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江第一儒林 于 2017-5-12 09:32 编辑
省级非遗:和平墩头蓝织染之乡简介
和平县彭寨镇彭镇村华表墩头古村,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织染技艺系列布料服饰综合生产基地。 东江流域彭寨小盆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自然染料来源广泛,因自产自足的手工业历来兴盛。和平县彭寨镇彭镇村华表墩头就是当时典型的大型织染专业村。 华表墩头村曾氏先祖,祖松公自明初从大湖迁入彭镇大岭厦定居,至明朝初中时期其长孙孟荣公落基华表墩头后,继承耕读传家的祖训, 以纺织、耕读、书院教育立家业。 大兴土木兴建书院 ,发展棉麻纺织、染踹布艺制作手工业,带动后裔们制作皮革、松香、油伞、香烛、布料等手工业。特别是松香、绩麻、纺棉织布、染布在当时已有盛名,名传千里。
明、清至解放前后,华表墩头村应用自产棉、麻和大青叶、栀子等纯天然植物色和石色织染材料,采用领先的纺、织、染、踹等技艺,生产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系列布料服饰,因产地而名“墩头蓝”。
墩头古村家家种棉、户户纺织,棉麻纺织、印染技术精湛,工艺先进。出产的布料质量优良,品种众多,以“墩头蓝”、“墩头红”、“墩头乌”而最具特色。“墩头蓝”系列纯天然、原生态棉麻纺织、染踹布料以整洁柔软、厚密有度、简洁大方、耐磨实用等特点,以自然、清新、简约、和谐的蓝色而名冠东江流域。
“墩头蓝”系列布料服饰工艺,以素色为贵,采用经纬交叉、纵横交错编织出简洁的精美饰图,独具地方特色,在饰物图案设计、纺织、染踹过程中,因人寄情,时常尝试,应用创新的织染方法,编织出独特地域风格的布料。墩头古村出品的“墩头蓝”系列布料服饰,因此行销和邑及邻县各墟镇,由水路远销龙川、惠州、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由陆地古道 远至韶关、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墩头古村是东江流域民间传统纺织布艺生产作坊的发源地,人民群众将华表墩头生产的布料熟称为“墩头蓝”。 和平县彭寨墩头古村历来有“墩头蓝”织染之乡的美誉。
省级古村落:和平墩头古村简介
墩头古村是一个自然传统村落,隶属于和平县彭寨镇彭镇管理区,距和平县城2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位于彭寨镇中部,属丘陵地貌,彭寨河自北往南在盆地中央蜿蜒流过,沿河两岸是宽阔肥沃的稻田。因该村庄围绕在两边稻田中间的土墩上规划有序建设发展,从而得名墩头村,因家家户户以织染手工业为业,历来有“墩头蓝织染之乡”的美誉。
墩头村坐北朝南,背靠元宝山,右连笔架峰,依山临水,非常宜居。因此,自新石器时期以来,墩头村就是人类聚落地。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墩头村大丘面山上发现了新石器晚期遗址和汉、晋、隋、唐、宋代砖室墓13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 民国三十二年版《和平县志·人民志》载:“曾松,明朝人,从大湖田迁彭寨乡大岭厦落居,嗣孙分居大岭厦、新兴围、墩头。” 墩头村的先人们在落居时以:“素、敦、古”三字为立村之精神、要义。 素:既是朴素,素雅,简朴,节俭,以素为贵,素是禅的精神,更是一种意境,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敦:既敦厚,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有宽博的胸怀,要脚踏实地,要厚道,要有仁德。 古:既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还璞还淳,宁朴勿华,宁简勿奢,宁拙勿巧,保持先秦时期原始生态、俭朴、真实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学习文化上,在提倡学习上古时代先秦文化的同时更要着力学习研究秦以后的汉,三国,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几个朝代最繁荣、鼎盛的文化,做一个织染耕读持家的读书人的生活。
墩头村物产丰茂,村民耕读传承。早在300多年前在梅园书屋掌教的梅园老师就提出了【学术兼经济】这一论述,并在现实生活中与村人、学生、子弟践行,弘扬。村内的客家历史建筑与村内遗留的书画都遵循了“素、敦、古”三字为精神、要义,具有上古朴素、禅境之美,大方又不失典雅,简朴中又有着强烈的形式美感与构成美,每处建筑非常注重建筑与书画艺术空间的融合,又均容且在“素”的精神之内,整个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
墩头村至今仍保留着明初以来传统的村庄格局、古建筑与民俗风情。现存的古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筑以土木砖瓦,外围相对封闭,内部户户相连,出入共用大屋正门或水门,屋内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对内方便联系,对外则便于防御。古建筑中轴线贯穿主体,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布局讲究左右对称,兼有围龙屋、堂横屋的特点,整个村落民居建筑都用古人最为看重的“德行”来命名:如敦厚围、崇德第、宣德第、怀德居、育德居、德兴居、宁俭居、、安敦居、三省家风等,主要建筑还有外翰第、安贞居炮楼、奉政第、儒林第、明清宗祠、黄猄社桥、华表古街商贸民居、古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