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飞凤桥 飞凤桥古桥位于和平县城,是和平县城最古老的一座桥,有170年的悠久历史,没人知道“飞凤桥”桥名的由来,想必如同飞凤山一样,也有一段类似笛声引凤似的美丽传说。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飞凤桥,从班驳的桥身诉说华丽的她那曾经的辉煌和过往的沧桑。桥的两边各连接一个农贸市场,因此,每天过桥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据和平七修县志:“飞凤桥,原名万安,在县城东坝,初为桥渡,清道光十八年(1838)春,黄乃昌、邹宜铨、吴昌炯等始募捐建造石柱。”自西向东横跨和平河,桥长49米、宽3米,柱高6米。桥基桥柱坚固。西为东坝街,东接果园村,造型美观。二台三柱四段,柱有鹅胸。中柱建桥亭似花轿,东西两柱均建敬惜字纸高炉。两边桥栏像轿杠,远观犹如出嫁新娘乘坐花轿姗姗而来。桥面下直放粗木,上横铺木板。站立桥上,北可远眺巍巍群山,南可欣赏东山耸翠、对江花塔,视角宽阔,令人心旷神怡。每年夏夜,凉风习习,街民乘凉桥上,或站或坐或卧。在这青石板上不知走过多少代人的梦想。也有过多少人的回忆,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此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桥面桥栏1964年被洪水冲掉,改建钢筋水泥。从历史文物角度考虑,桥亭桥炉似乎应该保留。虽桥亭桥炉已拆,今无往昔热闹。只能在一些珍贵照片和画中感受到古桥以前的华丽模样。和平黄菊园、黄真确父子精于摄影,有幸存有部分文物珍片,黄君真确1963年抢摄不同镜头的飞凤桥,桥上有三位农民过桥,右桥下有三人正网鱼,两个小孩在玩水。本照片摄影技术高明,独具匠心,成为了解古桥历史的珍品。最近,和平八十三高龄林研群老师画出的飞凤桥旧貌的钢笔淡彩画中,让人感受到此古桥辉煌美观的历史外貌。 左桥台不远的盘古庙及其凉亭早已湮没。桥左侧为棺材石一带,大小群石形状各异,大多已被泥土填没或打掉,河里只有两石仍存,上为小石刻有民国十九年(1930年)梁宝箴县长题的“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原与桥亭上的“飞凤桥”三个大字异曲同工;下为大石刻有小字,已模糊难认。 飞凤桥古桥这170年的风风雨雨,曾经的模样,只有从照片和画中才能可见,沧海桑田不过如此。目前,飞凤桥的东堤路和西堤路改造,飞凤桥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和平县政府正在大力筹集资金,对飞凤桥及凉亭等设施进行修复,希望不久的将来,焕然一新的“飞凤桥旧貌”能展现在大家眼前。 载《河源乡情报》作者:阿天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