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4|回复: 4

侯相府——[富厚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5: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1-4-25 16:29 编辑

湖南自晚清时期,曾国藩创建湘军始,英雄辈出,人才荟萃,在我国波澜壮阔的近代史中,三湘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追根朔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曾国藩创建了湘军这一庞大的人才集团。正是湘军的纵横天下,使这些原本来自偏远深山的老实农民走南闯北,广开眼界,一代又一代,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智慧,由此,勤劳,倔强加聪明,智慧。成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而作为最早湘军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曾国藩就是从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荷叶塘走出来的。

       荷叶塘东邻湘潭,南接衡山,西界衡阳,北连湘乡。离320国道30余公里。它因四面群山环绕,中间盆地宛若荷叶一片而得名。其面积仅二百余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然而,在巍巍南岳七十二峰中,却有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白石峰<王船山等隐居地,留下了许多诗咏>,灵应峰<其鬼斧神工的石鸡寨,同福石林是二座天然的雕塑公园>,三峰汇聚此处。加上双峰第一高峰------紫云峰,四峰紧紧围绕荷叶盆地;而东南20多公里的南岳衡山,也在给它增添灵气。境内山环水复,满目青山绿水,四季鸟语花香,真个是群山相拥,云蒸霞蔚,好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园。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就坐落在这里。

       富厚堂始建于1865年,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三座藏书楼以及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思云馆等。因”毅勇侯第” 而成为了一座庄严雄伟的江南宰相府。

正门前,是一片辽阔的荷花池塘,夏秋之交,荷花盛开,绚丽滨纷,美不胜收。

      曾国藩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故居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富厚堂大门,里面气派宏伟,仿佛走进了北京一座缩小的金銮殿。深远广阔的四合大院,青瓦琉璃,飞阁重檐,无不显示着相府气派。

     从正门走进正厅,西面神台上方横梁上悬挂着曾国藩亲笔书写的”八本堂”三个大字,下方是曾纪泽用隶书所写的曾府”八本家训”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良好的曾氏家教;严谨的曾府家风;使曾国藩在治身,治家,治学等方面独树一帜。得到了一代伟人-的高度评价”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从正厅步入花窗通道,直入后厅,后厅正面为神台,顶上悬挂着同治皇帝亲笔御书钦赐给曾国藩的”勋高柱石”金字横匾,对面壁上则是曾国藩的亲笔楷书”肃雍和鸣”。中间摆放着曾国藩的半身雕像。

      富厚堂正宅之南是曾国藩的藏书楼求阙斋和其子曾纪绎的藏书楼归朴斋。共收藏二十万卷藏书,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正宅之后西北角的小山坡树林中是曾国藩一生中唯一在家亲自营造的思云馆,并亲书馆名,初为曾氏三代先大夫庙,后为书屋。

     荷叶塘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周边百余公里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名刹比比皆是,自然景观有波月洞,湄江,梅山龙宫,水府庙,南岳衡山等;人文景观就更多,秋瑾,蔡畅,黄公略,彭德怀,-,刘**等等。如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整合,包装,宣传,做大做强,函待研究,我们是抱着金娃娃喊贫穷,人家是无风也起三尺浪,值得深思。——(我们和平县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思考、行动才对??)






   东岳如立、北岳如卧、中岳如坐、西岳如黛、南岳如飞。南岳欲飞之处,便是一片碧绿的“荷叶”— 双峰县荷叶镇 ..
.十九世纪中期,一颗晶莹的露珠跃上了这片荷叶,这就是清代重臣曾国藩故居 — 富厚堂。



富厚堂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距今已有142年历史,全宅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坐落在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乇村的鳌鱼山脚,

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





1864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被同治皇帝诏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封太子太保衔,

富厚堂建好后就悬挂了“毅勇侯第”匾(指示)这是其长子曾纪泽所书。

这块匾原物于1995年发现,现在保存在双峰县文物管理所,我们所看到的这块匾是照原匾复制的。




清代的礼制,汉人生不封公,死不封王,所以曾国藩只封了侯,这已是汉人达到的最高级别了,又因为清朝官制没有宰相,所以清制的大学士就相当于清以前的宰相。曾国藩是武英殿、体仁阁大学士,并是四位汉人中的首席大学士,故当地人称富厚堂为“宰相府”,它也成为了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乡间侯府”。



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一语,其命名也示意这是一座“侯府”。



提出的“八本” (读书以通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总结的“八字家法”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他始终保持了一个出身农家的读书人的本色。



