的过人之处。可想而知,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一旦中国真的暂时获得了和平,组建了联合政府,那么共产党在政府里面就可能会吃大亏。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176
第176章
“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6个月内外
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将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
则不可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介石的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话说中原解放区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与突出。况且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中原逐鹿之说:鹿死谁手谁得天下。国民党军为夺取这一战略要地,在宣化店地区构筑碉堡6000多座,将中原军区所属3个军分区分割成品字形,并断绝了这一地区的粮食、医药供应。
1946年4月30日,毛泽东鉴于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之下,势孤力薄,难于长期坚持,就致电中原局、中原军区说:
假如国民党军“向你们大举进攻而迫使你们非突围不可时,你们准备向何方向前进,向西还是向东?二者利害及前途如何?望预先秘密计划并电告。”
1946年5月1日,蒋介石密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为总指挥,调集11个军约30余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李先念部。
5月1日,毛泽东未等中原局回电,又致电中原局说:
“主力突围方向应详细考虑。”“主力向西当然有许多困难与危险,但比向东地区广大(豫西、鄂西、陕南、川东)便于机动,且早麦将熟。如和平破裂,即准备在这一地区做长期的游击战争,牵制敌人,配合华北、东北将起重大战略作用。”
“目前国民党军队主力布置在西面,然在津浦路上,2月以来即秘密加强碉堡与封锁沟。企图以强大兵力分路由西向东追击,压迫我军于津浦路以西附近狭小地区歼灭我军。如果我不能战胜黄河、淮河水网及津浦路上的封锁,其危险是很严重的。”
同一天,毛泽东又致电郑位三、李先念说:
“国民党军有5月5日至9日围歼你们的计划,你们向东向北行动均很困难,国民党军队已有周密准备,但应一部向东,一部留原地分散坚持游击,主力向西到鄂西、陕南、豫西地区为宜。”
5月1日,毛泽东同时指挥着东北战场的战事,他致电林彪说:
“1、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导、统属于你,不应分散。如因工作繁忙,须人帮助,则可考虑调高岗等同志来助你。如前线机关以精简为不利,则照现状为好。2、东北战争,中外瞩目。蒋介石已拒绝马歇尔、民盟和我党3方同意之停战方案,坚持要打长春。因此,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筋疲力尽,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锐气,使其6个月时间调集的兵力、武器、弹药,受到最大消耗,来不及补充,而我则因取得长、哈,兵力资财可以源源补充,那时,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3、力戒轻敌,每战必须集中全力,打敌一点,以期必胜。此点你已充分注意,望深入教育,一体遵行。”
5月3日,毛泽东又连续给林彪、彭真发去电示:要求坚决保卫四平。
5月3日,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代表董必武、陆定一、邓颖超、李维汉等人,因为国民党政府要还都南京,分别乘飞机从重庆到达南京。
吴玉章、叶剑英分别留在重庆和北平继续开展统战工作。
5月4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进一步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这就是著名的“五四指示”。“五四指示”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五四指示”要求:
“各地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目前的群众运动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5月5日,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
再说新华社继续报道东北战场上四平街保卫战的战况:
【新华社四平街(5月)10日电】东北民主联军英勇保卫四平街,现已进入第23天。激战仍继续中。此一坚强民主堡垒,经国民党集中7个师长久猛攻及空中轰炸,仍然屹立未动。
现国民党进攻四平街之兵力,计有:新1军之38师、30师、50师,71军之87师、91师,60军之182师,52军之195师共7个师,以每小时1800发炮弹的猛烈火力,对四平街集中轰击,但民主联军始终坚守阵地。四平街老百姓充满信心地说:“国民党军看得见城,但进不来。”
【新华社四平街(5月)13日电  本社记者陈沂报道】四平街保卫战已接近4个星期。由于守城部队的英勇抗击,外线部队的机巧运动,民主联军阵地,仍屹立不动。
现新1军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除9日夜双方一度炮战,民主联军将国民党军比较突出的3层高红屋阵地摧毁外,最近数日,全线仍呈胶着状态。虽有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郑洞国亲自指挥新1军,驻双庙子督战,然而也无法改变这一形势。现进犯军给养困难,高粱米也难于买到,每日仅发给士兵20元,但无物可买,向老百姓抢东西充饥。8日在四平街东南前线,竟有排长向民主联军守军说:“请你们不要打枪,我愿意爬到你们那里谈谈话好吗?”守军则慨然应允。那排长爬过来问:“你们到底要守到哪天?”民主联军战士回答说:“守到你们停止进攻为止。”敌排长颓丧地爬回去了。
民主联军士气旺盛,在最前线的指战员们写信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说:“四平街永远是我们的!”
四平街秩序亦极安定,城门业已开放,居民可以自由通行,市场交易按时进行,四乡农民运进粮食蔬菜。辽西、辽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携带大批物品慰劳阵地战士。
现新1军正一面调动军队,下令尽量节省弹药,以备将来决战,同时加强对士兵的监视,另方面等待沈阳方面的增援。
有一位极有名望的记者这样描述四平街居民:“他们憎恨打内战的国民党军,把他们叫做‘胡子兵’。民主联军是市民们写信去请来的。他们沉默而坚毅地走到民主联军的身旁,建起工事来。这样做的每天有上千人。”“在艰难地日子里,由于血流在一起,部队和人民在四平街像钢一样的结合。现在白天,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家里。他们在地里掘了地窖。晚间在窗户上遮了黑布,不让电灯光露出一点来。”
此时,毛泽东对林彪的作战计划,在批准的同时,又指出其不周到不严密之处。毛泽东在电报上写道:
“我军准备于双庙子以南建立据点,断敌后路,包围四平之敌而聚歼之。这是一个勇敢的计划。但应估计当我断敌后路时,敌必出死力来争,如我能战胜来争之敌,则四平之敌非全线撤退不可;如我不能战胜来争之敌,则战局仍将成胶着状,于我不利。为了使我能于双庙子以南确定地战胜来争之敌,引起整个战局变化起见,使用于该方面之兵力拟宜多于两个旅,即于南满调来两旅之外,再加一部分兵力。这样,我将以强大力量出现于敌后,保证建立巩固据点及歼灭来争之敌(例如歼灭其1个师),则四平之敌必将退走。我于该敌退走之际,举行反攻,可获大胜。此种反攻,须准备连续打好几天,拟宜准备一部分干粮。以上意见系供参考之用,请按实际需要决定之。”
还是毛泽东有先见之明。就在此时,已经攻占本溪的杜聿明正在吉普车的颠簸之中,口授作战命令:
“1、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现我第60军一部及第52军主力在营口、海城、连山关间占领阵地搜索警戒中。四平街之敌约3个纵队,现在老爷岭、四平街、旧四平及冒北以东赵家沟、任家屯一带占领阵地,顽强抵抗。与我新1军及第71军(今第88师)对峙中。共军之一部约2个纵队,在中长路以东南下与我铁岭、开原之第182师、第88师及第195师发生局部接触,有切断中长路的企图。
2、我军以击破四平之敌、一举收复长春、永吉为目的,于5月14日晨由两翼包围攻击,将敌压迫于辽河套内而消灭之,而后分向东丰、海龙、长春、永吉、德惠、农安、三江口、郑家屯追击前进,攻击重点保持于右翼。
3、右翼兵团(新6军第88师)于13日在部家店、莲花街、大台子山一带就攻击准备位置,于14日经西丰赫尔素,向四平街之敌左翼迂回包围攻击前进,以一部协同195师(该师由指挥所直接指挥)迅速楔入敌左翼阵地哈福屯、老爷岭、三不管屯高地,主力指向赫尔素、公主岭攻击前进,协同中央兵团,将敌包围于辽河套内歼灭之,尔后继续攻击前进,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南辽河套内;第二到达线梅河口、海龙、磐石、双阳、长春,第三到达线小丰满、永吉、其塔木及松花江东岸要点。
4、中央兵团(新1军)于14日由现场发起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即迅速追击,与左右两兵团协力将敌压迫于辽河套内而歼灭之;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西小城子,第二到达线长春以西双城子之线,第三到达线德惠、农安及松花江北岸要点。
5、左翼兵团(第71军今88师)于14日由现场发起攻击,协同中央兵团向双山、冒北以北占领阵地之敌右翼包围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即转向三江口、郑家屯方向追击前进,并确实占领郑家屯、双山,肃清附近之敌。”
国民党军新6军军长廖耀湘已遵照杜聿明之令,率新6军迅速集中辽阳,日夜乘火车到开原附近集中,准备进攻四平。这新6军就是毛泽东所预言的“死力来争”之敌,他们正乘攻克本溪新胜之锐气,气势汹汹地扑向四平。
5月14日,国民党美械装备的新6军前锋第65团向威远堡发起攻击。经过激战,民主联军撤出阵地。
5月15日,杜聿明调集10个师,分3路突击四平,以新1军担任正面攻击;71军2个师向四平以西攻击,威胁侧翼;以新6军等5个师向四平以东迂回,企图截断民主联军退路。
新6军以其优势的装备,出人意料地突破了东北民主联军韩先楚3纵的防线,其他增援部队又耽误了抵达和进入阵地的时间。
5月17日,林彪致电中央及东北局说:
“四平今日敌北面与西南的攻击被我击退,我获枪百余枝,东南阵地则被敌攻占,现东南形势危急,此刻敌我正猛烈争夺中,已令各部拼死奋战,求得压倒敌之新攻势。”
5月17日,林彪再次致电中央军委及东北局说:
兹将程世才来电转如下:除大台山作战外,自10日至今,连续进行7日保卫战,部队没有睡过一通宵,终日作战、转移做工事,甚疲劳,所携子弹炮弹已耗尽了,地方对我战斗动员差,找不到担架,前线上伤员运不下。   
林彪等人鉴于敌众我寡和四平周围的军事态势,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撤出四平的要求。
5月18日,林彪致电东北局并报中央说:
“四平以东阵地失守数处,此刻敌方正猛攻,情况危急。”
同日,林彪再电中央及东北局说:
“敌本日以飞机、大炮、坦克掩护步兵猛攻,城东北主要阵地失守,无法挽回,守城部队处于被敌切断的威胁下,现正进行撤出战斗。”
5月18日晚,东北民主联军各部队撤出战斗。
5月19日,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彭真说:
“1、四平我军坚守1个月,抗击敌军10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2、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至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3、如果采取此项方针,我军必能从目前的被动与不利地位,转为到主动与有利地位,而敌人则愈前进愈分散,粮费愈困难,其力量也必减弱下来。4、长春以南铁路,应迅速彻底破坏。”
当毛泽东这封指示电传到林彪那里之时,四平街早已成为一座空城了。
四平之战,国民党军以17000余人的代价,攻占了四平街。第71军军长陈明仁因此得到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升任为兵团司令。
