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8|回复: 4

浅谈河源客家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1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河源客家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转贴,原贴来自华哥信箱)
浅谈河源客家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肖贤茂

    河源是“最早客家先民的涉足地、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根据《史记》、《汉书》

等史料记载,赵佗在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前已经驻守在越地,赵佗南征的东线一路大军,从江

西沿东江顺江而下进入河源龙川,在龙川建立军事营寨,并筑土城设立治所。有学者认为,这正是秦代中原人大

举南迁并在岭南定居的历史见证,这批中原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客家先民。作为客家先民的处所——客家古民居是

客家文化载体,不仅讲述着客家人的沧桑史事,而且体现了客家人保留着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还展示了以东

江为情感纽带的独具个性的河源客家文化。

    一、河源古代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考察
   
    河源古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有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散落于全市。近年来,随着河源经济发展,有些古

民居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初步的开发利用如仙塘镇客家南园第一村、苏家围客家古民居等,但是更多的古民居

保存和开发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第一,古民居的保护情况堪忧,大多已经破损严重,残垣断壁,修缮的费用较大。例如龙川古城佗城,大部

分古民居被拆掉重建,仅存的都破落不堪或移作它用(如骆家府第甚至作为猪棚使用),而得以保存的部分祠

堂,虽然名义列入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实际受到的保护措施却很少,即便是重新修缮的骆氏宗祠也由于修复

耗资大,只能有所选择部分修复,难于取得“修旧如旧”的效果。

    第二,古民居整体的文化环境氛围缺失。现代建筑对古民居破坏严重,有的使用了大量的瓷砖、水泥等现代

材料去翻修,有的是在古民居内部或周边新建了大量现代风格的楼房,破坏了整体的环境氛围。那些仍未开发的

古民居已甚少原住民,民居文化空心化明显,民居原真性和文化魅力正不断流失,例如康禾镇仙坑村八角楼和四

角楼,杂草丛生,多为居民柴禾堆放之地,没有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维护,极易遭受火灾等人为疏失的破坏。

    第三,资金缺乏、交通不便、产权关系复杂等因素制约着河源客家古民居的开发利用。由于受资金因素制

约,保存完好且开发价值较高的和平县嘉禾岗龙衣围屋,没有得到相关保护与开发利用;依山傍水且古色古香的

保存完好的建造独特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南岭德先楼,由于交通不便以及家境富裕的屋主并没有开发成为景点的意

愿,目前仅为私人参观,并没开发成为旅游景点。

    第四,已经开发利用的古民居旅游景区半摊子工程较多,没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后续开发不

足或者缺乏后续的保护。例如苏家围的后续开发不足,旅游设施陈旧、老化,部分景点消失或有夸大之嫌疑,景

区卫生状况也不甚乐观,特产街缺乏包装以及导游的专业性不强;仙塘镇客家南园第一村开发程度较深,后续开

发力度大,但是缺乏后续的保护,古民居内杂草丛生,卫生状况不佳。

    二、河源客家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参考模式

    针对河源客家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参差不齐的现状,个人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避免一刀切,主

要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模式:

    一是社区参与型。保护古民居,把里面的居民全部搬迁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那样只能使古城丧失生机和活

力。社区参与就是吸引古民居的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使游客能看到真实的、活生生的一面。在这方面,苏家

围做得比较成功。苏家围内保存着18座府第式的明清客家民居,现在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旅游区对村民不进行

搬迁,只是租用其部分房屋,贯彻了“社区旅游”的理念,营造了乡村旅游区氛围,也使当地村民真正能从旅游

发展中受益。

    根据调研情况,个人认为龙川学宫附近的古民居较适合采取此种方式,因为在龙川学宫附近就有很多典型的

古代民居,如今这些民居里面还是住着很多居民的,周围的商业较繁荣。

    二是老房新用型。即改变老房子的用途以作它用,赋予新的功能和作用,如作为特色酒店、客栈,或者是主

题酒吧、茶馆等。其中广东梅州的万秋楼,是一栋集西方哥德式建筑与客家围龙屋风格于一体的著名建筑,由一

台商出资将其购买下,在原有布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将其修缮,改造成特色餐厅、茶馆,经营台湾茶艺

