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9|回复: 1

洪秀全与他没得比啊——谒曾国藩墓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 1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啊,曾国藩!曾国藩!”1997年7月底,我到长沙,买来地图,一摊开便见到标“曾国藩墓”的字样。
    我心怦然而跳,并于八月一日早乘车而往。
    “曾国藩,刽子手,曾剃头!”从儿时起,读了点历史,知他镇压太平天国残酷。只要一提起,我便骂不绝口,还恨不得马上宰了他!
    又几十年过去了,几经沧桑之后的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也有了,我才变得公允大度……他镇压农民起义错,但作为清军统帅,他不能不镇压:要么他被皇上杀头,要么他如举人石达开造反。既然不是,当然要各为其主效命了。我们不能不见到另一面,他参与并领导的洋务运动,的确是改革(或曰“改良”),的确是朝世界潮流迈近了一大步。假如当初连洋务运动也没有,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更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而且,我最佩服曾国藩的品格,廉洁奉公,勤奋砥砺,严格要求家人,对自己人(包括下人)如此礼义仁慈,怪不得年青时代的毛泽东也十分佩服他!
  我早已不恶狠狠咒骂曾国藩了;反而增添了理解与尊重。这是我与时代一起成熟。而对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又是如何看待呢?
  汽车在轰轰地呼啸前进,我的思绪亦如脱缰之野马……是啊,我也该更新观念了。是的,官逼民反,揭竿而起,以暴对暴,“杀尽不平方太平”,这种精神,连封建文人司马迁尚且歌颂之,我岂有不肯定之理?但是,漫长的文明史偏与人们开玩笑,良好的初衷往往无良好的结局。在农耕社会的中国,总是“一阔脸就变”,在草莽阶段时高喊“民主”、让百姓“幸福”,天下云集响应。但一到自己有了权,却特别霸道,又非得让人爬在地上对我“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可,又非得让他人贫穷而供我淫乐不可!谁稍有不满,严惩不贷!
    且看洪秀全,刚“定都”南京(本来还不应定都),“清妖”还包围着。这个“洪天主”,马上“异化”成“独夫民贼”;杀东王、杀西王、迫走翼王,四分五裂,罪魁祸首便是这个秀才出身只可以教“小学”如今却做了最高革命领导人的洪秀全!他斩尽杀尽不同意见的自家人,不过是要做稳皇帝!
    让我们再来看其“生活作风”,分明是最高最大的“贪皇”……于清妖包围之际,竟然大造天府,也如清皇,搞三宫六院,大小老婆上百人!让我们再来看千千万万的太平军将士,夫妻同在兵营,亦要分开,谁要是在一起,格杀勿论!洪秀全啊,洪秀全,你也是苦过来的人,你也是“拜上帝”的人,为什么你刚占了中国的一隅,便对同是“上帝儿女”的兄弟姐妹们,如此歹毒?!
    清皇压迫百姓,“洪皇”压迫百姓,换汤不换药啊!而且,换不换汤,也与百姓关系不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话何其好啊!要不,为什么大家都要当皇帝,渴望做官,就是不肯做百姓呢?
    我这“书呆”再来“奇想” ……假如在洪秀全、曾国藩两人中硬要我挑一个做“皇帝”,我会毫不迟疑推出曾国藩。因为,他的文化素质、道德风范到底比洪天王好,当了皇帝总不会变得那么厉害!
    汽车不能再走了,得乘摩托。车夫们涌了上来。一问曾国藩墓,大家都说知道,但不懂路线,只有一、二位才知道,却说:“难啊,远,路不好走!”知路线的少,说明人迹罕至,则“行路难”;为什么会“行路难”?当局不重视,——岂能宣传“曾剃头”?!
    果然路难行,坎坎坷坷,曲曲弯弯。我与妻陈翠娟同一辆摩托。每到难走处,随车子急剧颠抖,我们每每“哎哟、哎哟”个不停!好几次,我们忍得快受不了,高山密林已横在面前,“山重水复疑无路”,曾国藩墓应该在附近了;但车夫一问老乡……早着呢,车子还要往后山转,墓还在那“云深不知处”呢!
    天哪,又七转八转,真难为车夫,也难为我们夫妇这“曾剃头”的“信徒”了!
    到了,到底到了!不过,沿小径,芒草遮天,杂树蔽日,又爬又拉,跌跌撞撞,才在荒草凄凄之中,找到了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墓?!
  此时,是公元1997年8月1日,正午12时35分。我录下其碑文——
    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
      皇清          之墓
          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
          我在这浩大的古墓前徘徊良久,感慨万千……
    下到山麓,口渴难熬,幸得到桐溪村民邓老先生及其孙子邓国安接待。他们告诉我,曾国藩墓原来规模非凡。文革“造反”时,拆墓亦花去几个月。许多人家建房子用的石料也是从这里撬去的。现残存于曾墓下的古树,已有千年历史。邓老先生雅淡从容,宛如五柳先生。邓国安是小伙子,斯斯文文。  
    他说:“我曾离家去广东打工,世道艰难,老板也不好,还是回来山里种田,跟爷爷在一起。”看他爷俩,和和睦睦。有客自远方来,礼礼貌貌。他们虽不姓曾,《曾文正公家书》之类也未必读过。但是,他们与曾墓靠得最近。深山老林,晨风夕照,明月青松,俗尘不易侵染,古朴则能长存。曾国藩的事迹,他们耳闻的不能不多;合于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者,不能不牢记于心间并代代相传。
    临别时, 我说:“回去以后,我要写游记。如果能发表,我一定寄给你们留念。”
快三年来,一直未写。我盼望湖南当局,能尽快把曾墓搞好,把路修好。加大对曾国藩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谒曾国藩墓,让更多人了解曾国藩,让更多人把曾国藩的好人品“拿”过来,弘扬华夏文化……
    不过,偏见还在,世俗还在,“凡是”还在。只有伴着社会化大生产,中国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思想现代化,“曾剃头”的墓前,才不会冷落与寂寞……
发表于 2008-1-2 14: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加灌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13 23:37 , Processed in 0.0153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