东北民主联军在此战中也伤亡了8000余人。32个日夜的四平争夺战,是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进行的第一次阵地防御战,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一次特殊作战。这个时期林彪领导的的东北民主联军尚无稳固的根据地,按林彪的说法,四平争夺战是在“且战且退”中进行的,是在“且战且退”中阻击敌人,迟缓敌人的进攻,赢得后方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的时间。
再说此时,王稼祥在张家口治疗了一段时间,由于条件所限,病情仍不见好转,他的情绪也日益消沉,他对朱仲丽说:
“我是一个病躯,不能为党工作,反而给党增加负担。”
朱仲丽看着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背着王稼祥拟了一个电稿,交给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请他发给毛泽东。电文是这样写的:
毛主席:
稼祥的烧伤治不好,他疼痛难忍,十分消沉。我在他身旁责任甚大,特报告党中央,是否有其它办法医治。
朱仲丽
5月19日,聂荣臻收到了毛泽东的复电。他立即拿给王稼祥和朱仲丽看。只见毛泽东在电文中写道:
聂并转稼祥同志:
关于派机接稼祥赴苏治病,自我方交涉后,彼方考虑已久,初则顾虑国际环境,要稼祥夫妇去外蒙登机,但现在已无此种顾虑,决定派机直飞张家口。因此现在只有一个稼祥身体能否坐飞机的问题,请稼祥自己决定告我,即可告远方派机来接。我意只要身体勉强可以乘机,以去苏医治为上策。
毛泽东
5月19日
王稼祥看完电文,高兴地连声说:
“感谢毛主席的关心,既决定我到莫斯科治病,我愿意去。”
5月20日,毛泽东在给重病在身的罗炳辉的复信中写道:
炳辉同志:
来信收到,极为感谢,你身体有病,望多休养。留得青山,是很要紧的。我身体好些了,勿以为念。
此致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5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长春。这一天,蒋介石乘坐马歇尔的专机来到了沈阳,指挥围攻长春的国民党军进兵北满共产党的辖区。
初夏的陕北还是枯水季节。一天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王鹤滨一手提着眼镜盒,跟在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后面,离开驻地蓝家坪,顺着河床底踏出的小路,向东南方向的枣园走去。本来就不善健谈的傅连暲一路无话,年轻的王鹤滨却一路哼着他喜欢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蓝家坪离坐落在清凉山麓的枣园只有1公里多路,一过河就不远了。傅连暲指指村西头路南侧的一处建筑说:
“到了,那就是毛主席居住和办公的房子。”
毛泽东住所的东南侧,长着一颗大槐树,腰身粗壮,枝叶茂密,绿荫如盖,形似一顶大伞。紧挨着大树干的西侧,有一块架起来的石板,约1米见方,不成方圆,1尺多高,算是桌子,桌旁放着几块从河滩里捡回来的大鹅卵石,算是小凳子了。
江青刚从屋子里出来不久,在院子里随便走动着。她穿着灰色的旧军装,未戴军帽,腰间系着皮带,脚上穿着一双白布条打成的新布草鞋,布草鞋的尖端,各缀着一个粉红色的绒线球,整个人显得既干净又利落。傅连暲向江青打了招呼,说明来意,又指着王鹤滨介绍说:
“这位是王医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青说:
“主席在屋里,你们去吧。”
傅连暲和王鹤滨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正在伏案处理文件。他见来了客人,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微笑着抬起一只手向客人打招呼。
毛泽东仍旧穿着褪了色的灰色军装,面容显得更加疲倦了。傅连暲说:
“我们今天来,事先没有给主席打招呼,是想给主席检查一下眼睛。”
毛泽东对于老朋友傅连暲的‘突然袭击’不好推辞,便说:
“那好吧。”
傅连暲把王鹤滨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微笑着向王鹤滨伸出手,王鹤滨急忙用双手握着毛泽东那只又大又厚的右手,竟然忘记了向毛泽东问好。毛泽东慈祥地问道:
“多大岁数啦?”
王鹤滨恭敬地回答:“22岁。”
“在什么地方学的医呀?”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
傅连暲补充说:“主席,是咱们自己培养的。”
“好!怎么个检查法呀?”
毛泽东说罢,用目光扫视了一下他的办公桌,大概那里尚有亟待批示的文件。王鹤滨布置好视力表,为毛泽东检查了远距离视力,又测定了近距离视力,接着就选配镜片。毛泽东坐在检镜盒前,说:
“哟,还这么复杂呀!”
傅连暲见毛泽东还在想着办公桌上要处理的文件,就连忙说:
“很快就完!”
王鹤滨说:
“主席,你的眼睛有点轻度近视,需要配眼镜。”
毛泽东说:
“看东西不碍事,不要配眼镜了。”
说完就向办公桌走去。此时,邓子恢笑嘻嘻地走了进来,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一边喊着“爸爸,爸爸!”一边从寝室里跑了出来,向她爸爸的怀里扑去,依偎在毛泽东的身边,毛泽东的脸上又挂满了笑容。邓子恢亲昵地用手抚着李讷的头,笑着说:
“哟!我们的小公主啊,长大后谁敢来娶你呀!”
傅连暲、王鹤滨见此情景,知道该走了,于是向毛泽东告辞。毛泽东把二人送到门口,说了声:
“不远送了。”
傅连暲二人握别毛泽东,目送他回到办公室。
1946年6月3日,李立三将他写的《东北情况》的报告交给了毛泽东。
原来,李立三在1930年根据共产国际的命令到了莫斯科。他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上,全面、深入、反复检查批判自己的错误。1938年2月,他在苏联被捕入狱。1939年11月,无罪获释。他多次给中共中央写信,要求回国参加抗战,但中共中央没有收到他的来信。中共中央召开“七大”时,他正被共产国际停止党籍,在莫斯科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还是提议把他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1月,已经离开中国革命斗争15年的李立三,由苏联回国到东北工作。他是在5月间回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的。
李立三一见到毛泽东,就检讨“立三路线”的错误,汇报在莫斯科15年的学习和改造,以及回国后的感受。衷心感谢毛泽东和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和关怀,表示今后要努力工作,将功补过。
毛泽东对李立三在苏联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他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给予了表扬,勉励他放下包袱,大胆工作。还让人给李立三发了一套干部服,换下了他从国外穿回来的衣服。
后来,毛泽东、刘**、朱德同李立三进行了长谈。
6月6日,国共双方达成东北停战15天的协议,后来实际停战4个月。
6月6日,毛泽东致电华中局说:
“目前,我们的方针仍力争和平,但你们的工作必须是一切都准备打。”
6月7日,毛泽东电示林彪,速去哈尔滨主持和谈大计,说:
“我党基本方针应是在不丧失基本利益下实现和平,长期战争于我不利。”
6月12日,毛泽东致电华东局说:
“决定竭力争取和平,哪怕短时期也好。”
6月13日,毛泽东致电林彪说:
“我党方针是竭力争取和平,争取延长停战时间,变短时停战为长期停战。同时,应积极准备再战,并应准备长期战争。”
6月14日,郑位三将中原局讨论突围的不同意见上报中央:
一种主张留黄河以南,在鄂豫川陕甚至江南等地坚持斗争;一种主张大部转移华北,留游击队在鄂豫。后者理由是:困难太大,留南方可能失败,不如北去以保存实力。
郑位三是前一种意见的支持者,他向中央军委建议说:
“拟以大部分主力进武当山(鄂西北),将来相机进入四川,另以一部分主力渡江向南,向大西南游击,首先到湖南。鄂豫地区仍留部队进行游击战。长江比黄河好过。”
此时的中原解放区仅剩下了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面积不及原来的1/10的一个狭小地区。蒋介石认为彻底消灭中原共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就调集了8个整编师又2个旅,要围歼中原解放军。在南京的周**获此消息,立即报告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
6月19日,毛泽东致电郑位三、李先念、王树声、王震说:
“1、宁周电称:蒋决定大打,你处须随时注意敌情,准备突围。2、突围后有两个可能前途:第一个能达向北目的;第二个被敌阻隔不能达向北目的。3、因此你们须做两个准备:第一个争取一切可能向北;第二个在向北不可能时,准备在国民党区域创造根据地,以待时局之变化。”
6月19日,毛泽东在一份党内指示中说:
“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6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将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可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介石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6月20日14时,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将蒋介石制定的彻底围歼中原军区的计划,下达其所属部队。
6月21日,中共中原局、中原军区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电文中说:
“我们现在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向东向北(阜阳)突围没有可能,依中央指示我们现做之战略准备:1、主力向西突围,而后直迫内乡、淅川、紫荆关地区,待许昌敌人调动后,主力经伏牛山腹地,出卢氏、洛宁,越陇海路渡河到太岳区。万一不成,那么我们即在伏牛山、秦岭打游击,必要时转甘南创造根据地或到陕甘宁会师。同时,我们亦准备渡襄河进到武当山,创造根据地或者进川再转甘南地区,但我们力争第一案。2、主力如此布置,将鄂东、鄂中两军区部队(即万人)留当地打游击,万一立足不住,鄂东往皖东突围,鄂中转入武当山打游击,以待情况的变化。”
6月21日,毛泽东在一份党内电示中说:
“国民党危机空前扩大,大城市人民对国民党极大不满,酝酿反战运动;各省灾荒甚重;杂牌军动摇;美国舆论已开始批评国民党。如重新爆发内战,估计打不长久,半年之后,可能议和。”
6月22日,毛泽东发表《为美国军事援华法案的声明》,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美国参众两院是在6月14日讨论了《军事援助法案》,准备给国民党政府5亿美元的贷款。
6月22日,毛泽东密电刘伯承、邓**、薄一波和陈毅、舒同5人,提出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计划,请他们考虑。
这个计划是在国共和谈全面破裂、国民党大举进攻时,由山东、太行两大解放区主力部队向南实行外线作战:太行解放区部队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尽可能攻取陇海路沿线南北十几个县城,着重在野战中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山东野战军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苏皖北部的部队攻取津浦路徐蚌间以及陇海路黄口、徐州段各点,着重调动徐州之敌在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
这个计划同时要求集中野战军主力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作战。形势有利时,太行、山东两区主力南渡淮河以南,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一线前进。毛泽东强调说:
“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边,处于被动地位。”
6月23日,以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务理事马叙伦为首的和平代表团为呼吁和平、停止内战,赴南京请愿,当他们在南京下关车站下车时,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暴徒的围攻殴打,马叙伦、雷洁琼等人身负重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
共产党代表周**亲赴医院慰问,马叙伦紧紧握着周**的手说:
“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不久,毛泽东在延安也给马叙伦等代表发来了慰问电,电文中说:
