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江第一儒林 于 2018-8-19 10:54 编辑
《墩头蓝织染之乡~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230cm X 120cm 纸本重彩 曾春雷
滕捷老师小传(大父辅公附)
清·元孙曾克常 谷梁子曰:“听远者,不闻其音;望远者,不见其形:”以元孙而传其高祖远矣,然苟确有据,若我高祖者,则远而非远也。
(墩头红·资料图) 吾高祖名官大,字滕捷,德公宠子,连居公之长孙也。勤敏有志,自丁巳年蒙宗师杨 ,考取入学,后读书山中,人罕识其面,识者方之孙户董帷焉。丁卯年,宗师董,考取一名,科举补廪。戊辰,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恩科宗师董,考拔贡生,是年,次年,连丁父母忧。五年,壬申,廷试三名拨入国子监诚意堂肆业。原考贡名守大,值堂师共姓同名,具呈国子监。宗师黄考州判取第一名,改官大,送吏部文选,司历事科场,后选四川崇庆州判,辞不就职,引领回籍,力图上进。崇祯十四年(公元1642年),催选分发江南通判,亦不就。至国朝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宗师钱,疏题送部应选,复以年老辞。越数年卒。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祖平生喜读书,娴文章,一时縉绅先生,咸为折节。七战棘闱不遇,犹仡仡不肯自逸,所著有《四书讲意》、《四书笔要》、《列史笔要》、《后场笔要》、《启札合品》诸书。而于列史尤笃嗜,繁三纂焉。自序云:“初集始于庚午之春,宗全史也,太繁,而无书法则,予夺非冯,类帐薄耳。二纂始於 癸酉 之冬,宗史略也,太简,而无辩论,则是非莫定,类疑案耳。三纂则自己丑始也,总资治群史,而折中之,纲著其事,目发其祥,每朝之末,附之总论,使政治纲纪,一目了然,至丙申冬而帙。始成咸综三集而计之。”祖之寝食於此,已二十余年矣!又性慷慨,每遇义事,辄身任之,不肯局促,效辕不驹。如国初,叛兵据城,及山寇猖獗,芩岗失守等事,皆为当事条陈固守机宜,民得安辑,故邑侯吴公,以隆中管乐推之,尹公有侯台处置即便趋赴之语,亦可见一班矣。特未大展其用耳。
(墩头蓝·资料图) 祖生于明之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4年),癸(gui)已十月初九辰时,卒于国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2年),庚子十月十三日子时,享寿六十八岁,先娶黄孺人,癸已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二子,具止。续娶王孺人,乙巳(1605年)生,十一月十一日酉时。生曾祖巽, 字象震,邑优庠生,吴邑候讳思穆,旌匾云:“凤毛济美”。再娶曹孺人,无出。俱葬本乡唐屋上角麻地坑。高祖并王、黄孺人共一穴,曹孺人另一穴。曾祖生大父曰伴禹(清康熙庚戌年1670年),字大辅,辅公性方介寡合,不求闻达,吟咏自适。繁山川草木,风云变态,一寓于诗,以掏写胸臆,著有《溪襄杂稿》四卷,《课儿便览》三卷,晚自号“熙朝逸叟”,曾云:“小克子,绕膝二十年,大父赏述,高祖学行,耳熟已久,再考流风余韵之可据者,约略而传之。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附注释: 縉(jin)绅先生【释义】绅:大带。指做过官的大人先生。 棘(ji)闱【释义】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 仡仡(yì yì ) 【释义】1. 壮勇貌。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和平彭寨墩头村距今已一千多年,又称:墩头蓝织染之乡。现今归 属彭镇村墩头。该村处于彭寨河上游,东有河源市市环公路,北有至广 州府古道、东有粤赣古道穿村而过,距和平县城 20 公里,距彭寨镇中 心 1 公里。墩头古村是粤东北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堪称规模。村内的耕、织、染、踹传统手工艺与墩头蓝织染历史场景古民居建 筑群,更是东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笔宝贵财富。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墩头古村:坐北朝南,背靠元宝山,右连笔架峰,依山临水,四周田园风光,非常宜居。 因此,自新石器时期以来,墩头村就是人类聚落地。上世纪 80 年代, 人们在墩头村大丘面山上发现了新石器晚期遗址和汉、晋、隋、唐、宋 代砖室古墓 群,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 (东江梅园雅集·资料图) 自古以来墩头村的先人们在落 居时以:“素、敦、古"三字为立村之精神、要义。 素:既是朴素,简朴,节俭,素雅,以素为贵,素是禅的精神,更 是一种意境,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敦:既敦厚,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有宽博的胸怀,要脚踏实地, 要厚道,要有仁德。 古:既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还璞还淳,宁朴勿华,宁简勿奢,宁拙勿巧,保持先秦时期原始生态、俭朴、真实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研习文化上,要着力研究上古时代、先秦文化。同时,领会学习秦以下汉、晋、 隋、唐、宋、明几个朝代最繁荣、鼎盛的文化精髓,做一个学术兼经济、织染耕读持家的读书人的生活。
(墩头蓝之乡·华表古塔·资料图) 墩头村物产丰茂,气候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村民耕读传承。村内的纺耕织、染踹绣的历史古建筑与村内遗留的书画都遵循了"素、敦、古"三字为精神、要义。具有上古朴素、儒学之精神,禅境之美,大方又不失典雅,简朴中又有着强烈的形式美感与构成美,每处建筑非常注重建筑与人文、书法、绘画艺术的空间融合,又均容且在的精神之内。
(墩头蓝之乡书法艺术·资料图) 为了在纺耕织、绣踹染中有充足的采光度,古代建筑师们借助了自然物理采光科学,使整个村落建筑空间采光的设计更加严谨、科学,让厅堂与石街采光度更加宽大、明亮。整个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早在 300 多年前在梅园书屋掌教 的梅园老师就提出了【学术兼经济】这一论述,并在现实生活中与村人、 学生、子弟践行,弘扬。
(墩头蓝之乡·资料图) 1996 年广东省政府颁布为:广东省华表革命老区。 2015 年被省颁布为:广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纺织技艺。 2016 年被省 颁布为第五批民间文化艺术抢救遗产项目:广东省古村落。 2013-2016 由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颁布为:广东省卫生村。 2016 年由和 平县宣传部、县旅游局颁布为和平县新八景·彭寨墩头儒林民俗村。东 江源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