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0|回复: 52

(把阳明热推向新高潮)明朝的那些事儿---王守仁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8 2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看王守仁之前,先帖个我最崇敬的一个明朝人物。

一个伟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拚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
        
        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当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里时,才发现这是一项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为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家无余财)
        
        抄家的官员万没料到,一个从一品的大官家里竟然如此穷困,他们不甘心,到处翻箱倒柜,希望能够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
        
        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
        
        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一贯嚣张的态度,安静地离开了于谦的家,因为他们眼见的一切都明白无疑地告诉了他们: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朱祁镇事后不久也十分后悔,特别是在徐有贞阴谋败露后,他曾反复责问另两个当事人石亨和曹吉祥,为何要编造谎言诬陷于谦,石亨没有办法,只好把责任推给徐有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这都是徐有贞让我这么说的。"
        
        朱祁镇听到这句话,目瞪口呆,只是不断摇头叹气。
        
        但皇帝是不能认错的,朱祁镇便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八年后,太子朱见深刚刚继位,便下了一道诏书,为于谦平反,并召回了于谦的儿子于冕。到万历年间,懒得出奇的明神宗也对于谦敬仰有加,授予谥号"忠肃",以肯定他一生的功绩。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
        
        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我曾往杭州一游,并专程去拜祭这位英雄人物,但我到于谦祠时,所见之景象实在让我大吃一惊,当时正值黄金周,杭城游人无数,可于谦祠却是游人寥寥,极为冷清,倒是遇到几位外国留学生正在向于谦像鞠躬,惊讶之余上前攀谈,这才得知他们是在大学读书时看到这段历史,对这位英雄十分仰慕,特意赶来瞻仰。
        
        听完他们的话,我无言以对。
        
        抬头望去,神台之上,于谦先生依然保持着他那从容的神态,想来他在临刑前也是如此吧。
        
        五百多年过去了,于谦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去过,他始终站在这里,俯瞰着这片他曾用生命和热血浇灌过的土地,俯瞰着那些他曾拼死保卫的芸芸众生。
        
        我释然了,不管这里是否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也不管这里有没有仰慕者前来顶礼膜拜,都与这座祠堂的主人于谦无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即使再过五百年,无数浮华散去,于谦依然会站立在这里,依然会因他的正直无私、勇敢无畏被世代传诵。
        
        因为他是一个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而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我坚信这一点。
        
        明代有很多厉害的人物,我曾给这些人物做过一个排行榜,前文也曾提过,于谦在我看来,应该排在第二名,虽然明代有一些人物的丰功伟绩不下于甚至超过了于谦,但他们的排名也在于谦之后,这是因为评定的标准由品行有两项:品行、才能。虽然某些人的才能确实胜过于谦,但他们的品行是有缺憾的。比如朱元璋同志的政治问题和张居正同志的经济问题。
        
        于谦最为难得的就在于,他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如无例外,于谦本应排在第一,可惜的是,在他之后,还有另一位高人横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之奇才。对这位仁兄,英雄的称呼似乎已不适用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个更适合他的称呼--圣贤。(这就是说的王守仁)
        
        这位仁兄也将是我们后面文章中的主角,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提一句,于谦死后,他的儿子于冕被罚充军,而充军的地点叫做龙门,后来的系列电影龙门客栈就是以此为故事模板的,而那位大反派太监的生活原型就是司礼监曹吉祥同志。
        
        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闲来无事调侃一下曹吉祥等人,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3]

一号人物登场

  

李东阳决不是刘瑾的同情者,他之所以会犹豫,恰恰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被其他大臣忽视的因素——朱厚照的性格。

  

焦芳的背叛只不过是个偶然因素,刘瑾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厚照,这位玩主是不会杀掉自己的玩伴的,而八虎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李东阳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思维缜密,看得比刘健和谢迁更远,也更多,他很清楚要解决刘瑾,并没有那么容易。

  

刘瑾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远比想象中要可怕得多,要打倒这个强大的敌人,必须等待更好的时机。

  

是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是其他官员们似乎不这么想,他们为刘健、谢迁的离去痛惜不已,纷纷上书挽留,第一批上书的官员包括监察院御史薄彦征、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十多人,刘瑾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十分果断——廷杖。

  

二十多人全部廷杖,上书一个打一个,一个都不能少!