“先生等代表上海人民奔走和平,竟遭法西斯暴徒包围殴打,可见好战分子不惜自绝于人民。中共一贯坚持和平方针,誓与中国人民一致为阻止内战、争取和平奋斗。谨电慰问,并希珍重。”
且说6月23日这一天,毛泽东看了中原军区“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电文,终于放了心。他以中央名义在复电中写道:
中原局:
1、21日电悉。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2、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可请示,以免延误时机,并保机密。3、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中央
6月24日,毛泽东将山东、太行主力出击南线计划,扩大为由华中野战军也参加的3军主力外线作战计划,他密电陈毅、舒同并告刘伯承、邓**、薄一波5人说:
“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裕、谭震林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3、4分区(即淮南津浦路东、西两地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
毛泽东在密电中还扩大了太行、山东两区的作战计划,由刘伯承、邓**、薄一波担负的作战范围,向东扩展到徐州;由山东野战军担负的作战范围向南扩展到蚌埠,于第二阶段渡淮向南进击。
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动员群众要求美国改变援蒋政策的指示》,指示说:美国对华军事干涉日以暴露,蒋介石政府的美国殖民地色彩日益显著,为此,必须发动群众展开斗争。
6月24日,中原局致电中共中央,报告说:
“我们已决定28日突出包围圈。24日晚王树声、戴季英部即开始在我区隐蔽行动,但很难不被敌发觉。请特别注意供我及两纵密息情报。32小组仍在宣化店,留去都难。如分途安全突出包围圈后,我们根据中央意旨及自己具体情况拟定行动计划,请中央随时指示。”
6月25日,毛泽东复电给郑位三、李先念、王震,他写道:
郑李王:
敬电悉。1、巧妙避开敌之打击,分途突出包围圈。2、如遇严重不利情况,则以旅为单位分散前进。3、留下部队至少万人,坚持原有地区。4、务必保护32小组安全,或留置现地交由我地方部队妥为护送其回汉,或带至铁路附近让其回汉,或带其同行(暂禁其电台工作),由你们决定。
中央   巳有
欲知毛泽东的外线作战战略计划和中原突围的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8: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177
第177章
“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一切做长期打算,争取最后胜利。”
话说1946年6月26日,毛泽东致电华中分局,告知外线作战的计划,他在电文中说:
“为粉碎国民党之进攻,决令刘邓主力出陇海豫东,陈毅、舒同主力出徐州、蚌埠间,调动敌人而歼灭之。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裕、谭震林率主力(不少于15个团)位于3分区(淮南津浦路东),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区之敌,恢复3、4分区(津浦路以西),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华中野战军的一切听陈、舒指挥。”
毛泽东在电文中限令华中野战军于7月1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西移淮南攻击。
6月26日,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程潜举行记者招待会,他兴奋地宣称:
“未来48小时内,将发生惊人的奇迹。”
就在这一天,10万国民党军队首先向中共中原军区发动了前哨战。
6月26日晚,在国民党军重兵围困下,中原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
北路军为第2纵队的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359旅、干部旅及中原军区机关,约1.5万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26日晚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移动,于6月29日晚,在信阳以南的李家寨及柳林车站间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平汉线。
南路军为第1纵队(欠第1旅)及第2纵队之第15旅(欠1个团)共1万余人,在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的率领下,于26日晚,由光山县的泼陂河向西移动,
与此同时,为了迷惑与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西进,由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佯装主力.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另由旅长皮定钧、政委徐子荣、副旅长方升普率领第1纵队的第1旅7000余人,声东击西,掩护主力向西突围后,转向东突进。
后来,皮定钧率领的第1旅在掩护主力部队转以后,转战24天,大小战斗23次,行程500公里,以一支孤旅奇迹般的于7月20日进入苏皖解放区,胜利地完成了大转移。
6月27日,毛泽东以中央名义致电给周**、刘伯承、邓**、薄一波、陈毅、舒同、邓子恢、张鼎丞,他写道:
周并告刘邓薄、陈舒、邓张:
蒋介石所谓48小时候有惊人举动,是指阴谋歼灭我中原部队而言,蒋于月中下令聚歼,有不许漏网之语。昨夜起实行攻击,我中原部队不得不起而自卫。这一自卫斗争是否能不受严重损失,现尚不能预计。请对外广泛揭发国民党之阴谋。
中央   巳感
6月27日,陈毅按照毛泽东的部署,以华东局名义致电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命令华中野战军留一个纵队坚持苏中地区,牵制敌人,集中陶勇、王必成2个纵队及5旅、10纵在六合、天长间整训,准备于淮南津浦铁路蚌埠、浦口段作战。
6月27日这一天,粟裕就毛泽东在26日、陈毅在27日要华中野战军主力西移淮南的计划,给各领导机关发出了一封电报,电报全文是这样写的:
山野、军委、华中军区:
一、中央26日电及华东局27日电敬悉。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惟在3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特提出一下2点建议:
1、将5旅调往淮南,连同淮南独立旅及18团并路西部队共约8个团,如必要时可从9纵抽调3个团至淮南作战,共11个团。山东既有主力至7分区,则9纵愈可以南下,苏中主力则以扬州、泰州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
2、如第一方案不成,则谢(10)纵队必须留苏中,协同7纵队方能守住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否则对华中影响甚大。俟苏中顽军西调后,再适时抽调谢纵西去3分区参战。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1、6师和7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军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二、如立即执行第一方案,在7月10日以前无法完成新的进攻准备,最快需迟至7月20日到新地区集中完毕。
三、我明晨召集各师、纵首长传达中央方针,明午后由海安出发回淮安面商。上述意见,请军部即派专人送新安镇转呈陈军长。
6月27日
毛泽东对粟裕27日电极其重视。
6月28日,毛泽东复电华中野战军说:
“部队继续隐蔽于待机位置,听候安排。”
粟裕到淮南后,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一起商议,3人一致同意粟裕的建议。
6月29日,粟裕、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4人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和陈毅,电文中说:
“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苏中公粮收入占华中二分之一,人口亦占五分之二,对支持今后长期战争有极大作用。”“苏中地方武装已很弱,难以担任钳制任务。如苏中丧失,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
粟裕4人建议说:在第一阶段中,华中野战军第1师和第6师仍留苏中解决当前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在山东及太行两解放区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再加入蚌埠、浦口线作战,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6月30日,毛泽东立即复电粟裕4人,他在电文中说:
“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
可是就在此时,陈毅已经断然拒绝了粟裕27日电及29日粟裕等4人联名电的建议。
6月30日,陈毅致电中央军委并告华中分局,他在电文中说:
“我们认为7月间非打不可,则王必成、陶勇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7月15日到7月20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我们认为王、陶留苏中,一二仗无法改变该地严重局势,胶滞于该地于全局不利。5旅不能调淮南。”
陈毅发出这封电报后,接到了毛泽东于30日发来的电报,展开一看,只见电文中写道:
“华中29日酉时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方向,以9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道理,你们觉得如何?望告。”
这正是:粟裕唯实不唯上,毛公闻之也三思。
再说1946年6月,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师符定一先生从北平赴延安共商大计,符定一遂偕女儿符德芳欣然前往。
原来,符定一在1943年从北平假道重庆,回到湖南家乡新铺隐居。1944年,他被国民党逮捕,在共产党地方组织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得以脱险。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到达湘潭、株洲时,符定一派儿子前去迎接,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1946年初,符定一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重上北平,会见了叶剑英,参加地下活动。
且说符定一到达延安后,毛泽东亲自主持会议,欢迎先生的莅临。符定一发表讲话,揭露蒋介石政府和国民党的腐败,对解放区给予热情洋溢的赞颂,号召人民群众跟毛泽东、共产党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6月底,阎长林经组织分派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阎长林到了枣园,在毛泽东的行政秘书王林的引领下,最先见到了江青和李讷及李纳的保育员李文芳。阎长林这样描述他初次见到的江青:
“江青像20多岁,身材苗条,脸色白净,头发乌黑,眉毛弯弯的,眼睛大而有神,穿着带翻领的列宁装,漂亮而有风度。”
王林向江青介绍了阎长林,江青很客气地和阎长林握手,让他坐下,给他介绍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以及在毛泽东身边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她还说:
“毛主席工作很忙,生活和安全方面的事,全靠工作人员很好地安排。”
江青看到阎长林有点紧张,又安慰他说:
“不要怕,许多同志调来时都有些拘束,其实过几天就和在家里一样了。主席对每个同志都是很好的。”
阎长林听了江青的话,略微放松了一些,笑着点点头。江青问:
    “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阎长林习惯地放大嗓门说:
“组织决定我来直接保卫毛主席,是交给我的一项光荣任务,我要努力做好!”
