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4|回复: 7

放我的爱心在你的手心-------和平县二六村小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0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正荣结婚啦!2009年2月9日,农历牛年的元宵节,44岁的深圳五星级义工高正荣,结束了长时间的单身生活,与一位24岁的美丽女义工小朱领取了结婚证书。最近几天,他正忙着筹备婚礼,还要在婚礼一结束就携妻回贵州老家置办酒席呢!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全城,深圳义工联合会网站首页直到今天还是红彤彤一大片,许多义工在论坛里表达着对这对新人的浓浓祝福和深深敬意。
    细心的人们在这个网站还可以发现,截至2008年底,深圳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者已达70多万人,占常住人口近10%。市义工联名下的注册义工近18万人,分属近2000支义工队,近1000个义工服务中心(义工站、服务基地)遍布于全市各个街道、社区。
    从1989年19位热心人士开通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热线电话服务”,到如今拥有几十万人的庞大队伍,短短20年,“深圳义工”呈几何级式跳跃,创造了另一种“深圳速度”,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片。20年来,深圳义工秉承“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义工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精神,传播“助人自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伴随深圳的腾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义工发展之路。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深圳人引以为荣的生活时尚
    高正荣只是深圳2000多名五星级义工中的一员。参加义工8年,他每周至少要拿出4天,为晚期癌症患者送去临终关怀,为孤寡老人生活增添快乐,为年轻义工提供职业化培训。同时,他还以义工身份坚持无偿献血长达5年之久。
    1989年9月20日,团市委创建和扶持了“关心从聆听开始”的青少年热线电话服务,当时只有19名义工参与,这是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义工队伍。当年的热心人士怕是怎么也想不到,深圳义工服务短短20年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不仅参加人数众多,且义务服务早已不再限于心理咨询,扩展到多达20大类30多个项目,包括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病人服务、孤儿服务、帮教服务、社会调研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临终关怀等诸多领域,文化义工、高科技义工、教育义工等各类义工在鹏城遍地开花。
    统计资料显示,20年来全市累计40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工服务,平均每位注册义工每年服务时间超过50小时。如果按一个人除掉节假日外每年工作260天、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全市义工的服务时间相当于2278个全职工人为社会提供服务。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这句最“帅”的口号在深圳几乎无人不晓。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勉,到“我不认识你,我要谢谢你”的感恩,爱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城市已汇成大爱的暖流。
    做义工,是深圳人的一种新时尚。调查表明,深圳96.0%的人听说过义工,78.3%的人知道什么是义工工作,84.3%的人认为义工值得尊敬,90.8%的人认为义工工作能帮助有需要的人,86.5%的人认为花时间做义工值得。从耄耋老者到稚气幼童,从企业高管到普通职员,从户籍人口到常住居民,从社会精英到平民草根,深圳人无不以做义工为荣。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基层社区,身穿红马甲的深圳义工,总是一道最温馨、动人的美丽风景。申办大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每逢重大“战役”,必有他们嘹亮的声音;高交会、文博会,每一个大型活动现场,必有他们热情的笑脸;抗震救灾、关爱行动,每一个呼唤爱心的时刻,必有他们无私的援手。
    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远比空口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总有一种回忆,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追求,让我们激情澎湃。总有一种生命,让我们心怀感恩,永远铭记。
    巫景钦,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深圳第一批义工成员,参与创办了“为您服务”青少年热线电话和青少年信箱。从事义工20年,几乎没有双休日,服务时间长达3200小时。
    丛飞,1997年加入义工。他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金额超过300万元,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他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陈观玉,从50年代至今,为社会、为群众做了大量好事,关注社会、关心别人,自觉慷慨作贡献,被誉为“中英街上活雷锋”、“当代沙奶奶”、“爱心妈妈”;
    曾柳英,一个“要做一辈子好事”的共产党员。她“一个人引导一伙人,一伙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方人”,经她一手创办的“爱心一族”至今已有近3000会员;
    李泓霖,竹园小学副校长。他利用节假日和采用支教活动等方式为社会服务达3800多个小时。2002年5月李泓霖作为我国首批国际志愿者赴老挝支教,并担任队长,曾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许凌峰,“中国公益之星”。他一边拼搏创业,一边扶弱助贫,播洒爱心,先后自费资助了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和广东的贫困学生近400名,其中,广东省河源和平县二六村小学的120名贫困学童在他的支助下重返校园完成了学业;
    承明,“承”德“明”志,是其人生信条。兴教助学,感恩反哺,把一代知识青年的百味人生历练成色,转换成新一代成功企业家责任和良心的价值高度;
    王秋平,市义工联“松柏之爱”老人服务组大组长。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优秀义工”、“五星级义工”等奖项,累计义务服务2000多小时;
  ……
