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2-2 2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31年(1942)
2月12、13日,连降大雪,平地雪深四五寸。
春、物价飞涨,谷每担涨至150元,布每市尺2~3元,盐每斤5~6元。
秋,徐梓材、徐子清、徐锦福等人,在中共和平县委特派员张华基支持下,协助社会名人徐炳荣在下车创办浰东初级中学。首任校长徐炳荣。
是年,在县城设立民从教育馆,开展图书阅览活动。“广东青年文化研究社和平分社”、“和平音乐剧社”相继成立。
民国32年(1943)
2月20日,热水家会,因抗议国民党县政府无理逮捕农会干事谢平波、进步青年王信乐。邹章等人发动数百民兵包围乡公所,战斗一昼夜,缴获敌长短枪40余支。次日,县长曾枢调集500多官兵,对热水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计杀死烧死农民谢儒林等14人,**妇女多名,烧毁田心邹民房200余间,造成160多人无家可归。
夏,曾枢害怕上司指责和激起更大公愤,便诡称已将“人犯”押送韶关,暗中派人在翁源龙仙深山处,将谢平波活活弄死。后经黄志猷、叶景盛、邹延三等不断向上控告、抗争,省府才不得不下令将曾枢撤职。
民国33年(1944)
1月间,号称“工农铁勇军”的一帮歹徒,打着“共产党”的旗号,在本县附城、大坝、热水、彭寨、古寨以及江西三南一带,以“劫富济贫”为名,进行非法活动。中共附城党组织及时揭破他们的伎俩,使群众免予上当受骗。
7月,“工农铁勇军”100多人,攻打县监狱,逮走狱守,放跑犯人。县府派兵追捕,俘获其参谋长邹某某、大队长毛某某、中队长黄某某等7人,押往县城处决。
10月,第五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县城举行。
是年,广州国民大学、江村师范、植祯中学、第六儿童教养院、后方医院、省民政厅等先后告迁来本县彭寨、贝墩、优胜等处,历时一年。
民国34年(1945)
春节前夕,县长杜湛津下令查封“八一三”书店,逮捕书店经理黄巨以及中共党员黄唯泉、陈仁和进步青年朱理从、游书芬、徐锦福、徐德标等人。后经县知名绅士罗京濂、徐飞、周刚如、欧阳砺侬、黄汉延、黄毅夫等人,出面交涉,杜被迫放人。 春,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初在贝墩,1947年秋迁到县城)。
6月10~15日,日寇两千余人,由南往北,窜经和平。杜湛津闻讯,率县警逃逸均石密林。驻城“江南军”某营,乘机抢掠民财。日寇来犯时,国民党数千驻军,只有独九旅在彰丰洞口和漆木坳伏击过敌人。日寇窜境6天,沿途抢掠牲畜、粮草,焚烧民房、仓库,强抓丁差,**、轮奸妇女,一派惨状。据有关资料查实,仅附城就有8个妇女被**,连产妇和老太婆也未能幸免,20多个男人被抓去当挑夫,下落不明。其时热水抗日自卫队在马坑径伏击了下乡扰民的国民党工兵连,缴了其枪械。杜湛津回城后,借题发挥,调来山岳部队以及江西三亨工兵团,扬言血洗热水。省参议罗京濂,设法通过当时在热水休养的原十九路军师长丘兆深说项,风波始息。
8月,阳明镇黄菊园用手摇发电机和自制手摇电影放映机,在县城大成殿公映无声电影,连续七晚,每晚一场,全城轰动。
9月,为庆祝抗战胜利,县府奉令免征当年田赋。
10月,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奉令北上九连,开辟九连山根据地。次年6月,奉命北撤山东解放区。
11月初,成立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曾源。
11月12日,成立九连山区人民自卫总队。
冬,东纵三支队派人秘密处决暗藏在四联中学的国民党军统特务蔡琼民。
12月30日,中共九连民运队长张觉青在热水乡石圳墩头英勇就义。
民国35年(1946)
元旦,在县城西较场举行全县学生运动会。
11月,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于香港成立,书记严尚民。
民国36年(1947)
5月上旬,中共领导的人民游击队连续袭击彭寨、东水、林寨、公白等地警察所和乡公所,连连得胜。继而攻入三河、上莞、船塘、大湖等地。同年冬,先后解放九连、青州、热水等地。期间,共缴获敌人枪械100多支,开仓分粮2300多担,人民踊跃参军,革命队伍迅速壮大。
6月,成立中共连和分工委,书记吴毅。
同月,热水、青州成立乡人民政权。在中共热水区工委领导下取得了第一次反扫荡的胜利。
7月,成立中共和东分工委,魏南金、林镜秋分别担任正副书记,下设古寨、林寨、东水、川北、和北等五个区工委,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
8、9月,徐傅霖、黄梦周、叶平潮三人竞选“国大代表”。最终由国民政府指定徐傅霖为“国大代表”。
冬,粤赣边人民自卫队整编。青州、热水、水西、安坳、双溪、高山、马塘、彭寨十聚围、东水大坝等地大搞土改分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民国37年(1948)
1月,连和区游击队200余人进攻浰源乡公所,失利。是役,牺牲中队指导员1人,战士31人。
3月,热水、古寨、东水等地,土改结束,区乡人民政权陆续建立。
4月,国民政府在县、区、乡,先后成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和联防队,对共产党加紧进行镇压活动。
5月,广东省第六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少将曾举直,与和、连两县县长,统率保五官营、一九六旅蔡营以及两县县警大队,再次疯狂“扫荡”解放区,烧、杀、抢,无不用其所极。据不完全统计,热水、古寨、下车等被烧民房1000多间,被抓被杀的人数以千计,单水西村就被杀了30多人,鸣凤径60多户人家的村庄被杀被抓了120多人。