王林提醒他说:
“主席就在隔壁睡觉呢,以后在这里说话声音要小些。”
江青说:
“等主席起床后就领你去见他。如果去散步,说话的机会就更多了。”
阎长林离开毛泽东的住处,警卫参谋贺清华告诉他说,毛泽东起床后要到杨家岭去,你可以先到他乘车的地方去等一会儿。果然,不大一会儿,毛泽东在江青的陪同下走过来了。阎长林快步向前敬了一个礼,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到我这里工作,很好,很好,欢迎欢迎。你是从那个部队来的呀?”
“从新4旅来的。”
“从新4旅来的?新4旅是很能打仗的呀!”
“是打过一些胜仗。”
“你在部队担任什么工作?”
“连长。”
“噢,你在部队当连长,来到我这里当排长,不是降职了?你没有意见吗?”
“叫我跟主席当警卫员也没有意见。”
“那好呀,能升能降,根据工作需要嘛。”
江青催促说:
“上车吧,在路上边走边谈。”
阎长林连忙去接毛泽东搭在胳膊上的线衣,毛泽东说:
“谢谢,这衣服不重,我自己拿着吧。”
江青把毛泽东送上一辆蓝色重型吉普,就转身回去了。阎长林是第一次坐汽车,又是坐在毛泽东身边,非常不自在,往里边坐怕挤着毛泽东,往外边坐怕摔下去闹笑话。毛泽东看着他的样子很好笑,就叫他往里边坐一些,用手抓住挡风玻璃上的铁环。阎长林果然感到舒服多了。毛泽东阎长林问:
“你是哪里人?”
“河北顺德府尧山县。”
“顺德府是一个大平原,那里出麦子出棉花,是个好地方呀,我们将来要到那里去的。尧山县过去叫百人县吧?”
“我只知道有个百乡县,没有听说百人县。”
“你们尧山县就是百人县,在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哩。”
毛泽东接着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皇帝路过尧山县,看见有100个人不知在干什么,就吓跑了。后来他了解到农民就是在干活,并没有反对皇帝的意思,于是,皇帝就命名这个县叫百人县。
车子到杨家岭,毛泽东主持会议去了,阎长林问贺清华:
“今天随主席到杨家岭,你看我说话有没有什么问题?”
贺清华说:
“我看行,还可以随便一点。主席忙或思考问题时,上下汽车或走路散步都很少说话,我们也不要多说话,以免打扰他。他工作不太忙的时候,坐汽车也好,走路也好,什么都说,什么都问,你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主席最讨厌不懂装懂的人。”
1946年7月1日,国民党军队对中原军区发起总攻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在南京宣布说:要在“48小时内全歼”中共中原军区的部队,“让解放区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此时的毛泽东在陈毅与粟裕关于是否立即进行外线作战的争论中,认真分析研究,最终采纳粟裕的意见,决定推迟外线作战的时间。
7月4日,毛泽东根据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向华中军区进攻的情况,改变了由3大主力外线作战的战略计划。他致电刘伯承、邓**、陈毅及华中分局说:
“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再说1946年7月11日,远在新疆的朱丹华带着5岁的儿子毛远新;张文秋带着女儿刘思齐、邵华和陈振亚牺牲后出生的小女儿邵林,和其他在新疆的共产党人及家属共131人一起,结束了在新疆第4监狱4年的铁窗生活,顺利地回到了延安。
原来早在1946年5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张治中对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说:“要派能干可靠的人员护送在押的共产党人回延安。”
张治中是在1945年冬到新疆任职的。他根据重庆谈判中关于释放新疆在押共产党员的协议,作出了这一决定。陶峙岳按照张治中的指示,当即找到总部交通部长刘亚哲商量,拟订了安全、生活、交通、医务各方面护送计划,并派刘亚哲亲自护送。此时,胡宗南的军队正扼守去延安的道路,为了以防万一,刘亚哲带着武装队伍护送共产党人和家属131人,分乘10辆大卡车,由迪化平安出发,历时两个月到达了陕北。
陈振亚是在1939年春在军委安排下,由张文秋和两个女儿陪同到苏联安装假肢,结果被盛世才扣留在新疆。1941年5月,陈振亚在新疆医院被盛世才毒死。1942年,年仅5岁的邵华和姐姐刘思齐、妹妹张少林随母亲和100多名共产党和家属,被新疆军阀盛世才一同投进了监狱。
毛泽东到中央党校看望从新疆归来的全体同志,他和每一个人不论是大人小孩都一一握手,连声说:
“同志们,辛苦了!”
毛泽东握着张文秋的手,说:
“你回来了,不容易呀!思齐呢?怎么没见到她?”
张文秋把站在身后的刘思齐拉到毛泽东跟前,毛泽东高兴地拉着刘思齐的手,说:
“七八年不见面,都长大**了,我真认不出啦!你是我的干女儿,记得吗?”
刘思齐也高兴地说:
“记得,记得。我和妈妈常提起你呢。”
“很好,明天到我家里来玩。”
两天后,毛泽东把刘思齐一家和毛远新母子接到了家里,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番。
后来,朱丹华带着儿子毛远新改嫁烈士方志敏的弟弟方志纯,毛远新从此改姓方氏。闲话打住。
且说在华中战场上,国民党军于7月中旬集中58个旅,即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三分之一,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方针,在来安至南通800里的战线上,大举进攻苏皖解放区。
7月13日,毛泽东电示华中军区说:
“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边向北,3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在此情况下,待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的弱点,然后我鲁中、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
7月13日,粟裕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发起了苏中战役。
这是粟裕在他的军事生涯中,第一次无意之中改变了毛泽东的战略决策。
这正是:统帅兼听明决策,“粟郎”挥戈斗顽军。
就在7月13日粟裕发起苏中战役这一天,毛泽东致电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和刘伯承、邓**等人说:
“鲁南大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限于被动地位。”“刘邓所部亦在现地整训待机,不要轻动。”“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再加入战争,最为有利。”“一切做长期打算,争取最后胜利。”
但是,此时陈毅还是坚持原定的南线出击作战计划。
7月14日,陈毅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
“敌本月如大举进攻苏皖,是敌分区蚕食的诡计。苏皖现有力量胜任应付,必须友邻同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我们意见,应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南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如敌大举进攻苏皖,我军不大举向南,则使苏皖陷于单独作战,实大不利。故我们的意见,主张敌本月大举进攻苏皖时,我军应即按原定计划行动。”
毛泽东很冷静,他坚持让华中野战军先摸清国民党军的底细再说。
7月15日,毛泽东复电陈毅说:
“最近几天,可看一看泰兴战斗结果如何?”
就在这一天,粟裕指挥的第一仗宣泰战斗结束,歼灭国民党军2个团。恰在此时,粟裕接到了毛泽东的来电,毛泽东说:
“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
7月15、16日,蒋介石先后两次以军调部第2执行小组、第9执行小组的名义,用飞机散发通知,要求中共中原军区部队停止前进,在3天内派代表赴淅川或龙驹寨进行和平谈判。
原来,毛泽东看到中原部队突围十分困难,就指示周**在军调小组提议和平谈判。蒋介石眼看着围剿中原军区的计划就要泡汤,一闻此言,十分欢喜,心想何不将计就计。于是,他就借机以军调部执行小组名义,通知共军就地停止前进。郑位三、李先念不知就里,就请示中共中央。毛泽东马上致电郑位三、李先念说:
“谈判是我方建议、美方赞成、国方为敷衍计勉强同意,固有飞机散发两小组通知之事。目前国方中心在歼灭我军,无意和平,你们应集中注意对付敌人,不要上当。”“你们暂时不要派代表去,但可写信给两小组,要求国方停止追击,以便派遣代表出去谈判。”
就这样,中原军区主力部队继续奋勇向前。
7月2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名义致电王树声、刘子久、张才千说:
“庆祝你们粉碎敌1个团又6个连的大胜利。”
后来,王树声部越过平汉路,横越大洪山,强渡襄河,于7月下旬抵达武当小区,终于创建鄂西北游击根据地。 李先念、郑位三部翻越桐柏山,穿过豫西南,打开荆紫关,恶战南化塘,历经艰险,终于冲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尾追堵截,于7月下旬进入陕南,创立豫鄂陕游击根据地。
现在单说王震率领的第359旅、干部旅这一路突围部队,他们于6月底突围转移,从湖北宣化店出发,急行军20多天,于7月中旬到达河南省淅川县。随队转移的毛楚雄在这里碰上了王震。王震握着毛楚雄的手,上下打量着他,只见他身材魁梧,英姿勃勃。他的眼睛大大的,脸上有一颗黑色的平痣,穿一身灰布学生便装,真的挺帅气。王震高兴地说:“小毛,跟我走。”毛楚雄笑笑,向王震行了个礼,跟着359旅继续西征。
1946年8月6日,毛楚雄随部队到达陕西省镇安县。王震派干部旅旅长、原军调部第9执行小组共方代表张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先云,警卫员毛楚雄赴西安谈判,同行的还有吴先云的爱人和另外一个干部。
8月7日,毛楚雄一行5人化装从陕西省镇安县泗庙启程。8月10日,一行人到达宁陕县东江口镇文家庙山村,分别在两户农民家里住下。谁知毛楚雄一行人的踪迹被伪保长发现了,当即被胡宗南部61师181团第4连的哨兵扣押。181团长闻讯后,将3人无理审讯。中原部队闻讯后,于8月14日报中央,“请设法营救。”国民党否认扣押中共谈判代表,经蒋介石同意后,敌人密谋杀害毛楚雄5人。
8月22日深夜,毛楚雄一行5人和一个带路的农民刚出村不远,伪保长就带着一伙保丁和伪装成土匪的匪兵追赶上来,追至门家沟,将他们团团围住。伪保长把毛楚雄拉出来,恶狠狠地问:
“说,你们是不是掉队的共产党?谁是你们的领导?要到哪里去?不老实,宰了你!”
毛楚雄说:
“我是个学生,你说的我都不知道。”
伪保长恶狠狠地对匪兵们说:
“杀,给我杀!”
