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1|回复: 5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9 0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最近在看!觉得还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最近的世界性的金融风暴中,中国得益于并未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而“受损不大”。令人惊叹的是日本资本市场开放度远高于中国,但其六大财团下属的银行不仅没伤元气,尚有余力去华尔街收拾残局,参与游戏规则的重订,不能不让人对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抵抗风险和综合调控的能力刮目相看。美式的市场自由主义运作理念已被证明有其严重甚至是致命的缺陷,至少它不是世界上唯一最先进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人提出,综合商社模式实际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是最平等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言真伪有待考证,但至少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诚如白益民同志所说,是到了该好好研究和学习日本经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候了。

  偶在此郑重推荐此书,并向白益民同志和《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同志表示敬意。前者揭开了一个不为我们重视、知晓的准军事化的经济帝国和日本式的财团经济发展模式,后者唤醒了部分国人的金融、货币、经济竞争意识。

======================================================================




《三井帝国在行动》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白益民

2008年9月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在他们看似激烈竞争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共谋。从基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三井财团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令人震惊的精妙布局,中国企业已经被三井层层“捆绑”。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准军事化财团体制始终是日本经济的脊梁,而不被中国人所知,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一位深入三井财团12年,高喊“向日本学习”而“让日本畏悸”的中国人,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宣称“日本不再有秘密!”

阅 读 提 示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 “上海宝钢”怎么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呢?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呢?

——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吗?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他俩是一家人,谁又是这个家的家长呢?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了吗,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一盘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

——“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吗,还是另有其人?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

答案只有一个: 三井。

内 容 简 介

    《三井帝国在行动》这部书,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用“三井”、“综合商社”、“财团”这三个概念作为一条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重点产业分析等以案例的写作形式联系起来。这部书将告诉读者,丰田集团并非是丰田家族一手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背后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三井”。

    除了丰田汽车外,书中提到的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等也都是三井财团的成员企业或重要关联企业,这的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此外,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岛播磨、新日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也都归于三井财团这个大家庭,他们在书中的故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本书不仅仅揭开了这些三井财团企业的身世之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在中国众多产业上的隐秘布局和扩张战略,以及他们拓展市场和控制商权的手段,从而展现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开辟出的一个又一个战场。

    对于很多坚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商战”的波诡云谲。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面对一个比丰田集团还要大数十倍的三井财团这样一个“大帝国”,我们的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迫不急待要研究的课题,涉及到了经济体制的层面。

作者简介:

    白益民,男,196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他创建了“超级主义者”网站(www.superist.com),率先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一书;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梦系中国人自己的综合商社,

倡导中国新经济的财团机制,

促进国民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捍卫国家经济的主权与安全。

    对外开放30年,进入中国的外资早已告别“散兵游勇”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与制衡,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通过各种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介入了中国重大事务,并带来一系列复杂影响。然而,一些大型中资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充当日资的“铺路石”与“敲门砖”。

    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以及其财团所属企业早就成为了日本经济的基石,也是日本微观经济的操盘手。日本政商双方都对综合商社这种商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高度共识。日本zf的重大国策多咨询于财团,而非院校学者,财团领袖成为内阁高级顾问是常事。日本政商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主权不仅体现在领海、领土的管辖与治理权,更重要的是集中在经济的自主决策权上。保持经济主权的独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民族自决的重要保障。如何与三井这样政商一体的日本财团合作与博弈,将成为中国企业和zf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大学经济系使用的教科书几乎都是清一色由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或者模仿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根本不提日本和韩国存在的被称为综合商社的企业组织。这些教科书不仅渗透到中国的院校,也渗透到中国政策制订者的思维之中,使个人自由主义、金融化、证券化成为一种近乎全国性的思潮。

媒体关注

    三井物产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似乎是个全球性的迷。三井物产中国副总代表魏杰是这样介绍的:“问我们做什么,不如问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做毒品、不做武器弹药这些违犯法律的事,但是其他的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可以做。” —— 摘自《环球财经》2006年8月期/梁志坚

    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有一大把,财团所属的成员企业就有丰田、东芝、索尼等全球行业翘楚。在世界范围内,三井投资、参股的企业几乎无所不在,但是在三井关联企业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称,三井就如一艘潜艇——它就潜伏在你身边,但你却感受不到它。——摘自《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5月期/萧三匝

