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居之后 发表于 2014-5-12 23:10:14

“墩頭藍”年譜——深度中文網 作者: 周木木

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4-5-13 13:51 编辑

   
http://www.cncurren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8/chlogo1.png


[*]首頁
[*]深度調查
[*]深度關注
[*]深度評論
[*]深度潮流
[*]深度專欄
[*]深度專題
[*]深度論壇
[*]深度百家“墩頭藍”年譜



Written By: Admin|2014 年 4 月 7 日|Posted In:
[*]深度專欄


墩头媳妇旧装





墩头媳妇头饰:墩头蓝布料头饰








墩头媳妇展示纯天然百年墩头蓝布料



村民百年纯天然布料




      傳統家庭作坊生產的棉紡品被視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標誌。在兩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時間,江南廣大農村急促有序的“滴嗒聲”響徹山野,這是木頭與竹條相互撞擊的聲音,一匹匹結實的手工紡織棉布就是這樣煉成的。作為一台傳統織布機的主要材料,獲取它們的方式也仍是就地取材,這當中不存在“交換”。最終,帝國主義用炮艦、鴉片阻斷中國資本的萌芽,我們如今只能在教科書讀到古人的生活。
       織布機還在,織布工匠早已作古。和平縣彭寨鎮墩頭村的曾姓後人們,不敢讓這項傳家手藝消失,他們的祖先可能正是織布好手,也曾親身參與數百年前的未有之變局,就像他們面對如今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誰說不是呢?客家人就像中國的“吉普賽人”,哪裡有需要,哪裡能過好生活,他們就敢去,而且常常是義無反顧的。和平縣文聯資料記載,曾氏祖先曾官大做過江南通判一職,那裡的織染品深受清代乾隆皇帝喜愛,更為曹雪芹文學創作提供了繁華背景。曾官大帶着江浙織染技術歸鄉,為家鄉織染業帶來了一次技術革命。
      如果有人帶着攝像機採訪過曾官大,記錄當時的生產、染布和買賣就好了,事實是沒有。墩頭人不喜歡虛妄崇拜,他們將留下一座梅園書屋的曾克常視為祖先,他們稱自己是梅園公的後代。儘管克常先生只是個教書匠,也沒有資料能證明他與織染布的聯繫。
      71歲的曾凡洛先生給出了他的判斷,織染布也好,讀書科考也好,祖先並不看重後人做什麼,只要能過上好日子。曾凡洛是個織布好手,手藝是父親曾慶煥手把手教會的。相比父親的執着,改革開放初期,曾凡洛的雙手告別棉紗轉而操上了剃頭刀。他面容清瘦,會刨光飯碗的每一粒米,他聽人說話極富耐心,這個村民公認的好手,也會無能為力。
      在村中心的敦厚圍老屋,這裡還掛着“梅園書屋”(注1)匾额,曾凡洛記不清父親去世的具體時間了,一片嘈雜聲中, 老人的死亡年限被多數人認定為2011年,曾凡洛有些疑惑地補充到,“父親去世時已經92歲了。”在那之前,或者說在兒子改行之後,老人的時光仍耗在織布機上,他每天仍與“滴嗒聲”為伴,窗內只剩白織燈映照下的寧靜,工業紡織品早已完成對市場的佔領,消費者熱衷滿目琳琅的選擇,他們輕鬆忘掉了曾經“地下交易”的緊張。
       在本該屬於曾慶煥的年代,他成了社會主義國家機器的一顆螺絲釘,計劃經濟通過指令而非市場需求指揮織布機的轉速,國家印發的“糧票”、“布票”、“理髮票”……替民眾決定了生活的本來面貌,它們就像“具有貨幣屬性”的,能夠買通一切的萬能通行證。
       曾凡洛私下賣過布,他遊走在計劃經濟以外,賣價比布票的定額便宜20%。按照當時的說法,這是“投機倒把”。幸運的是,在這個受近代商業文明浸潤的遠離政治中心的村莊,即便被抓了現行,也沒有多少政治負擔。50出頭的曾金練是個熟絡的包工頭,他也幫父親賣過不少布。試想一下,曾金練挑着籮筐,靠編織袋打掩護,“商品”躲在下面,他走到哪就賣到哪。事實上,躲的又豈只是布,曾凡洛、曾金練及更多未署名的村民,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父輩勞動的價值。
      1980年代,曾慶煥以象徵性價格從政府手中買回織布機,這個熟絡的工匠以每天製造8萬次“滴嗒聲”節奏來安排生活,直到三年前去世,織布機也就永遠安靜下來了。無論是試圖衝破指令的年代,還是工業品來襲、傳統手工業江河日下的90年代,曾慶煥一直將棉紗線捏得很緊。在這裡,他擔當過一家之主的角色,他的喜怒哀樂都留在織布機上。這架連續服役100多年的老傢伙,去年底從曾凡骆家搬到了墩厚圍。
      曾凡洛試圖給記者展示織布的場景,只見他換了兩根竹條,擰了擰一些閥門,但並未成功。織布機還留有父親生命的遺作,那是一段長約1米的成品布,另一端的25米棉線未及成形,主人便匆匆離世。曾慶煥沒給後人留多少遺產,一台織布機,一匹20多米的成品白布,也有做人的道理。曾凡洛將前者搬進墩厚圍,但誰也別想打那匹布的主意,“這是父親唯一的遺產,我要傳下去。”這個古稀老人認真地說。
       事實上,棉紗線縱橫編織而成的白布,遇上藍樹果實流出的藍色汁水,墩頭曾氏的織染布工藝才稱得上完整。如今距離最後一批白布與藍色融合,已經過去好幾十年。誰也說不清樹種在當地消失的原因,除了墩厚圍門前躺着的用來使布料顏色均勻的三塊“元寶石”,染布工藝流程恐難再現。
       曾姓村民為祖傳工藝取了個典雅的名字:墩頭藍。就像山歌唱的:嫁郎愛嫁墩頭郎,又會織布開染房;墩頭阿哥染水好,打扮阿妹好排場。事實是墩頭郎開染房,買賣賺錢是首要目的。從擠身資本主義萌芽到計劃經濟的整齊劃一,從經歷改革十年輝煌,到淪為談資,“墩頭藍”大染缸泡着的不只是曾家奮鬥史,也有萬千中國面孔的喜怒哀樂。
      曾慶煥去世後,“墩頭藍”第十一代傳人退出了歷史舞台,據說村裡還有一位老工匠,但很久沒摸過機器了。曾凡洛等10多個村民幫襯過父輩,如果嚴格按“耕布—梳布—織布—染布”標準,真正的傳人屈指可數,曾凡洛、曾凡进、曾凡西、曾凡度、曾沐生、曾庆友、曾金鹏、曾凡规、曾国兴、曾祥理、曾祥胜被認為最具代表性。就算他們這一代早就不在村莊事務擔任主角,但“六十歲以下的人都不會織布”。
      “墩頭藍”傳到第十二代斷層了嗎?村民們並不否認。另一方面,村委會去年10月決定採取傳統工藝搶救行動,從村裡挑選16至20歲的曾姓後人學習織布,“已經有20多人願意學習,我也是老師。”還沒等說完,曾凡洛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試想一個泥腿子走上講台的感受吧,他果然是梅園公的後人。
    深度中文網自由撰稿人 周木木(廣州)