一个匪兵举起斧子,凶残地向毛楚雄砍去。其他几个同行者也遭到了同样的杀害。他们的尸体被秘密埋在城隍庙背后石坎下小渠旁的石灰窑内。可怜19岁的毛楚雄,在伯伯的召唤下,随着王震的大部队行走,还未见到伯伯,就惨死在几个小蟊贼之手,葬身在这荒山野岭之中。毛家这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实在让人掩卷而涕泣不已。
后来,王震率部多次冲破敌军的追击、堵截,于8月底到达陕甘宁边区,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和边区人民的热烈欢迎。
至此,中原解放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执行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突破了30万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包围,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基本上粉碎了蒋介石的“聚歼”计划。
欲知华中战场的形势如何,且看下一章详述。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1946年6月22日首次提出的由太行、山东、华中3大主力野战军在南线出击作战的外线战略计划,密商于3大主力领导人长达旬日之久,意在集思广益。他的这一战略构想,并不是出于战略决战的目的,而是基于打乱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取得反击战的胜利,以实现通过和谈取得较长时间的暂时和平。如果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构想打下去,以3大野战军的实力,打乱蒋介石的军事部署是完全可能的,通过谈判取得暂时的和平也不是不可能的。其他领导人按照毛泽东的设想都在积极备战,唯有粟裕根据华中的具体情况,据实提出了补充建议。没想到他的这一补充建议竟然使毛泽东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战略计划。从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实在是历史上罕见的事儿。读史至此,不能不使人产生些许遐想。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2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4-6-30 22:24 编辑

连载:毛泽东大传——178
第178章
“蒋介石说,民不能有二主,天不能有二日,我就不信,
偏偏要出个太阳给他看看!”
话说1946年7月25日,粟裕致电陈毅、华中军区并报中央军委,他在电文中写道:
“当面尚有顽10个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35000人之野战军于1个突击方向,于短期内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目前我淮南部队很难保住天长与盱眙,果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故建议淮北尚未大打时,仍将5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有效,如何?盼考虑。”
这一天,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线到达淮北,他接到粟裕的电报后,仍然坚持毛泽东原来提出的山东、豫北晋冀鲁豫、华中3路大军主力南下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他认为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为重要。所以,他不仅没有同意粟裕提出5旅东调的要求,相反要求粟裕率主力立即西移淮南。
7月27日,陈毅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上说:
“我兵力胶济线3万余,淮北5万,苏中3万余,每处均难进行连续战斗,以苏中为例,该部一战可解决两个师(旅)或3个师(旅),过此便难继续胜任。我淮北部队数量较多,也只能寻求打敌2个师或3个师的仗,过此不宜轻试。因此,我认为淮南5旅不改东调,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转移。”
7月29日,毛泽东获悉著名的民主斗士闻一多教授在昆明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他和朱德联名给西南联大及闻一多家属发去吊唁,吊唁中说:
“惊闻闻一多先生遇害,至深哀悼,先生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今遭奸人毒手,全国志士必将继先生遗志,再接再厉,务使民主事业先抵于成,特电致唁。”
1946年8月1日,在华中战场上,粟裕因不同意陈毅的批复,又致电陈毅、华中军区并报中央军委,他在电文中说:
“根据近来战斗,我仅以少数兵力(不足两个团)阻止强大敌人的进攻,顽军伤亡消耗均甚大,其战斗勇气极差,我们正计划于阵地前求歼其一部。如我能增加1个旅至4个团之生力军,则进攻之敌不仅可以击溃,甚至可以消灭大部,如此则苏中战局可能改观。”
“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的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盱眙既失,5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华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
8月1日下午,陈毅接到粟裕的这一电报,即电告中央军委说: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粟裕舍不得苏中,以主力在该地打转,实际上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重要,此道理以前讲过多次,讲不通。现在,粟如在海安、东台打几个胜仗,恐仍不能退敌,值得考虑一下。”
“敌此次进攻特点,是仗恃其数量优势,如其一路被歼灭即迅速补上,维持其前进态势,我各路迎战,必不能击中其要害,必须在主要方面进行连续的彻底的消灭,创造新解放区,并策动起义,才能击中要害,破其态势,达到保卫老解放区之目的。”
“我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由军委统一调动,减少往返商量,方足以应付。”
粟裕和陈毅这两个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重要领导人,一个要将淮南5旅东调,一个要其主力西移,而身在后方的毛泽东该如何处置呢?他在给陈毅的复电中说:
“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
8月2日,毛泽东致电粟裕等人,他在电文中写道:
“1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们能在8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可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
8月5日,粟裕复电中央军委并告陈毅说:
“在5旅增到苏中条件下,于8月内再歼敌两个旅是有把握的。”“如5旅不来,而仅以现有兵力作战则感到吃力,对9月份战斗亦将有影响,且对苏中局面不能得较快的好转,因此要求5旅仍应东调。”“我坚决要求5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改变苏中战局而使主力西移。否则淮南、苏中均成僵局,于整个战局亦不利。”
粟裕和陈毅在华中战事上的争论,毛泽东究竟如何解决,结果如何?不得不暂时放下,待后详述。因为此时毛泽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事活动。
8月6日,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乘卡车前往毛泽东的住处,可没想到天不作美,一阵暴雨使延河水骤然暴涨,路面被浑浊的河水淹没了,斯特朗只好返回自己的住处。
斯特朗,1885年11月14日出生在美国布拉加斯加州绅兰德城的一个牧师家庭。1908年斯特朗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斯特朗到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此后,她以苏联为家,在那里住了30年。她写了大量介绍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报道和著作。1925年斯特朗首次来华,报道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斯特朗再次来到中国,在武汉她又目睹了大革命的失败。1928年她根据两次在华收集到的材料,写成了《中国千百万大众》一书,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大革命的真相。在1937年至1938年,斯特朗第3次来华,她访问了山西八路军总部,会见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人,和周**夫妇建立了友谊。她写的《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歌颂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斗争。1940年底,斯特朗第4次来华。在重庆,周**向她介绍了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情况。斯特朗回到美国后,及时报道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的真相,引起很大反响。对避免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全面破裂起了一定作用。1946年6月,斯特朗第5次到中国。7月31日,她搭乘美军观察小组飞机从北平来到延安。
8月7日下午3时,雨后初晴。斯特朗由担任翻译的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和马海德大夫陪同,乘坐大卡车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毛泽东虽然是第一次要会见斯特朗,但他知道斯特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老朋友,他为了表示对美国客人的礼貌和尊重,下午起床后特意穿了一件稍好的蓝布衣服,站在院子里欢迎斯特朗。
斯特朗这样描述她第一次见到的毛泽东:
“毛泽东身材魁伟,衣服宽大,举动缓慢稳重,但动作自如,象一位美国中西部的农民那样。他的脸略有些平,态度平静含蓄,微笑时则顿时显出勃勃的兴致。在他满头黑发下面,有着宽大的前额和一双锐利的眼睛,体现了他那灵敏的头脑和洞察力。他具有一种为深沉而机灵的理智所驾驭的天然活力。他身穿一套普通的深兰色布制服装,态度不慌不忙,沉着而友好。
我们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平坦的土台上,下午慢慢地过去了,落日给贫瘠的山丘增添了光彩。毛的小女儿穿着鲜艳的花布衣服,在父亲膝前玩耍,爬上他的膝盖,让爸爸亲她。她还跑过来把手伸给来访者,好奇心战胜了羞怯。谈话进行得很顺利。”
毛泽东和斯特朗、陆定一、马海德围坐在石桌四周的4个小木凳上进行交谈。毛泽东谈话的内容非常广泛,古往今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毛泽东对美国一些事情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斯特朗,这使斯特朗感到很吃惊,她说:“美国发生的事有许多他知道的比我还详细。”
且说在谈话切入正题后,斯特朗问毛泽东:
“你觉得中国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国共两党之间有达成政治解决、和平解决的希望没有?”
毛泽东回答说:
“这要看美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如果美国人民拖住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反动派的手的话,和平是有希望的。”
“如果美国说明此后不再给蒋介石以什么帮助了呢?”
斯特朗问道。毛泽东说:
“在现在还没有什么征象表示美国有这样的愿望。如果美国不再援助蒋介石,再过半年或者1年,蒋介石将不得不通过政治方式来解决国共之间的关系问题。”
“共产党能支持多久?”
斯特朗又问。毛泽东坚定地说:
“就我们自己的愿望说,我们连一天也不愿意打。但是如果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的话,我们是能够一直打到底的。”
“如果美国人民问共产党为什么作战,我该怎样回答呢?”
“因为蒋介石要屠杀中国人民,人民要生存就必须自卫。这是美国人民所能够理解的。”毛泽东说:“离开美国的援助,蒋介石不可能支持太久,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自卫战争则是为了人民的生存。”
此时,斯特朗发现附近20多米处的草丛中有响动,她吃惊地问道:
“那儿是谁?”
毛泽东朝草丛中望了一眼,笑着回答说:
“是另外一家老百姓的孩子。他大概是对我的外国客人产生了好奇心。”
斯特朗望着毛泽东,感觉毛泽东是她很少见过的这样能和周围环境打成一片的人,就“哦”了一声,接着问道:
“美国是否可能进行反苏战争?”
毛泽东说:
“关于反苏战争的宣传,包括两个方面。在一方面,美帝国主义确实在准备着反苏战争的,目前的反苏战争宣传和其他反苏宣传,就是对于反苏战争的政治准备。在另一方面,这种宣传是美国反动派用以掩盖当前美帝国主义所直接面对着的许多更为实际的矛盾而施放的一种烟幕。有关战争的议论以及煽动反苏的恐怖心理,都对美国垄断资本有利,因为,这样就给了它一个借口,来控制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部分民主权利,也给了它一种武器,去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毛泽东还说:
“现时美国要进攻苏联,还有着许多的障碍。”
他为了说明他的观点,笑着把桌子上的茶杯、小白酒盅、香烟和火柴盒排列起来,代表不同的国家。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毛泽东风趣地解释,哪一个东西代表哪一个国家:“这里有欧、亚、非3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他还说:
“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国反动派的进攻,是可以阻止第3次世界大战发生的。”
斯特朗问:
“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呢?”