    一串串名字,熠熠生辉。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他们有的已经仙逝,如“爱心大使”丛飞,留给我们巨大的财富和无尽的思念。更多的仍然坚守在平凡而崇高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被视为英雄。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远比空口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一转眼,丛飞离世已经3年。这位将奉献视为生命第一需要的“爱心大使”,这位将善行义举做到极致的“慈善家”,用他那火热的青春和诚挚的爱心,为深圳城市文明增光添彩,用他那年仅37岁的仁爱生命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力量,被誉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
    那段时间,受到丛飞事迹的感染和激励,深圳平均每天就有20多人报名做义工,人数为平时的两倍。
    如今,“深圳义工”的红马甲,不仅活跃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还把服务延伸到全国、全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
    整个城市的理性自觉: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率先寻求政府支持下的义务工作形式!率先建立法制保障下的义务工作团体!率先推进义务工作领袖培育和成长的机制!率先探索义工在高新技术、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服务!率先发展社区建设中的义务工作项目!率先借鉴和实践国际化义务工作模式!
    在与本报记者谈及深圳义工20年快速发展的“秘诀”时,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教授不吝言辞,一口气用了六个“率先”高度评价深圳义工服务的探索。
    人人皆有恻隐之情、向善之心,中华民族更是素重乐善好施、扶贫帮困。世间本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整合和提升爱的环境。
    深圳义工服务在探索中前进,在行动中成长。历届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为深圳义工的勃兴营造出良好氛围。深圳义工,是深圳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朵奇葩,是我们这个城市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多年来,深圳义工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各项义务服务,成为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3年12月18日,首届关爱行动启动,“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的口号从此名闻天下。这项由市委市政府亲自策划并直接推动,以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建设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像以往一样,深圳义工是历次关爱行动中绝对的主角。
    一位长期从事文明研究的学者认为,深圳“关爱行动”的最大价值,在于把市民自发的爱心义举加以制度化释放,变成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的文明节日,大大丰富和升华了城市人文精神。
    2005年,深圳评出首届“百名优秀义工”,其中最长的84岁,最小的21岁,每一位义务服务都在两年以上,最长的达到10000小时。这样的活动,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
    从几十万义工中评出优秀义工,其意义不只是通过“爱心指标”将义工招调入户,更在于通过制度性遴选,传递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鲜明而强烈的价值导向。
    同年2月,《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获高票通过,首次对义工服务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规范,并依法对“爱心指标”入户予以确认和保障。同时还规定,政府鼓励在同等条件下招人、用人时,有义工经历者优先。
    深圳大学汪永成教授认为,这一立法具有务实精神,可操作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有助于在法的层面提升和规范公民的价值取向,形成文明程度更高的社会价值观念。
    每年的3月5日,都是传统的“学雷锋”日子。但从2006年开始,这一天有了更新的意义——深圳义工节。这一全国首创,为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烙上了鲜明的深圳印迹。
    2007年12月,深圳再开全国先河,首设“义工服务市长奖”,作为表彰义工的最高奖项。当年,市长许宗衡亲自为高正荣、叶丽芬、许凌峰、李芳、李泓霖、巫景钦、承明、曾柳英、舒思远等9位义工颁发了这一奖项。
    做义工,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物质利益的羁绊,超越世俗算计的窠臼,从而使人性、道德得到升华。义工们可以不计较名利得失,但政府和社会却不可作壁上观。重要的是,必须创造出让好人不吃亏的环境。深圳义工之所以迅速发展壮大,这或许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在奉献中完善自我,在快乐中温暖他人——深圳义工的不懈追求
    如果把整个城市比作一辆车子,那么支撑它的四个轮子就是:政府、企业、家庭和义工组织。义工服务,不仅在功能上和政府互补,还能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健康、和谐、有序的公民社会。
    有研究表明,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年平均做义工100个小时以上,就是说每年全美国义工服务的时间逾150亿小时,相当于900万全职职工的工作小时,所创造的价值约为1600亿美元。显然,义工人数越多,义工队伍越壮大,文明程度就越高,创造财富就越多。
    在深圳,义工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良性有序运转的基础之一、移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居民的生活方式,义工服务的扶助、协调、教化、人文、凝聚等各项功能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有爱的人,有福气。有爱的城市,有前途。回首深圳义工20年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昂扬进取的轨迹——
    从1989年出现到1999年初具规模。这一阶段,深圳义工通过深入参与全国范围扶贫开发、支学助教等实践,提出和形成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义工服务理念,并迅速传播和影响全国;
