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9|回复: 2

彭寨寻古——新闻媒体中的“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2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3-1-7 23:52 编辑

立于彭寨镇敦头村村头的华表塔。




                事发和平彭寨镇敦头村 3座古建筑将于年底前修缮
                本报和平讯(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曾海生、谢雨望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政府获悉,该县彭寨镇敦头村村民自发成立古建筑修缮工作小组,动员当地群众及外出乡贤筹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对该村3座古建筑进行保护和抢救性修缮。村民还邀请国内多名古建筑专家,对该村华表塔、敦厚围、古炮台3座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缺乏保护,目前华表塔、敦厚围以及古炮台这3座古建筑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昨日,当地村民自发保护和修缮古建筑的行为,引起了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与和平县委书记蓝岸的高度关注,陈建华批示要求当地有关部门拨出专款,帮助和支持当地村民尽快修缮好这些古建筑,并与该县林寨兴井村四角楼古建筑群连片开发,同时将其打造成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或旅游观光点。


河源乡情报乡间[日期:]2012-3-12 15:46:58阅读:163 [字体:大 中 小]                                                                            梅园书屋         记者:陈仰天  梅宇


      梅园书屋是和平县彭寨镇曾姓祖屋之一,是彭寨曾氏宗圣公后代启蒙劝学之所,历世以来成就了许多的学者名流,清康熙云南布政使司曾际平、雍正举人曾震登、嘉庆举人曾光祖、古田知县曾凤仪、道光贡生曾广具、顺德教谕曾熙平、高州府吴川教谕曾昇平、长乐训导曾树舂等等名贤,据说都曾在这里寒窗苦读,最后鲤跃龙门,平步青云。为此,梅园书屋声名远扬,被乡人称为和平县作育人才的四大书馆名院之一。
     梅园书屋本名彭镇敦厚围,是彭寨曾姓书馆,因曾氏宗圣公第70世孙曾克常在此书馆耕读数执教数十年,铸就辉煌,而后便以曾克常的别号更名为“梅园书屋”。曾克常,别号梅园,他幼年聪颖,22岁考取邑庠生,由于家庭拮据,无法继续攻读,为生活所计,只好在乡中教书。他潜心教育,不事功名,56岁膺岁贡。癸卯岁那年,被举荐为乡饮正宾,嘉庆六年辛酉岁,敕授为广州府龙门县教谕,履职直至寿终,享寿78岁。
       梅园书屋建于明朝中期,场馆气势宏大,为三进三幢、外加二环结构,屋后高台花榭,设有阁楼、长廊,大门书题“敦厚围”,重门上书“景星庆云”四个大字,上厅有银铸观世音、魁星点斗,高大的屏风饰有松鹤花鸟,墙上挂有历代旌表牌匾,其中广东学政万承风旌赠的“第一儒林”的牌匾,显得十分显目,另有龙门县长师保元、张俭题赠的牌匾“名德流徽”在厅堂上熠熠生辉,两侧遗有历代先贤的书画。梅园书屋正厅,悬挂有“梅园书屋”牌匾,自梅园公逝世后,有十数幅敦厚围房族中曾氏先祖的遗像悬于厅堂,浮雕金漆的梅园公遗训的木联“何问士农一寸光阴须惜,不分商贾半毫机巧莫为”分列厅柱。特别让人称奇的是梅园公书屋的厅堂上方,有三根火烧遗椽,用作警示后人之用,据说当年火烧厅堂,灭火后重修,时人皆言要注重防火防盗。盗是有疏,火是人为,“火是人类大敌,火是万万玩不得的”,故而数百年来,敦厚围与祝融从不沾亲带故。
    梅园公执教期间,遵从辅公遗训,孝敬父母数十年,朝夕承欢,对于宗亲舍邻,每遇事求教,必冷静分析,诚恳对待;以仁德驾御自己的才能,为人处世从不投机取巧,平日与宗人相处,热情诚恳,从不与人计较得失。梅园公从来是书本不离手,阅读经史时,总会标上评语、注释,让那些知识烂熟于心;他循循善诱教人知道个中的道理,用功致专、严整。执鞭耕读五十多年,振起儒林,学生有千人之多,遍布粤、赣、闽、桂等省,学子们或考取举人、或考取贡生,或考取进士不计其数,真可谓桃李满园,梅园公闲时喜撰文题诗,抒得佳作无数,现存的有:《梅园诗集》、《劝俭文》、注释《东坡寓惠诗集》、《经史诗蠡测》等文集。乾隆五十年,他受曾氏宗人重托,不遗余力,主理和平、河源、龙川、连平等地重修《曾氏族谱》,还曾为惠州府修谱撰写《高祖腾公小传——大父辅附》、《孟荣公谱序》、《穆族文》宗谱序。这些名篇,都是在梅园书屋完成。
     梅园书屋在梅园公所属子孙后代心目中的地位应是神圣不可替代的。梅园公克常仙逝后梅园书屋中的正厅除以祭祀外,也是为村中红白喜事办事用地,更是纪念先祖的重要场所。据族中长者回忆道:“在解放前,自清朝中期梅园公仙逝以来至民国时期,每逢节日,乡里宗亲和梅园公学生后辈都携带供品前来梅园书屋瞻仰、拜祭梅园公。梅园书屋经历各个时代洗礼,至今旧貌尚存。解放后曾是彭镇大队妇女夜校,也是镇大队扫盲夜校。”
   在历史长河中,梅园书屋冥冥激励着后代耕读持家,因梅园公的存在有了梅园书屋,梅园书屋也见证了梅园公的丰厚神韵。


编辑:何光群


村民自发筹款 保护古建筑http://news.gd.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04: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摘要】:  本报和平讯(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曾海生、谢雨望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政府获悉,该县彭寨镇敦头村村民自发成立古建筑修缮工作小组,动员当地群众及外出乡贤筹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对该村3座古建筑进行



网易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村民自发筹款 保护古建筑(图)2011-08-18 04:12:00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事发和平彭寨镇敦头村 3座古建筑将于年底前修缮

                本报和平讯(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曾海生、谢雨望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政府获悉,该县彭寨镇敦头村村民自发成立古建筑修缮工作小组,动员当地群众及外出乡贤筹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对该村3座古建筑进行保护和抢救性修缮。村民还邀请国内多名古建筑专家,对该村华表塔、敦厚围、古炮台3座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缺乏保护,目前华表塔、敦厚围以及古炮台这3座古建筑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昨日,当地村民自发保护和修缮古建筑的行为,引起了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与和平县委书记蓝岸的高度关注,陈建华批示要求当地有关部门拨出专款,帮助和支持当地村民尽快修缮好这些古建筑,并与该县林寨兴井村四角楼古建筑群连片开发,同时将其打造成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或旅游观光点。
作者:曾焕阳 曾海生 谢雨望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发表于 2013-1-8 08: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眼花花之外,还是眼花花。
发表于 2013-1-8 0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价值古建筑应受保护开发{:soso_e18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6-12 17:45 , Processed in 0.0159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