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第一儒林 发表于 2016-9-6 11:55:11

为 “经典 ” 流泪 · 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 ·社会调研

本帖最后由 东江第一儒林 于 2016-9-6 12:41 编辑



       导语:世世同居,代代相传。经历了世代风雨的古建筑,留下的只有痕迹斑斑的历史烙印。回忆起世代遗留的“乡愁”,想到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经典”即将成为废墟,就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为“经典”惋惜。
社会调研 |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彭寨镇编辑|罐头
也许你听说过、了解过客家迁徙的历史;也许你走进过客家、聆听过围龙屋里客家悠扬的山歌;也许你走进过客家的堂屋感叹其建筑的神奇,可你是否知道客家文化里凝聚着历代先辈们的“乡愁”?
-- 建筑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古建筑正不断衰败甚至消亡,乡愁越来越“无处安放”。         
在和平博物馆,俯览和平全貌
      为了记录更多的客家传统古建筑,2016年8月22日,由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组成的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团队驱车近5个多小时来到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寻找属于客家文化的故事,感受自然村落的“乡愁”文化。            
   来到彭寨镇的第一天,镇领导干部热情招待
      和平县彭寨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和平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及下半县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一个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遗址的古镇。在这里众多的围龙屋见证了古镇的繁荣与兴衰。
            听村书记说:“十聚围有“一围九炮台,五里三关税”之说。”更神奇的是俯瞰十聚围的时,成“天鹅戏水”的画面。
      走在彭寨镇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是一座座具有传统特色的围龙屋。走在这些围龙屋间,恍如走进一个巨大的迷宫,巷道与巷道串联,让人很难找到原来的出口。古人当年在修建围龙屋时埋下的鹅卵石依旧光滑柔亮,别具特色的建筑工艺依然精巧。
      走一走那排列整齐的石阶,摸一摸那根雕满龙凤图案的木柱,看一看那一堵堵因破旧而即将倒塌的土墙,便会令你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能听到远古传来的历史回声。         
                        墩厚围保存完整,内设有梅园书屋,是曾克常先生的授课之地

林适中祠堂

林适中祠堂
林适中祠堂明朝黄猄社桥与华表塔(文昌塔)

   古树是古人的影子,世世代代陪伴着当地的居民繁衍生息,是村史的见证。
      谈到彭寨镇的文化起源,就不得不谈墩厚围的“梅园书屋”了。它是客家人崇文厚德、孝友传家的真实写照,是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后裔崇尚人文教育,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是居住在梅园书屋自然村落后裔耕读持家的精神缩影。                梅园书屋拥有“东江第一儒林”的美誉
      世世同居,代代相传。经历了世代风雨的古建筑,留下的只有痕迹斑斑的历史烙印。回忆起世代遗留的“乡愁”,想到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经典”即将成为废墟,就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为“经典”惋惜。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的遗忘了过去,抛弃了传统。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一座座传统古建筑即将被遗忘得一干二净,成为荒芜了的废墟。
龙安村围屋遗址,已经被后人遗忘的一干二净。




夕阳西下,正如余光中诗里那枚小小的邮票,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和昏鸦,都诉说着游子对家园的怀恋。这份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深藏在每个人心中,最后化作“愁”!

-- 生活篇 --       河源市和平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东边接壤梅州市,北边相邻江西省的定南县。在这个地区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客家人,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特色。或许你见过客家建筑,听说过客家围龙屋,但是,你是否了解客家人的日常生活?                           
      在上一篇中,我们一起了解了和平县彭寨镇客家“乡愁”文化,也感受了客家传统古建筑的“经典”。那么,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入客家文化长廊,了解彭寨镇客家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他们在生活中的客家风情。   
我们认真听镇领导介绍墩厚围情况,一起探讨属于墩厚围的故事
       刚刚进入村庄,就见到三两个嘻气玩耍的小孩子,看到我们拿起相机拍照,时不时的摆个pose,竖起自己的剪刀手,想让我们给他们拍照。他们天真无邪,清纯又可爱。时而想想,如果自己也像他们那样该多好,无忧无愁,享受童年的乐趣。                           








来到其中的一户人家里,碰巧遇上他们正在忙着包粽子,让我们近距离看到了客家人包粽子的全过程,包粽子也是一门工艺活,没有一手好功夫,粽子难成型。村里的长辈都有一门绝活的手艺,传统手工艺代代相传,竹编几乎是每家每户都会做,自给自足,量多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换来生活补贴。                     
                     



在墩厚围中看到正在展出的“墩头蓝”手工艺品,还有一位长者正在为我们展示客家绣花帽的制作过程,技艺独特,传承久远。

来到墩头围,“墩头蓝”织染技艺传承人曾凡度前辈为我们展示织布的过程。
“墩头蓝”纺织技艺,生产的客家绣花帽,装饰别具一格,独显客家人文风情
      到处走到处拍,来到田间小道,看到几位长辈,身着“梦想”衣服,可以看出年迈的老前辈对生活也充满着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年迈的老前辈对未来也充满着梦想 走进客家,来到和平。这次的客家之旅即将走向尾声,在这里,我们共同感受了客家人生活的乐趣,客家文化,别有一番风情。                   在外面奔波了一天,想必大家也是身心疲惫啦,我们跟随太阳的脚步,客家之旅也即将接近尾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 “经典 ” 流泪 · 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 ·社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