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44|回复: 0

[原创] 和平反清知县李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1 1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指挥八旗兵,以吴三桂为前导,兼程入关,击败大顺军,进占北京。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宣布满族正式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接着,清军南下剿南明。当时有部分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逃亡南方,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并且他们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史称南明,历经三帝一王。清军南下后先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获。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称帝,史称隆武帝。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农民军余部和明朝宗室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年号永历。与此同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但是随着南明内讧和清军的残酷镇压,农民军迅速被清军灭亡。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统始亡。南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就此南明王朝结束。虽然在此之后,台湾的郑氏集团仍然尊明朝为正朔,但在缺少皇帝的情况下,这个集团和南明王朝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
     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清兵入广,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各府县纷纷归附。李信,字吾斯,江苏兴化人,崇祯四年(1631)贡生,顺治元年(1644)年任和平知县,为明故宰相李春芳的后裔,誓不降清。李信自己也明白和平一个小小的三等县要对抗强大的清兵是以卵击石,十死无生!但李信宁死也不降清,誓要抗战到底。为了保全李家血脉的延续,他要求他的两个儿子泓远、淑远带着家人先离开和平,而自己则留下来与和平城共存亡。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也有与其父一样的骨气,无论李信怎样的劝说,他们都不愿意离去,他们跪着对父亲李信说“誓与父同战守。”李信见两个儿子意已决,也不再劝说。于是他们父子三人号召全城人民一起进行抗清,和平官绅、百姓见知县李信父子高义,逐争相用命协助官兵布置城防以抗清兵。和平人民在李信的率领下一直坚守到第二年五月底,终因弓尽粮绝,和平县城失守。清兵进入和平城时,李信静定地坐在县衙的大堂上。清军一个叫李默的将领,原来也是明朝的官员,曾与李信的一个族兄李长倩为同科进士。清军派李默来劝降李信,李信凛然回答:“吾世受国恩,但有死耳。”宁死不降。李默又见李信两个儿子泓远、淑远站在李信左右两边,李默又呼“年兄”,淑远怒斥:“杀头而已,谁与你认年家?”李默羞恼不已,于是命令清兵把李信父子绑起。淑远见父亲被绑,情不自禁地流了眼泪。李信呵斥他说“父子为国死,焉能泣之!”李信父子绑赴刑场正当开斩时,清将总兵又急派部下高呼“刀下留人”,然后又将李信押送到总兵营,再次劝李信归降清朝,但李信一言不发,誓死不降,最后被斩杀,其亲属家眷也无一同被杀害。               
  清王朝为为安抚人心,凡对忠于明王朝死节诸臣都予以旌彰。在清乾隆年间,赐谥李信节愍,祀忠义祠。李信老家江苏兴化的人得知李信忠义,也在江苏兴化四牌楼处立匾以纪记,匾曰“阖门忠孝”,现江苏兴化四牌楼还悬挂有其匾。和平县城被攻破后,和平县从此归入清朝的版图,改用清年号。
  
(了解和平历史,关注“和平文学”公众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1 20:00 , Processed in 0.0151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