和台湾风味小吃,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休闲中心,作为接待台胞的重要联络点,成为梅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根据调研情况,个人觉得南岭镇德先楼和康禾镇仙坑村“八角楼”、“四角楼”都可以采取此种开发模式较

为合理,因为它们周围的自然环境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是休闲度假的好处所,但目前产权和交通是两大制约因素。
   
    三是居民置换型。古民居由于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原居民大量外迁,加之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古民

居大部分以低廉的租金出租给了外来务工的低收入人群,古村落住民的整体文化素质逐渐降低,这些人群对古城

建筑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对居住地没有认同感,更加速了古民居衰败的步伐,这点在仙塘镇南园客家第一村表

现得尤为明显。但是古民居作为历史的一种遗留物,凝固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和时代特征,有些还具有相当高的

美学和艺术价值。徜徉其中,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因此有些古村落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

吸引文化素质较高的艺术家、摄影家、作家等高收入人群驻足古民居,或定居,或暂住,成为艺术创作基地,从

而整体提升古村落、古民居的文化层次。

    三、解决制约河源客家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因素的对策

    那么如何破解制约河源客家古民居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因素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保护的重点在于对古民居建筑群整体原貌维系及重点古建筑的修缮。应聘请相关专家会同当地政府主

管领导与当地居民代表三方组成评审团,根据相关政策、保护原则、历史文化背景、地理景观风貌与视觉审美等

各方面的原则结合古民居基本现状(地方经济、村民的生活方式等),并通过对村落整体平面空间与立体空间的

综合分析确定出保护范围,为地方性古民居建筑及古村落形式的可持续性存在与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论证与规

划。
  
    而后,为修缮好每一栋重点古居民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包括具体进度与资金数目等关键项目。根据每栋古

建筑的具体年代、整体结构、材料运用、建造技术与现存状况等制定具体施工方案,然后同时或逐一的在专业技

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相对专业的施工队伍,以“修旧如旧”为基本原则,严格地进行修缮施工,以确保在形式上

对每栋古建筑与整个村落形态进行原始而完整的保存。

    第二,对保护资金的来源与开发旅游的可能性分析。河源的古民居建筑群的保护涉及到家家户户,问题很

多,难度很大。古民居建筑基本都属私人所有,其居住功能虽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但仍有些人居

住着。房子主人根据自己的生活和需要常常要对其居住的房屋进行改动和更新;或者其主人无力修缮又迫于相关

规定不能拆毁以致弃置不管,此两种状况对古民居的保护都十分不利。况且,就算政府把产权买过来,房子修好

了不住人也不是好办法,房屋长期闲置无人管理较易毁损很难保存原状。而庞大的开支完全由政府承担显然不太

现实。
  
    因此,在国家投入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要依靠当地企业与民间的力量尤其是企业来共同解决古民

居保护和维修的经费问题。比如,政府主管部门首先拓宽渠道融资对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保护古民居进行改

造和维修,使古民居的基本面貌得到改善具备接待旅游的条件,再通过地方企业与个人的参与,以开发旅游产业

的形式促进古村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扩大资金来源。之后,可以采用以居民为主政府为辅共同出资的

形式对居民居住的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以此促进和完成对整个村落古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第三,针对完缮保护政策与培养居民保护意识的设想。近年来,随着河源经济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的

生活,居民要改造古民居以及各地旅游公司的介入,对古民居建筑造成了很大破坏,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

压力。旅游公司能给政府带来收入,但那些为数不多的古民居却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而且文物部门

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却往往得不到地方政府的采纳。高度发展的旅游给古民居村落建筑群带来的负面影响正以不同

的形式不断呈现出来。开发旅游与合理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拿捏好分寸,同时引导居民保护好