毛泽东略一思索,回答道:
“原子弹是美帝国主义用来吓唬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毛泽东特别关注他所使用的“纸老虎“一词,他停顿一下,看看这位美国记者是否领会了它的准确涵义。担任翻译的陆定一是把“纸老虎”一词译成了Scarecrow,即“稻草人”。毛泽东要斯特朗解释Scarecrow是什么意思,斯特朗解释后,毛泽东认为“稻草人”这个词未能表达出“纸老虎”的真正涵义。他说:
“这不是我的意思了,这样译不好。纸老虎并不是插在田里吓唬乌鸦的死东西,它是用来吓唬小孩子的。它的样子看起来像可怕的老虎,但实际上是用纸板做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阵大雨就会把它冲掉。”
马海德在一旁听出了二者的不同,插话道:
“不是Scarerow,而是Paper tiger。”
“讲得很对。”毛泽东点头笑了,他接着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提起美帝国主义,人们似乎觉得它是强大得不得了的,中国的反动派正在拿美国的‘强大’来吓唬中国人民。但是美国反动派也将要同一切历史上的反动派一样,被证明为并没有什么力量。在美国,另有一类人是真正有力量的,这就是美国人民。”
“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枪。但历史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毛泽东又以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他说:
“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前,表面上沙皇是有力量的,而且是吓人的。但是二月革命一阵雨,就把他冲跑了。希特勒也是被历史的暴风雨冲跨的;日本帝国主义也是这样。”
毛泽东还笑着用英文说:
“蒋介石——纸老虎。”
斯特朗说:
“请等一下,我是一个记者,我是不是可以报道说,毛泽东说蒋介石是一个纸老虎?”
“不仅仅是这几个字。”毛泽东笑着慢吞吞地说:“你可以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他就是一只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就象他现在做的那样,那么他就是纸老虎,雨水就会把他冲掉。”
是日晚,毛泽东和江青用番茄、洋葱、蚕豆和辣椒招待斯特朗3人,最后上了一道甜食“八宝粥”。这种甜食通常是用大米等8种美味食物做成的,但在延安“宝”比较少,只用大米、花生、核桃、大枣和李子做成象征性的“八宝粥”。斯特朗对这道甜食很满意。饭后,毛泽东继续接着前边的话题对斯特朗说:
“帝国主义之所以还有力量,这仅仅是由于人民受了蒙蔽,真正的力量不是炸弹。正是广岛的大爆炸,把原子弹搞臭了,现在,全世界人民都起来反对它。最后奏效的不会是原子弹,原子弹不会消灭人民,而人民却会消灭原子弹。”
斯特朗心里明白,毛泽东非常清楚新式武器的威力。斯大林曾经规劝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要降低国共之间的敌对程度,生怕美国会用原子弹轰炸中国,甚至轰炸苏联。毛泽东就是要把这种失败论调从中国消除掉。斯特朗又把话题转到了蒋介石身上,她问道:
“主席,你除了在重庆谈判时见过蒋介石外,过去见过他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2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毛泽东回忆着说:“那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65名代表和6位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出席大会。我这个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民党员的湖南代表,坐在第39号席上。而蒋介石不是代表,他只是列席会议。在此之前,我们虽然彼此知道对方,却从未谋面。这一次见了面,也并无交往。这时候,掌握国共两党大权的是孙中山和李大钊。
我被大会主席提议,经大会通过,成了章程审查委员会委员,还在大会上发了言。我这个中共中央执行委员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大会结束后,我又被派往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工作。而蒋介石和我毛泽东相比,就大大逊色了。他只是坐在列席位子上听着,会议结束后,就悄然回老家溪口去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个满口湖南话的年轻人竟是他一生的政治对手。”
斯特朗听得非常感兴趣,这是她第一次听到毛泽东亲自口述的他和蒋介石两大政治对手鲜为人知的早期秘闻,这也正是她要写作毛泽东传记的最好材料。于是,斯特朗又急切地问:
“主席,你们第2次是怎么见面的?”
毛泽东说:
“我和蒋介石再次见面时,他已是今非昔比,成了手握重兵的新贵了。真是风云变幻无常,人世沉浮难定呀!而我呢,在赵恒惕军队的追捕下,疲惫不堪地由湖南逃到了广州。”
斯特朗停住了记录,问道:
“你不是在上海么,怎么能从湖南逃到广州呢?”
毛泽东说:
“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不仅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秘书,同时也是中共中央的秘书。这秘书可不好当,不论在国民党里,还是在共产党内,我这个秘书当得都很艰难。国民党方面说我是‘跨党分子’‘毛头小伙’,排挤我;共产党方面,我和陈独秀产生分歧,而他的家长作风很盛,容不得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心情极为不佳,夜不能寐,便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就在中共快要召开四大前夕,我以‘养病’为理由,回到了湖南。”
“噢,你是这样回湖南的。”斯特朗一边记录一边点头说。她又抬起头来问道:“中共四大你当选了吗?”
毛泽东笑着说:
“中共四大毛泽东名落孙山之外,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还兼任中央组织部主任,这位‘家长’的权力更大了。”
斯特朗急着问:
“蒋介石呢?”
毛泽东面带着笑容说:
“蒋介石这时候可神气啦,他被任命为东征军总指挥。因为还是国共合作,就请共产党员周**出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
毛泽东点着烟,深深地吸了几口,接着说:
“1925年10月1日,蒋介石率领东征大军出师。10月14日,首战告捷,一举攻克陈炯明老巢惠州城。紧接着,蒋介石挥师乘胜追击,到11月底,就荡平了陈炯明的部队,东征大获全胜。蒋介石班师回羊城,名声大振,成了英雄。
蒋介石顺水又遇顺江风,正当他名声大振成了英雄的时候,国民党‘二全’大会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按照国民党《党章》规定,一年一度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我积极参与了国民党‘二全’大会的筹备工作,成为‘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5名委员之一。我执笔起草了《中国国民党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解释革命策略之通告》。
1926年1月4日,国民党‘二全’大会在广州中央大礼堂开幕了。大会主席为汪精卫,大会秘书长则为共产党人吴玉章。我坐在代表席上,蒋介石则今非昔比,在‘一全’大会时,他只不过是个列席者,这一回他不仅是代表,而且坐在主席台上,并向大会做了军事情况的报告。这位‘东征英雄’,趾高气扬地讲道:‘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
大会期间,我和蒋介石相继登上了讲台。我作了《宣传部两年经过状况》的报告;蒋介石向大会提出了《改良士兵经济生活》的议案。国民党‘二全’大会,是我和蒋介石第一回同在一个讲台上作报告。国民党‘二全’大会选举结果,我依然被选为候补中央执委,而蒋介石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中央执委,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大权。大会议后,我担任了国民党的代理宣传部长,又兼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并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毛泽东说到这里,停下来又点燃了一支烟,狠劲地吸着,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斯特朗停住了飞快记录的笔,问道:
“这时候,你对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有无察觉?”
“有察觉。”毛泽东继续说:“我预感到要出事了,在发现中山舰和宝壁舰向黄埔驶去时,问李之龙:是谁的命令?李之龙说是蒋校长的命令。我同时发现蒋介石掌握的第1军各部,几天来晚上都是‘枕戈待旦’。我将这些异常情况报告给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要他注意蒋介石的这些异常动向。陈延年乃中共总书记陈独秀之子,他答复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只能提高警惕,静观其变。但他没有提高警惕。结果蒋介石在1926年3月20日黎明,指挥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乘着黎明前的黑暗,分头开始了行动。逮捕了李之龙,占领了海军局,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软禁了周**,苏联顾问团驻地被**,汪精卫住宅以保护为名被包围,广州市实行戒严。何应钦接到蒋介石的密令,把驻守潮汕的第1军中的共产党员全部扣押……”
斯特朗急忙插话:
“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三.二0事件’吗?”
“是的,也称‘中山舰事件’,或称‘广州事变’。蒋介石第一次初露反革命锋芒,他一举成功了。”
斯特朗停住笔又问:
“你当时是怎么对待蒋介石搞的这次反革命事件的?”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说:
“‘三.二0事件’发生后,我立即去苏联顾问团住处,正好陈延年也在那里。我向苏联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和陈延年建议,要对蒋介石采取强硬措施,不能让他得寸进尺。我们应马上把广州的所有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察委员们,秘密集中在肇庆叶挺独立团,开会通电讨蒋,削其兵权,开除党籍。广西的军事首领李宗仁和蒋有矛盾,再加上李济深,蒋介石就无力对付了。”
斯特朗插话说:
“多好的建议啊!”
毛泽东说:
“当时我只能向他们陈述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却不能要求中央照我的意见去办。虽经激烈的争辩,也无济于事。结果使蒋介石获得了一箭三雕:第一,拘捕了李之龙,打击了共产党;第二,汪精卫出走,蒋介石掌握了党、政、军大权;第三,威逼苏联军事顾问季山嘉回国,苏联表示同意。”
毛泽东喝了一口茶,接着说:
“陈独秀还在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著文,称赞‘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蒋介石看后高兴得眉飞色舞,说陈独秀是个好朋友!”
斯特朗望着喝茶抽烟的毛泽东,问道:
“国民党‘二全’大会以后,你和蒋介石再见过面没有?”