7月,保五团官营联合连、和两县警察大队以及浰源联防队,“进剿”青州。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纵队撤往河源上莞。青州队在原地坚持斗争。
8月,成立和西、和东行政委员会,黄志猷、林镜秋分别任主席。月底,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纵队司令部目前具体政策(包括土改、工商业和对待敌伪人员在内的各项政策)。
民国38年(1949)
元旦,在青州山塘成立“连和县人民政府”。县长骆维强,副县长黄志猷、邓基。
5月16日,东二支参谋长林镜秋率部到东水围歼国民党保五团残部,逼使副团长官照柴等560余人至林寨接受改编。
5月21日,国民政府县长黄梦周、县党部书记长李村逃窜。
5月22日,徐定安接任国民政府县长,次日随部下徐英奇、曹宪中及其所属联防队、县警队500余人出逃。
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夜,傅明、黄百练率中共附城武工队30余人进城。次日,黄志猷、徐梓材、罗宝萱、罗南星分别率中共武装部队100多人从热水、青州、永丰、大湖进城。是日,由连和县人民政府出示布告,宣告和平县解放。
6月2日,成立中共和平县委员会、和平县人民政府。林镜秋、黄志猷任正副书记兼正副县长。
6月4日,县城万人集会隆重庆祝和平县人民政府成立。
6月底,县委、县政府在和平中学开办干部训练所,招收行政、师资两个班学员200多人。培训半个月,分组下乡,协助建立政权和筹办迎接南下大军事宜。9月底,派出师资班学员到各区、乡中心小学任教。
7~8月,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从捐献迎军物资和抢修忠定公路。
8月下旬,江西省自卫军第4师第5团团长王觉民率300余人,押着龙南县长彭志刚、警察局长陈敬先来本县岑岗乡人民政府投诚。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城五星红旗飘扬,各界群众集会热烈庆祝开国大典。
10月8~10日,两广纵队沿忠定线南下,进入本县,沿途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热烈场面,难以言表。9日夜,留营和城的大军全体官兵和本县各界近万人聚集和中操场,举行盛大联欢晚会。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在会上作了振奋人心的讲话。纵队文工团和县政工团演出精彩节目,嘹亮歌声,响彻云霄。之后,大军电影队放映了《大西南凯歌》。山城狂欢达旦,盛况空前。
11月至年底,奉令收缴民间**。截至1951年10月6日止,全县共收缴私人长枪246支、短枪158支、手榴弹87枚、各式子弹2,7969万发。严禁烟赌,缴获大批鸦片烟具、赌具。各乡将吸毒者集中强制戒毒,烟、赌基本禁绝。
是年,原工合印刷社,入为和平县印刷厂。
是年,全县设4个区、1镇、20个乡;本县宋烈、大湖、本溪三个乡割给连平县。
1950年
1月,成立和平县人民法院。
2月,浰东中学从下车迁到长塘复办,改名“和平县立第三初级中学”。“和平县立中学”、“四联中学”分别易名“和平县立第一中学”、“和平县立第二初级中学”。
3月初,下车、岑岗、贝墩、浰源等处,以叶某某、黄某某为首的潜伏匪特猖獗。贝墩和县城接连发生暗杀革命干部事件。县大队公安连配合当地民兵和军分区七团二营、九团三营积极搜查围剿。至7月底,匪特基本肃清。
同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平县工作委员会,王水泉任书记。
4月8~10日,县农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王森喜为县农民协会会长。
4月26~29日,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5月,县政府与热水人罗春田,在阳明镇合办火力发电厂(兼营碾米)和筹建首批公私合营松香厂。 是年12月至1957年底,在全县开展了三次镇反运动,彻底查清了敌情,破获了一批要案。对查获的反革命分子,分别依法进行了查处。
1951年
春青州、优胜、三民、大同,粮溪五乡2100多亩农田,铁甲虫为害严重。
5月2~4日,在县城召开第一届劳模代表会。会议选举梁水娣(肖母)为全国烈军属代表,10月梁赴京参加全国烈军属代表会,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6月,成立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和组建土改队。至次年6月,完成了宣传发动组织阶级队伍工作。8月忠信整队之后,本县土改,主要改由大军和南下干部领导,一切重新部署。9月开始在大坝、附城进行“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补课、划阶级、征收没收、分配、发证试点。年底起分两批铺开,1953年4月结束,7月复查。
冬,全县掀起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运动。127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捐献人民币(折合新币)4.6605万元以及慰劳物资一大批。
1952年
2月1日,部署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协。
