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福和中学老师 于 2013-7-12 09:38 编辑
写在前面 行内论道为惜才, 读者不问亦悠哉; 声叹高考年复去, 缘随此地日重来。 ——福和中学老师 . 闲情说高考,逸致谈质量。本人将公开身份与读者共同探讨年度高考,以下就从“高考喜报”说开 百度“高考喜报” 和“高考报喜”相关结果都达百万个,随机调取一些地区“高考喜报”细读,发现有许多共似之处,如 “在XXX下取得优异(或辉煌)成绩”,“第X批上线人数X人,比去年增加X人,上线率高达X%,比去年增加X个百分点”;还有“突破XX大关”,“刷新XX历史”,“创X新高”,“获X第一”,“状元”等等,最后感谢之类。有些数据“行内糊涂行外晕”。 . 春风只送报喜声,教学质量知多少?现创设一个简单的事例以期有所帮助 . 相关说明 1、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是复杂工程,在此仅以考试成绩论事 2、涉及的计算:某项上线率=该项上线人数÷参考总人数×100%。 3、所谓的“招生”:所有考生按总分成绩由高至低排序,择优录取 4、只分析一般情况,诸如“人数太少”、“生源太优”等特殊情形不包括在内 . 以下假设的例子为方便起见,尽可能列举简易数字 . 某县重点高中在A,B两间初级中学连续三年的招生情况如下(设小学的生源质量稳定) . 2008年:计划招生1000人,其中重点班(2个)100人,即取前100名,第100名分数划为“重点线”, 实验班(4个)200人,即取第100名至300名之间,第300名分数划为“实验线”。普通班(14个)700人,即取第300名至1000名之间,第1000名分数划为“普通线”。A校有600人报考,B校有400人报考,那么两校考生全部进入“普通线”, “普通线”上线率都是100%;如果进入“重点线”(即第100名分数以上),A校有70人,其“重点线” 上线率为11.67%,B校有30人,其“重点线” 上线率为7.50%;再如进入“实验线”(即第300名分数以上),A校有200人,其“实验线” 上线率为33.33%,B校有100人,其“实验线” 上线率为25.00%。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数据并不能说明哪一间学校教学质量优劣,因为至少还跟升入初中时的生源质量有关系。 . 2009年:招生计划不变(同08年)。A校有1200人报考,B校有800人报考,可知两校考生数都增加了,假设前1000名中,A校有600人进入,其“普通线” 上线率为50.00%,B校有400人进入,其“普通线” 上线率为50.00%,(即“普通线” 上线率都降低了);如果进入“重点线”(即第100名分数以上),A校有70人,其“重点线” 上线率为5.83%,B校有30人,其“重点线” 上线率为3.75%;再如进入“实验线”(即第300名分数以上),A校有200人,其“实验线” 上线率为16.67%,B校有100人,其“实验线” 上线率为12.50%。可见以上两校各线的上线人数都跟08年相同(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能的),但所有的“上线率”都降低了(因报考人数增加),很明显这并不能说明两间学校(或哪一间学校)教学质量变差(有可能两校质量是稳定的或是进步的,而新增部分的生源不足以达到影响某项上线率水平)。 . 2010年:计划招生2000人,其中重点班(4个)200人,即取前200名,第200名分数划为“重点线”;实验班(8个)400人,即取第200名至600名之间,第600名分数划为“实验线”;普通班(28个)1400人,即取第600名至2000名之间,第2000名分数划为“普通线”;可知招生计划增1倍(通常说“扩招”)。报考人数A校1200人,B校800人,两校报考人数均不变(同09年),那么两校考生全部进入“普通线”,“普通线”上线率都是100%,这显然不能说明两间学校质量又提高了。如果进入“重点线”(即第200名分数以上):A校70人,其“重点线”上线率为5.83%,B校130人,其“重点线”上线率为16.25%;就本项与09年相比,A校数据没有变,这不能说A校“质量保持在原来水平上”,而是由于招生人数增为200人,其“上线率”理应自然上升,且就本例看上升幅度应该较大,“保持”说明退步,且退步比较严重;再看B校与09年相比,“上线人数”虽增,“上线率”虽升,据此仍然不能断定B校进步了(因为还可能AB整体都退步,而A退幅大,B退幅小造成B的“假进”),此时要判断B的真实情况必须先判断AB整体情况(或找区域外质量稳定可靠的学校作参考),这就需要更多相关的区域外学校列入比对,“坐井观天”判断未必准确;但根据以上情况,本年度“B比A强”的结论是肯定的。 . “实验线”情况类似,例不赘举。 .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生源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从以上三年的招生中可看出: . 1、招生计划直接影响各校上线人数,并且某项上线人数跟参考人数之间可能不存在必然的增减关系,但上线率将受影响。 