附:
注1:一代帝师万承风与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131227/1312272231_97_1924754_e775810b8bebfe7.jpg?28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131227/1312272230_97_1924754_88414b1a0afb022.jpg?28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131227/1312272230_97_1924754_ba02c7868bc45d4.jpg?60                                 
   一代帝师万承风肖像(资料图)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与文昌塔(华表塔)实景资料图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坐落于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华表抗日革命老区内,民风淳朴,生态良好。与之相邻的是明朝古建筑“文昌塔(华表塔)”、“印经房(研经堂)”、“古树群”、“溪水古桥”相呼应,尽善尽美的书院环境与完整的书院设施,凸显了书屋盛学时期的整体样貌与恰好的配置。而座落在东北两向的“崇德第”、“孟荣公祠”, 是客家人崇文厚德、孝友传家的真实写照,是梅园书屋后裔崇尚人文教育,尊师重教体现,也是居住在梅园书屋自然村落后裔耕读持家的精神缩影。
       梅园书屋,建于明朝中叶,盛于明末、清两朝。是本地历朝著名书院、学堂之一,当地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邻学子学习的地方。历代每个时期都有儒家文人执教。其中在清朝康、乾、嘉时期,由梅园公(曾克常,出仕广州府龙门县儒学。附:注1)主教,此时学风、文风最为鼎盛,本地、外乡各姓门生多达1000多人,为国家及岭南各州、府、县输送各类人才。从梅园书屋踏上仕途有数十人之多,或进士及第、举人、拔贡、副榜、岁贡而为教谕,或为分府理盐务等等,人才济济。梅园公也因执儒有方,教绩显著,被委任为广州府龙门训导,嘉庆六年朝廷勒授为广州府龙门县教谕。去世后,一代帝师、广东学政万承风追之赞为:“东江第一儒林”,亲自向朝廷请赐 “第一儒林”旌匾,以示褒奖。梅园书屋因文化教育出色的作为,得到了时政与社会的肯定。确定了其在东江流域,明、清时期文化教育的最高地位。
         五百多年的时光沉淀,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方侧影,见证了广东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脉,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本地文化的典范。梅园书屋经历变革洗礼,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本地历代乡贤都在努力弘扬和尽力维护,使得梅园书屋依然俊雅,旧貌尚存,大浪淘沙,梅园书屋依然屹立东江流域之上。
       据史书《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08-01 。)记载:万承风,字和圃,江西义宁人(今修水县黄沙镇汤桥人)。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直上书房,侍宣宗读。六十年,典试云南。时仁宗在潜邸,赐诗宠行。累迁翰林院侍读。嘉庆三年,大考,降检讨。四年,督广东学政。琼州海寇猝发,承风以闻,命总督吉庆按治,总兵西密扬阿等以恇怯置吏议。累迁侍讲学士,任满还京,直上书房,擢詹事。督山东学政,整厉士习,扶持善类。洊擢礼部侍郎,命还京。
         十二年,督学江苏。以清江浦、荷花塘河工取势太直,屡筑屡圮,奏请复旧,诏如议行。调兵部。十四年,上五旬万寿,陈请解任还京祝嘏,诏严斥,左迁内阁学士。调安徽学政。定远士子与凤阳胥役有隙,至试期辄修怨,当事者庇胥役,士益愤,承风疏请下巡抚严治胥役,置诸法。擢兵部侍郎,还京,仍直上书房,充经筵讲官。十七年,引疾归,寻卒,入祀乡贤祠。宣宗即位,追念旧学,赠礼部尚书衔,谥文恪。道光十二年,晋赠太傅,子方楙等加恩有差。