2月,复办和平简易师范学校,招2个班190名学生。
4~6月,在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7月,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会在县城如开,选举产生县工会筹委会,包封任筹委主任。
1953年
1月,全县100多名中学教师到韶关参加为时两个多月的思想改造运动。
4月12日至5月7日,全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是年,夏涝,秋旱,灾情严重。
12月,全县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冬,第一区雅水乡24户贫、下中农办起本县第一个初级农业村,取名“共和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查实本县有5,1920万户,20,0120万人。
1954年
春,连月不雨,水稻受旱5万多亩。夏,洪水泛滥,稻飞虱为害,6万多亩农田受灾。
6月26日至7月1日,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隆重召开。张志平当选为县长。
7月,和忠公路,全线修复通车。
7~8月,全县小学教师分上、下半县集中学习,整顿小学工作,统一教材,推行全日制教育计划。
8月,县首届妇代会在县城召开,邝平当选主任。
冬,成立县扫除文盲委员会,开展全面的业余教育和扫盲工作。至1981年冬,经省、地验收合格,基本实现“无盲县”。
冬,以林寨黑面窝小二型水库工程————本县建国后第一宗水库工程为重点,在全县掀起水利建设高潮。
是年,全县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
1955年
元旦,在和平中学举行本县新中国成立后首届运动会。参加者有各中学、机关团体、武装部等13个代表队共962名运动员。
3月15日,成立和平县人民检察院。
6月,开始实行粮食的“三定”(定产、定购、定销)政策。
是年,和平——桃源公路修复通车,全长20公里。
“和平收音站”易名为“和平广播收音站”,1956年改称“和平广播站”,1993升格为“和平人民广播电台”。
1956年
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队“四害”(蚊、蝇、鼠、雀——后改为臭虫)运动。
春,连月不雨,溪涧断流,水库干涸。夏,暴雨成灾,数万亩农田遭淹6天之久。秋,大旱。
6月6~11日,在县城召开中共和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张富兴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
8月,进行麻风病普查,发现51例病人,立即隔离。次年底,将其中17位送惠阳白路村麻风病院治疗。
同月,创办县幼儿园。
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县城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会后,全县迅速掀起大办高级农业社高潮,至年底,全县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
10月,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孔屋门口征地23亩,兴建人民体育场。
是年,桃源——米福公路修复通车。
是年,县建立第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
是年,县成立科学普及协会,次年冬,改称“和平县科学技术协会”。
1957年
1月,县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主要讨论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张志平当选为县长。
同月,召开1956年度劳模大会,1500多人与会。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模范。
5~6月,三次暴雨成灾。其中6月2~3日一次狂风暴雨为近30多年所未见。彭、林、东、贝四区灾情尤为严重。全县2万多亩农田受淹,1000多亩颗粒无收,3000多宗水利工程、800多间民房被毁,死亡9人,重伤5人。
11月4日,全县开展整风反右运动,至翌年夏收前结束。运动中全县有165名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工商业者被错划为“**分子”。1959~1962年,曾分5批为其中40多名已改造好的“**分子”摘帽。仍有120多人至1978年8月全部得到平反纠正,恢复名誉。其中74名(包括在外县错划的14名),恢复了公职。受株连家属14户恢复了城镇户口。 冬,热水乡的田心、北联、中兴、南湖、下径,古寨乡的梅华、水西,东水乡的大坝,彭寨乡的星丰等地的47个自然村,被评为革命老根据地。
冬,全县掀起水利建设高潮。本县第一个水电站——马坑径电站动工。1964年10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128千瓦。
是年,米福——下车公路建成通车,长15.3公里。
是年,成立县麻风病防治委员会和防治站。
冬,兴办国营黎明、金溪、虾公塘、低湖、马坑径林场,统称省属国营黎明林场。
1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8个乡、1个镇。
1958年