治4年(1865年)秋,素无终身官场打算的曾国藩,准备先动员家眷回籍“立家作业”,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欧阳氏对旧居黄金堂门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为安”,即令其子曾纪泽,“回湘禀商两叔”,移兑富托庄屋,

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主持,依照候府规模,花十年功夫营造了富厚堂。





八本堂住房简单、朴素、大方,体现了曾国藩“居室不尚华美”的建房思想。


富厚堂占地四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202.86平方米,为土石砖木结构,回廊式风格,

内外群有八本堂、求厥斋、旧朴斋、艺芳馆、思云馆。



    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应数它的藏书楼,曾经辉煌、博大、充盈。

站在曾国藩次子曾纪泽藏书的“归朴斋”的三楼上,四处藏书楼悉收眼

     

  富厚堂内的四座藏书楼,飞檐重叠、防虫、防潮、防火、采光功能齐全,

体现了我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高超艺术。

     抗战期间,日本人进入荷塘乡,国民党及各路游击队、别动队经常出入富厚堂,应曾氏姐弟之请,陈诚、蒋介石曾两次电令“就地驻军保护先贤曾文正公故宅”;富厚堂后被国民政府公布为“中华民国文物保护单位”。





    富厚堂原称八本堂,取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条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忘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家训,

后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现名。



   富厚堂内有山有水,古木参天,亭阁相映,后山的鸟鹤楼和荷花池中的凝芳榭等五座亭阁与“缉园十景”使富厚堂成了典型的园林。这是一座中国乡间保护无几、仿周代诸侯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侯府园林”。它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含,其文物保护价值也不言而喻了。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


1995年10月,双峰县人民政府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举办了全国首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并专程到富厚堂参观。曾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旅游局已将其纳入“湖湘文化名人故居游”和“湘中山水游”旅游热线中,向海内外推介。

        湘鄉地處湖南中部湘中丘陵向湘江河穀平原過渡地帶。湘江支流漣水自西向東貫穿縣境中部。總面積2011平方公裏,總人口90萬。湘黔雙軌電氣化鐵路、320國道、上瑞(上海——瑞麗)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按經緯度明確地理方位,約在東經116度6分至112度5分之間,南起北緯27度3分,北至北緯28度零5秒,省會長沙西南約180華裏。
湘鄉隸屬於文化淵源深厚的湖湘文化。在這片蘊藏湖湘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湘鄉的曆史最早可追述到至今約有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那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有在這塊美麗富饒的楚湘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衍生息生活。《書·禹貢》“荊及衡陽唯荊州”,湘鄉正值衡陽之北,則湘鄉在九州中屬荊州。商日荊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湘為楚之南境,則湘鄉屬楚國。秦置連道縣屬長沙郡,即今湘鄉、雙峰、漣源一帶。漢初連道屬長沙王國,後析為二:一為連道(原湘鄉西隅,現雙峰、漣源的大部份),一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縣西。按《元和郡縣志》:湘鄉本漢初湘南縣地。《漢書·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長沙王之子劉昌為湘鄉侯,湘鄉之名始見於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鄉侯”是爵位。(漢設侯爵封賞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鄉侯、亭侯為其較小者。)



       東漢初始析湘南縣置湘鄉縣,時屬零陵郡,縣治即設於今日之縣城。三國時,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與吳分荊州,以零陵、武陵歸蜀。《蜀志》載:蔣琬零陵湘鄉人也;那時湘鄉仍然屬零陵郡。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吳襲取蜀荊州,零陵、武陵歸吳。吳孫亮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長沙西部都尉置衡陽郡,湘鄉、連道俱屬之,湘鄉為衡陽郡治所。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立湘州,轄衡陽郡,後改郡為國,將連道並入湘鄉,為湘鄉男國。按《宋書》:戴明寶,丹徒人,大明(公元457 — 464年)年中封湘鄉男;《南齊書》:呂安國,廣陵人,建元(公元479 — 482年)年間改封湘鄉男。南齊衡陽複為郡,至梁、陳湘鄉複為縣,屬衡陽郡。隋平陳後,廢衡陽郡,並將湘鄉並入衡山縣。唐初置潭州,高宗武德四年(公元612年)析衡山複置湘鄉縣,屬潭州(天寶至幹元初年即公元742年 — 759年之間,曾一度改名長沙郡),湘鄉縣志載:遷龍城,(龍城;據《水經注》:漣水繞連道故城東下,故城在湘鄉西一百六十裏處。又據《讀史方輿紀要》:唐初移湘鄉縣治於龍城,即連道故城。因其地近龍山,故名龍城。現在不知何處。有人認為六區三十五都圍城子、又名仙人城;現雙峰縣太平寺附近,正在縣城之西,裏數亦合,距龍山不遠,漣水支流經過,可能是連道故城,即龍城舊址。)後又遷回原址。按《五代史·職方考》:“楚凡十州,其一潭州,轄湘鄉縣。”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封馬殷為楚王建楚國,改潭州為長沙府。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仍置潭州。元元貞元年(公元1259年)以湘鄉民至萬戶升為州,屬湖廣行省潭州路,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改名天臨路,明太祖甲辰年(公元1364年至元朝正二十四年)改天臨路為潭州府。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湘鄉複為縣,洪武五年(公元1371年)改潭州為長沙府。清代依明舊制,湘鄉屬長沙府。