    从1999年到2005年,深圳义工服务走向规范化、现代化,从政策支持到立法保障,参加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服务范围全面拓宽,并开始与国际义工服务接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活动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义工组织前来深圳取经;2004年,深圳市义工联成为国际性组织“全球青年服务日”的中国区总代理。
    从2005年迄今,深圳义工发展进入“融合·提升·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深圳矢志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文精神等软、硬环境建设并举。与此同时,国内区域发展呈现新特点,特别是珠三角一体化等全新发展态势,为深圳义工服务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更高挑战。如何更高效、更专业,如何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相促进,是摆在全市义工组织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去年以来,深圳义工见义而趋、见善而行,比如劝慰外来劳务工留深过节、举办专场赈灾义演、组织捐赠爱心图书室等,深圳义工美名天下传扬,在诸多大事、要事、喜事、悲事、难事面前显露身手、发挥作用,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5·12”地震发生后,市义工联派遣了三批共44名青年义工突击队,第一时间开赴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建立两个“绵竹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营地”;通过个案辅导、团队活动、才艺比赛和联欢晚会传递爱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信心。三批义工突击队共对4016人次的2-17岁受灾青少年进行了服务,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与此同时,深圳义工自觉配合深圳对口援建陇南灾区,赴灾区开展服务,推动“陇南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援建进度,协助灾区开展青少年及团干部培训工作;开展了首届“深甘一家亲”百名青少年暑期夏令营活动,组织50名甘肃受灾地区的青少年来深与深圳青少年结对学习、参观、交流,并在深圳市民家庭民宿体验生活。
    20年,深圳义工走出了一条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之路。年方20的“深圳义工”感恩依旧、激情依旧、奉献依旧。我们相信,在深圳建设“一区四市”的新征程中,“深圳义工”必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未来!

来源:深圳特区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0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航维修工程部的“巾帼女英雄们”
“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报道(一)   
   “永恒安全,从零开始”短短的八个字凝聚着我们深圳航空公司对每一位乘客的承诺,它饱含着汗水,饱含着智慧,更饱含着每一位深航机务人的青春与激情!
    维修工作是辛苦的,是劳累的。机务人放弃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全身心地投入到飞机维修的工作中去。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男人们的做的事。可在这些数不尽的油渍与汗水的背后,有这么一群人,她们以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深航维修工程部的半边天空,她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依然熠熠发光。
    她们是谁?
    她们就是深航维修工程部的“巾帼女英雄们”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深圳航空公司维修工程部质量保证室 ——黄央
深圳航空公司维修工程部质量保证室 ——黄央
甘为绿叶做衬托
                                    ----深圳航空公司维修工程部质量保证室  黄央

    黄央从1993年8月进入深航维修工程部后,先后在航材计划、航材检验、内审、记录审核等岗位工作。
    她认为责任感最能检验一个人对事业的态度和追求,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尽心尽力地不断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这是她工作的动力源泉。从参加工作伊始,黄央就坚定了对工作,对公司,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原则,并在17年的工作经历中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工作原则,大胆地开展工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始终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竭尽所能干好本职工作。
                        
如山的维修记录
    2001年,深航维修工程部开展首次对国内附件修理厂家进行质量审核的专项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对确立深航附件维修厂家清单、提高附件修理质量,降低修理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当时,黄央刚刚休完产假,儿子还在哺乳期,尚未断奶,因她多年从事航材检验的经验,领导决定让她加入到外审项目组。一边是嗷嗷待哺的爱子,一边是关系到公司利益的工作,她毅然选择了工作。怀着对儿子的歉疚之心,她和项目组的其他同志在两个月内奔波6个城市,现场审核20余家修理厂家,严格按照公司规章把好审核关,摈除了不符合深航要求的修理厂家,建立了深航第一批附件修理厂家清单,为航材送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援。
仔细查阅维修记录
    2008年初,深航决定出售2架300飞机,这是深航成立后首次开展飞机出售业务。飞机的出售/退租工作历来是让业界头疼的事情,如何让飞机保值、升值,如何通过良好的维修记录体现航空器的适航性,提升飞机价值,增加商业谈判中的砝码,是作为维修记录审核岗位人员必须为公司利益承担的重任。在准备时间极短,人员无业务经验的不利条件下,黄央作为记录审核主管,积极与相关科室协调,制订了严密的飞机出售文件交付计划及零级网络图,确保了交付文件的及时提供。
    2008年的“3.8”妇女节正好是一个星期六,黄央带领维修记录组全体人员,加班整理、查找记录,在工作中庆祝广大妇女的节日,为这个纪念日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通过全组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联系飞机大修厂家补充重要记录,排除万难完善了交付文件。虽然,最终因为商业原因公司这两架飞机没有出售,但通过这次飞机出售文件的准备工作,建立了深航飞机出售/退租工作的运作流程,锻炼了队伍,提高了人员业务素质,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今后深航飞机出售/退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繁忙的工作片刻不得喘息