         万承风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上乘,十八岁时成为秀才,先在其外祖父家教私塾,后往庐山白鹿洞书院求学,三十岁再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随后,他选为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尚书房,以后再迁翰林院侍读。万承风和曾经担任过宰相的刘墉、翰林院编修的秦承业一道,担任后来成为宣宗道光皇帝的旻宁的老师,侍读其读书长达二十余年,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帝师生涯中,他治学严谨,讲席从容。   乾隆(高宗年号)末年(1795),44岁的万承风离开皇宫,充任云南副考官;嘉庆(仁宗皇帝年号)三年(1798),他调任江南副考官,第二年督广东学政;任满后还京,他再值尚书房,擢詹事,又于嘉庆九年(1804)督山东学政,未能完成任期又被召入值尚书房,并任礼部右侍郎。嘉庆十二年(1807),他督江苏学政;嘉庆十四年(1809),仁宗帝过五十寿,万承风上奏请求解任回京为仁宗帝祝寿,仁宗帝对此不满,加以严斥,万承风改迁内阁学士,调安徽学政,后再返京任兵部侍郎,入充经筵讲官,后又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嘉庆十七年(1812)秋,刚届花甲的万承风因患风痹引疾还乡,不久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万承风逝世后安葬于家乡长茅芦花埚,后其名入祀乡贤祠。   
      万承风处事慎重,正气凛然,节操高尚。乾隆晚年,大权在握的和珅想把他拉入旗下,但万承风决不为之动心。督学广东时,他极力除奸弊、正士习,仁宗帝密谕他查访大臣居官行事,凡有所察都据实上奏。任安徽学政时,因为定远的学子与凤阳官吏有旧嫌,每临考试都要发生矛盾,而凤阳官吏多偏袒小吏,考生气愤不平,万承风明察实报,使县吏受到惩处。   万承风身在京城和外省为官,却关注家乡,热衷公益事业。当时,宁州在京城没有建会馆,这给千里迢迢赴京城参加考试的学子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万承风当年赴京城考试时就体会到了这种身在异地无栖息之地的艰辛,因此,他在京城创建了宁州会馆。嘉庆九年,他督山东学政期间,家乡有人致信提重修文峰塔事,万承风积极响应,除作为主要倡导人外,还予以资助。   
      万承风为官历经高宗、仁宗两朝,均得两朝皇帝信任。他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中进士,到高宗帝即将卸位,一直担任高宗帝孙子的老师,这不能不说高宗帝对他的器重。他充江南副考官时,即将登上皇位的禺页琰在自己的寝宫为他赐诗送行。禺页琰成为仁宗皇帝后,在看了他的奏折,了解到他当年不攀附和珅之事,对他大加赞叹,“实心勉力,报多年知遇之恩;益励廉隅,为一代群臣之首,可见风骨峥峻,不附权贵者,权贵亦莫可如何也。”就是在他因病回乡期间,仁宗帝还派官员登门询问。宣宗帝即位后,更是对万承风追恩莫及。他追念往日万承风的教诲,赠给万承风礼部尚书衔,谥文恪,敕赐祭文、碑文,并派瑞州府知府韩桐协同义宁州(宁州于嘉庆三年改为义宁州)知府曾晖春到墓前致祭。道光(宣宗年号)十二年(1832),宣宗帝再晋赠万承风太傅。以前,在离万承风一百来米的地方立有如官员装扮的石像,文官经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可见万承风所受皇恩之隆。万承风所受皇恩并延及子孙。  
      作为一代帝师,万承风学识渊博,而这些学识主要来源于不断地读书,因此,他平生藏书丰富,收藏有近六千册书籍,其书斋名为“古瓦山房”。万承风著有《赓飏集》、《思不辱斋文集》等。万承风推崇黄庭坚,曾经为《山谷刀笔》作后序,又于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主持刻成了《黄律卮言》,并为《黄律卮言》作后序,称赞“文节公以诗鸣,北宋为江西诗派之祖”、“双井贤嗣”,此外,他还作有《次韵山谷清水岩》诗等。
         2009年4月16日万承风研究会在修水县成立。“研究会将着重对万承风的文献资料、民间传说进行整理,倡导对其遗物、遗址进行保护,对其治学、为官、育人的思想进行研究。”万承风研究会倡导者之一、修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万华林介绍。   