  

最惨的是南京给事中戴铣,他居然被活活打死了,而为了救戴铣,又有很多人第二批上书,刘瑾对这些人一视同仁,全部处以了廷杖。

  

在这一批被拉出去打屁股的人中,有一个叫王守仁的小官,与同期被打的人相比,他一点也不起眼。但此次廷杖对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位三十四岁的小京官的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中央,传奇的经历就此开始。

  

兵部武选司主事,六品芝麻官王守仁,他的光芒将冠绝当代,映照千古。

  

传奇

  

1905年,**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舰队在日俄战胜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4]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发表于 2008-7-28 2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第二篇时,,我已被吸引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5]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作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王华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万想不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还真是啥都敢想敢干。

  

也许过段时候,他就会忘记这些愚蠢的念头。王华曾经天真地这样想。

  

也许是他的祈祷发生了效果,过了不久,王守仁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

  

王守仁平静地说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王华终于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如果再不管这小子,将来全家都要败在他的手里,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给儿子谈一门亲事。他认为,只要这小子结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会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王华是状元,还曾经给皇帝当过讲师,位高权重,王守仁虽然喜欢闹事,但小伙子长相还是比较帅的(我看过画像,可以作证),所以王家要结亲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家挤破头来应征。

  

出于稳妥考虑,也是不想这小子继续留在京城惹事,王华挑选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个官家小姐,然后叫来了刚满十七岁的王守仁,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结婚,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6]

王华给王守仁安排这么个包办婚姻,无非是想图个清静,可他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愣头愣脑的王守仁就这么被赶出家门,跑到了江西洪都,万幸,他的礼仪学得还算不错,岳父大人对他也十分满意。一来二去,亲事订了下来,结婚的日期也确定了。

  

这位岳父大人估计不常上京城,没听过 王守仁先生的事迹,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女婿的厉害。

  

结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王状元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岳父大人家里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不成婚还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么跟王华交代?

  

岳父大人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观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动。

  

可是失踪一天的王守仁却一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说出了他的疑问:

  

“找我干啥?”

  

原来这位兄弟结婚那天出来闲逛,看见一个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劲,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一打就是一天。直到来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还有件事情没有做。

  

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了婚,讨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传遍了洪都,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

  

王守仁不是一个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的他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订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

  

有理想是好的,可是王兄弟挑的这个理想操作性实在不高,毕竟之前除若干疯子精神病自称实现了该理想之外,大家公认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如孔某、孟某等。

  

王守仁自己也摸不着头脑,所以他出没于佛寺道院,希望从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的灵感。但除了学会念经打坐之外,连圣贤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不断地追寻着圣贤之道。

  

终归是会找到方法的,王守仁坚信这一点。

  

或许是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上天,不久之后,它就给王守仁指出了那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 本帖最后由 vdoo 于 2008-7-28 22: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7]

弘治二年(1489),十八岁的王守仁离开江西,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之中,他认识了一个书生,便结伴而行,闲聊解闷。

  

交谈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位书生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

  

“格物穷理。”

  

“何意?”

  

书生笑了:

  

“你回去看朱圣人的书,自然就知道了。”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

  

圣贤之路

  

朱圣人就是朱熹,要说起这位仁兄,那可真算得上是地球人都知道,知名度无与伦比,连高祖朱元璋都想改家谱,给他当孙子。

  

可关于他的争论也几百年都没消停过,骂他的人说他是败类,捧他的人说他是圣贤,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承认这样一点:他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

  

朱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支持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反对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

  

其实朱熹先生远没有人们所说得那么复杂,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过是他的目标有些特殊罢了。

  

他追求的是这个世界最为深邃的秘密。

  

(提示:下面的内容将叙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相信按本人的讲述方式,大家是能够理解的,如有疑问,可以举手示意,实在不行,就去翻书吧。)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8]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第一个“开悟”的中国人就是著名的“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既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了,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一句小说中的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而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1、道是个稀罕玩意,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2、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3、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 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09]

还是按照职业来划分,如果你去问一个已经开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会十分有趣。

  

对于这个问题,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禅师的答案是:把佛像烧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来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贤是挑粪的。(罪过罪过)

  

他们并不是在说胡话,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他们从各种耸人听闻的话来回答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可是高僧们的答案可操作性实在不强,一般人干不了,很难让我们满意,我们再来看看武者。

  

对于练武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简单,丢给你一把剑,您就慢慢练吧,至于要练多久才能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不要问师傅,也不要问你自己,鬼才知道。

  

毕竟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里绝顶高手一般也就一两个人,如果兄弟你没有练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诸位一定要端正心态。

  

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通往圣贤之路的钥匙。

  

朱圣人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好,现在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和王守仁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圣人还是很耐心的,他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朱圣人不收你学费就够意思了,还能帮你包打天下?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2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10]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然而十八岁的王守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最终成功了,在十九年后的那个地方,那个夜晚,那个载入历史的瞬间。

  

踌躇

  

在外面混了一年的王守仁终于带着老婆回了北京,刚一回来,父亲王华就用警惕的眼睛审视着他,唯恐他继续干那些奇怪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回家之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他十分满意,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王华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因为王守仁读的只是朱熹的书,他读书的动机也一如以往——做圣贤。



不久之后,另一件怪事发生了。

  

王华突然发现,王守仁从书房失踪了,他怕出事,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这位怪人正呆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一动不动。

  

他走上前去,无奈问道:

  

“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压根就没有看他,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气得不行,急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大叫: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在他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根不知名的竹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5-1-11 11:19 , Processed in 0.0163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