    维修记录审核岗位在审核记录发出维修记录更正单的同时,有可能就与外场维修人员产生了对立矛盾。如何定位这个岗位与维修人员的关系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因此,黄央将维修记录审核定位为“为一线维修人员服务”的岗位。为了减少记录填写差错的发生,2007年她针对维修记录更正单反映的签署问题总结了维修记录典型签署错误分析与纠正方案,发送到每位维修人员的邮箱,为维修人员签署提供有力支援。她主动查阅局方规章要求,积极与相关科室协调,在满足局方要求的前提下,多次修改维修记录填写与签署规定,从而减轻了维修人员记录签署的工作强度。2007-2008年,黄央主动联系各个中队,了解其对维修记录填写与签署规定的培训需求,安排上门培训8次。
    2004年6月,深航维修党总支一支部决定在广东省寻找一所贫困小学开展资助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既能为贫困的孩子送去温暖,为中国的希望工程贡献一份力量,又能增强支部党员凝聚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养。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干部,黄央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联系贫困小学的工作。经她多方联系,通过与深圳市团委、河源市和平县团委接洽,确定了资助学校。在总支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从2004年开始,她四次联络、策划了赴石井小学希望之旅活动,担负起平时与受助学校、学生联系的工作,保证了维修党组织资助石井小学及贫困学生活动的连续性。

2004年起资助大坝镇石井小学硕果累累
     最后黄央不无感慨地说道:“机务工作是男性驰骋的天空,我愿在这片天空中做一颗默默发出光芒的小星星;机务先生们是民航事业长青树的一片片绿叶,而我愿是衬托绿叶的一片小小红花……我愿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与维修工程部、深圳航空公司一起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民用航空>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0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天然的基因,就仿佛每一个社区吸引着不同的人群一样,校内网更多的聚集大学生群体,海内网聚集更多的海归人士,开心网聚集更多的白领人群,商学院也一样。商学院在寻找学生,学生也在寻找商学院,这种寻找本身是对其自身定位的一个精准阐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EMBA在其自身的“经济+管理+法律”特色下,通过课程创新、精选师资、教学改革和竭诚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汪海粟院长说:“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家和未来的企业家们应该看到,EMBA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促使参与者养成并终生保持着学习进取的习惯。跟随EMBA,我们能跟进当代最前沿的经济管理理论和运作方法,能以全球化的视野把握世界进步的潮流和趋势;融入EMBA,学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独特的社区,交往的高层次和多样化使人脉资源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层面上,EMBA更能丰富学员的人生内涵、提升人生品味,使其不断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EMBA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让我们保持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
  很多的EMBA学员通过在商学院的学习,互相成为了朋友。 EMBA所集纳的资源优势在以后的商业生涯中,会因价值认同和同学情谊而升华。在这个时候,社区已不仅仅是一个范畴和概念化的东西了,它显得更加具体,也更具有实际价值。在刚刚过去的“牛根生万言书”的新闻事件中,牛根生的EMBA同学纷纷掏钱救助“蒙牛”就是明证。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深入,企业家也一代比一代成熟。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当然是企业和企业家天经地义的追求。在汪海粟看来,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仅需要创造财富,他更希望,企业家们能对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多履行一些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懂得分享与奉献,恪守诚信,铸造中国的商业精神,在国际上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教育短短的六年历史中,EMBA学员作为一个群体以不同方式多次支持社会慈善事业:EMBA学员两次出资共计人民币三十万元,援建了两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命名的希望小学、深圳MBA学员出资五万余元,援建革命老区和平县二六村的芹塘小学。2007年2月,2004级EMBA毕业学员向学校捐赠5万设立爱心基金。 2007年5月,该校EMBA学员,浙江经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浙晓先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立的“浙江经发集团助学金”,资助金额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当然这样的单子会拉得很长,并且会不断的拉长。我们欣喜地看待,作为EMBA这样一个社区而言,不仅仅只是财富和商业的圈子,慈善和公益的力量也正在日益突出。
  作为一个集合人脉的社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EMBA的意义正在不断凸显。什么样的商学院聚合什么样的人脉,这就需要每个商学院精准定位,毕竟在中国的具体社会情境中,人脉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资源。
  -战略:特长+特色+特区
  “这些年来,在组织和发展EMBA教育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怎么样让财经政法类大学在EMBA教育当中能够脱颖而出。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叫作‘特长、特色、特区’”汪海粟说。
