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回复: 7

[原创] 王阳明与池仲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8 2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阳明与池仲容
                                                                                       
                王阳明者,程朱陆之后贤人也,大儒也。池仲容者,用王阳明的话乃:“数千年巨寇,三省群盗祸根”。成王败寇历史自有公论。王阳明的一生功业无非有三:其一为“龙场悟道” 后所创的“心学”,其二为平定江西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其三则是剿平粤赣边地“金龙霸王” 池仲容的寇患并奏设和平县治。
                说到王阳明不能不说他的“心学” 以及他创立“心学” 的历史背景。平民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 他自已特殊的经历告诉他:政权高于一切,丧失政权就等于丧失了一切。于是首先从制度和刑律入手:洪武九年(1376)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洪武十三年(1380)撤除左右丞相,将中书省的职权分割于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实现“家天下”的政治愿望。刑律上实行前所没有的酷刑,即:廷杖,东西厂. 锦衣卫. 镇抚司狱等。《明史》载:“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 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 一听之武夫. 宦竖之手,良可叹也。”而对知识分子则借用高官厚禄为饵,实行八股经义取人制度牢笼天下的心智和人才,对天下士子从造士. 选士到养士实现了彻头彻尾的管制。
                朱元璋又为他的专制统治的合理合法性找到了他的理论依据,即他的“本家”朱熹所创的“理学”。朱文正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核心主张,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成为日常准则,和社会的主流思想,把孔子儒学从教育人的本义向管理人的理学转变。受此长期薫陶之下,男人们蜕化堕落奴化,热衷于科举功名,封妻荫子,风花雪月。女人们则要么从一而终,要么沉沦卖笑。朱子还提倡: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程颐说:“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但在现实官场或社会中士大夫们往往知行不一,先知后行,行重于知。造成的结果是说一套做一套,道德沦丧,社会风气堕落腐化,至晚明士习尤为颓废。用王阳明的话即:“近世所谓道德者,功名而已,所谓功名者,富贵而已”。 又:“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今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已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日于世,而不复有厚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 又刘球语:“为师者之教徒以得进士为期,为弟子者之学,徒欲进士而止”。 繁文训诂之学蕹塞朝野, 因此终明一代,是一个没有朝气,没有创新的皇朝。整个晩明充斥着沉闷. 颓废的末世气氛。
                统治者的政治素养是决定一个王朝兴衰更替的重要因素。明初人心思定,朱洪武的专制统治使历尽元末战争动乱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与稳定。但这种视百官如草芥,六部九卿如虚设,带来的结果是宦官滥权,东西厂撗行朝野。正德元年,南京科道戴铣. 薄彦徽等上疏请留刘健. 谢迁 ,至戴薄二人被逮诏狱。王阳明抗疏与救,犾罪刘瑾,被廷杖并谪贬贵州龙场。面对政治理想的幻灭以及对程朱理学从株守到厌弃,王认为得失荣辱皆可以超脱,只有生死之念未觉参化,于是面对石墩自晢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一夕,怱大悟,终于发明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王的“心学”是建立在反对和批判程朱“知在前,行在后,知行截然分作两截,”的理学观点上的。他认为朱文正把认识和实践过程的两个阶段都提出来了,但却割裂了它们的辩证关系。心学的核心论题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无间断性。浅显地说:当我认识到我应当为朝廷为皇上分忧时,事实上我己在做这些亊情了。当我想到我应当忠于皇上或忠诚地对待朋友时,其实我一直如此,等等知行合一的过程。其良苦用心无非是想从学术观念上纠正颓废的官场习气和士风,以提振朝纲,挽救风雨飘摇的朱明王朝。但亊实上王阳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即“理学”和“心学”都是形而上学的命题,“行”与“知”不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对社会活动的实践,仅限于对所谓的“天理良知”的体认及对封建道徳的依归。因此皆属主观的心理活动,朱王两者的行知观都割裂了主客的一致性,书生意气最终未能挽朱明江山于将倒。从正德十三年在九连山平定池仲容寇患时,王在寄书杨仕徳书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所语不难看出王守仁一厢情愿的政治抱负和对朝政凋闭,仕风日下的无奈与苦闷。
                面对朝政积弱,南倭北虏,西风东渐,撗征暴敛,以王阳明为首的士大夫阶级一方面从思想理论上对皇权加于匡正和维护,一方面披坚执锐南征北讨。而作为草根平民的池仲容则表现出更为激烈的反抗。池仲容(?—1518),粤赣边区九连山山民之子,从小随父射猎,徒有一身功夫却家无寸士,灾荒之年在官府地主催租逼债,走头无路的情境下揭竿起义,自称“金龙霸王”。 义军提出“刧富济贫”的口号,头扎红布以红色“蜈蚣” 为旗帜,队伍迅速由千人扩大至万人。先后攻打龙川. 翁源. 始兴. 会昌诸县,“曾活捉河源主簿. 龙南县官,掳南安府经历,戮信丰所千户,”屡败明朝“围剿”官兵。他们屯兵耕活,炼铁铸器,并与漳州大帽山,乐昌等义军结成联盟,遥相呼应,声势迅速壮大。明朝廷大为震惊,即擢王守仁为左都御史,巡抚南赣。王守仁采取招安和离间的手段终使池仲容误入圈套被捕,大小首领40余人被杀害于赣州。随后王血洗义军大本营曲潭村,黄江围,连池塘也堆满了尸体。至次年被杀义军3000余人,被掳军眷890余人,提起王阳明和平人至今毛骨悚然。而后,王守仁认为龙川北部的浰头.和平地方:“当四县交界之隙,乃三省闰余之地;”应当“建立县治,以控制三省贼沖之路,切恐流贼复聚,祸根又萌••••••屯兵提备,庶几变盗贼之区为冦裳之地。”因此,是年五月(1518)王阳明向明武宗上了著名的《添设和平县治疏》:于是,分割龙川的和平斱. 仁义都. 广三图共三里(里指行政区),及河源县的惠化都,与接近江西龙南县邻界,亦析一里前来,共辏一县。并开设学堂,“兴起人文,振作士类。”和平从此因乱而建县。但和平自正德. 嘉靖. 隆庆. 万历. 崇祯四朝先后有谢凤胜,梁万秀. 卢源. 李文彪. 徐仁器. 陈万. 叶祆婆等等大小义军此起彼伏,终明一代从来就没有和平安宁的日子。至凊初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治,风物人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无论是王阳明的“心学”还是他的文治武功,及后来胡宗宪的浴血抗倭,张居正的强势革新,袁崇焕的长城抗敌,东林党人忧国忧民的清议,崇祯帝事必亲躬的勤政,最后都没能挽救积重难返的朱明王朝。李自成. 朱宸濠. 池仲容等等义军也因各自的局限性而沒能完成改变历史的使命,他们最终都被一个更強大的政治利益集团所取代,即来自白山黑水的爱新觉罗氏满清集团。

[ 本帖最后由 游条 于 2009-10-18 21:3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18 21: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长了没看完顶一个赚分走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和币 +10 收起 理由
热水电脑 + 10 说实话值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18 21: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在《和平县志》里有看到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21: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w.xie001 于 2009-10-18 21:37 发表
好像在《和平县志》里有看到过:)

那就请你再去翻一下
发表于 2009-10-18 22: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9-10-18 2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县志》《明朝的那些事儿》《王阳明与和平》都有一些关于王阳明的解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0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上各位指教
本贴则重浅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因及在和平的践行。
发表于 2009-11-25 12: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拜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11 06:10 , Processed in 0.017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