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45|回复: 0

[原创] 优胜洗马潭陈氏家传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17: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优胜镇(明、清时代,优胜属广三图,时称黎坑方;民国初期,据说因很久以前此地盛产过油竹,一度将它改名油竹坝,油镇)在和平县东北部,曾经是东水、林寨、彭寨、贝墩、古寨、安坳等和平东部地区到江西的必经之路,是来往粤赣两地的驿站;洗马潭就在这条古道上,行客行经此处,通常会为雪山嶂上流下的清冽甘甜的溪水所吸引,饮水的、洗马的、歇脚的,常有好一番热闹。而这座雪山嶂,早在康熙年间的《和平县志》就有记载:雪山嶂,在县东60里,与紫云山并峙,如翠屏,至冬雪积,弥月不消。 陈氏家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位于粤东北和平县北部优胜镇,有个古色古香的俗名,“洗马潭”;500多年前陈氏家族先祖没来之前这里不叫洗马潭,而是和陈氏家族的一个行善发家的传说有关;洗马潭属于丘陵盆地地貌,四面是连绵不断的丘陵,春天时一片翠绿,青山环抱,小河过村,土地肥沃。北面有海拔800余米的雪山嶂作屏障,洗马潭分上潭和下潭皆为陈氏家族后代子孙生息之地。
  和平陈姓始祖元坤公的第4代孙陈以明来到洗马潭的时候,大约是明朝景泰、成化年间,比王阳明到和平“剿匪”要早一些。再往上推4代,就是和平陈姓始祖陈元坤;坤公:陈柏行六郎,有名士风,性豁达,好山水;朝庭封为千户造册主薄,同时任乡饮大宾元朝随父衡公从原籍福建汀州府迁居江西泰和县,因避战乱出寻山水之乐,自闽而赣足迹所及浏览名胜,初以龙南山水可观,於塔下东山寺前罗坝等处居焉。嗣以定南乐德风俗淳美,则迁居其地,娶黄氏生子景文;续后来粤,喜和平山川明媚在明朝洪武四年才迁居和平始则卜居汤方甲继则肇基富坑,又娶妻许氏生子景昌;(公元1349年)因事赴龙川县城途经林寨,观其地旷土沃风景幽雅,最后定居立业林镇复娶妻谢氏生四子:志浦、志海、志凉、志溉。坤公所到之处随遇而安,成家开族,大有古人所居,一年成娶,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风。然其为冶谋子孙汲汲不於求田买产广立基业,惟仲德修行以荫后,故凡开基之处,均不立赏产-;又为避战乱南下再迁和平各地。陈以明看到洗马潭环地皆山,北边的雪山嶂犹如一座天然屏嶂,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土地肥沃,山堪为骨架,水可作血脉,更重要的,这里住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陈以明猛一击掌:就是这里了!“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陈以明定居洗马潭后至今,洗马潭陈氏已繁衍二十余世。定居洗马潭后勤恳持家,艰苦创业,告收田地广立基业,冶谋子孙宏创广厦,建了许多府第式大宅、围屋、四角楼、宗祠,又因是往来粤赣两地的通道,也在各地置下了许多田产、山林、油坊和店铺。洗马潭沿河两岸都是水田,一栋栋高大的方围屋散布在小山与水田之间,错落有致,互不干扰,山水人居,自然而和谐。
    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立足,并成村成邑,非有德者,难以居之。关于修德行善,陈氏家族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仍与洗马潭有关。清初的某一天,陈洪振的父亲陈宏毅在洗马潭刷洗完马匹后,在回家的路上,救了一80多岁的白须飘飘的老和尚。原来,老和尚从广州来,要去江西庐山做法事,不料途中身体欠安,躺倒在洗马潭边,幸好遇着陈宏毅。过了几天,老和尚身体全好了,急着要赶到庐山去。陈宏毅坚决要送3匹马给老和尚作脚力,免得再出现劳累过度病倒的事。老和尚坚辞不得,只得骑马上路。后来老和尚到洗马潭又去转了一圈,脸上浮现出欢喜的笑容。陈宏毅见老和尚这般高兴,心里不解,但也不便多问。
