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2-5-15 14:43 编辑
和平县的一个典型风水案例"敦厚古围" ----陪港、深宗亲访亲寻谱 作者:西山游人
家乡和平县彭寨镇 , 位于东江小流域上一片开阔的小盆地,这里的秀山丽水养育着一方庶民,客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 !
数百年来 ,特别明末清初近代 , 彭寨人文鼎盛 ,风物厚重;留下一份美丽景致和诉述不尽的祥和故事;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三省小学、华表古塔、百年古榕 、敦厚古围、安贞居(古炮楼)、孟荣公祠、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就位于彭寨小盆地西南方,彭寨母亲河旁,彭寨镇府所在地,是和平县彭寨镇的历史丰碑,人文标志。
岁次壬辰,时值孟夏, 适逢一二年 "五 一"节 短假,因思乡心切,自拟回老家过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四月三十日晚,收到旅居香港宗亲的殷切短信,告知香港宗亲偕深圳宗亲一行,自驾前往老家和平县彭寨镇敦头村等地、莅临敦厚古围、孟荣公祠、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拜访当地曾氏宗亲暨恭鉴乾隆五十八年老族谱。本人欣然应约,一并担任全程向导!
次日 , 清风作伴,与港深宗亲,深圳马权宗亲,利强、锦荣宗亲等成行( 马权宗亲是东江纵队司令、开国将军曾生的侄子)。一路谈笑风生、畅谈情谊、互道祝福、期望顺意!从鹏城几小时车程到达和平县城、彭镇敦头村等。
按行程安排,来到和平县宗亲门希校长的家中,一番寒喧长短,互道安康,门希校长将准备好的九七年版和平县曾氏族谱,交给来访的港、深宗亲翻看查阅,并一一解说;香港宗亲乘暇将曾氏族谱内的和平县老城图拍下纪念。
彭镇宗亲从家里拿来清乾隆五十八年曾氏宗谱老谱(又称一元谱),与港、深宗亲探寻同宗源流,缅怀高祖前辈。港、深宗亲心怀敬仰,悉心聆听取观看了乾隆年间曾氏宗谱修订详情:宗谱乾隆五十八年三修谱,是在和邑彭镇(现和平县彭寨镇)开局,由当时的国学生、教谕曾政平(宗圣公六十八派裔孙,彭镇枫树下人)、广州府龙门县教谕梅园公共同主持开印,并由教谕曾政平为宗谱写序。梅园公写支系谱序,曾氏宗谱在清朝早期能在和邑彭镇开局,可见其时彭寨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清乾隆五十八年曾氏宗谱印制地点是现在的敦头村“安贞居炮楼”中的“研经堂”制版印刷而成。安贞居古炮楼,曾经拒匪患,保护一方平安。据村内多数老人回忆以前在里面放有很多木刻印刷板。但是在近代运动中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被拿去当柴烧,令人扼腕,期望安贞居建筑主体与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一并得到保护和修缮!
惊奇之余,心存敬重!之前可读最老谱是民国谱,收藏清乾隆五十八年曾氏宗谱老谱,实为彭寨曾氏乃至彭寨镇乃至和平县人文史实之一幸事!正如香港宗亲所言:“此族谱乃彭寨的镇镇之宝呀!再说国史、地方志、族谱乃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也!”本地、港、深宗亲探寻同宗源流,缅怀高祖德辈,其乐融融!