2、如果某年扩招,那么在其他条件(如全部生源质量或对应部分生源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该年上线人数增多是必然的,不增或减少均属反常现象,因此“不进则退”结论成立。但“增”还不等于“进”,还要看增量多大才有论进的意义。 3、某年在扩招,某校参考人数增加,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如果该校上线人数增加的同时上线率也上升,其意义是积极的。 4、纯成绩评价教学质量的话,两种方法可参考:1、纵比,跟踪分析多年来统考成绩的排名情况,自己比自己,看起点比进步;2、横比,校际之间同时期,同等次,同条件,跨区域比较,了解所处位置。顺便指出:所有比都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工作,否则没有意义。 5、前述事例中假设又有C校加入,而C校(设为特殊学校)每年只录取小学生源中的最优前30名,那么每年高中招生就可能出现“C校各项上线率都第一”甚至稳定在100%的情况,本区域内找不到同比的参考系,没有比较的实际意义。 . 再看高考 . 可把以上假设例子向实际高考迁移: . 某县重点高中“招生计划”—— 国家下达的广东高考招生计划 A、B、C各校——全省各高中学校 “重点线”——高招第一批重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实验线”——高招第二批普通本科最低(2b)录取控制分数线 “普通线”——高招第三批普通专科最低(3b)录取控制分数线 C校(特殊学校)——“绝对重点”中学,社会考生等 . 某校或某县高考质量如何?(稳,进,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本人认为主要参考下面几点: . 1、国家下达给我省高考招生计划是否扩招, 扩幅大小(扩招意味着大学录取人数增加,自然各校地区入围人数要增多,不能简单认为考出增加,教学质量变好)。 2、各县人口情况,正常情况下,大县自然考出多些。 3、同类、同等次中学情况(如生源质量、增减等)。 4、许多“喜报”中常用的“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的变化,是否同增、同减或一增、一减?还要结合生源质量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出于某种原因须将某四类中学与某重点中学临时合并,则合并后高考重本上线人数一般不受合并影响,不能简单认为参考人数多了考出重本人数也一定会相应增多)。 5、出尖情况。 6、能反映学校宏观管理水平的3B以上的上线率(因为优质教学和优质管理,应该对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和基础差的学生学习都有利,当然他们都会有相应较好的提高)。 . 至此,“如何看高考质量”,请读者结合下列数据自行分析 . 广东近年高招的一些相关数据: . 2009年-2011年国家下达的广东高考招生计划 . 2009年计划招生40.2万, 2010年计划招生41.2万,比09年扩招1万 2011年计划招生43.2万,比10年扩招2万 另:2011.6.8.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表示,今年全国各高校在广东的招生计划数(不含预录数)约为46.5万人。这一数字比去年全国各高校在粤招生计划数增加了约4.5万人。 . 河源市常住人口及重点中学 人口数字来源:河源市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发布 . 全市人口合计2953019人 市直重点中学1所:河源中学 源城区464847人
紫金县640438人 县直重点中学1所:紫金中学 龙川县695680人 县直重点中学1所:龙川第一中学 连平县337172人 县直重点中学1所:连平中学 和平县374425人 县直重点中学2所:和平中学,福和中学 东源县440457人 县直重点中学1所:东源中学,12年高考增加1所:东江中学
河源市各区(县)人口数据
|
|
|
|
|
| 区划名称
| 面积(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2010年11月) | 户籍人口(2010年末) | 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河源市 | 15641.98 | 2953019 | 3583877 | 188.79 | 源城区 | 361.81 | 464847 | 311790 | 1284.78 | 紫金县 | 3623.14 | 640438 | 812159 | 176.76 | 龙川县 | 3081.31 | 695680 | 970915 | 225.77 | 连平县 | 2275.08 | 337172 | 397956 | 148.2 | 和平县 | 2291.47 | 374425 | 552004 | 163.4 | 东源县 | 4009.17 | 440457 | 569053 | 109.86 |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