毛泽东慢慢地放下茶杯,说:
“见过,那是在国民党的二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说着又陷入了回忆之中……
“蒋介石在‘三.二0’事件之后,由于陈独秀不敢强硬,一再退让,蒋介石就开始得寸进尺了。‘三.二0’事件使蒋介石取得大胜的消息传到上海,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张静江,急匆匆从上海赶来广州。此人为‘三.二0’事件后的蒋介石站稳脚跟,起了幕后谋士和‘导师’的重要作用。张静江何许人也?此人骨瘦如柴,双腿瘫痪,年已50有余,却有着一番传奇经历。他很有经济头脑,在巴黎经商发了大财。1905年冬天,张静江回国后返巴黎,正好和孙中山同船。他仰慕孙中山,前去拜望,并表示可以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随之给了孙中山‘ABCDE’为序的联络暗号,并告知若需要经费时,在电文中写A,即电汇1万元,B2万元,C3万元,D4万元,E5万元。孙中山听后,将信将疑。过了2年以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时,同盟会本部经费十分困难,正当无计可施之际,他忽然想起了张静江,便往巴黎按联络密码给张静江发了电报,电文即‘C’。几天后,果然从巴黎电汇来3万法郎,使孙中山大吃一惊。从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遇到经费困难时,张静江总是有求必应。不久,张静江加入了同盟会,成了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后来,他当了中国革命党的财政部长。张静江和蒋介石的关系也非同寻常。1920年,蒋介石在张静江的资助和指点下发了财。后来,蒋介石失利,欠了一屁股债,又是张静江替他还清,并指点他去广州投奔孙中山。蒋介石‘三.二0’事件得手后,张静江很快由上海赶到广州,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成了幕后‘军师’。
1926年5月15日,在戒备森严的气氛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了。我作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出席了会议,和蒋介石又一次见面了。此时的蒋介石更非昔比了,他高高坐在主席台的正中,而我坐在下边很不显眼的地方。自孙中山这口革命的洪钟坠地之后,国民党中央的会议向来由汪精卫主持,而现在改由蒋介石主持了,这意味着蒋介石已经成为国民党的领袖。
在5月20日,我在会上作了《宣传部工作报告》,大会是有蒋介石主持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后,我就辞去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职务。”
毛泽东脸上的那种回忆往事的表情消失了,他看着还在记录的斯特朗,吸了几口烟,说道:
“我在早期和蒋介石的几次交往,就谈到这里。这些情况已经成为历史了,对你有用吗?”
斯特朗异常高兴地说:
“太有用了,它是我给你写传最珍贵的材料。”
毛泽东站起身,来回走动了几步,站在斯特朗面前,把那只大手一挥,说道:
“蒋介石说,民不能有二主,天不能有二日。我就不信,偏偏要出个太阳给他看看!”
此时已经是午夜了,毛泽东和斯特朗约定几个星期后再见。他和江青一起提着一盏马灯,照亮高低不平的小道,陪同客人走下山坡,把斯特朗、马海德、陆定一送到山坡下的大卡车旁,互道再见。
斯特朗对这次采访的印象十分美好,她在《中国人征服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直率的言谈,渊博的知识,诗意的比喻,使这次谈话成为我一生中遇到的最为动人的谈话。他把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武器形象地称之为输血。他说,美国输给蒋介石的武器,蒋介石又输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的比喻象他那样尖锐,那样富有诗意。在国际会议上,如果让毛泽东代表中国讲话,他就会施展讥讽的才智,使辩论更为生动。”
欲知斯特朗和毛泽东后来的友谊如何发展?请继续耐心往后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2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毛泽东大传——179
第179章
“粟裕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艰苦奋
斗的历史。今天,粟裕将军成了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
话说1946年8月7日7时,粟裕给陈毅及中央军委发了一封电报,再次说明要求5旅东调的理由,他写道:
“本应遵令不调5旅东来,但华中兵力过于分散,形成钳制方向之兵力多于突击方向,此次留在淮南9个团未起任何作用,现淮南已全被占领,如靠5旅等部去配合淮北作战,估计亦不会有成效,反之如以5旅加入苏中作战,则苏中战局很可能于最近有新的开展。”
8月7日深夜,毛泽东送走斯特朗、马海德、陆定一3人后,还惦记着粟裕和陈毅之间的争论,于是就拟了一份发给陈毅的电报。他写道:
“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移,各方则无话说。”
毛泽东又复电粟裕,提出两种方针由粟裕自己选择。他在电文中说:
一是“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而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津浦线,直接配合刘邓之作战。”二是“照你8月5日电办法,8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
正在此时,毛泽东接到粟裕一封急电,粟裕报告说:
“5旅已东调,歼敌良机已到。”
这正是:调一旅好事多纠缠,得良机外将敢擅专。提苏中孤军,事无稍殆,马不歇鞍;管教尔有来无回,七战七捷喜报传。
着实令人可敬可贺!
8月8日晨,毛泽东复电粟裕等人并告陈毅说:
“歼敌良机已到,甚好甚慰。如连续歼敌2个旅有便利条件则可连续歼敌2个旅。”“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张、邓、谭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就在这一天,华中野战军在李堡发动进攻,俘敌5000余人,毙伤3000余人。粟裕在华中战场上指挥的苏中战役的第2个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8月8日,陈毅接到华中的捷报后,再次重提3大主力出击外线作战计划。他在给中央军委和粟裕的电报上说:
“粟部在苏中已打两个胜仗,这是正确而必要的,今后应迅速西调为好。苏中再打一胜仗不一定能改变局面,而我3大主力在陇海、津浦获得胜利,徐州顽军可起义,可开辟新解放区,大大调动敌人,苏中局面方可保证无虞。现山东、太行均须全力向南向西会师。集中主力留滞苏中与敌人分路纠缠,必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
此时的国民党军,以两个整编师的兵力位于开封至商丘一线,企图阻止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
8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电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占领陇海路徐、汴段和路南10余县,以配合苏皖野战军作战,并吸引围追中原军区之敌。
8月10日夜,刘伯承、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第6、第7纵队,乘虚通过国民党军防御间隙,突然向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沿线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
8月12日,毛泽东就陈毅坚持出击外线作战一事,复电陈毅说:
“粟裕军前日在苏中第2个胜仗,不但使苏中蒋军陷入极大困难,亦将使淮南第5军无法北调。粟部在苏中民情熟悉,补给容易,地形便利,苏中敌军装备亦比第5军差,较易取胜。马上调淮南,因敌人硬,地势险,不一定能完成切断蚌浦路任务,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
8月13日,毛泽东电示粟裕、谭震林说:
“苏中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组织几次作战,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毛泽东的指示使粟裕、谭震林深受鼓舞,他们又先后发起了丁堰、如黄、邵伯之战。
就在粟裕率华中野战军连续取胜的同时,陈毅却在淮北作战不断受挫,特别是进攻泗县县城损失较大,事实终于教育了陈毅。
8月13日这一天,陈毅致电粟裕、谭震林说:
“宜就地开展局面,不必忙于西调,军委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应争取数日休息,再寻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力配合各方。”
至此,陈毅与粟裕之间一场关于战略上的争论终于结束了。
8月21日,刘邓率部占领砀山、兰封等城镇、车站10余处,歼灭国民党军1.6万余人,控制铁路190公里,打乱了国民党军南线进攻的计划。
正当刘邓率军转移至陇海路以北准备休整时,蒋介石又在郑州、徐州一线集中14个整编师计32个旅30万人,采取“钳形攻势”向刘邓所部反扑,企图以优势兵力合击刘邓部于定陶、曹县地区。其部署是:
以徐州绥署薛岳所属的第5军、整编第11、第88师共5个旅,分3路自虞城、砀山、徐州地区向城武、单县、鱼台进攻。
以郑州绥署刘峙所属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和第55、第68师的各1个旅共10个旅,分3路自封丘、开封、商丘地区向东明、定陶、曹县进攻。
另以第31集团军王仲廉部等13个旅在平汉路之安阳、新乡及其以东佯动,配合主战场的进攻。
8月22日,毛泽东根据国民党军的部署,以中央军委名义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说:
“凡无把握之仗不要打,打则必胜;凡与敌正规军作战,每战必须以优势兵力加于敌人,其比例最好是4比1,至少是3比1,歼其一部,再打另一部,再打第3部,各个击破之。”
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毛泽东这一指示,对敌情作了周密的分析,决定集中主力首先歼灭整编第3师于定陶西南地区,打开局面,尔后视情况再歼整编第47师大部或一部,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8月27日,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全部结束,华中野战军在连续45天的作战中,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军5万余人。华中野战军共伤亡1.2万人。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华中野战军进行的战略侦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它使国民党在“3个星期内消灭苏北共军”的计划化为泡影。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在检讨此次作战中的教训时说:
“1、进剿时使用兵力不充分,未能将匪主力击破,嗣后分散防守贻匪以各个击破,招致重大损失。2、苏北匪化甚深,故匪之情报灵活、行动自如,我军则每日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以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会。”
毛泽东以延安总部发言人的名义说:
“粟裕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艰苦奋斗的历史。今天,粟裕将军成了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汤恩伯部国民党军队对苏中的进攻,已经惨败。这一事件对于今后的战局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向全军通报苏中战役的经验,他写道: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10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15个团打敌3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8月29日,毛泽东电告刘伯承、邓**说:
“孙震令第3师(两个旅)、47师(两个旅)先肃清定陶以南之张庄等地,尔后再攻定陶。望令我主力在1星期内休整完毕,俟第3师两个旅进至适当位置时,集中全力歼灭其1个旅,尔后相机再歼其1个旅。该师系中央军,如能歼灭影响必大,望按实情处理。”
刘伯承、邓**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集结于定陶西南区;以第6纵队两个团诱敌北进。
8月底,斯特朗在离开延安去其它解放区采访之前,她又同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谈。毛泽东气愤地告诉她说:
“自从上次谈话以来,美国又给了蒋介石近10亿美元的战争物资。”
斯特朗问:
“中共对此是否感到担忧?”
毛泽东回答说:
“那倒不是。在你到延安的这1个月中,我们消灭了国民党近14个旅的兵力。美国援蒋就象是一种输血,但过后还会从蒋介石那里输送到我们这儿的。蒋介石从美国那里得到装备,我们则必须要拿到这些装备。我们损失了一些战士,但是,随后蒋介石的士兵就补充过来了。蒋介石的士兵今天被俘虏缴械了,明天他和我们一起战斗,这就是辩证法。”
斯特朗问:
“现在共产党有可能被打败吗?”