  陈宏毅骑马相送。在路上,老和尚见陈宏毅性情善良,就送他一些功德良言;饬纪敦伦应知名教多乐地,济人利物只从方寸广福田”。上联与儒家紧密结合,下联又与佛教有些关系,“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师长,悲苦者)即可收获功德福报。“种福田”是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提出来的,可谓是一种民间公益事业,于修桥补路,放生护生,念经普度,救困扶危,广“种福田”以利社会。 老和尚还说:“常到洗马潭洗手,一洗手能活到九十九,二洗手好运天天有。”    后来,陈宏毅就真的在洗马潭诚心诚意地洗了两次手,结果,真如老和尚所言,陈氏家族就此兴旺发达,家业越做越大。不久,有人发现这个秘密后,也在洗马潭洗手,但是他们不是没有诚心就是贪心,洗马潭不灵了。但是,后人还是喜欢到洗马潭洗马、洗手。久而久之,洗马潭的名气愈来愈大。
  施德将获福报,作孽必有恶报,这样的观念深深印在陈氏族人的脑海中。在建造宅院的时候,也把修德行善的观念,凝聚成美好的诗联词句,题在门匾上,镌在石柱中。陈宏毅的孙子陈立美,在修他的大宅院的时候,就直接将“乐善”二字,作了堂号,挂在仪门上。陈立美做的宅院(后人称之为“美公祠);在最显眼的中厅方形花岗岩石檐柱上,有阴刻楷书 联:“饬纪敦伦应知名教多乐地,济人利物只从方寸广福田”。
  陈宏毅的重孙子,陈立美的第三子庆鋆做的保田屋,也在中厅最显眼处的花岗岩石柱上,刻了这么一副楹联:“修德获报纯嘏天锡炽而昌、作善降祥多福自求安且吉”,仍是与先祖一脉相承,强调人若修好德行,多做善事,就有非常美好、长久且多的福报。陈宏毅的子侄辈也受到了教育影响;长子陈洪学留耕庄里面的中厅:“遵前壹恣训树德务滋,守先正格言为善最乐”。
  谆谆教育子孙要修德行善的对联,在洗马潭比比皆是。对洗马潭陈氏族人来说,屋子并非只有居住这一功能,而且还有教化、审美功能。对子孙的教化,陈氏家族充分利用了中厅、门厅等处,这些地方是族中公共场所,族中子弟相聚之处,孩童玩耍也多在此地;能让族中子弟总会有意无意地看到门额上“淳兴”、“庸礼”(振公祠),“修身”、“齐家”(谷贻庄),“爱亲”、“敬长”(美公祠)等的语句。
  
洗马潭陈氏家族通过各屋建筑中的匾额、宅名、楹联、屏风、壁画等来教化子孙;楹联语句对族子子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着他们读书上进、崇文重教;是以,据《和平县志》和《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家族虽非当时中国的显宦世家,但在数百年发展中却非常重视崇文重教、力耕苦读“学而则优则仕”的思想传统教育风气,清至民国时,陈氏出过的有科举功名、捐纳功名以及相关文武职的有80多人:登仕郎、儒林郎、举练总又户首、布政使司 、布政司、进士、巡政厅、九品顶戴、例监、州同、武庠生、郡庠生、邑庠生、国学生、乡饮、贡生、秀才、上尉、中尉、营长、连长、参议员、乡长、保长等显赫仕名和盛誉。
  陈氏家族在当地创基于明朝,发展鼎盛于清朝至民国;在中华民国解放战争中,建立家族防御体系的当地最大官僚地主陈氏家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彰湮灭,家族昔日辉煌也只留下现有的四角楼、围屋、(陈氏宗祠、庆余堂,斋堂、厦围屋、)等遗迹;家族昔日辉煌也早已成为历史。然而过去的一切早已过去,若不是《陈氏族谱》对此些事仍有记载,恐怕和平洗马潭的陈氏后人无法再了解此些事,也就彻底被历史所湮没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1 23:45 , Processed in 0.0323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