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64|回复: 1

[和平杂谈] 和平·彭寨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7 2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平·彭寨史话
2017-09-16 21:39


2017-08-23 老梁


南越三围屯兵营,

彭将辖地为寨名1。

街头镇矗华表塔,

皆因地貌似船形2。


陈黄曾叶四大姓,

长彭华公古街兴3。

敬佛崇武民俗淳4,

围屋处处显风情5。


军屯围里有屯兵,

义学堂内授百姓6。

马塘围里舞纸马7,

  敦厚围人纺织兴8。


父子公孙三及第9,

画家镜如笔有神10。

彭镇书院四约堂11,

梅园书屋大儒林12。


适中治水乾帝铭13,

金济掌教扬美名14。

延火打铁功夫硬15,

明甫办学写文明16。


八位热血青年人,

同上梅山闹革命。

文添夜与陈帅卧,

赞为党的可靠人17。


  抗日救亡联中兴18,

  东纵支队似神兵19。

革命母亲梁水娣,

一门三杰壮豪情20!

彭寨代有才人出,

文化名镇不虚名21。

客家子孙长接力22,

圆梦路上抖精神!


【注:此诗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而作,并得到肖育昌老师的不少帮助。】
1.公元前204年秦朝名将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那时彭寨是龙川通往江西三南一带的交通要塞之一,驻守龙川城西北面的军队就驻扎在军屯围、马塘围、田心围。据传当时统率“三围”的将领姓彭,所以把当时的“三围”之地称之为“彭寨”,以将姓为名。

2.华表塔(详见《华表塔》注释)。

3.彭寨主要有陈、黄、曾、叶四大姓居民聚居。长岭街、彭寨街、华表街、公和街分别是四姓经济发展和物质交换的街场。彭寨街是目前仅保留下来的一个街场。

4.彭寨是信奉佛教的地区,其中石古庙、镇龙庙、宁泰寺是佛教协会注册备案的寺庙。旧时人们喜习武健体,以咏春拳、林家拳、陈家棍为有名。

5.围龙屋具有传统的客家特色。这种始建于400多年前的客家围龙屋有近30幢,保存至今的有军屯围、寨下围、马塘围、十聚围、敦厚围、西象围、建宁围、永康围、新兴围、保聚围、龙庆围、永兴围等十二围。

6.清雍正二年(1724年)守御千户袁世俊(江西南昌人,武举人)在屯内始设“义学”,为围内子弟读书之所。由于士兵来自四面八方,围内姓氏有二、三十姓。“军屯围里百家姓”的称谓由此而来。至今仍保留着卓、李、罗、林、肖、黄、谢、颜、吴等九个姓。

7.“舞纸马”是马塘围民间传统的游乐活动“马灯舞”。

8.敦厚围的传统纺织工艺“墩头蓝”远近驰名。

9.清康熙云南布政使司曾际平、雍正举人曾震登、嘉庆举人曾光祖公孙三人均荣登皇榜,考取功名。

10.敦厚围曾梦辰,字镜如,国庠生。清末民国广东知名文人书法家、人物画家,一生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工诗、书、画三绝著称,其写真妙绝当时,精山水、花鸟。书法以行书、楷书为最。擅追容、神仙佛道。
  11.彭镇书院坐落于原鸡鸭行(即现在镇政府)内,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始建年月已经无从考究,书院建筑面积规模较大,共有四栋,院内安放孔子的牌位,回廊上写着"忠、孝、廉、节"四字。石柱上书“乡风敦古训,土气作先声”的对联。是清朝光绪年间参加“乡试”的地方。彭镇书院后改名为“四约学堂”。

12.敦厚围的梅园书屋,由曾氏族人落基兴建,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在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由梅园老师(姓名:曾克常,字:敦五;别号:梅园)主教,振起儒林。被广东学政万承风赞为:"东江第一儒林",并亲自向朝廷请赐"第一儒林"旌匾,以示褒奖。
13.林适中,字权先,号敬亭, 川九人,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举人。乾隆四十年选授河南舞阳县知县,历任滑县知县、开封通判、南阳府同知和河南省乡试同考官等职。在河南任职期间,因修水利、救济灾民和治理黄河有功,被朝廷诰封为“奉政大夫”,官居正五品。其任官近20年,负责河段未发生过决堤事故,曾受乾隆赐“皇恩叠赐”匾;70多岁归故里时携有彩绣“五爪蟒袍”。

14.黄金济,岭西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举人,新宁州(今广西扶绥县治)知府,1818年掌教龙溪书院,声名鼎盛。

