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英雄赞哥

[原创] 王阳明与和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6 14: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对你们的派系之争进行跟踪,各有各的理由,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如何提升和平的知名度。”
______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知名度是一个方面,而提升市民素质更为重要,影响更为深远!
  “所以换一种思维,如果能强强联手,共同探讨,或许更有利于实际。”
————这是一种新思维,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但怎么整合这两种文化的精华之处呢?
发表于 2008-7-26 14: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王阳明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忠”和“智”。忠是指忠心于朝庭。我们不必指责他镇压农民,吃官家饭,穿官家衣,难道要他反皇帝才予以表扬,那是大逆不道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官员必须拥有的政治理念,不然,天下早已大乱。而且当时的池仲容之辈,大多是杀人越货之悍匪,人民恨之入骨。“智”是指智平匪患。在他之前,朝庭已两次派人进山剿匪,均无功而返。而王阳明深入调查,做到知已知彼,并能先礼后兵,说话算话,最终在群众的拥护下平息匪患。而且他有长远的眼光,知道光靠镇压不是长远之计,要建章立制,减轻农民负担,让人民过上和谐的生活,世间才太平。故和平县也得以奏设。
窃以为,单纯的研究王阳明思想,对于我辈来说不太现实。一则太深奥,二则无多大现实意义。只要我们知道王阳明的大概情况,知道王阳明与和平县的关系就足矣。
作为和平县来说,在广东省知名度就不高,省外就不用说了。利用好王阳明这张牌,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平,关键还是要有我们的品牌,无论是旅游项目、或是招商引资、或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市政建设,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和平消费,这才是重要的。
和平人知道王阳明的人就不多,但看到诸位大侠的“东山论剑”,希望有官员会为之感动,真心实意打好“阳明牌”。
发表于 2008-7-26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发表于 2008-7-26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阁下再次提到“和”字问题,照你的理解,是否我们“和平”应该将那个“和”字改了,以免让大家以为我们与日 本拉上什么关系呢?
(文化前修饰一个和,平字前或后加个和,两者一样?)

是否为了避免别人的误解,我们干脆要将字典里头那个“和”字去掉了好呢?
(不好吧)

你这种只扣帽子而不论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难受,是因为觉得根本不值得与我论述吗?
(没经过文。。革,不懂扣帽子是什么东西)

我在上面也说了,之所以会觉得“和文化”虚无飘渺,是意淫产物,是因为其实 “和文化”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提法,大家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然它所包含的很多思想可以说我们是耳熟能详了,但因为至目前为止,它可以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架,所以大家又对它没有什么整体的概念。
(你也知道这是个新东西?新东西要为人,而且是广大人们所知,要用什么方法?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把它编进教材课本?写进宪法?)

任何新事物都是旧成分的新组合,“和文化”就是一种新的组合,是对各种相关优秀思想资源的一种整合。而任何一种文化在它形成的最初,都要走过一个被人们逐渐认识的过程。
(逐渐?要多久?是不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久?这个过程对现阶段和平收入的发展有帮助吗?要的是短时间内有见效的东西,能吸引人来的东西!这种现阶段没人知以后也不见得有人知的东西,可说是没点用吧?)

另外,在日 本也有很多人研究、推崇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否要为了避免人家怀疑我们亲日,就否定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呢?
(日..本人也吃米饭用筷子,汉人要不要否定米筷呢?)

[ 本帖最后由 vdoo 于 2008-7-26 15:06 编辑 ]
发表于 2008-7-26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单纯的研究王阳明思想,对于我辈来说不太现实。一则太深奥,二则无多大现实意义。只要我们知道王阳明的大概情况,知道王阳明与和平县的关系就足矣。”
————说得好。
“和平人知道王阳明的人就不多,但看到诸位大侠的“东山论剑”,希望有官员会为之感动,真心实意打好“阳明牌”。”
————联系上面的那句话,就不怎么好懂了。上面说“无多大现实意义。只要我们知道王阳明的大概情况,知道王阳明与和平县的关系就足矣。”,这里又说希望真心实意打“阳明牌”,这真心实意是怎么回事啊?就是做些表面工夫,而不管这种文化对一个地方的深远影响?
发表于 2008-7-26 15: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放着绝好的历史关键人物,绝妙的历史切入点,完美的历史衔接处不管,
而去新搞一个自以为是的包罗万有的东西,这不是意淫?说难听点,这还是愚蠢兼无知!
如果所谓的和平旅游要打这么一个东西,绝对是浪费钱,浪费民脂民膏
发表于 2008-7-26 15: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百古榕今犹在,不见当年王阳明。和平县**大院内的那棵古榕相传是490年前王阳明亲手所植,至今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陈建华书记也建议县委、县ZF,可以考虑把与阳明先生有关的阳明公园、阳明博物馆、阳明塑像、阳明亲手种的古榕,再找个地方重建文成公祠,所有原素整合在一起,打响王阳明这张文化品牌,促进和平的旅游业。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导游要找资料的时候,大家就有所作为了。
发表于 2008-7-26 15: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七月七水 于 2008-7-26 15:00 发表
“窃以为,单纯的研究王阳明思想,对于我辈来说不太现实。一则太深奥,二则无多大现实意义。只要我们知道王阳明的大概情况,知道王阳明与和平县的关系就足矣。”
————说得好。
“和平人知道王阳明的人就不多, ...

呵。。。。“我辈”与“官员”是两回事。要看清主语。
还有人说打文化品牌是浪费金钱,我想最好ZF什么都不用投资,就能吸引大批的人马来和平观光消费。
如果真能这样,热水如果不是有个热龙度假村,还会有这么多珠三角的人来消费吗?
发表于 2008-7-26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原帖由 风生水起 于 2008-7-26 15:03 发表
五百古榕今犹在,不见当年王阳明。...

如果谁见到了王,只有两种可能吧:他见到了鬼;他自己也是鬼
发表于 2008-7-26 15: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前修饰一个和,平字前或后加个和,两者一样?
——其实它们虽然都加了个”和“字,但都说不上跟日 本有什么关系,不是吗?“和文化”不是日 本的文化,同样,和平县跟**也没什么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否有类比性?
(你也知道这是个新东西?新东西要为人,而且是广大人们所知,要用什么方法?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把它编进教材课本?写进宪法?)
——呵呵,可能我的反应速度不如阁下,后来才知道了是新东西。和平大多数民众对王阳明文化同样很陌生,它不是新东西了,那么,它要怎么为广大人们所知呢?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把它编进教材课本?写进宪法?
逐渐?要多久?是不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久?这个过程对现阶段和平收入的发展有帮助吗?要的是短时间内有见效的东西,能吸引人来的东西!这种现阶段没人知以后也不见得有人知的东西,可说是没点用吧?
——要多久?很可惜,在下才浅识薄,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表。那么,我们建设和平王阳明文化,又需要多久呢?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长期的事情,切忌急功近利。
“日..本人也吃米饭用筷子,汉人要不要否定米筷呢?”
——是啊,肯定不能因此否定筷子了,但为何阁下却要因为“和文化”中有个“和”字,就怕跟日.本扯上关系,来否定它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6-9 15:14 , Processed in 0.0194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