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6|回复: 5

[分享]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2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平中学——我永远铭记您

1955年高中毕业生 刘文达



    今年是国庆60周年,也是我的母校和平中学的90华诞,我作为解放后党培养的干部和和平中学的校友,心情激动,感慨万千。

    和平是我的家乡。我爱和平,我爱家乡。尽管我离开和平五十多年了,星移斗转,岁月飞逝,但是我对家乡的感情,从来没有改变。和平中学是我的母校,我在那里度过了五年学习时光,母校和平中学给我指明了方向,使学到了许多知识,为我上大学打下了基础。那五年成为我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和里程碑。抚今追昔,感受良多。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但是,得到解放的农民兴高采烈,欢欣鼓舞。我家祖辈都是农民,父亲也没有文化,但是他感到“读书才有出息”,“无论如何也要送子读书”。因此,到1950年时,他要我与表哥一起,挑着行李和大米(那时还没有货币使用,一切用大米来交换),爬山越岭到县城和平中学读初中二年级,直到 1955年高中毕业,历时五年。那时,和平到各镇都没有公路,全靠步行,我家长塘镇黄沙村到县城120华里,中间还要翻几座山,早上天不亮动身,天黑才能到达。走了一天,腰酸背痛脚软,到了学校如释负重,心情还是很愉快。在学校吃的是米饭和干菜,住的是二、三人搭伙睡一张床,初中时还点煤油灯呢!到高中时情况有所改变,有一些助学金,生活还是很艰苦。但是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压倒一切,很少听到有人叫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立志读书,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条件再苦也能顶得住、扛得过去。我深深的感到:艰苦对年青人来说,不是坏事,是对人意志的一个磨炼,是人生中的一段有意义的经历,直到今天对我都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要坚持和发扬的。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学习成功必备的素质,在学校里,所谓勤奋就是努力学习。馅饼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要立志为国家作贡献,或者说要走出“农门”就必须勤奋。只有勤奋才能真正学到本领,才能真正成才,才能寻找到自己美好的未来。我们高中毕业时只有一个班36个人,全是男生。大家学习很认真,很勤奋,很刻苦,比如考试前,枕戈待旦,毫不懈怠,星期天不休息,北楼岗、树荫下、僻静的地方到处都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甚至晚上挑灯“开夜车”呢!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大学。比如我班唯一在高中入党的余日合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从后北京到湖北,再到深圳任深圳商报副总编退休;数理化比较好的朱如传、马传添同学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尖端科技部门工作;广州的黄智章同学当上了重点中学的校长;陈硕朗、黄文强、陈春焕、梁观升和湖南林学院的肖育檀、南昌农学院的黄春昌等同学都成为大学教授;与我同窗五年的吴汉根同学是深圳市重点中学的骨于教师。还有其他同学,他们在祖国不同的地方、不同岗位,为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留在和平的陈振强、陈肇宾(原俐东中学校长)、陈冠营、朱建才等同学为家乡的教育和建设事业奉献一生。而我考上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在湖北省委工作二十余年,1984年落叶归根调回深圳,平常注意谦虚谨慎,边干边学,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总的来说,我们这三十几个人,不能说是筛选来的尖子,但是确实是勤奋好学的青年。回首过去,我们无愧于自己的父母,无愧于和平的父老乡亲,无愧于潜心教育我们的母校和老师。现在,我们都年逾古稀,坐在一起谈起和平中学的情况,还是滔滔不绝,情意绵绵。

    饮水思源。不管离开和平多久、多远,我们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的就是哺育我们成长、传输给我们知识的老师。解放初期,由于国家困难,教师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思想境界很高,不计较报酬,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比国民党时期好多了,那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有时一个月的薪水买不到一盒火柴呢!他们怀着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令人敬佩,令人尊重。比如我初中的班主任肖衍庆和陈光中、陈朋友、黄振寰老师,高中的陈道昭校长和陈赞廷、吴振初、吴益增、陈鸿仪、沈东来、张奕环等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音容体貌,讲课风格,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们都怀着感恩的心情,思念这些可敬的老师。记得2000年,我退休回和平,找了一个机会请他们与和平的同学一起聚会,见到他们,我心情难以平静,大家一起畅谈格外亲切,师生情谊溢于言表。现在在和平中学教过我的老师多数都去世了,听说陈赞廷老师还健在,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活过一百岁。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感激您!你们的业绩,不仅写在和平中学的发展史上,也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今年是和平中学建校九十周年。九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九十年里,和平中学为国家、为和平培养大量的人才,确实值得庆贺。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认真搞好中学时期的学习,打好基础,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校友,我希望和平中学乘着深化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为国家和和平培养更多更好的栋梁人才;希望老师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希望同学们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将来为振兴中华、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

和平中学,我的母校,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永远铭记您!



                             2009年4月18日 于深圳
发表于 2009-6-4 23: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是一篇好作文!
发表于 2009-6-5 00: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也好人,顶上去。
发表于 2009-6-5 00: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说了啥,说他们那个年代能人辈出吧,可以说说那些年代出的人给和平带来了什么吗,作者继续找.
发表于 2009-6-5 0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     
发表于 2009-6-5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的人教是师与读书学生是与时当时的时代相结合的,比较敬业岗的培养人才,兢兢业业教书能人,学生是勤勤恳恳的学习知识,人也比较朴素,当时老毛时代没有改革开放,人才也不少,只是中间有一场文化革命,之后改革开放把那一辈不前不后的人给腐化了不少人才。所以那辈人的思想80后以后的人好多是读不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05:02 , Processed in 0.0140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