       清嘉慶丁醜年(公元1817年)修湘鄉縣志載:湘鄉縣舊隸十五都八十五裏,後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割安鄉九裏玉潭鎮溫泉裏入寧鄉,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割常安、長樂二鄉之半八裏入安化,只有十二鄉,合並為四十六裏三坊。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編為四十四都三坊,各都坊冠以名,仍立十二鄉以統之。清鹹豐以後分全縣為上、中、下三裏,下裏為縣治所在,故稱首裏。知縣駐縣城,設縣丞分駐永豐,設巡檢分駐婁底。


       民國初年,為派款均勻,將縣城、永豐、婁底三個市場各作為一都計算,故又稱為五十都坊。1932年劃全縣為十個區,首裏為一、二、三、四、五區,中裏為三、六、七區,上裏為八、九、十區。1934年分五鎮、九十鄉。1937年改為三鎮、四十七鄉,鄉域以原四十四都,三坊為基礎,且鄉名亦大都采用原都坊名,故群眾仍習慣稱都坊。



       辛亥革命後。改府、州為道,湘鄉屬湘江道。1916年廢道,各縣直屬於省。1937年湖南全省劃為十個區,每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署),所轄地區稱專區,湘鄉屬第五區即益陽專區。正東至湘潭界50裏,抵廣林橋;次東至衡州衡山縣界100裏,抵松板橋;東南至衡州衡陽縣界140裏,抵永伏;正南至寶慶邵陽縣界160裏,抵太平;次南至邵陽縣界170裏,抵臨湘鋪;西南至邵陽界190裏,抵龍山;正西至安化界180裏,抵關王橋;次西至安化縣界150裏,抵白面市;西北至寧鄉縣界160裏,抵杉木坳;正北至寧鄉縣界70裏,抵石埧;東北至湘潭縣界30裏,抵馬坨。全縣面積5526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2.61%。全縣設50個鄉(鎮)、769保、8163甲。



       新中國成立,1949年8月13日湘鄉宣布解放時仍屬益陽專區,1949年後,湘鄉區鄉依舊,只將湘漣鎮改為城關區。1950年劃鄉建鎮,區數仍舊,全縣劃為三百一十五個鄉、七個鎮。1953年冬改屬邵陽專區,1965年7月改屬湘潭專區,1983年撤湘潭專區,改屬湘潭市。1951年劃三、六、七區計一百一十四個鄉、鎮,新建為雙峰縣;將九、十區計六十六個鄉、鎮劃歸新建的漣源縣;將泉湖村劃歸緊鄰的寧鄉縣,湘西亭村劃歸緊鄰的湘潭縣。湘鄉將原一、二、四、五、八區及城關區計一百三十五個鄉、鎮,改劃為十三個區和城關區。1952年劃為十五個區(城關區為第十五區)計三百三十個鄉,劃為四十一個鄉、兩個鎮。以後,又幾次調整,至1956年撤區並鄉,劃為四十一個鄉、兩個鎮。1958年全縣成立十四個人民公社,區、鄉全部取銷。1961年調整為四十五個公社,以後幾分幾合,區級建制也時設時撤。到1978年末全縣為八區、一鎮,計四十六個人民公社。1956年撤區並鄉時,新壺天鄉所屬原十字鄉和岩江鄉劃出一部分給漣源縣,新澗山鄉從漣源劃入四十一戶,劃給漣源九戶。1964年杉山公社的華石大隊劃給漣源縣。白田區大坪公社和白田公社祝贊大隊劃給韶山區,總面積約六萬畝。1977年天門公社的連山大隊劃給雙峰縣豐瑞公社。1973年雙峰縣豐瑞公社的紅旗大隊、坪上大隊的一半劃入棋梓區天門公社。1976年棋梓區坪花公社的鞍山、壩塘兩個大隊劃給雙峰縣增橋公社,同時將增橋公社泉塘大隊的新塘生產隊劃給坪花公社坪山大隊。1977年3月,湘鄉橫鋪公社從湘潭縣環山公社劃進江夏大隊。