15.黄延火,聚史人,铁匠子弟,学就一身打铁好功夫。常为游击队修理兵器。曾生产出和平县第一台“弹簧锤”,以精湛的技术仿制出轻机枪和半自动步枪,制造出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模具,工艺精良,久冲不损。是和平县铸铁工业中颇有名气的能工巧匠。

16.黄明甫,大 塘面人,名庆照,字行世,毕业于惠州府学堂, 曾任和平县参议会参议长、和平县政府咨仪、四联中 学首任董事长等职。30年代,他曾出任四约高等小学 校长一职。后来,他和族人一起先后创办 了存义小学、文强小学。从1939年冬至1940年春, 在中共地下组织东江特委的支持下,和进步青年陈 启珩先生联络当地开 明乡绅筹集办学经费。他们以四 约小学原有的校舍设备为基础,扩建了校舍,聘请了 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知识青年担任教师,致力使学校成为一所民主、进步的学校。就在筹办四联中学 期间,黄明甫先生由于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医治无 效,于1941年6月6日与世长辞,时年55岁。

  ?  17.1934年彭寨热血青年肖文添、肖亚焕、毛国华(毛荣)、黄亚正(黄文英)、黄光、罗亚荣、陈利(陈辉)、叶青等8位青年在江西大余县梅山参加了红军赣南游击队,成为身份隐蔽的情报交通员。1939年红军编入新四军后,肖文添、肖亚焕仍留在梅山坚持游击战争。其间,肖文添常与陈毅元帅同睡一铺,并担任陈帅的警卫工作,还冒死救过陈帅。后来肖亚焕不幸被捕,英勇就义。陈毅、杨尚奎曾说“肖文添、肖亚焕、毛国华等人是共产党最可靠的人。”

18.和平县四联中学创办于战火纷飞的1940年春。当时中共和平县委在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简称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组织部长张直心、宣传部长饶璜湘领导下,创办四约联立中学(简称四联中学)。同年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1941年7月成立总支部,刘奇(骆冠宙)任书记,中共和平县委书记周宝时、曾源(曾镜湖)和骆维强、陈坤贤等同志经常来校指导工作,教师中先后有林镜秋、黄志猷,彭振东(彭泰农)、何丽琴、李明宗(李里明)、李文浩(李青松)、骆冠云、容洁英、肖震天、伍福星、杨廷辉等党员同志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学生中有骆冠宙(刘奇)、骆西锦、梁锡祥、骆联辉(骆越康)、黄謦荣、何先觉、王平、陈裕楼、曾辉(曾作霖)、杨绮(杨绮洁)、叶绍基、叶胜光、林镜清、叶文礼、刘西岳、陈亮、刘观扬、罗声(罗石恩)、王池南、罗革(罗观桥)、曾文彬、罗羿、黄柱昌、罗克复(罗列)、刘明添、骆接青、陈山(陈裕森)、陈东白(陈辉煌)、陈荣章、陈仕凯(陈胜基)、黄镜涛、黄剑锋、肖集思、凌海洋、黄怀章等同志先后加入党组织。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关头,联中师生和全国进步学校师生一样兴学图强,积极组织抗日救亡,抗日救国的热潮迅速掀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步学生在校配合游击队开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19.由林若、梁威林、郑群、曾源、林镜秋等革命先辈领导的东江纵队第二支队是活跃在九连地区的游击队。游击队员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犹如神兵天降,令敌人闻风丧胆。

20.梁水娣(详见《向革命母亲致敬》注释。

21.彭寨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早在秦朝名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后,军屯围里便创办“义学”,教授屯内子弟读书;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梅园书屋”赞为"东江第一儒林",朝廷颁赐"第一儒林"旌匾;彭镇书院建成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清康熙云南布政使司曾际平,乾隆举人林适中、黄金济,雍正举人曾震登、嘉庆举人曾光祖、古田知县曾凤仪、顺德教谕曾熙平、高州府吴川学教谕曾升平、道光贡生曾广具、长乐训导曾树舂等名贤遍布各地。近、当代名贤还有街镇的陈俊年、徐春亮,大塘面的黄梧章、黄明甫,聚史的黄延仟、黄延钳,马塘的刘送三、叶镜泉、刘西岳、熊国平、叶秋香,西长的黄卫星、陈方舟,五星的毛国华、肖文添,泮溪的梁耀发、梁金胜,川九的梁锡祥,彭镇的曾镜如、曾辉,龙安的练服章夫妇,玉水的曾平、曾仿兄弟,长沙的陈辉煌等为祖国的解放和文化、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历史文化名镇”名不虚传、后继有人。

22.彭寨是个客家地区,彭寨人正以抖擞的精神奔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上,意气风发、锐意前行!










发表于 2021-7-30 13: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历史底蕴的彭寨当地历史记录文章,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2-28 02:04 , Processed in 0.0181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