她以为会得到否定的回答。但是,毛泽东的答复却使她吃了一惊。毛泽东说:
“这取决于我们对土地问题解决得如何。如果千百万农民分不到土地,并积极保卫他们的土地的话,我们可能失去承德、哈尔滨、山东的海港城市,甚至失去张家口。但关键还在于土地问题解决得如何。”
此后,斯特朗到晋冀鲁豫、晋察冀解放区和东北等地进行采访。
1946年9月2日,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被诱至秦寨、桃源,整编第47师进至黄水、吕寨。
这时,刘峙将该两师会攻定陶的计划改为以整编第3师攻菏泽,整编第47师攻定陶,致使两师的间隔加大到20至25公里,形成了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十分有利的战局。
9月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说:
“正是我歼敌良机,望即部署歼其一路。”
刘邓决定乘徐州、郑州两路国民党军的钳铗尚未合拢,郑州各路国民党军仍处于分散态势,整编第3师陷于孤立疲惫之机,将该师诱至大杨湖地区加以歼灭。
9月3日下午,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进入晋冀鲁豫野战军预设战场,整编第47师被阻于桃源、长乐集以南。当夜,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对整编第3师发起攻击,激战至6日全歼该师。
9月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国民党军第47师的第127旅和41师的第122旅。
9月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团,收复东明县城。至此,定陶战役全部结束。
是役,晋冀鲁豫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个旅约1.7万人(其中俘虏1.2万人),活捉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以钳形攻势合击歼灭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计划。
延安《解放日报》在社论中写道:
“我刘伯承将军所率劲旅在陇海线以北之菏泽、定陶、曹县、东明间地区,消灭蒋介石进犯军刘峙部4个旅(原师),蒋介石嫡系第3师师长赵锡田就擒。这是继中原我军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次大胜利。这3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9月15日,周**奉命在致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说:
“自1946年1月13日停战令生效起,截至8月底,政府军违令移动军队至180个师(或旅)之多,使用于进攻中共解放区之正规部队竟达206个师(或旅),约174万人以上,占其全兵额256个师约206万人的85%,进攻各地大小战斗有6000余次,空军之轰炸与扫射有300余次,侵占而未退出城市有76个(截至9月7日至)。现时战况,不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均在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攻势之中,承德既被攻占,张家口、淮阴、哈尔滨等城市遂成为政府军现时进攻之目标。锦承铁路既被攻占,于是长春、平古、平绥、同蒲、正太、胶济、陇海、津浦、平汉等沿线之战事亦随之扩大。……战局发展如此,不仅1月停战协议早就被破坏无余,而其严重情况业已超过1月停战协定以前状况,且其规模之大,乃为20年来内战所无。”
9月16日,毛泽东签发中央军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指示说: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主要的作战方法,不但适用于战役而且适用于战术的部署,以求全歼、速决。为此,不惜放弃一些城市和地区,争取主动,集中6倍、5倍、4倍于敌,至少也是3倍于敌的优势兵力,选择敌人薄弱或孤立的部分,在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壮大自己的力量。”
9月中,国民党军集中第11、第12战区主力对在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实行东西夹击。
9月17日,晋察冀军区聂荣臻等人鉴于张家口两面受敌的不利情况,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主动撤离张家口,以争取以后战局的主动。
9月18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聂荣臻等人,同意主动撤离张家口的建议,他在电文中说:
“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
9月19日,华中野战军主动放弃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于淮阴以北,进行休整补充。两个野战军的会师,集中了10万人的雄厚兵力,为打较大规模的歼灭战准备了必要条件。
9月27日,毛泽东因《解放日报》在第3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后刊登的文章跟不上形势,写信给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他写道:
定一同志:
文章的写法应改变,因为在解放区军民中,目前的中心问题不是对美蒋的幻想问题,存在这种幻想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向军民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7月以前是必要的。7月以后,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
目前,解放区军民心目中的中心问题是,能否能胜利与如何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失去了一些地方之后,大家很关心。因此,我们的文章与新闻立论之重点,不是说敌人如何压迫,如何凶狠,而是要解释敌人虽有二百师兵力,虽有美国援助,虽已经占去一些地方与还可能占去一些地方,但是,有种种条件,我军必胜,蒋军必败。每遇一次胜利,即写一篇社论鼓励之,证明之;每失一重要地方,即写一短文解释之,说只要歼敌,将来可以恢复。
以上方针,请加考虑。并与胡乔木和《解放日报》总编辑余光生商酌实行。至于为揭露美蒋欺骗,可借进攻张家口事件写文章揭发。但归结仍应强调我军必胜,方不泄气。
毛泽东
9月28日,毛泽东致电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主力会师后的陈毅、粟裕说:
“两军会合第1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1、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2、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1个敌人。”
9月30日,符定一的女儿符德芳返回北平,毛泽东让她给前些时先行回北平的符先生捎上一些礼物,并附信一封:
宇澄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时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  毛泽东
1946年10月1日,毛泽东电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等人说:
“防御是为着集结主力,消灭敌人”,“应以小部兵力抗击敌之进攻,集中主力机动歼敌。”
晋察冀军区聂荣臻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以歼灭由康庄、怀柔西犯之敌为目的,进行张家口保卫战。
10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三个月总结》的党内指示,全面总结了自全面内战爆发以来3个月战争的一系列基本经验。他在总结中写道:
“3个月经验证明:凡坚决和迅速地执行了中央五月四日的指示,深入和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地方,农民即和我党我军站在一道反对蒋军进攻。”
“7月20日中央对时局的指示上说‘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7、8、9三个月的作战,业已证明此项断语是正确的。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基本矛盾蒋介石无法克服,为我必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太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败的直接原因。”
“向解放区进攻的全部正规蒋军,除伪军、保安队、交通警察等不计外,共计一百九十几个旅。此数以外,至多再从南方抽调一部分兵力向北增援,此后即再难调。而此一百九十几个旅中,过去3个月内,已被我歼灭25个旅。”
“蒋军一百九十几个旅中,须以差不多半数任守备,能任野战者不过半数多一点。而这些任野战的兵力进到一定地区,又必不可免地要以一部至大部改任守备。敌人的野战军,一方面不断地被我歼灭,另一方面大量地担任着守备,因此,它就必定越打越少。”“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25个旅。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蒋军的进攻,并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可以预计,在歼灭第2个25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那时的任务,是歼灭敌军第3个25个旅。果能如此,就可以收复大部至全部失地,并可以扩大解放区。那时国共军力对比,必起重大变化。欲达此目的,必须在今后3个月内外,继续过去3个月歼敌25个旅的伟大成绩,再歼敌25个旅,这是改变敌我形势的关键。”“为此,全党必须进一步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实行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力争军事形势的根本转变。”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不论在战役上、战术上,都须如此。”
在华北战场上,聂荣臻、贺龙以一部兵力从9月29日至10月12日,出击平汉路北段,收复徐水、望都等10余座县城,控制铁路120多公里;而以主力在怀来及其以东地区进行顽强阻击国民党军,歼其2.2万余人,然后主动撤出张家口,转入冀西山区继续作战。
10月11日上午,傅作义轻取张家口。占领张家口后,傅作义研究解放军遗留的书籍、报刊、文件,了解一些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各项政策措施,提出了“二分军事、三分政治、五分经济”的口号。他试图改变国民党军走下坡路的趋势。
后来,傅作义在他发表的《致毛泽东的公开电》中称,他所以能击败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聂荣臻、贺龙两部10万之众。是民心向背的结果。傅作义还夸口说:“如果中共在中国真能够取得胜利,我甘愿给毛泽东当个小小的秘书。”
10月15日,毛泽东致电陈毅、粟裕、张鼎丞、邓子恢、曾山、谭震林说:
“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6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战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原来,陈毅于10月1日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作了自我批评,他说:“两次到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过滤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东野战军力量,有负党和人民的付托。今后集结张、邓、粟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由是,毛泽东才做出了上述10月15日的决定。
10月底,斯特朗从解放区采访后回到延安。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斯特朗一直忙于建立同美国沟通联系工作;为写一部毛泽东传记而搜集资料。同时,她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同共产党领导人聚会的机会,她参加了朱德的生日宴会;同周**等人一起打桥牌。在每周六的晚上,参加在枣园或者在杨家岭举行的舞会,她同毛泽东、周**等几乎所有的领导人跳舞。
这些领导人的舞姿与史沫特莱在延安时相比,显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斯特朗感觉到,每位领导人的舞姿都与他们本人的特点有相似之处。周**穿着从南京带回来的黑色便鞋,他的华尔兹跳得优雅完美;刘**的舞步如同算术那样准确,眼看就要“准确得过了头”的时候,他会转而来几下奔放活泼的舞姿,进入高等数学中去;毛泽东很多时间与鼓手谈论跳舞,好象是在定拍子,然后他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跳了起来,而且一般都能不出错。斯特朗用诗歌般的语言对他们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周动作优美,无与伦比,刘舞步精确,带着辩证哲理,朱德仿佛在人类长征途中,轻松而有节奏,不知疲倦地在历史的长廊中继续行进。可是,当毛也开始起舞,就使乐队改变了节奏。”
1946年11月2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说:
“在11月份打两三个大仗,打孙震、刘汝明两集团,收复大块失地,并拖住邱清泉的第5军和胡琏的整编第11师。”
1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加上在此前后与美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国民党统治区进一步置于美国的控制和掠夺之下。
11月15日,国民党的国民大会正式召开。
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驻南京代表团,要求代表团主要领导人周**等人立即返回延安,南京只留下董必武等少数人同国民党继续保持接触。
11月18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了党内指示,他在指示中写道:
“蒋介石日暮途穷,欲以开‘国大’、打延安两项办法,打击我党,加强自己。其实将适得其反。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民大会’,此会开幕之日,即蒋介石集团开始自取灭亡之时。蒋介石的军队在被我歼灭了35个旅之后,在其进攻能力快要枯竭之时,即使用突袭方法进占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前途。总之,蒋介石自走绝路,开‘国大’、打延安两着一做,他的一切欺骗全被揭破,这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的。”
欲知国共之间战局如何发展?且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毛泽东心系武战场,关注文战场。由他1946年9月27日写给陆定一的信可见一斑。形势变了,《解放日报》不能随势转笔,还要站在旧码头上弹老调,岂不是长国民党军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正如毛泽东在信中所说的那样:“向军民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7月以前是必要的。7月以后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毛泽东这一封文字不多的重要信件,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实有一读之必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05:18 , Processed in 0.0245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