       1981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棋梓鎮(區)和潭市鎮。1983年實行政社分開,全縣四十六個公社均改為鄉。1985年虞唐、山棗、白田三鄉建制改為鎮,並將潭市鎮改為區級鎮。至此全縣設八個區、三個區級鎮,四十三個鄉,三個鄉級鎮。



       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湘鄉縣建制,改建湘鄉市。1987年3月正式建市成立。下轄22鄉、鎮、辦事處,710多個行政村,近90萬人口,總面積約2011平方公裏。



       湘鄉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千百年來,巍巍塔子山,文塔傲然挺拔,展示湘鄉文運昌盛,孕育英才輩出,點綴壯觀沃土。湘鄉自古至今軍政、文人堪稱“家”、“師”者數以千計,蜀漢大司馬蔣琬,宋代狀元王容、神童賀德英、農民起義英雄易華;元代大文豪馮子振;清代一等毅勇侯曾國藩、力平新疆叛亂“飛將軍”劉錦棠;民國佛界大師虛雲和尚、女傑張默君;現代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革命將領黃公略、孫仁;叱吒風雲、馳騁沙場的大將陳賡、譚政;國際著名詩人蕭三、著名的文學家和科學家張天翼、航天科學家羅健夫、錢宗仁和蕭禮容、曾紀澤、陳壬林、王可山、丁介卿;愛國將領宋希濂,著名報人成舍我,政治家李卓然,三次競選法國總統的法籍華裔女士成之凡;新中國成立後又走出了賀國強、成思危、宋文漢、丁一平等一批新的領導人等都是湘鄉的驕傲。其他雖然暫無精確統計,下列幾個數字足以見人才實力之雄厚:湘軍文職知府以上者88人,武職副將從上者115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員27人;黃埔軍校學員6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官員173人。



       湘鄉文化源遠流長,南宋至清代發展書院5所之多。清代曾氏富厚堂、陳氏灍慎堂(陳湜子孫三代90於年)藏書各都達30於萬卷(冊)之多,其中富厚堂藏書30於萬卷(冊)時譽為全國四大藏書之一。民間文藝多姿多彩,早期創辦有《湘鄉民報》、《鐘聲月刊》、《穀聲》、《漣漪》、《流螢月刊》、《湘聲》、《民風報》、《小隱堂叢稿》等報刊雜志;組織有結成、湘聲、真義、海嘯、勁草、淩雲等文藝社團。20世紀80年代又湧現出30多個文藝社團。龍洞鄉農民文藝愛好者自發組織成立的仙女山文學社,堅持活動頻繁,社刊《仙女山》影響全國,龍洞鄉榮獲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授予的“群眾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從2001年起,湘鄉市委、市政府擬定兩年一次為湘鄉市文化藝術節。



       湘鄉地理優越,風景名勝遍布全市,且大多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兩相結合。東臺起鳳、漣水卷簾、筆詔春雲、銅坑夕照、碧洲芳渡、紫村玄臺、薌泉漱瓊、石魚鼓鬣為聞名遐邇的“老八景”,歲月流逝,物轉星移,人們不斷刷新自然,發現和造就了東臺起鳳(含東山書院)、朝陽臥虎、雲門古寺、龍洞藏龍、褒忠靈秀、水府龍宮、碧洲春遊、漣上飛漣馳名遠近的“新八景”,還有仙女山八景、潭臺八景、壺天八景、虞塘八景和文廟風範、楚南大觀、洋潭引水、三湘分流、泉湖溫泉、仙女幻石、二雞相啄、小鎮閣樓、虛雲祥寺及岩龍洞、狀元坪、撲船塘、回龍山、九峰山、紫荊坪等處。新老景點,交相輝映,每一處不僅有著美麗幽雅的風光,而且都維系著許多神奇的傳說,令人耳目一新,如遂仙境,引來多少遊人留連忘返,撩起幾多墨客悠思詠歎。



       近年來,湘鄉市大力推進“工業帶動、開放興湘”戰略,著力構建“實力湘鄉、活力湘鄉、和諧湘鄉”,全市經濟發展加速提質,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力爭打造成為長株潭的“後花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发表于 2011-4-25 17: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楼主这次拍的相片比以前那些好看多了
发表于 2011-4-25 18: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支持下{:soso_e179:}
发表于 2011-4-25 1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好详细......
发表于 2011-4-27 14: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忽悠了,还以为是和平的。  {:soso_e1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05:45 , Processed in 0.0184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