古民居文化遗产。
   
    第四,引导居民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以适应对古民居建筑保护需要的可能性。促使古民居的居民形成一种新的

村落生活方式,即不失去古民居原有的生活方式及民俗习惯的同时,根据现存的居民经济生活模式依附于其所居

住的古建筑开发旅游以此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例如:将原有的地方戏剧与民俗活动在其古民居原有的表演

场所进行编排演出与重现;在古民居内开办地方小吃店,地方特产店、工艺品店、特色小酒吧小旅馆等,依古养

今。通过延续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来培养与强调地方旅游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居民利用古民居的同时就会自发地

保护修缮古建筑;而外来游客对当地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的理解与认同也能成为居民及游客共同保护当地古民居

自觉行为的动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使自觉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良好地延续下去。

     第五,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并完善古民居的保护机制,聘请专人加强对有开发价值但尚未开发

的古民居进行基本的管理;对于已经开发的古民居则要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

   (作者系中共河源市委党校实习生、华南师范大学学生)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梅萼子



梅萼子 当前离线 UID21 帖子51 精华0 积分74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46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8-9-11






论坛贵宾

帖子51 精华0 积分74 威望0  金钱0  积点74  河粉0 圆 注册时间2007-2-13
2#
发表于 2008-8-29 17:46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换台不小心看到河源电视台晚间十分的一则报道,说和平一个古民居修好了。一看,咳。。。。。没话可说了。整旧如新,整整齐齐,新旧两家格格不入,简直在打架一般。





回复 引用
TOP


梁山109



梁山109 当前离线 UID1941 帖子98 精华1 积分0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9 小时 注册时间2008-8-2 最后登录2008-11-13






管理员

帖子98 精华1 积分0 威望30  金钱0  积点0  河粉0 圆 注册时间2008-8-2
3#
发表于 2008-8-29 23:59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有深度,建议也很到位。
河源的客家民居远比大家平时接触的要丰富得多,值得好好品味。
愿有更多的此类探讨研究文章。





回复 引用
TOP


蓝色的月



蓝色的月 当前离线 UID2833 帖子9 精华0 积分0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08-11-12






新手上路

帖子9 精华0 积分0 威望0  金钱0  积点0  河粉0 圆 注册时间2008-10-21
4#
发表于 2008-10-21 15:52 | 只看该作者





河源要办客家大会,大家多出论文啊





回复 引用
TOP


江湖倦客



江湖倦客 当前离线 UID2515 帖子20 精华0 积分1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8-9-24 最后登录2009-8-4






注册会员

帖子20 精华0 积分1 威望0  金钱0  积点1  河粉0 圆 注册时间2008-9-24
5#
发表于 2008-10-24 17: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编辑一下主文就好了,这样不是转段的地方转段了,看起来很累。





回复 引用
TOP


河源网网友(游客)
6#
游客 发表于 2008-12-18 21:07





东源县的叶潭也有八角楼,希望政府出资维护,列入客家文化旅游项目.





回复 引用
TOP


minepowerr



minepowerr 当前离线 UID3749 帖子9 精华0 积分0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5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18 最后登录2009-1-8






新手上路

帖子9 精华0 积分0 威望0  金钱0  积点0  河粉0 圆 注册时间2008-12-18
7#
发表于 2008-12-23 09:5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还是要领导重视
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目前还只是个烧钱不挣钱的活,没有领导重视很难。不过以华哥的出身,应该有一定希望,希望华哥能重视一下




报网互动,畅通言道


回复 引用
TOP


河源网网友(游客)
8#
游客 发表于 2009-4-2 08:49





如果没按原貌修复,或修得不伦不类,还不如不修!




发表于 2011-11-22 23: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
发表于 2011-11-22 2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东水古村能顺利通过省专家考核,成为省级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11-11-23 1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soso_e104:}
发表于 2012-12-14 02:2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古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5 06:02 , Processed in 0.0178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