    上世纪50年代末,原三井财阀直系、旁系公司以企业集团的新形式集结而恢复成为大财团。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达150多家。而三井物产则在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二,并且连续5年以上进入世界500强前三名。——摘自《董事会》2007年3月期/袁璐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摘自《商务周刊》2008年1月期/ 袁瑛 王晓君

    难怪人们常说,商社从拉面到火箭、从卫星到鸡蛋都做。甚至更有比卫星大的宇宙,比鸡蛋小的芯片和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生物工程。那么,“综合商社”到底是什么?综合商社,是日本独有的企业形态。从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这两家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可以发现,“综合”就是这类独特企业的金字招牌。——摘自《中外管理》2007年4月期/王缨


目 录

《三井帝国在行动》——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自 序

前 言 (略)



第一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

三井财团成功地将上海宝钢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部 “超级提款机”,从而在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升和钢材物流布局中享用着一道道美味大餐。在分享中国钢铁红利的同时,一个更庞大的战略正在酝酿,三井财团推进的“大东亚钢铁共荣圈”开始逐步形成。
第一节 启动中国攻略••••••••••••15
第二节 向全方位和纵深发展••••••20
第三节 占据上游制高点(略)
第四节 高明的玩家••••••••••••••24
第五节 梳理中国钢铁产业链(略)
第六节 大东亚钢铁“共荣圈”(略)
第七节 谁来主导中国钢铁联盟?•••29

第二章 踏上四通八达的跳板 •••••••••••••••••••••35

中国著名的“新浪网”是由四通集团创立的,而四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辉煌一时的产品“四通打字机”却与三井财团密不可分。因为四通最初的贡献,富士通、松下电工、瑞萨、ALPS公司、Ferrotec公司等一批三井财团的关联企业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了。
第一节 “慷慨”的帮助••••••••••36
第二节 搏弈、竞合、抛弃••••••••41
第三节 鸠占鹊巢,借壳生蛋••••••••45
第四节 大中国工程(略)
第五节 活跃在全球居民周围(略)
第六节 失去的十年(略)

第三章 种下一棵“摇钱树” ••••••••••••••••••••••51

三井财团目标是将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彩电的“上广电”(SVA)打造成“中国的索尼”。在此过程中,索尼、东芝、松下、NEC等三井财团的重量级企业借助上广电这棵“摇钱树”,都参与到了对中国电视产业链的战略统合之中。时至收获季节,曾经种下的摇钱树开始哗哗作响了。
第一节 重复“引进-再引进”的老路••52
第二节 种下一棵棵树苗•••••••••••••56
第三节 不由自主的 “龙头”•••••••••61
第四节 暗中的统合(略)
第五节 日本领头 “雁行模式”(略)
第六节 zf担当怎样的角色(略)

第四章 隐藏的垄断与共谋 ••••••••••••••••••••••••71

以三井财团的东芝和索尼为首组成的6C联盟和3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擎起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剑。此后,针对中国民间企业主导的EVD联盟的反抗,三井财团又通过“东芝HD-DVD阵营”和“索尼BD阵营”分别整合清华大学和中国华录集团的力量,实施“以华制华”的战略。
第一节 挥起专利大棒•••••••••••••••72
第二节 竞争背后的垄断•••••••••••••77
第三节 红光PK蓝光•••••••••••••••82
第四节 相煎何太急•••••••••••••••••87
第五节 内容为王的铁律(略)
第六节 中国需要怎样的产经体制(略)

第五章 大产业链上的棋局 •••••••••••••••••••••••93

三井财团曾经错误地估计中国3G手机牌照发放的时间,也低估了中国zf对国产标准的支持,造成了早期的市场战略被打乱。NEC、松下、东芝、三洋这些三井财团的企业在试水中国2G手机市场之后,采取“以退为进”战略,隐身中国3G市场。其中,NEC摆开了“3G,以中国为核心”的棋局。
第一节 3G产业的幕后推手•••••••94
第二节 咄咄逼人的实力(略)
第三节 目标中国,以退为进•••••99
第四节 布局中蕴含的野心••••••103
第五节 整合资源再发力••••••••107
第六节 韩国带来的启示(略)
第七节 中国缺失“综合性企业”(略)