说来话长,港、深宗亲一行在华表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三省小学、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华表古塔、百年古榕、敦厚围、孟荣公祠、安贞居古炮楼)参观, 古书屋--古文塔--新学校--古围屋--古炮楼(安贞居)--孟荣公祠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共同守护着各村乡民,让历代百姓休养生息。崇教尊师的民俗学风,教诲着求学的学子们,是和平人文历史一面镜子,历史的沉淀,古老而迷人,让人思考求索;港、深宗亲,心表敬重,为之侧目。
看,华表古塔玲珑,长镇彭寨河边,是东江小流域上彭寨镇盆地的风水古刹,与梅园书屋等周边的古建筑遥相呼应,构成独特的格局,供奉自然的精灵,保佑一方民众。港深宗亲对敦厚围的屋场、风水格局赞不绝口。屋前百亩稻田,群山缭绕,河流溪水,竹影梅香,风光怡丽。屋场广大而宽怀,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山形有如大元宝,华表塔如朱笔,环山如笔架,持彭寨河似玉带环绕,终成佳局,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实在佩服前辈祖上的睿智和才华。十几年前曾有香港风水高人到此一观,赞叹不绝,口中时念此是“藏龙卧虎、富贵双全之地”。近些年有湖南、江西风水文化名人云游于此,路上一直赞叹彭镇能有如此风水宝地实属难得。敦厚围风水格局无疑是从事玄学、风水学的亲们,喜欢“周易、风水”的朋友们了解风水,学习风水学实地考察学习的一个典型的风水案例。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地处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华表革命老区敦厚围村(现在的广东和平彭寨华表敦头村),梅园书屋是明清时期和平周边的江西、福建省、市、县镇的学子及和平曾氏宗圣公后代的启蒙劝学之所,在这里成就了许多的学者名流,文人雅士。书屋建于明中期,为梅园公先祖和敦厚围村(敦头村)开基主宗圣公59派嗣孙孟荣公在朝南方向兴建书塾。梅园公多位先祖曾执教于此。时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因曾氏宗圣公70世孙梅园公(名:克常,字:敦五;别号:梅园),从小随祖父曾伴禹(前清广东名儒)在该书塾读书学习,秉承家学,并执教耕读于书屋,因而梅园公将先祖兴建的书塾镶嵌梅园其号更名为:梅园书屋。
梅园书屋经历了各个时代洗礼,至今旧貌尚存。 解放前,厅中常事祭祀,供奉有广东学政万承风旌赠其匾题为:“ 第一儒林”。县主 师保元、张俭赠曰:“名德流徽”,及邑侯(县令)讳思穆赠旌匾:“凤毛济美”等历朝牌匾,以及历代先辈遗留的书画痕迹;在《广东通志》、《惠州府志》、《龙门县志》、《和平县志》、《惠州府乾隆、嘉庆、同治民国曾氏旧谱》等文史中均有梅园书屋传记、梅园公的事迹和著作散落记载。现已有屋中祥字辈后生而等,整理和恢复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中的一部分文物,难能可贵!
随后,港、深宗亲一行登门拜访三省小学原校长:凡銮宗亲;他如数家珍,叙说华表革命老区许多美好的故事!促膝谈心,宾主尽欢;
醉在稻花香里,迷在乡间景致,我们都乐不思归!港、深宗亲将启程回深、港,心有不舍,惜别之余,言及言及华表古塔、百年古榕 、敦厚围、孟荣公祠、安贞居(古炮楼)、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如珍藏在家中的宝物,久而弥珍,值得观赏、思考、保存;深情期望敦头村宗亲中乡贤达人,能同心合力,好好保护,维护好先祖上辈留下的一笔历史财富,并一代传一代维护保存下去,并表示要力争到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合理开发,树立本镇历史文化。
时代应运而昌盛,文明在召唤进步!历史将传承人文的担子放在我们的肩上,我辈更当念祖求远,心怀感激,心存感恩!颇具底蕴,累积厚重的敦厚古围----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要有很好的呵护。
以时前的两位著名词诗人造访和平华表敦头村、敦厚古围、梅园书屋,兴致之余,提笔留七言诗两篇,作为本文结尾:
造访和平敦厚古围 ——柏枫 山一程兼水一程, 何辞冒暑客家行; 堪怜野草围中茂, 失喜佳题门上横。 望塔如经时四代, 披风宛会鲁诸生; 情思今古难眠夜, 过眼唏嘘到五更。
游敦厚围 ——风子记辛卯冬月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再领客家樸, 小邨敦厚逢。 清风自東鲁, 佳氣繼南丰。 目送东江水, 情移笔架峰。 一至温馨地, 谁信有三冬。
一二年五月西山东风五月于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