(注1:据《和平县志》、《惠州府志》、《广东通志》卷十六人物志所录:曾克常,字敦五,号梅园。性严正,不事机巧,亦无一语欺人,安贫力学,手不释卷。友教五十余年,造就多士,莫不敬惮。手注《经、史、诗俱以蠡测》名篇,刊行《东坡寓惠集》,尤有裨后学。乡人以其品行端方,屡举约正,辞不就。以岁贡,秉鐸龙门,士仰楷模,半载卒于任,寿七十八。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人文历史研究纪念馆



濠璟哥哥 发表于 2014-5-13 00:32:50

谢谢分享

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14-5-13 00:43:51

从梅园书屋到敦头蓝,楼主为和平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向你致敬!

大脚 发表于 2014-5-13 06:57:40

谢谢分享

bao88 发表于 2014-5-13 08:34:56

谢谢分享!

南方王 发表于 2014-5-13 09:37:22

{:soso_e179:}

和平眼之悦眼镜 发表于 2014-5-13 10:08:55

五百多年的时光沉淀,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方侧影,见证了广东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脉,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本地文化的典范。梅园书屋经历变革洗礼,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本地历代乡贤都在努力弘扬和尽力维护,使得梅园书屋依然俊雅,旧貌尚存,大浪淘沙,梅园书屋依然屹立东江流域之上----------------{:soso_e142:}{:soso_e142:}

安贞居之后 发表于 2014-5-13 10:14:02

本帖最后由 安贞居之后 于 2014-5-13 10:34 编辑

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14-5-13 00:43
从梅园书屋到敦头蓝,楼主为和平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向你致敬!
不要这么说!假期经常回去,有空欢迎光临梅园书屋!

安贞居之后 发表于 2014-5-13 10:14:35

南方王 发表于 2014-5-13 09:37


欢迎光临梅园书屋!

安贞居之后 发表于 2014-5-13 10:34:24

濠璟哥哥 发表于 2014-5-13 00:32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梅园书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墩頭藍”年譜——深度中文網 作者: 周木木