第六章 无敌的商人道 •••••••••••••••••••••••••••113

人们熟知的丰田集团是三井财团的重要成员。深受三井商业文化影响的丰田集团向来以夺取商权为根本目标,其商业能力集中体现在丰田通商(隐藏的三井)身上。丰田通商与丰田汽车如影随形,在中国悄然投资了120多家企业,分布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不断延伸到其它领域。
第一节 影子丰田在中国••••••114
第二节 丰田汽车商社••••••••119
第三节 产业配套体系••••••••124
第四节 决胜流通领域(略)
第五节 价值综合者(略)
第六节 像商人一样思考(略)

第七章 商场如战场 •••••••••••••••••••••••••••••132

中国燃料油垄断企业“中航油”,曾经被《求是》杂志盛赞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却浑然不知地掉进了三井财团的大网中,在石油期权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随后,三井财团的期货公司和战略研究所在中国境内展开行动,对中国能源市场和政策施加影响。
第一节 巨亏背后有玄机••••••••133
第二节 “3对1”的庄家赌局•••138
第三节 事后现身的操盘手••••••142
第四节 遏守咽喉,卡住物流(略)
第五节 情报力与战略视野(略)
第六节 学费不能白交(略)

第八章 “商人幕府”的真经 ••••••••••••••••••••149

为争夺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日本财团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日本企业联合”,基本上是“台湾新干线日本企业联合”中的原班人马。有所不同的是,在台湾出面领头的是“三井”,而在大陆换成了“三菱”。以台湾的“市场换***”和大陆的“市场换技术”为背景,日本财团两岸通吃,满载而归。
第一节 ***挂帅显神通••••••••••••150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攻势 •••••••154
第三节 进军中国“大提速” ••••••159
第四节 陨落的“中华之星”(略)
第五节 韩国为什么能?(略)
第六节 呼唤“中国产业军团”(略)

第九章 谁在觊觎“核按钮” ••••••••••••••••••••166

根植中国电力市场多年后,三井财团的东芝公司以54亿美元收购了有“核电鼻祖”之称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从而顺利地从中国zf手上获得了80亿美元的核电设备合同。与此同时,三井财团还借助中科院和韩国企业的力量切入中国电力装备市场,并且在中亚地区与中国展开“核原料”的争夺。
第一节 悄然的渗透••••••••••••••••167
第二节 从“三峡”到“2008奥运会”(略)
第三节 抢占中国核电市场••••••••••171
第四节 “一鱼多吃”的手法(略)
第五节 资源争夺引发“核大战”•••••176
第六节 日本是怎么赢的?(略)

第十章 财团就是力量 •••••••••••••••••••••••••••181

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围绕“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组织结构,以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这种财团体制充满着家族文化和商帮文化的浓厚色彩,而日本大学经济专业的参考书则直接称之为“日本型社会主义”。
第一节 对抗列强的坚定意志••••••••182
第二节 合纵连横,网状生存••••186
第三节 忠诚的经理人队伍(略)
第四节 争夺全球“商权”•••••••191
第五节 金融战败的教训(略)
第六节 新的丰收季节••••••••••195
第七节 从内看是社会主义(略)

后 记

日本在明治维新(1868年)后很快成为亚洲唯一的世界性强国,更在二十世纪70年代迅速从战败国的灰烬中,重建、复原、振兴、一跃为经济强权。如今,美国借助金融实力控制着宏观经济领域,日本则一改当年锋芒毕露的气势,扮成一个“失去10年”的虚弱巨人,暗中把持着微观经济的命脉。
日本“装穷”为哪般••••••••••••201
微观经济的王者••••••••••••••••202
民族品牌的背后••••••••••••••••203
岂只金融有风险••••••••••••••••205
有计划的市场经济••••••••••••••206


作 者 自 序

1993年12月底,经过北京市外企服务公司(FESCO)的推荐和一次简单的面试,我无意中进入了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现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的粮油食品部工作。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上一年度的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名列第一,紧随其后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是另外几家日本综合商社,印象中分别是三菱商事、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和丸红商事。

    1996年4月,我被派往三井物产东京总部研修和工作,主要学习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粮食贸易和美国的粮食期货操作,以及三井物产在日本国内粮食储运和物流体系等。学习这些业务知识让我受益匪浅,然而更加震动我的是三井物产总部的核心运作机制以及那里日本职员的精神风貌。记得教授业务的大江先生对我说:“如果没有综合商社,日本经济就会垮掉了。”更让我吃惊是,他说:“日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没有贫富分化”。