  “这些年来,在组织和发展EMBA教育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怎么样让财经政法类大学在EMBA教育当中能够脱颖而出。”汪海粟院长说。汪海粟的忧患同样也是中国大多数商学院的忧患。
  对于中国商学院而言,生存于当代中国这个盛世,它们是幸运的。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年感受西方三百年的经济变革。商学院生在中国恰逢其时,在急速推进的中国经济之路上,商学院带给企业家以及企业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走向和建构。但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国的EMBA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信息占有的不对称使不同项目间的竞争或多或少存在不公平,作为地处中部的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汪海粟说:“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叫作‘特长、特色、特区’——
  “所谓特色,就是学科要有特色。尤其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样的财经类政法大学,特色一定要体现为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优势。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演进规律的科学,我们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必须了解在一个开放的、不断演进的条件下的经济活动规律。法学则是通过制定规制以约束人们按规律办事的学问,市场经济因为有了规制,才可能演化为信用经济。管理学能使我们在既定规制下优化组织、提高效率。我们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管理、法律三个板块的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形成了学生普遍认同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所谓特长,就是教师要有特长。MBA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在选拔MBA教师的时候,我们要求校内的老师和校外的老师一定要有同行认可,在本专业中学有专攻。校内遴选的这些老师,他们教学的态度、工作的绩效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同时,MBA师资的来源应该是开放的。所以我们聘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优秀的校外师资和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兼职教授。希望通过优秀老师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互动,实现MBA教学的多样化。我们也加强了与国外和境外学校的合作,通过聘请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新加坡具有丰富的MBA和EMBA授课经验的教授,提高我校MBA的教学质量。”
  相对于MBA群体而言,EMBA师资的要求会更高。经过这些年的不调整和改革,很多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老师逐步被淘汰,另外一批社会声誉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加入了师资团队,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有“营销女皇”之称的董明珠等都赫然在列。
  “所谓特区,就是办学要有特区。MBA区别于其他的教学项目,是中国高校发展过程中面对市场要求而出现的一个急待完善的项目。过去并没有建立特别的教育体系去应对MBA学生的需求,也没有系统研究MBA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国务院学位办2000年对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院校合格评估对我们触动很大,学校领导决定设立专门的机构,强调MBA教育的应用导向,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使之有别于一般的学术学位教育。考虑到MBA是一个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比较新的教学项目,学校赋予该专门机构实施教育改革的权利和空间。”
  在汪海粟看来,商学院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想在未来的30年里更有作为,必须更大力度的推广“特长+特色+特区”,随着中部的崛起而崛起。
  2007年9月,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汪海粟院长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时这样说道:“我们追求的是基业常青的MBA学院,我们的MBA、 EMBA项目,一定要追求一种常青的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品牌塑造上有长远的规划,一定要形成自己严格的体系和与众不同的格局,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我相信,只要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爱护我们的学院,爱护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和战略合作伙伴,加上企业和媒体共同努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的品牌,一定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增值。”
  -趋势: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
  MBA也好,EMBA也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面对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三大趋势。
  “MBA是一个舶来品,但是从客观来讲,MBA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准市场,即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准政府,即政府职能需要调整;准企业,即企业制度需要创新。正因为这样,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中国需要大批管理专才,以应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企业转制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可以预期中国将因需求拉动而成为MBA教育大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EMBA发展过程中,怎么样配置财经、法律和管理之间的学科关系。最重要的一点,MBA也好,EMBA也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面对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三大趋势。”