1月,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碑座四周镌刻着本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320多位烈士英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碑严重受损,用地被占。1983年春,县政府重申纪念碑所属范围,收回被占土地,投资20多万元,着手重修、整治、绿化、美化。经数年努力,已将该处方圆60多亩的小山建成烈士陵园,成为县城一景。 春,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5月12~14日,在县城召开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苦战三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亩产1000-1500斤)指标”、“苦战三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业化指标”等口号。张志平当选为县长。
6月,在县城举行本县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9月,县创办中等技术学校,设农机、农业、畜牧、卫生四个专业。
同月,四联中学增设高中部。
10月,撤乡建社,全县成立东山、四联、浰江、九连等5个人民公社。至1963年,分为19个公社、1个镇。
9~10月间,全党全民大炼钢铁。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学校师生、社员群众13万多人一齐上阵。到处兴建土高炉、找矿石。千家万户献铁,大量伐木烧炭,炼出一堆堆烧结铁。 秋,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设兼职主任1人,秘书1人。
11月,与连平县合并称连平县,县治所设在忠信。张志平任中共连平县委第一书记。
12月,和平—彭寨公路建成通车,全程30公里。
是年冬至次年春,“深翻改土”,数百亩农田深翻0.6~1米,结果打乱了土层,弄巧成拙。
是年,县农械厂(“广东活塞厂”的前身)、化工厂、陶瓷厂、九连造纸厂、彭寨火电厂、东水造船厂先后建成投产。 米福—定南老城公路修复通车。
1959年
1月2~5日,在县体育场举行县第二届体育运动会,1200多名运动员参赛。
春,粮食和副食品,日用品供应紧张。居民人月口粮标准由15公斤降至9公斤,棉布人年定量由10米降为0.8米。
5月,县派出14个医疗队下乡送医送药,并在各公社设点,免费收治因营养不良造成的7649名水肿病人。
是年,调整体制。公社实行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
1960年
5月4~20日,连下暴雨,古寨、彭寨、林寨、东水5万亩农田受灾,其中近万亩失收。
6月,和平中学校长梁心希赴京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和平中学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7月,精简机构。849名干部下放到农业第一线。
7月6日,县政府迁至阳明镇。
9月,成立和平汉剧团。
是年,在林寨岩背建麻风病院,后易名皮肤病院。
冬,全县农村整风整社。100多名县、社干部以所谓“刘、梁反党集团”受整。
1961年 4月,根据上级指示,全县城镇人口压缩了1853人,次年再次压缩1148人。 是年,粮食紧张,生猪饲养量锐减,全县只有1.4408万头,比1957年减少了4万多头。 8月25~27日,暴雨成灾,全县1583亩农田颗粒无收。东水街水涨10米,塌房1679间,冲走民船17艘。 8月24~28日,中共连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肖平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
1962年
1月27日,在县城召开县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总结四年来经历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央“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制订三、五年内恢复与发展生产的规划。陈日知当选为县长。
6月,连平、和平分治,恢复1958年前建制,分别成立县人民委员会。
7月24~28日,中共和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陈景文任县委第一书记。
12月,和平—热水—浰源—横岗公路动工,长47.6公里,于1970年建成通车。
1963年
春、夏特大旱灾,当年减产稻谷24.9万担。
7~10月,全民所有制单位工资调整,人平月增5元多。
8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382人组成的社教工作队先到附城、阳明试点,然后全县铺开,至次年夏搞完。
9月,彭寨—贝墩公路动工,长25.5公里,于1965年7月建成通车。
9月11~13日,召开县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会议选出柴喜等19人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柴喜当选为县长。
是年,本县由韶关划归惠阳专区管辖。
