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8|回复: 21

华师大韩益民老师谈林寨古村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10: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雷磊谈林寨古村落
2009年10月18日
        我大概前天才在网上认识雷磊,很快就有不少共同的话题。虽然还不了解他,但我们已经一起开始谈论寒假调查古村落的计划了。原因很简单,我们都与和平县林寨镇的古村落有缘。他的兴趣似乎是摄影、绘画,现在在外地工作,但祖籍就是和平县彭寨镇人,距离林寨很近,常常去那里去写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林寨古村落文化的魅力。我则是十一应格花同学之约,去了一趟河源。
第一天是去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村,第二天(10月3日)则一整天都在林寨的兴井村。在博客上谈到过这次出行,我们就这样在网络上相识。在去前的一晚,我才知道海彬同学就是林寨人,他还积极帮我联系当地的朋友,言谈之间,对家乡的文化保护极为热诚。但因为预先已经约好当地的叶主任,加之时间匆匆,就没有来得及找海彬介绍的朋友。通过叶主任,我们认识了对于林寨古村落文化保护可谓大功臣的陈仰天先生。陈先生现在六十多岁,曾任林寨镇副镇长,四联中学领导,退休以后,似乎思考、介绍林寨古村落文化已经成为他的使命,平日大力搜集民谣、民俗、历史方面的材料,写出了很多相关的报道,甚至还进行创作,在车上我们就听他完整地讲述了一个自己编写的民间故事。  
老先生一天都带着我们几人参观和介绍兴井村以及相邻村庄的四角楼,无论是当地家族的历史,建筑的特色,以及相关掌故,都可谓了如指掌。正常来说,一个六十岁的老先生,总不如年轻人,但对于祖宗的文化自认负有使命的陈先生似乎总是精力充沛,滔滔不绝。他的这种热情,不仅仅是对那些成名的学者或者电视台如此,普通如我们这样的探访者,他也同样热情介绍。据他自己说,在那前一天,他还在网络上约了八十多个各地的朋友,带领他们游览七叠泉和林寨古村。陈先生的使命感、热情和活力,让我们深受感染。其实,陈先生自己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今后如有时间,多了解他,再与诸位分享。可是,为什么过去了半个多月,我才想起来写一点儿去河源的感想呢?不是因为那里不好,恰恰相反,那里美极了,远处的青山,清澈的江水,在绿毯一般的稻田和树木映衬下的四角楼,去过的人,谁能不萦绕心间呢?或许是心里过于在意,反而对自己匆匆一天看到的,不敢轻易下笔,毕竟了解的实在太少。不但对那里四角楼,那里的人们的民俗、信仰和历史,包括像陈先生这样当地的“活字典”,我们又有多少了解呢?同去林寨的小枚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这样的古村应该长期蹲点才能真正了解。”小枚是双料的留美硕士,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她摄影学硕士的身份,而是她在摄影时随时随地表现出的专业精神,这里所说的专业精神,绝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对于了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种自觉。这个暑假,我去了潮州,澄海和揭西,美其名曰是调查和访古,其实就是走马观花的游玩。当然,游玩也没什么不好。
开学前,又跟着一起去探访古村,潮汕三市九村五日行,无不匆匆忙忙。包括这次去河源,也同样是匆匆而行。这让我很是不安:有许多时候,出了门,特别是带着任务且与他人相关的时候,人就身不由己了。甚至这两年和同学一起参加社会调查,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安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缺乏真正的了解。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小枚所说的蹲点。如果要补充的话,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两条,一个是追踪式的蹲点调查,真正熟悉一个地方,包括那里的人和历史;另一个就是不宜参加政府主导的考察,我不是否定政府部门的力量和努力,而是觉得深入调查是以兴趣和自由为主导的,所有的活动都应该以兴趣和自愿为目标,而这一点是政府制定的规划很难做到的。仅此而已。我想着,如果能有对林寨有兴趣的朋友,我们联络在一起,最好各个行当都有,比如对建筑史、民俗、信仰、摄影、民歌、地理和历史有兴趣、有专长的朋友,长时间关注那里,每年都有两次去那里蹲点,真正了解那里,为林寨的古村落,略尽绵薄之力。林寨的古村落的确让人感到震撼,但遗憾的是,如此美妙的古村落,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电视台、报纸如何报道,专家们如何考察,却没有受到切实的保护,反而文物不断地在流失。我无意排斥大规模的古村落调查,但那样的调查,已经让人无法满足。我想实实在在地学着费孝通先生的方法,长期切实地调查林寨的古村落。如果是在往常,我大概不过就是想想而已。可这一次,遇到周起、雷磊、茂帆这些行动能力极强的朋友,或许我可以成为长期调查的一份子的愿望,可以实现。这次把我和雷磊的聊天记录贴出来,希望能够结识更多的关心林寨文化的朋友,一起长期来做林寨古村落的保护工作。
就个人观感,林寨的文化中,至少建筑、民俗(比如打醮)、民间传说、客家山歌、民谣、近现代史迹、历史人物、标语文化和八十年代以前的船运等问题,都值得探究。这份聊天记录,我怕自己以后找不到,所以贴在这里,林寨古村落的保护可以说非常紧迫,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有兴趣的人,各自去做努力,可能今后我们会后悔的。当然,如果民间的力量在努力,而缺乏政府的真正的支持,恐怕还是前景堪忧。
所以,我们现在另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让政府尽量地认识到古村落的可贵。据说 政府已经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但现况依然堪忧,不断拖延,等各种文化内涵丧失殆尽,只剩下一个空壳,到那时,即使是世界文化遗产,又能如何?因为还是初步的设想,我的这些想法不足为凭。但就个人的想法,如果要做,就要有详细的归档,每座四角楼,都单独设档,把其中所蕴涵的各方面的信息都尽量记录下来。至于最敏感的经费问题,我想就是自己负担,既然有兴趣,求仁得仁,也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欢迎我们的同学参加,特别是会说客家话的、家在和平的同学能够行动起来。(韩益民博客


