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第一儒林 发表于 2017-5-22 19:19:22

这里,曾经的“小南京”

这里,曾经的“小南京”……
2017-05-22 19:11关注和平


原创 2016-12-30 央广                  《南粤霓裳·客家织绣·和平墩头蓝》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32CDicjTH79SSDs8REJPbcI1c0CS2KQtmChM1V7fiakbGt5PfudUDz5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广播专题节目
“墩头蓝”广播专题来自CNR客家天地

00:0016:54





【(录音)老人小孩唱山歌:“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       一首悠扬的客家山歌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的一座古民居里传来,寻声走去,只见近十位老妇人正在一边唱山歌一边熟练地纺纱、打纱筒、编织,一派热闹、忙碌的场景。【(录音)纺纱机“嗡嗡”声】       几位老妇人在熟练地使用纺车,棉花条在“嗡嗡”作响中变成纤细的棉线。时光荏苒,当年的“墩头媳妇”已变成了现在的老阿婆。       老人们介绍,墩头村织布工艺兴盛于明清时期。村民利用本地的天然植物大青叶,应用独特的工序制作、染料,运用先进的织布技术和耕、织、染、踹等工艺,制作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纯天然蓝色家机布料。因其出产地名为墩头村,故民众将这种布料称为“墩头蓝”。 老人们身穿传统“墩头蓝”服饰 正在纺纱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iacFWS61MCSia7EOeia4Pc2q2JgEvf6wcdsPpjBQzAXgyoXswGK58IkZ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录音)记者:阿婆您几岁嫁到墩头村?黄月红:20多岁。记者:当时是不是就是看上了墩头村的墩头郎?黄月红:没错,没错。当时墩头村(生活)比较好。记者:从别的村嫁过来是吧?黄月红:是,好远的村,也很山。】       今年80岁的黄月红阿婆20多岁时嫁到了墩头村,她说在以前那个年代,墩头村的大部分小伙子都会织墩头蓝这一手艺,当地的村民普遍生活水平都比较高,所以很多女孩子都很乐意嫁到墩头村。黄阿婆从嫁到墩头村开始就学习墩头蓝的制作,种棉花、纺纱、打纱筒、编织、刺绣等这些手艺。她说,用墩头蓝做的衣服、被套、背带等产品厚实、耐穿、耐用,当时很受欢迎,非常畅销。【(录音)黄月红:织被套、背带等这些,织好以后就拿到街上卖,那时候很好卖,很多人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1nZdvQZkR8SvRJQ0I7OWI4azhxneTgoXrQhLgmFVEltLewSia0g0Ng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FrEO9NVKDnoGbDIvtBGRRnUbJcwrJbPVJUVvD5z4tPAaYvnbfH3Qp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老人进行打扁带等工序       “墩头蓝”作为东江流域极具地域影响力的传统布艺之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广泛的应用,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其男耕男织、染料发酵、墩头媳妇起缸的传统一直沿袭。山歌中唱的“墩头郎”是指墩头村当地会织布的小伙子。据说当年墩头村会织布手艺的年轻小伙子都非常抢手,深受女孩子的喜爱。【(录音)记者:当时是靠织布养活一家人?黄沐:是,靠织布过生活,养活一家人。记者:您几岁就开始织布了?黄沐:20岁开始,打纱筒这些。记者:谁教你织的?黄沐:我老公教的。当时除了打纱筒这些,还要把织好的布拿去卖。记者:当时好卖吗?黄沐:好卖……】      今年83岁的黄沐阿婆也是一位“墩头媳妇”,她从20岁开始学习制作墩头蓝,当时家里小孩用的背带、穿的衣服都是用自家织的布做的。黄沐阿婆说,当时大多数“墩头媳妇”都是协助老公纺纱、打纱筒和编织这些工序,家里织好的布一般也是由“墩头媳妇”拿到街上去售卖,卖布的收入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 非遗项目传承人曾凡度正在织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1Afr6Z27UN21KDla4wFDBcYiauXan8xYG0UKwc5hJpfiaWgdlgibeIzd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录音)织布机的“咔嚓咔嚓”声】      走进老屋的一间厢房,一位老人正在织布机上熟练地操作抛接布梭。这位老人叫曾凡度,今年73岁,是非遗项目“墩头蓝”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估计当年也是一位非常受女孩子欢迎的“墩头郎”。【(录音)记者:曾伯您几岁开始接触墩头蓝?曾凡度:十多岁就开始织布。小时候是父亲织布,我帮忙打下手,大一点了就开始我自己织。记者:以前是不是墩头村的男孩子要娶老婆都很容易啊?曾凡度:以前墩头村的生活是比较好,大家都织布,而且不用干很重的体力活,生活比较好。当时墩头村还有“小南京”之称,外面的人都这样说。记者:所以当时墩头村的男孩子要娶媳妇都很容易是吧?曾凡度:基本上是。很多女孩子会被介绍到墩头村,大家都说“嫁郎要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JQc7wBQOkj5VphpcIHw55ZsDuxqS7iaBzIiaYFuPdStBcHQViaD168bV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调染料 染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MH1lREZy4hiaQWk7qHBXHjyZolXsDfDwFTYfw6OyWMaTl6XGTdM7ibq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世代传唱的客家山歌民谣,折射出当年墩头村民众耕织持家、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和平县非遗中心负责人曾祥玺介绍,在鼎盛时期,村里几乎家家都从事“墩头篮”织染制作,所生产的各种墩头篮产品顺着东江远销广州、东莞等地,声名远扬。【(录音)曾祥玺:“墩头蓝”棉纺织印染布料以整洁柔软、厚密有度、简洁大方、耐磨实用等特点,以自然、清新、简约、和谐的蓝色而闻名东江流域。