是年,成立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1964年
5月22日至9月28日,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查实全县有5.5423万户,23.0046万人。
6月14~15日,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15日县城降雨量竟达287.8毫米。全县202个大队,近10万亩农田受淹,2.7522万多间房屋浸塌,1.5万多人无家可归。死亡49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在洪水肆虐之时,本县各级领导,亲临前线,指挥抢险,组织营救。大坝瓷厂10名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激流,抢救国家财产。其中黄仁欣、凌新宜、彭日祥、廖志沐、何流欣五位烈士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省、地领导两次派飞机到林寨、东水空投救灾物品。灾后,多次派慰问团、工作组、医疗队深入灾区,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8月,奉令抽调300多名社教工作队员到惠东和博罗搞“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至次年结束。
10月19日至年底,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以“三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五查”(查懒、馋、贪、占、变)为内容的小整风运动。
冬,在县城建成灯光球场。
1965年
5月,进行麻风病普查,在1.5977万个普查对象中发现7例患者。
秋,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来本县视察工作。
9月,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县创办劳动大学一所、农林中学21所。
9月20~30日,县召开有4500多人参加的四级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会,贯彻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23条”)。
冬,整治林寨—东水河道。全程21公里,1970年10月竣工。整治后枯水期间,载重20吨以下的船舶,仍可通行无阻。
冬,东水口浅滩导治工程动工,次年5月完工。
是年,东水、公白、礼士2万多亩松林遭虫灾,上级派飞机前来撒药,虫害始灭。
是年,成立和平县农村文艺宣传队,1977年改名和平县采茶剧团。
是年,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自后每年一批,至1977年3月,全县共有1346位知青“上山下乡”。另外,广州、汕头两地共有733位知青到本县插队落户。
1966年
4月16日,制订农业规划。先在林寨试点,然后抽调860人组成规划队伍,于5月16日全面铺开,7月结束。
6月2日,在电影院召开县城干部职工大会。县委书记陈福桥作“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旗奋勇前进”的报告,宣布本县“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
6月7日,根据中央“5·16”通知精神成立中共和平县委文化革命小组,唐采辰任组长,吕文江任副组长。
6月,暴雨兼旬,山洪暴发。东水街水淹七个昼夜,全县2.835万亩农田失收,塌房1360多间,大批水利设施遭损。
8~10月,大旱,全县83条溪水几乎断流,107个小库干涸,6万多亩农田受灾。
12月,发生“流行性脑膜炎”至次年1月中旬,全县已发现71例病者,其中死亡13人。
1967年
1月25日,县城部分“造反派”联合向县委、县政府夺权,接着许多机关单位效法夺权。县委、县政府和基层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2月,解放军60人介入本县“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工作。和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
3月7日,成立“和平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县武装部长吕文江兼任组长。
7月1日,贝墩——龙川车田公路建成通车,全程15.96公里。
1968年
2月29日,和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高凤岐任主任。
3月13日开始至8、9月间,“清理阶级队伍”、“刮十二级台风”。将本县中共第一个支部打成“国民党支部”。将热水等革命老区打成“叛徒窝”。23名老干部被扣上“叛徒”、“特务”等罪名,武装押送到惠阳伯公坳,实行逼、供、讯。另有233名中小学教师被扣上种种罪名,受到残酷批斗。据统计,在这段时间,全县包括上述人员在内共有3.8万多人被掀斗,其中750多人致伤致残,249人非正常死亡。520多名干部被开除出队。
5月18~27日,于县城召开县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50人。大会讨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并通过了有关决议。