  汪海粟说,我们不得不看到EMBA项目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客观、必然的产物。在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EMBA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行业组织的引导、有国外院校良性和有效的互动。
  2006年,汪海粟应美国堪萨斯大学邀请到该校做访问学者,并为该校MBA学生授课。在那段时间里,美国大学教育的异彩纷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加州旧金山大学的多元文化、加州圣科拉拉大学的小型精致、加州东海湾大学的社区导向、堪萨斯大学的综合能力、丹佛大学的古老典雅。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美国更是频繁,这是美国学术保持前沿和权威的一个因素,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学术交流的气氛似乎更浓,更具广泛性,在讲学期间,汪海粟和埃及前外贸部长就曾一同参与过学生讨论。同时美国商学院师资的聘用、考核、合约、福利以及退休,都有详尽的制度设立,保证了师资的优化和可持续。在这种制度保证下,美国商学院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师资。
  从美国归来,汪海粟看到了国内的商学院教育和国外的差距。为了适应商业的不断全球化的趋势,他认为所在学院有计划地进行改革,改革的范围包括师资、课程,以及办学方式的革新。
  一是在师资聘任方面打破院际隔阂、突破论资排辈的惯例、引入竞争,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师,尤其是关注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教师,为他们创造机会。在他的主导下,学院举办了一个活动,叫关心中青年老师、关心MBA、关心中南大。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学校把具有博士学位,在各个学科中有建树并且受本科生普遍欢迎的具有副教授职称的老师集中起来,和他们进行关于MBA教育的交流,听取他们对MBA发展的意见,了解他们对各个学科发展的建议。由于有了这样一些活动,得以发现一些特别优秀的年轻老师,学院为他们创造任教和指导学生论文的机会,并实行跟踪,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
  二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课程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去设置一些课程,加大对新课程的挖掘力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根据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深化,开设了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或专题,希望借此实现“造就一大批能熟练运用现代财经分析工具和能从容应对市场经济各类法律事务的中高级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学院成立了案例中心,组织教师自行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案例,中国的企业必须要有中国自身的经验,目前已经编写MBA教学案例537个。给中国的企业提供更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洞见,成为了学院的追求。
  以上改革与调整经过几年的运行,得到了MBA和EMBA学员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台湾的学生,他们非常认可‘财经+法律+管理’的特色。”
  加强国际交流,面向世界是商学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是平的,只有不断的国际化,才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
  汪海粟认为,在EMBA教育中,一定要为学生的前途和学院的命运操心,所以必须思考EMBA教育存续的环境和发展的使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大潮中,一所商学院只有始终站在经济的潮头浪尖,才能为学员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洞见。
  汪海粟说:“虽然我们很难说EMBA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化的产品,但是我们不难看到,EMBA作为一个新的教育项目,一定要适应市场化的需要。EMBA项目一定要在竞争中去形成自己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未来中国的MBA教育和EMBA教育,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商学院以学校为荣,而是有些学校以商学院为荣,这是一个竞争的结果,是一个供求关系长期互动后,市场或者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这也许是中国商学院下一步必须面临的阶段。
  无论是国际化,还是市场化,EMBA的发展都需要去构建专业化优先的战略。市场是分层的,需求也是分层的。中国的32所EMBA院校,每个学校的学科特色不同、地域分布不同、历史沉淀不同,校内的各种资源也不相同,所以只有去联系各自特别的环境、特殊的资源,构建专业化的战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将突出“经济+法律+管理”的特色,打造一批又一批融通这三个领域的毕业生。对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而言,这毋庸置疑是一个更加符合发展和变化的方向。

来源:搜狐
发表于 2009-3-6 0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义工高正荣献上祝福!!!
发表于 2009-3-6 0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坝石井小学全体师生向深圳航空公司维修党总支以及黄央小姐致敬!
发表于 2009-3-6 0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的人,伟大的行动
发表于 2009-3-6 1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众多的义工学习!
3月,学雷锋月。
希望 雷锋同志有户口,不要三月来了四月走。
更希望 平凡造就伟大。
发表于 2009-3-6 1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雷锋月,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11-23 09:26 , Processed in 0.01635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