[ 本帖最后由 阿天哥 于 2009-10-25 09: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0: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 政府已经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但现况依然堪忧,不断拖延,等各种文化内涵丧失殆尽,只剩下一个空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寨的文化中,至少建筑、民俗(比如打醮)、民间传说、客家山歌、民谣、近现代史迹、历史人物、标语文化和八十年代以前的船运等问题,都值得探究。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去林寨的小枚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这样的古村应该长期蹲点才能真正了解。”小枚是双料的留美硕士,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她摄影学硕士的身份,而是她在摄影时随时随地表现出的专业精神,这里所说的专业精神,绝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对于了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种自觉
发表于 2009-10-24 1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有多大把握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领导淡林寨古村落
东江客家民居建筑博物馆——林寨。
东江流域客家民居明清时期主要以方形围为主,清嘉庆年间至民国初,四角楼成为主要建筑模式。福建永定客家民居以土楼为主,梅州地区客家民居以围龙屋为主。从地域上看,河源东江客家处于内陆农耕文化向海洋文化的过渡地带,江河航运通海之便利,优于赣、汀、梅客家地区,其受海洋文化影响,较之前两者,具有得风气之先之利。

   从建筑符号上看,河源东江客家民居的建筑模式,较之前两者,更体现了当地客家人的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更能体现当地客家人的人性化追求。林寨兴井村客家四角楼群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客家乡土建筑的一枝奇葩,是建筑雕刻艺术的典范,完整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本区域传统风貌、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已经入选广东省首批古村落名录,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
发表于 2009-10-24 1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寨,生我养我的地方,何时才能繁荣富强?人在他乡的游子渴望家乡经济腾飞,家乡父老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风风光光...
发表于 2009-10-24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24 1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多几个像啊天哥和韩益民教授这样热心的人士关注和平,那和平一些文化遗产有望矣。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2: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杲自己人都不去宣传和平,怎么样能唤起别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9-24 14:25 , Processed in 0.0162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