10月中旬,惠阳地区革委会,在本县大坝公社高发大队搞“群众整党”的试点。11月1~3日,在该处召开2000多人参加的惠阳地区整党建党现场会,推行“全民整党”、“大吐大纳”经验。据统计,这次整党会议后全县被“吐故”(开除)党员545名,“纳新”(吸收)党员555名。
11月,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王首道来本县视察工作。
同月,全县农村实现了合作医疗。
冬,县城自来水厂建成交付使用,城内居民开始用上自来水。
1969年
5月下旬,在彭寨公社红旗大队创办“红旗农学院”,招生40名,学制一年,实行“社来社去”。次年6月停办。
8月,长塘——优胜——安坳公路动工,全程37公里,11月15日建成通车。
10月11~13日,湘、粤、赣边区护林防火龙南联防区第八次会议在本县召开。
10~11月,县106厂(炸药厂)、农机二厂、无线电厂,先后建成投产。
11月5日,河明亮崩凶电站正式动工。1972年12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3200千瓦。
1970年
1月6~12日,在县城召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和“四好”单位、“五好”社员、“五好”职工代表大会,3200多人与会。 2月,创办农林、卫生、工业和师范四间学校(师范学校于1981年改名“教师进修学校”,农林、工业两校于1972年下半年停办)。
5~6月间,动员干部、职工、教师“两退一插”(退职、退休、插队落户)。全县计有290名干部、教师和35名职工,被迫办理“两退”回家务农。1973年后,陆续收回。
8月,创建药品公司制药厂。1974年转为县办“和平制药厂”。
同月26~28日,湘、粤、赣边区护林防火龙南联防区第九次会议在本县城召开。
夏、秋,先后办起了电池厂和浰源小煤矿,后因种种原因下马。
9月14~20日,中共和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陈福桥当选为县委书记。
12月5日,县委、县革委会在河明亮水电站工地召开4100多人参加的四级干部大会,提出“学大寨,赶昔阳,重新安排和平河山”的口号和实现每个劳力建两亩高产田,粮食亩产跨“双纲”;一人一亩杉,林业上“纲要”;社队企业大发展,集体收入翻两番等规划。
1971年
春,在果园大狮山顶兴建广播转播台(704台)。
春,县革委会决定,利用原和平中学校舍办无线电厂和招待所。和平中学迁到老坝现党校所在地,撤销初中,只办高中。1978年春迁回原址。翻来复去使大批校具、教具、文体器材丢失或损坏。贵重图书、仪器,所剩无几。
6月,清产核资(清仓查库、清仓挖潜)试点。8月全县铺开,共清出积压物资一批,价值人民币227万多元。
是年,建设广州——惠阳——和平通讯线路。
1972年
3月,省长陈郁来本县检查工作。
5月,县办“711”厂(水冶轴产品)在大坝建成投产。
秋,河明亮电站————县城输变电工程和彭寨变电站竣工。
1973年
6月7~10日,在县城举行第二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8月15~20日,惠阳地区小学基层小足球运动会在本县城举行。
是年,地处枫树坝水电站库区的本县下车公社河岭大队5个生产队和长塘公社陶坑1个生产队共69户,336人,移居异地。
11月,大坝镇残疾人举重运动员黄培先在全国残疾人“土地杯”和“九州杯”选拔赛中荣获48公斤卧举第一名。
1974年
1月,连平县修建翁潭水库,地处该库区的本县青州公社建民大队10个生产队、1002人,移居连平,1976年该大队划归连平管辖。
10月30日至11月7日,县召开第三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揭批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农村工作的破坏,选举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代表。
12月11~16日,惠阳地区香菇生产会议在本县城召开。
1975年
1月,曾宪宽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4月25日,县委、县革委会联合通知:全面推广怀集县采育(采树育林)场经验。至次年春,19个公社办起229个场。办得较好的有上陵、下车两处。
8月,暴雨成灾,受灾农田2万多亩,冲决堤围14处,塌房300多间,死亡11人。58户、235人无家可归。
9月6~9日,惠阳地区少年儿童田径运动会在四联中学举行。
12月12~14日,连降大雪。漫山遍野,冰封数日,车辆停开,小麦失收,冻死耕牛无数。
1976年
4月,县委宣传部组织教育局和各中小学领导70余人到江西井冈山、泰和等地参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9月,县在河明亮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所,各中学纷纷创办自己的分校。
4月9~13日,惠阳地区茶叶会议在本县城召开。
6月21~28日,召开县、社、队三级干部会议。会议作出十条决定,其中包括兴办“三大工程”,即氮肥厂工程、熊家嶂造林工程、马塘改河治涝工程。
8月初,氮肥厂工程全面动工。厂址在高车水,占地3万多平方米。计划日产3000吨合成氨;总投资560万元。用了半年时间,日均出动1200人,三班轮战,至1979年4月,安装工作即将结束时,奉命下马。
8月,熊家嶂造林工程动工。为营造“规格之林”,从全县各地抽调万人,会战一个多月,砍掉1万多立方米林木,并放火“炼山”。后来造林工作没有跟上,得不偿失。