华表墩头村出品的“墩头蓝”布料也因此行销和邑及邻县各墟镇,由水路远销龙川、惠州、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由陆地古道远至韶关、江西、湖南等地。】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人工织染,“墩头蓝”和墩头客家刺绣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手工艺者改从它业,“墩头蓝”传统技艺已近濒临失传。为了让这一技艺得以传承下去,现在,像曾凡度这样会织“墩头蓝”的老人们,都很乐意将技术传授给村里有兴趣学习的下一辈年青人。 晒纱工序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dChw7AmeGyFN6P9gX8FMoz3BpaQWgotCRukJibEaAR07xicDOo5WEqs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录音)曾春雷:从小学一直到中学我经常去大伯家帮忙制作墩头蓝。而且后来96年我就到了河源师范美术班学习。每年夏天我都会回来到大伯家帮忙。到了99年我就到了深圳工作发展了,但是对家乡的墩头蓝这项传统技艺的感情怎么也不能抹去,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我学习的艺术专业和墩头蓝给结合起来。到2000年后每年的暑假我都到全国各地去游学,学习不同地方的文化和艺术,也会把墩头蓝介绍给他们,希望能把它和各地不同的艺术风格结合起来,使得墩头蓝发扬光大。】       曾春雷,一位从墩头蓝之乡走出来的80后工笔画家,他就是这么一位有兴趣、有热情学习和传承“墩头蓝”的年青人。在墩头古村土生土长的的他,从小就对“墩头蓝”有着深厚的感情,寄情浆纱靛蓝之间,跟着大伯曾凡度学习基础的织染技艺。工作之后,曾春雷因为从事艺术类教育,经常回来采集素材,在村里跟老手艺人们一起学习和探讨耕布、织布、染布、踹布等工艺。       感恩之余,他自发组织收集古村里散落在各户人家的织布机、踹布石、织染布器具等,进行维修、编号、记录,还开展有关“墩头蓝”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墩头蓝生产场所的维修。多年来,他把自己并不丰裕的工资收入,大部分用于这项传统老工艺的传承、生产场地修缮和宣传工作,就是期望“墩头蓝”织染技艺手工作坊和珍贵的传统技艺能一直流传、永不退色,让“墩头蓝”织染传承者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染布晾晒工序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BChQIL4AgAeRDZnKFW6vHy7EnbacOyudGaDRP13bSFDFianUicmeVlD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录音)曾春雷:我在北京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吸取到更多的养分,我在这里也经常有机会体会各种非遗文化的精华,能够充实自已,也为传承、推广“墩头蓝”打下更好的基础】       现在,曾春雷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深造,并在北京设立了“墩头蓝”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以开展“墩头蓝”的宣传、开发等事宜,对于“墩头蓝”的传承,他有着更加宏大长远的设想.....【(录音)曾春雷:在今后墩头蓝的产品设计方面能够做的更好,像一些色彩、图案的运用等能把墩头蓝的产品做的更加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等到今后墩头蓝在活化过程中更加成熟之后,我们就能够把我们的国画中的写意、工笔、刺绣、设计、现代色彩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到“墩头蓝”工艺里面,这样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它,让墩头蓝非遗文化艺术走进现代生活中。我也希望能够在政府的帮扶下组建一个“墩头蓝”非遗文化公司,把我们的“墩头蓝”织染技艺更好的对外推广出去。】 老屋里陈列着“墩头蓝”的纺纱机等器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4QGV837y35ARwIVA9TRmfwYaheeCCXPoAYantwQbtCE0F0QK1ibPq0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近年来,和平县当地文化部门也不断加大对“墩头蓝”的保护、传承力度。2015年11月,“墩头蓝”纺织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遗项目名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和平县、河源市、广东省三级人民政府非遗抢救保护范围。和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常务副局长曹志锐介绍,目前该县启动了全面系统的保护工作,从“墩头蓝”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载体形式、文化内涵、和传承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录音)曹志锐:一是保护墩头村周边适宜大菁蓝、棉花等农作物,确保“墩头蓝”生产稳定的原料来源;二是建设传承基地;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四是组织学者、专家加强研讨,深挖墩头蓝的文化内涵;五是切实保护墩头村的古民居、古树、古塔、古道,保护好墩头蓝古朴自然原始的村落风貌。最后是建设墩头蓝专题展览馆,完善档案资料。使墩头蓝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留下永久的记忆。】【(录音)《墩头阿哥名声香》歌曲扬起】
“墩头蓝”老服饰展示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pBaVvIWD6PiaPNn5eZADgQ6V5V782HFGITmbYVnic1icWgmDFbib72glv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D2mOoIS9A8yt3bibQPt8icQPkb9VJtwDRMjPNd0iciaggeAoEvVbXVBu9azYCvFPTF3B5uUVetshToAILmf2YsK8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里,曾经的“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