    2004年9月,我被聘为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2005年3月,我又参与了选拔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工作的面试。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在校的学生和面试者(包括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三井物产。当我告诉学生们,丰田、东芝属于三井财团,而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领导成员时,学生们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此时,我才意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充斥了美国教材,几乎无人关注日本经济模式。

    2005年10月,看到中国经济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同时意识到当代的中国企业界和教育界对日本经济模式研究的极端缺失和漠视,我决心辞去在三井物产的工作,公开我的研究网站“超级主义者”(www.superist.com)。此时,曾经12年前招聘我进入三井物产工作的内田龙太郎经理又调回北京工作,我正式向他递交了辞职报告。内田先生想挽留我在三井物产继续工作,我对他认真地说:“我已经在三井物产学习了12年,请允许我毕业吧。”

    离开三井物产之后的半年中,我将一些自己的研究文章传到互联网的几个论坛上,很多青年学生反应热烈,纷纷进入“超级主义者”网站来求知,并且进行互动学习。不久,在媒体工作的翟玉忠先生找到我,希望我将网站上文章整理成书,以便更好地让企业界和学术界了解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日本经济模式。这时的三井物产已经将很多重要部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公司,世界500强排名在2005年降到了148位,似乎是有意识地隐藏起来。

    2006年6月,《环球财经》的执行主编梁志坚突然打电话来,提出要采访我。此时,我正在专心创作第一本书《三井帝国启示录》。梁志坚解释说,他已经两次采访了三井物产驻中国的总代表,但是没有了解到关于三井物产经营方面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发现三井物产的中文网站也处于关闭状态。在网上查找资料时,他发现“超级主义者”网站提供了关于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的详细研究资料,由此提出对我进行采访。

    通过这次采访,我又结识了《环球财经》的主力编辑邵振伟先生,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开始尝试写作财经类文章。从2006年11月开始,我的两位得力助手袁璐和张凌协助我不断收集和整理出大量资料,而且建立了“财团经济研究室”,由此暴露出日本财团(特别是三井财团)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强力扩张活动。根据这些资料,我们陆续在《环球财经》、《董事会》、《中国财富》、《经济》、《商界评论》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章(见书后列表),而且被网络媒体广为转载和传播。

    2006年11月的一天,我忽然接到《北大商业评论》的一位编辑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去商谈合作撰写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文章。当时非常高兴,因为曾经听说该杂志在中国号称拥有如同《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地位。然而,当我与这位编辑交谈后,发觉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交流障碍。随后,我们勉强商定以“三井物产国际化”为题,尝试完成一篇研究文章。交稿后,在编辑的要求下,经过8次面目全非的修改后,我实在无法接受学术权威们对日本综合商社的美国式描述,最终遗憾地放弃这项合作。

    2007年6月16-17日两天,我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被推选为理事,而且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日本经济研究的很多官方研究机构和著名高校的学者。从收集到的论文看,所有针对日本的研究似乎还只是停留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上。人们的视点都集中在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缓慢增长上,却对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视而不见。

    在这次会议中,有一位10年前曾经专门研究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的大学教授疑惑地问了我两个问题:“日本综合商社在做什么?日本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减少吧?”其实,我明白他是想说“日本财团经历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已经被拖垮了”。他的想法代表了整个中国经济界对当代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的模糊认识,表现出对日本经济体制的强烈质疑,由此激发出我写作《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新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袁璐和张凌这两位助手的协助下,2008年4月我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白益民,2008年5月12日

[ 本帖最后由 dali 于 2008-11-29 01: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发表于 2008-11-29 07: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常把中国威胁论挂在口上,而我们对于他国给我们经济和文化上的入侵还高呼欢迎~~~
发表于 2008-11-29 10: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推荐.....有时间就去看。。:)
发表于 2008-12-3 15: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狗日的
发表于 2008-12-3 15: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知故犯 于 2008-11-29 07:48 发表
外国常把中国威胁论挂在口上,而我们对于他国给我们经济和文化上的入侵还高呼欢迎~~~

想起鲁迅先生的呐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5-1-15 21:45 , Processed in 0.0187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