同月,马塘改河工程动工。该工程主要是将马塘、兴隆两段河道取直。县领导亲临指挥,全县动员,投资60多万元,实行“大会战”。约半年之内,每天少则三五千人,多则万人,日夜奋战。经过一年半苦干,河道基本取直。但配套工程一时未搞,春水一来,涝患反而加大。80年代,政府先后两次拨款整治,效益逐年见好。
9月,在河明亮创办和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78年改称县“农林技术学校”,1985年迁到县城西郊,易名为“**中专”。 是年秋,省政法委主任寇庆延、省委书记张根生先后来县视察。
9月18日,全县城乡,14万多人,袖戴黑纱,分别在各所在地参加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追悼会。
10月,湘、粤、赣边区护林防火龙南联防区第十次会议在本县城召开。
是年冬至次年夏,县委组织一批农科人员到海南岛繁育水稻良种。
12月,全国香菇生产出口座谈会在本县城召开。
是年,早造低温阴雨,晚造特大霜冻,粮食减产24.46万多担。国家拨救济粮5000担、返销粮2.4万担;救济款42万元。
1977年
3月3~10日,召开县“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贯彻“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深揭狠批“四人帮”,掀起工业学大庆新高潮。
9月,合水良排——青州公路动工,全程27公里,1983年建成通车。
10月21日,广东省毛竹基地建设会议在本县下车公社召开。
是年,成立县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委员会。
是的,全国恢复高校、中专统考招生,本县有25人考取中专,9人考取大专,为建国以来最低纪录。
1978年
1月7~10日,在县体育场举行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500多人参赛。
2月,县召开农业学大寨总结会。
8月,县委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
10月下旬,全县机关单位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和讨论。
12月11~29日,召开县革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1979年
2月13~20日,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中心议题是明确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把本县农业生产搞上去。会议提出了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八条意见。 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给本县地、富、反、坏“四类分子”摘帽。
4月,“文化大革命”中各种案件的复查和政策落实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据统计,原被诬为反革命集团的3182人,阶级异已分子、地方主义分子等974人,现行反革命分子137人,都已平反纠正,恢复名誉。原定为叛徒的115人,有114人已经否定,并平了反;原定为特务、历史反革命的181人,有179人平了反。对在“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的249人,全部做了结论,推倒了一切不实之词。对被迫害致死的党员、干部74人,逐个补开了追悼会。
9月,成立和平老区建设委员会。
是年,本县部分地区农民自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年,东山礼堂改建为和平影剧院。
1980年
春,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1984年改称**教育委员会。
4月9日上午8时,长塘、下车、上陵共48个生产队遭冰雹、龙卷风袭击。塌房10间,伤37人,5000多间民房瓦面翻飞,农作物受损甚重。
7月21~25日,中共和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张庄当选为县委书记。
8月17~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县首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年18~23日,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刘士杰当选为县长。
10月,县四联中学40周年校庆,林镜秋等一批革命老干部回母校参加了庆典活动。
11月19~23日,召开县、社、队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央关于落实山林政策,完善生产责任制的精神。 冬,组织1000多人的工作队分赴各社队,全面落实山林政策,确定“五山”(国营、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山,社员自留山)、“三权”(山地所有权、林木所有权,砍伐权)。
是年,省委书记刘田夫、在惠阳地委书记郑群陪同下来本县视察工作。
是年,国家农机部在本县活塞厂召开全国活塞铸模设计研讨现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